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4.加行道 底下要談的是加行道的定義,「義現觀」是「加行道」的定義。 這裡的「義」,跟前面資糧道的定義「法」是相對的,資糧道的定義是法現觀,其中 的「法」是指「經典」,也就是一般所說「能詮」的經典。現在講加行道的定義,「義現 觀」的「義」,就是指經典所要表達的內涵,所以「義」其實就是「所詮」(經典的「所 詮」義)。 因為在資糧道以聞思為主,而且聞思的內容主要是經典或法。到了加行道是以修為主 ,主要是修經典的意義或所詮,譬如無我義、空性義等,這些是加行道階段主修的內容。 「加行道」、「順抉擇分」、「義現觀」及「加行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這四個同義詞中,前二個在經論裡比較常見,後二者比較少見。其實前面資糧道的同義詞 也一樣,譬如(第八頁)資糧道、順解脫分、法現觀、資糧道者心續之智,這四個同義詞 ,也是前二者(資糧道、順解脫分)在一般經論中比較常見。 下文是針對加行道這個術語做字面的說明:所謂「加行道」,是因為對於現觀四諦而 作加行之階段的道,所以如此稱呼。 「現觀四諦」其實是指見道,意即加行道是現觀四諦的見道之前的一個階段,所以「 加行」等於是還在努力要達到現觀四諦的過程,這樣一個過程的道就稱為加行道。現在談 的是整體的五道,並沒有細分聲聞乘的五道、獨覺乘的五道或大乘五道,所以這裡以現觀 四諦為主來說明。 當講到大乘加行道的時候,四諦就可以再加上空性,但是因為這裡是總的來講,(四 諦)對於聲聞乘、獨覺乘來講是主要的,所以就沒有特別談到空性。就大乘道來講,還可 以結合空性。四諦是共的,不論聲聞乘加行道,或獨覺、大乘,都是以四諦作為共的現觀 的對象,所以這裡是以四諦為主來說明。 接著是義現觀這個術語字面的解釋:因為是對於經典(能詮)的意義(所詮)—粗、 細品的無我—產生修所成之體驗的階段的現觀,因此稱為「義現觀」。 不論是對於經典所說的意義,如粗、細品的無我,或空性,產生修所成之體驗的階段 的現觀,或對於加行道字面的解釋,即對於現觀四諦,或對於見道而作加行的道,其實只 是描述不一樣或用詞不同,但表達的內涵是一樣的。 底下的內容跟資糧道的情況剛好反過來,資糧道階段是以聞、思所成為主,但並不是 沒有修所成。加行道的階段剛好反過來,在加行道階段,雖以修所成為主,但並不是沒有 聽聞與思惟,意即聞所成、思所成還是有的,只是它不是以聞、思所成為主。 此外,在加行道階段,雖以修所成為主,但並不是沒有聽聞(聞所成)與思惟(思所 成),其根據也是無著的《阿毗達磨集論》:「《經》云:『資糧道當中有聞、思、修三 者』,而就像資糧道一樣,加行道也是如此(亦即也有聞、思、修三者)。」 看第八頁(倒數第九行)的內容,什麼是資糧道?我們可以把它改成「什麼是加行道 ?」後面的回答也一樣適用在加行道,如答:「凡夫戒、守護根門、飲食知量、於初夜及 後夜中不睡眠而精進於瑜伽;再者,還有成為其因的其他善行、聽聞、思惟及修習所生的 之智慧也可以,亦即……。」也就是這些內容不僅可以是資糧道也可以是加行道。 5.見道 接著說明見道的定義:「諦現觀」是「見道」的定義。 這裡的「諦」可以包含四諦或無我等這些內容。就如加行道字面的解釋是:對於現觀 四諦而作加行之階段的道,現在對於現觀四諦努力去加行,一旦有辦法現觀四諦的時候, 就從加行道進入見道,也就是這裡所說的諦現觀,諦現觀其實就是有辦法現觀四諦的道。 同樣的,見道也有一些同義詞,除了「見道」本身之外、「諦現觀」、「見道者心續 之智」,這些都是同義詞。同樣的,見道其實也可以代換到第八頁的什麼是資糧道?將此 改成什麼是見道?回答的內容也都一樣,就是凡夫戒、守護根門等,這些也可以是見道。 見道字面的解釋,所謂「見道」,因為是最初現前的看見(現觀)四諦之道,所以稱 為「見道」。接著是諦現觀字面的解釋,因為是現前、新的瞭解四諦的現觀,所以稱為「 諦現觀」。 意即在見道之前的加行道,或資糧道,都還無法現前了解四諦,到了見道才是新的現 前的了解四諦,所以現前新的了解四諦的現觀,就稱為諦現觀,意即在見道之前是沒有這 種境界。 6.修道 「隨現觀」,是「修道」的定義。「隨」是指隨後之意,意即在現觀四諦的見道之後 ,再次現觀的意思。所緣的境一樣是四諦,但是因為它不是新的,而且是在見道之後,所 以稱為隨現觀。 