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1] 行者到達見道的位置時,透過無我、空性的現觀(瑜伽現量),斷除的遍計煩惱障 : 五見(五利使)與五非見(五鈍使)的十種根本煩惱結使當中,五見(五利使)的薩迦耶 : 見、邊執見二者有俱生的部份也有遍計的部份,五見(五利使)的見取見、邪見、戒禁取 : 見三者只有遍計的部份;五非見(五鈍使)的貪、瞋、癡、慢四者有俱生的部份也有遍計 : 的部份,五非見(五鈍使)的煩惱疑只有遍計的部份。見道位時斷除上述遍計的部份。 ------------------------------------------------------------------------------- 補充:遍計煩惱與俱生煩惱的差別 (複習)《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煩惱障若予區分,有二:「遍計煩惱障」與「俱生煩惱障」。 其中,所謂的「遍計〔煩惱障〕」是指,「由於自己被惡劣宗義污染心續,而對於( 一些)境產生增益(不存在的增益為有)、損減(存在的損減為無)或感到猶豫(懷疑)的心 (顛倒心)」。 這是什麼意思呢?譬如學習外道,如數論派的論典,論典中提到有我、聲音是常,或 是一切法是實有的理論。 學習並接受了這樣的理論,之後自己的心續被這些錯誤的宗義學說所染污,於是認為 我是有的、聲音是常的、一切法是實有的,然後會對一些境起增益(不存在的增益為有)或 者損減(存在的損減為無),或對一些境產生懷疑,這些情況所產生的這種心(顛倒的心識) ,就是屬於遍計的煩惱障。這種心相對於俱生的煩惱障來講,它要斷是容易多了。 假設有一個人,去學順世外道的宗義,順世外道的宗義就是主張沒有前世、沒有後世 ,他們只承認現世,不承認業果。 學了這樣的宗義學說之後,他的心續就被錯誤的宗義學說污染,他就會跟著講沒有前 後世、沒有業果,如果是這樣,他就等於把前後世損減了,也就是毀謗了,或者有業果認 為無業果,也是以有為無,這些都是屬於損減。所以學順世外道的都有遍計的煩惱障,而 且是屬於損減的遍計煩惱障。 如果是學佛教自宗唯識宗以下,這些宗派的宗義,因為他們還承認實有的部分,他們 的心續就會受到遍計實有執的污染(屬於增益的遍計煩惱障)。 除了學不正確的宗義學說,會產生遍計的煩惱障,還有依止指引邪道的邪師,完全接 受他的講法,也會產生這樣的遍計的煩惱障,也就是整個心會被他愚弄,被他所說的邪說 所染污,這種情況就有可能產生增益、損減、猶豫,都有可能。 相對於俱生煩惱障來講,遍計煩惱障要容易斷,這個部分在見道位都可以斷除,但是 見道位只能斷遍計煩惱障,不能斷俱生煩惱障。 所謂「俱生」(俱生煩惱障)則是指,「在沒有被惡劣宗義污染心續的情況下」。 這是要跟剛才的遍計煩惱障做一區分,即使沒有被惡劣宗義污染心續的情況下,還是 有這樣的俱生我執,即使沒有學惡劣的宗義學說,一般的有情還是會有這樣的俱生煩惱障 ,這個俱生煩惱障怎麼來的呢?由於自己心續中,從無始以來串習的結果。 這個串習,譬如對於貪瞋癡的串習、對於補特伽羅我執的串習、對於法我執的串習, 因為從無始以來串習的緣故,所以即使沒有別人鼓勵我們去產生這樣的執著,我們還是很 自然地產生,因為這是無始以來串習的結果。 串習的習氣一旦覺醒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對境去產生增益(將不存在的增益為有) 、損減(將存在的損減為無)或猶豫或懷疑,這個部分因為是無始以來串習的緣故,所以 非常難斷。 「見所斷」(見道位的所斷品)及「修所斷」(修道位的所斷品)的差別何在? 「見所斷」是指『遍計的所斷及其種子』,『俱生的所斷及其種子』就是「修所斷」 。不論『遍計所斷』或『俱生所斷』都是顛倒心,但是這二種顛倒心有差別。 若是『遍計的所斷及其種子的顛倒心』,主要是對一個對象起信之後跟隨他的想法, 或是受到他想法的鼓勵而產生一種顛倒的想法(即我們相信某個人然後依著他的講法,或 是受到他的一些鼓舞而產生的顛倒心),這種顛倒心是屬於遍計的所斷。 