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在資糧道的階段中,雖是以聽聞、思惟經典的詞義為主,但是並非沒有修所成慧,因 為在《阿毗達磨集論》當中:「什麼是『資糧道』?答:(1)凡夫戒、(2)守護根門、 (3)飲食知量、(4)於初夜及後夜中不睡眠而精進於瑜伽;再者,還有已成為正因的其 他善行,聽聞、思惟及修習所生的智慧也可以,亦即……。」說過資糧道中有聽聞、思惟 及修習這三者的緣故。 在資糧道的階段中,雖是以聽聞、思惟經典的詞義為主,但是並非沒有修所成慧。這 裡(資糧道)的修所成慧,只有緣較粗對境的修所成慧,但並沒有緣空性的修所成慧。 在資糧道的階段中,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都有,這是根據無著的《阿毗達 磨集論》,這段文提到什麼是資糧道呢?資糧道還是屬於異生道(凡夫道)。因為在《阿 毗達磨集論》當中: 「什麼是『資糧道』?答:(1)凡夫戒(別解脫戒、菩薩三聚淨戒等)、(2)守護 根門(主要指前五根,針對特別會讓人起貪及起瞋的對境要守護五根,譬如對於特別會讓 人起貪的顏色及形狀要避開,或者對於會讓人起貪著的聲音要守護耳根;反之,對於會讓 人起瞋的不淨色或醜陋的色要避開,或者對於會讓人起瞋不好聽的聲音要避開,這是特別 針對會讓人起貪、瞋煩惱的對境來講,並不是碰到任何境都要把五根全部關起來,或是碰 到什麼事就把眼根閉起來或是把耳根遮起來,是特別對於會令自己起貪瞋的對境要守護根 門,並非所有的情況都要守護根門。)(3)飲食知量(不要吃得過飽或過少,要吃得剛 好)、(4)於初夜及後夜中不睡眠而精進於瑜伽(意即在中夜睡眠,實行警寤);再者 ,還有已成為正因的其他善行,聽聞、思惟及修習所生的智慧也可以,亦即……。」 這些都是屬於資糧道,在《阿毗達磨集論》的這段文很明確的提到聞所成慧、思所成 慧、修所成慧都是資糧道。 在資糧道下品的階段當中(的行者),有「瞭解空性」與「不瞭解空性」這兩類。 大乘資糧道下品階段的行者有二類,一是已經了解空性(是空性,不是虛空),一是尚 未了解空性。已經了解空性的大乘資糧道下品的行者是屬於利根,在資糧道下品還沒有了 解空性的行者是屬於鈍根。 利根行者與鈍根行者,進入大乘資糧道下品的情況有所不同,以利根行者來講,在未 入道之前,先了解空性(空性,不是虛空)的比量,才發起無造作的菩提心而進入大乘資糧 道下品;但是鈍根的行者,是先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進入大乘資糧道,之後才去了解空 性。 以利根行者來講,他在未入道前已經先了解空性(空性,不是虛空),亦即他對於實有 執的耽著境,也就是諦實成立不存在這一點已經了解了,了解這一點後,就進一步去觀察 圓滿的覺悟佛果位是可以證得,這也是經過思惟觀察之後發現是可以證得,這時候他就立 下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誓言,此即正式的生起菩提心。 這種利根行者一旦立下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誓願,發起這樣的菩提心,即使他只是進入 大乘資糧道下品,他的菩提心非常堅固不會退轉,因為他了解空性或生起菩提心都是經過 思惟觀察才立下誓願,即使是資糧道下品也沒有退轉之虞。 反觀鈍根的行者,他在未入道之前也不了解空性,入道的方式是以一種強烈的信心, 如他就相信為利眾生願成佛這種強烈的願,但並沒有以思惟觀察做為基礎,所以鈍根的行 者一旦進入資糧道下品時,容易因一些違緣而退失。 利根的行者,在還未正式立下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的誓願之前,先觀察圓滿的菩 提(佛果位)是否有辦法證得?會去觀察對於要證得圓滿無上菩提,會造成障礙的又是什 麼?他觀察之後發現,會造成圓滿菩提證得的障礙主要是來自於實有執,然後他會進一步 去觀察這個實有執到底有沒有辦法斷除?又進一步去觀察實有執所執的到底是什麼?他的 耽著境到底是什麼?觀察之後發現實有執的耽著境就是諦實成立、就是實有,經過觀察之 後發現實有執所執的耽著境「實有」根本不存在,一旦他了解到這一點他就了解空性了。 實有執的耽著境不存在,成佛就有希望,對於佛果位是可以證得的這一點他也獲得確 定,當他了解障礙成佛的實有執是可以斷除的,佛果位是有辦法證得,他才會覺得要利益 有情是有可能的,才會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從這樣的觀察過程,可見利根的行 者是先了解空性,之後才發起菩提心。 利根行者,是先了解空性之後,再發起殊勝菩提心的情況已經談完了,接著要談的是 鈍根行者的情況。