總結地說,法現觀就是資糧道,義現觀就是加行道,諦現觀就是見道,隨現觀就是修 道,這四個道各自的定義,就如前所講法現觀、義現觀、諦現觀、隨現觀,這四個道都是 屬於有學道。 「修道」、「隨現觀」及「修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底下針對「修道」字 面的解釋,所謂「修道」,因為是修習已經現觀之諦的道,「已經現觀之諦」是指在見道 已經現觀了,此中「修習」的主詞就是修道,等於「修習」只是再次地去修見道中已經現 觀的諦。 因為是在已經現觀四諦之後,(「已經現觀四諦」是指見道),再次修習之現觀,所 以也稱為「隨現觀」。到此講完了四個有學道,底下要講的是無學道的定義。 7.無學道 「已斷除煩惱障之智」,是「無學道」的定義,其實也可以稱為「已無餘斷除煩惱障 之智」。 「無學道」、「已斷除煩惱障之智」及「阿羅漢之智」,這些都是同義詞。不論是聲 聞、獨覺、大乘,一旦證得各自阿羅漢的果位,意即他們的所證已經證得了,也就不需要 為了證得所證再去修各自的道,無學的意思即在此。 以聲聞的阿羅漢而言,他已經證得聲聞的阿羅漢果位,所以不需要再為了證得所證去 修其它的道;獨覺的阿羅漢也如此;大乘的阿羅漢也如此。當證得自己的阿羅漢時,就不 需要再為了證得阿羅漢這個所證修其它道了,所以是無學。 阿羅漢一詞,按藏文來翻譯就是殺賊或殺敵之意,此敵即煩惱敵或煩惱賊,所以當一 位補特伽羅成就阿羅漢的時候,意謂著他的心續的煩惱已經斷除了,此時這位補特伽羅就 是阿羅漢,心續之道就是無學道。 下文是針對無學道的字面做解釋,因為是對於各乘之道,不需要再學習之道,因此稱 為「無學道」。 以聲聞乘之道來講,當聲聞乘的行者證得阿羅漢時,等於他已經證得聲聞道的所證, 他不需要再學聲聞道了;對獨覺的阿羅漢來講,他已經證得獨覺道的所證,他也不需要再 學獨覺道了;對大乘的阿羅漢來講,他已經證得大乘的所證,他也不需要再學大乘道了。 但是如果以聲聞與獨覺的阿羅漢來講,聲聞阿羅漢雖然不需要再學聲聞道,但他還是 可以再學大乘道;同樣的獨覺阿羅漢雖然不需要再學獨覺道,但他還是可以進一步學大乘 道,只是針對各自的道他不需要再學了。 接著是「已斷除煩惱障之智」的字面解釋:因為是已斷除所有煩惱障之智,所以是「 已斷除煩惱障之智」。為什麼是阿羅漢之智呢?因為是阿羅漢心續中所攝之智。 在資糧道階段,被無造作出離心所攝的這些善心,都會轉移或提升到阿羅漢的心續中 ,也就是資糧道行者心續中,由無造作出離心所攝持的這些善心,經過提升之後,全部都 會存在於無學道阿羅漢心中,其實內容是一樣,只是它從資糧道的階段提升到阿羅漢。 3.3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 (....待續....) ------------------------------------------------------------------------------ 註:摘自--地道建立 雪歌仁波切 講於美國南加 2011-04-23 云何道諦?謂由此道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略說道諦相。道有五種:謂資 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 若問道諦是什麼?回答時,提到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略說道諦相,簡單說, 修四聖諦就是道。 修道也是道諦,證滅也是道諦,斷集也是道諦,知苦也是道諦。不要以為道諦只有修 道才算是道諦。世尊第一次開示的法即《三轉法輪經》。 從知苦這邊,就是修行的階段。斷集、證滅、修道,當然也是。「由此道故」,即任 何一個努力的修行,不論是在知苦上努力修、在斷集上努力修、在證滅上努力修、在修道 上努力修,都是修道。用什麼樣的努力,修行的對境分為四個,在其中任何一部分努力的 話,都叫道諦。 道諦的定義,簡單講,修四聖諦就是修行。修行佛法若有四聖諦,就叫有修行;若沒 有四聖諦,就不叫有修行。仔細地認識道諦時,特別在四聖諦上修,才叫道諦。直接說, 究竟離苦得樂是在四聖諦。究竟的離苦是修苦諦與集諦,究竟的得樂是修滅諦與道諦。對 究竟離苦得樂的方法,有開始努力作時,就是道諦。 