這種顛倒心比較容易斷,這部分在大乘見道(以十地來講就是初地)時就可以連同種 子一起斷除,即遍計實有執及其種子,在大乘見道位或大乘初地時,就可以把它斷除。 但『俱生的所斷及其種子的顛倒心』,並不是我們跟隨某個人的想法或是這個人對我 們講一些顛倒的想法才產生的,而是由過去無數的生生世世中串習而來,一旦串習的習氣 覺醒時就很難斷除。這部分要從大乘修道起(以十地來講就是二地起),才有辦法由粗的 逐漸斷到細的部分。所以俱生的所斷及其種子的顛倒心非常難斷,因為它是過去無數的生 生世世中不斷串習而來的。 實有執、補特伽羅我執,就俱生的來講,有俱生的實有執及俱生的補特伽羅我執,這 二種都是無始以來,從過去的生生世世中串習而來,「補特伽羅我執」是『執補特伽羅為 自己能獨立實質有的執著』。這二種執著(俱生的實有執及俱生的補特伽羅我執)不需要 他人講,這一世一出生,在我們的內心中,就自然有俱生的實有執及俱生的補特伽羅我執 這二種(這兩種顛倒心都是屬於無明的顛倒心)。 因為我們的心續中有俱生的實有執及俱生的補特伽羅我執,這二個就是輪迴的根本, 所以當以這二個俱生(俱生的實有執及俱生的補特伽羅我執)的執著為動機去造業時,所 感的果就不出輪迴的範疇,就會不斷地在輪迴中繼續投生,領受它的結果。 在我們的內心,原本就有的俱生實有執及俱生的補特伽羅我執,假設一個人又去學了 非佛教或外道的宗義,或學習外道的論典,或跟隨外道的師長學,然後他們的論典又說實 有是有的,補特伽羅自己能獨立是有的,又用很多道理去成立這二點。 這個人除了原本就有的俱生的實有執及俱生的補特伽羅我執之上,又多了遍計的實有 執及遍計的補特伽羅我執,這二者是額外多出來的,在既有的俱生實有執及俱生補特伽羅 我執之上,又多了遍計的實有執及遍計的補特伽羅我執。 俱生的實有執及俱生的補特伽羅我執,是由過去生無數的投生中串習而來,而遍計的 實有執及遍計的補特伽羅我執,則是這一世中主要依著外道的宗義及外道的上師而來。 ------------------------------------------------------------------------------ [1] 煩惱障與所知障的差別 煩惱障是障礙解脫的障礙,所知障是障礙成佛的障礙。 「煩惱障」指的就是貪瞋癡三毒及由貪瞋癡三毒引生的種子的這些煩惱。煩惱障又分 遍計煩惱障與俱生煩惱障。煩惱障的產生,是由我執無明產生。 對一位想要證得解脫的行者,即使他不斷除所知障,只要他能夠斷除煩惱障,一樣可 以證得解脫,意即他無法斷除所知障一樣還是可以解脫,只要他能斷煩惱障,如阿羅漢。 針對「中斷、阻止並障礙證得解脫」來講,這個「障」就是指「煩惱障」。如果特別 針對「中斷、阻止並障礙一切種智」這種情況的「障」來講,就是所謂的「所知障」。如 果一位行者想要成佛,就不僅要斷煩惱障,也必須斷除所知障。 所知障並不是障礙解脫的障,障礙解脫的障就是煩惱障。煩惱障具體來說,就是貪、 瞋、癡、慢、嫉妒、疑等這些煩惱的種子,這些如果沒有斷,要證得解脫是不可能的。 [2] 完全斷除煩惱障,以大乘來講,第八地獲得完全斷除煩惱障的果位。如果一個人說他 已經頓超八地獲得八地果位,卻認為我是遠離身心蘊體之外而有,遠離身心蘊體之外 存在常一自主的我,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常一自主的遍計我執早已在初地就斷除。初 地乃至佛果,都不會有遠離蘊體之外常一自主的我執,不會有這種粗品的無明我執。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50192087.A.476.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02/15/2019 09: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