他是先由大悲心的力量推動,立下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誓願,但是在發起 這樣的誓願或誓言時,他並沒有先去觀察圓滿覺悟是否可行(是否可證得),而是在立下 為利眾生願成佛即生起菩提心後,才進一步思索到底圓滿覺悟是否可證得?障礙圓滿覺悟 的是什麼呢?此時才去思惟障礙圓滿覺悟的實有執它是否能夠斷除?也才去思惟實有執的 耽著境是否存在?一旦他了解實有執的耽著境不存在,他才了解圓滿的覺悟是的確可以證 得,此時他才透過了解實有執的耽著境「實有」是不存在,才進一步了解圓滿覺悟是可證 得的。而他對於空性的了解,是在生起菩提心之後,所以說鈍根的行者是先生起菩提心, 之後才了解空性。 前述所談的是利根行者與鈍根行者一般的差別,利根行者在生起菩提心前,先確認圓 滿菩提(佛果位)是真的能夠證得,了解圓滿菩提的主要障礙者是實有執,實有執能不能 斷除?進一步觀察實有執的耽著境實有並不存在,即了解無實有或了解空性,確定這點之 後,他才生起菩提心。 反觀鈍根行者,他是在大悲心這個善緣的推動下,非常熱切的生起菩提心,但在這之 前沒有對於圓滿菩提能否證得先做觀察,所以由此種善緣或大悲心所推動而生起的菩提心 ,相對來講比較不穩固,這種菩提心會因惡緣的緣故而退失,所以一般說大乘資糧道下品 的行者碰到逆緣或惡緣會退失,主要是指這類鈍根的行者,而非指利根的行者。利根行者 生起的菩提心是不會退失的,因為他有之前的思惟觀察獲得確定解作為基礎。 同樣的,鈍根行者,對於某個境生起信,跟利根行者對於同樣的一個境生起的信心, 其堅固的差別不同。鈍根行者對於某個境生起信,他是沒有經過觀察而生信,這種信其實 有點像愚昧的信,這種信很容易退失;但是利根行者,他對於某個境要生信之前,會先觀 察思惟,一旦透過量確定,對於境所生的信就不可動搖。 資糧道下品階段中,有了解空性及不了解空性二類,了解空性的就屬於利根,不了解 空性的就屬於鈍根的行者。 而在資糧道中品的階段,則必須瞭解空性(空性,不是虛空),因為當轉移至資糧道上 品時,必須證得緣空性(空性,不是虛空)的止(奢摩他),而在證得緣空性(空性,不是虛 空)的止之前,必須先瞭解空性(空性,不是虛空)。 所以資糧道的中品必須了解空性(空性,不是虛空),不然就上不了資糧道上品,因為 資糧道上品的條件不僅要了解空性、而且要證得緣空性的止(奢摩他)。既然在資糧道上品 要證得緣空性的止(奢摩他),所以在此之前即在中品的時候就必須要了解空性。 到此為止,說明大乘資糧道的下品、大乘資糧道的中品及大乘資糧道的上品,它們都 各有現量、比量、再決知、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而且也說明大乘資糧道下品 的行者,有了解空性及不了解空性二類。然後到了大乘資糧道中品的時候必須要了解空性 ,原因是假設在中品不了解空性,就無法進到大乘資糧道上品,因為大乘資糧道上品必須 要證得緣空性的止,既然在上品必須證得緣空性的止,所以中品的時候就一定要先了解空 性(空性,不是虛空)。(而一旦證得緣空性的觀(毗婆奢那),就從資糧道轉移到加行道。) 接著要談如何從大乘資糧道上品轉移到大乘加行道。 (....待續....) ------------------------------------------------------------------------------ 註: [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玄奘譯): 「何等資糧道?謂諸異生所有尸羅、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修 止觀正知而住,復有所餘進習諸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習此故,得成現 觀解脫所依器性。」 《雜阿含271經》: 「佛告比丘:…不守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心不覺悟, 懈怠嬾惰,不勤精進,不善觀察思惟善法;彼於分別法,心樂修梵行,離諸睡眠,於正法 中離諸疑惑,無有是處。若當比丘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覺悟精進(悎寤瑜伽) ,觀察善法,樂分別法,樂修梵行,離於睡眠,心不疑法斯有是處。」 [2]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法語 「初學佛法的人,在不懂得如何對治煩惱的狀況下,要先避開會讓自己會生起煩惱的 因緣,否則極容易就會造惡業,自己也該趁這個機會殷勤的學習經典,瞭解該如何對治, 否則長久的來看,僅靠避開的方式仍無法斷除煩惱的根源。(比如對討厭的人事物只是避 開的話,不去面對事實的真相,也不去了解自己煩惱的根源,不懂得怎麼依佛法的道理對 治煩惱,僅是逃避的話,例如遇到煩惱困難就去睡大覺、吃喝玩樂、說謊騙人等來逃避, 並不是智慧。)」 