聲聞的道要修四聖諦,獨覺也要修四聖諦,大乘也要修四聖諦。其中的差別只在四聖 諦愈來愈深。大乘行者修四聖諦的時候,不是只有為自己,還努力於一切眾生如何究竟地 離苦得樂,所以他的四聖諦的方法,更廣大。聲聞跟獨覺之間,也是有點差別。獨覺的離 苦得樂比聲聞的要求高一點,聲聞的離苦得樂也是究竟的,但是跟獨覺比起來,要求不是 那麼高。所以道諦的性相或定義,要了解不管聲聞、獨覺或大乘,都是主修四聖諦,只是 深淺廣略有別而已。這裡「略說道諦相」,其中「相」就是性相的意思。 道諦的定義中講到,修四聖諦就是道。修的時候,對四聖諦完全現證的一種修,與還 未現證的情況下修,二者是不同的。能夠以現證的方式修四聖諦,要在見道以上。還未現 證,只是依自己的推理或印象而修四聖諦,那是資糧道與加行道階段的凡夫的修學方式。 見道以上,是真正修的階段。 嚴格講,真正的道諦是對四聖諦現證的情況下修。對四聖諦還未現證,只是依自己的 推理或印象而修,這個階段不算道諦。《集論》說道有五種,它並沒有那麼嚴格,本身就 是有修四聖諦就可以了,沒有一定要現證。這樣說的話,資糧道與加行道,乃至見道、修 道及無學道都可以說是道諦。若以現證的標準來說,資糧道與加行道則不叫道諦。見道以 上才叫道諦。 五道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及究竟道,其中究竟道一般講就是無學道。所以 ,嚴格講,聲聞的見道以上,才算道諦。聲聞的資糧道與加行道不算是道諦。同樣地,獨 覺的見道以上,才算道諦。獨覺的資糧道與加行道不算是道諦。大乘也是,它的見道以上 ,才算道諦。它的資糧道與加行道不算是道諦(資糧道與加行道是隨順的道諦)。 何等資糧道?謂諸異生所有尸羅、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觀 正知而住,復有所餘進習諸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習此故得成現觀解脫 所依器性。 資糧道的資糧,是指前面最基本該努力具備的東西,「得成現觀所依器性」,後面加 行道是真正證量的開始,這個東西的所依器性。要裝東西必須要有一個容器,所以具足這 個容器便是一個資糧。資糧道就是準備這些,要裝進去的是什麼呢?是加行道以上真正的 證量。準備這些資糧是要作什麼?要變成容器。資糧就是變成容器。 在這個階段,要作的是什麼呢?要修的是戒律,它是最基礎的。之外,要守護根門, 意思是心不散亂。在根門處將心守護起來。另外,飲食方面,睡眠方面,對我們的心都會 影響,所以都要非常注意。然後,隨時要勤修止觀,正知而行。此外,還要作各種善行, 如作義工或作各種利益眾生,累積資糧的善行。還要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慧。這 些都要具足。 意思是前面是福德資糧,後面的智慧資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慧都屬於智慧 資糧。智慧不是單單只是讀書的階段,它是往上調伏自己的心續。智慧是從心的體會中會 出來,要達到這種程度,所以要生起聞慧思慧及修慧。 整體來說,前面是準備福德資糧,後面是準備智慧資糧,這樣累積的結果,就變成完 整的容器。資糧道的階段,雖然聞慧、思慧及修慧都有,但重點是以聞思的智慧為主,以 這個為基礎。修所成慧,若以有沒有來看,是有。 修所成慧的標準是要達到毗婆舍那,毗婆舍那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並非(只是)從 聞思而來,是(以聞思為基礎,進一步)從修而來的,所以稱為修所成慧。 怎麼修呢?先達到奢摩他,行者的心完全沒有散亂,之後,在心不散亂的情況下,更 進一步地觀察修。在觀察的智慧方面一直訓練,訓練到連觀察的時候,也很明銳,不影響 到心的散亂,觀得很深,內容很細,可以很深入地想。 那個階段,身心都不會累,而且身心的輕安一直會成長,愈修身心愈輕安。這時候, 才叫作毗婆舍那。那時候的智慧非常不一樣,這種智慧是從修而來的,不是聞思所能達成 ,故名修所成慧。修所成慧與毗婆舍那變成等於。 不過,修所成慧也因為對境法的不同,而有差別。比如說對境是空性就很深很難,對 境是無常就簡單一點。又,補特伽羅無我也有粗與細的差別,法無我也有粗細或深淺之別 。因為所緣有這樣的差別,同樣,修所成慧生起時,也有不同的難度。 對於緣無常而生的修所成慧,對於緣空性的修所成慧,二者就有很大的差別。相對於 緣空性的修所成慧,緣無常的修所成慧差別是很大的。緣空性的修所成慧,很難生起。緣 無常的修所成慧,很容易生起。 這裡講資糧道,它是總的資糧道,並沒有特別講是什麼的資糧道。雖然資糧道都是叫 法現觀,詞句上都一樣,但是聲聞行者所要修學的法,與獨覺行者所要修學的法,與大乘 行者所要修學的法,都不一樣。同理,這裡講的尸羅,守護根門,飲食知量等,但是不同 的階段,其要求就不同。以尸羅來說,聲聞與獨覺不是以菩提心的菩薩戒為主,而是以別 解脫戒為主。大乘行者要守菩薩戒,可見內容是不同的。 接著看加行道。 何等加行道?謂有資糧道皆是加行道,或有加行道非資糧道,謂已積集資糧道者所有 順決擇分善根,謂煖法、頂法、順諦忍法、世第一法。 加行道與加行有別,真正的加行,若嚴格地講,其範圍很小。真正的加行是為見道的 準備。見道的「見」是現證的意思。所以見道時所要現證的,這部分之前行,就叫作加行。 這種加行的範圍,以大乘來說,大乘見道時是現證空性,在現證空性見道的前準備, 其加行是什麼樣呢?對於空性,一直在靜坐中修,當然在資糧道時,行者已經能在禪定中 修空性,可以入定。這部分已沒問題了,進入加行道時,就有更深奧的智慧—(緣空性的 )毗婆舍那—繼續修。以奢摩他及毗婆舍那雙運地(止觀雙運)一直修空性。 加行道時,尚未現證。還是依著自己腦海的對空性的意思(顯現境混雜義共相的耽著 知)或印象而修,修的時候,對空性就愈來愈靠近。雖然自己頭腦中有這個印象(義共相 ),但是修的時候,這個印象(義共相)愈來愈減少。 譬如一個行者,到那裡是現證空性的階段,空性好像是在那裡。在修空性時,不是直 接,而是透過對空性的義共相,在印象中就抓空性。透過印象,就愈來愈靠近它,這個印 象(義共相)愈來愈減少,雖然還是透過印象(義共相)而修空性。當修到那邊(見道/ 現證)時,所有的印象(義共相)都不見了。嚴格講,加行是對於空性修的階段。這個階 段就有一個堅固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叫煖、頂、忍、世第一法。 現證空性(見道)時,真的火燃燒起來了,那時候可以對治斷除煩惱障。在這之前還 不能作到,但是在加行道煖位時,火的熱度已經出現了。對於空性,他愈來愈靠近。所以 煖、頂、忍、世第一法,都是從加行上面予以的解釋。 加行道就不只有這部分,當然在煖位時,行者並不是只有打坐,他也要作所有的法行 。資糧道時所修的,如持戒、守護根門、飲食知量等各種精進的法行,都還是去作。那些 也都屬於加行道,在加行道時,那些都繼續要作。繼續作的時候,那些也都是加行道。但 若問那是不是加行?不是!加行這個詞,若嚴格解釋的話,就只有對於空性堅固的準備過 程。對現證空性,愈來愈靠近。從這個角度,講加行這個詞。 所以,剛才說到,加行道是什麼呢?前面的資糧道都屬於加行道。意思是在資糧道階 段所具備的福德資糧,也會聞思修,從下面打基礎。在加行道時,繼續要作。那些也是加 行道的意思是,在加行道的階段,那些不是停掉,而是繼續要作。.... 上次講到《集論》的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位,煖、頂、忍、世第一 法的體性是慧心所),同時也配合了《現觀莊嚴論》講加行道修空性時,四種不同的力量。 行者空正見一直往上進步,意思是如《心經》講的「揭帝,揭帝,般羅揭帝,般羅僧 揭帝,菩提薩婆訶」,共有五個道。 「揭帝,揭帝」是指資糧道與加行道,「般羅揭帝」就是見道,「般羅僧揭帝」就是 修道,「菩提薩婆訶」就是無學道。所以,這個咒語就在講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 、無學道。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07515225.A.382.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79.24), 10/09/2017 1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