摘自:尊者達賴喇嘛《覺燈日光》 接下來宗喀巴大師說到了四種能夠引發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資糧:第一是密護根門, 第二是正知而行,第三是飲食知量,第四是修習悎寤瑜伽,也就是在睡覺時應如何修。( 「悎寤瑜伽」比較精準的翻譯應該是不睡覺的瑜伽。) 首先講密護根門,由五個方面來做說明: 第一,「以何防護者」,…以正念去防護時,又分兩個內容:一是「徧護正念」,… 二是「於正念常恆委重」…。 第二,「何所防護者」,於何處做正念的防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第三,「從何防護者」,…六種根門接觸六種境界時,都會接觸到可愛(悅意境)及不 可愛境(不悅意境),…我們大部分的貪瞋都是當六根接觸到六境產生六識時,由六識引發 的,所以這時候要特別去防護我們的心不要隨著貪、瞋而走。 第四,「如何防護」,…第一種防護是守護根,…根、境、識三者聚合後,自然就會 產生對於境的執取,對於可愛境(悅意境)或厭惡境(不悅意境)的執取產生之後,意識會去 憶念,…與意識相應的受、觸就會產生作用,就會有感覺。在未通達空性之前,憶念到可 愛境(悅意境)自然會產生貪,憶念到厭惡境(不悅意境)就會產生瞋。在此守護根的方式就 是說,雖然根境識三者接觸了,已經產生了執取的作用,可是意識在憶念時,刻意地透過 正知察覺、正念防護說「我不應該產生貪瞋」,於是憶起貪瞋的過失,讓自己的心不受到 貪瞋的影響,「守護根者,是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不取行相」,即對不該看 的境界,雖已看到了,但不要再去作意它,停止非理作意,不要去添增境上的好壞。…第 二種防護的方式是以六根而防護,是從根門上去截斷,就是眼睛不看不應該看的東西、耳 朵不聽不應該聽的東西等。 第五,「防護為何者」,防護的目的是什麼?要使我們的心遠離煩惱的雜染,並安住 在善性或無記性。無覆無記是說沒有煩惱的無記,人我執和法我執是有覆的無記。…只要 未通達空性,所造的一切善業,他都會把善的境看作有自性,以有自性的我來行有自性的 善行,所以一切的善行都是在自性執著中去做的。依由人我執和法我執這樣的自性執著, 也可以去造善業,可是因為執取自性的緣故,這種善業再怎麼累積都不能成為解脫之因。 所以自性執著本身不是善也不是惡,屬於無記,在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裡面是有覆無記, 因為這種無記的業會讓我們繼續在輪迴中。我們防護讓心安住無覆無記是說,心沒有緣善 惡法時—行、住、坐、臥等生活起居的意樂既非善也非惡,無有執取(遮除有自性的執取)。 [3] 《金光明最勝王經》:「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名為涅槃。」 摘自:《宗義寶鬘淺釋》法音法師 菩提心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王(第六意識心王),以利根者而言,所要成就的無上菩 提果是否存在,必先予釐清,也就是心中先懷疑菩提心可否發起、佛果是否存在、佛果可 否證得;若這些都是存在的,那麼,又如何以正理來安立呢? 以大乘而言,成就佛果必須圓滿福慧二資糧、斷盡二障,才得以成就。所以必須先確 知二障之義,即煩惱是煩惱障,煩惱習氣是所知障。而能獲得無上菩提果位,必斷二障; 煩惱習氣可斷,因煩惱可斷—因煩惱可斷,煩惱所安立的習氣亦可斷盡;煩惱可斷,因無 明可斷;無明可斷,因能生起證空性的智慧,依次修習,可斷無明;同時諸法本質都是空 性的存在,所以空性是可證的。故往前推,諸法實相即是空性的存在,因空性可證,故能 生起證空性的心,能斷執諸法實有的無明心,無明斷則煩惱斷;煩惱斷,則煩惱習氣可斷 ,因此二障可斷,所以佛果是存在的:既有佛果可成,所以應該發心。上述是利根者(隨 法行人)的道次第,是指由具足大悲心之上,先證空性,再發菩提心,亦即利根者必先證 成有無上菩提果,才發心為利有情必成佛(因有佛果可成)。鈍根者(隨信行人)則先生 起大悲心,發菩提心,再證空性。 [4] 《優婆塞戒經》: 「善男子!菩提之心(希求菩提之心),凡有三種,謂下、中、上。…下心即是聲聞 心(希求聲聞菩提之心),中心即是辟支佛心(希求獨覺菩提之心),上心即是菩薩心( 希求無上菩提佛果之心)。…菩薩之性(大悲種性),…善業因緣,發菩提心(發起希求 為利有情願成辦無上菩提佛果之心,與此希求相應的第六意識心王),…譬如眾生,先無 菩提(一切種智的斷證功德),後乃方有(要發心方得名菩薩,要成佛方得名菩提)。」 《華嚴經》:「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即,希求菩提之心), 因菩提心(由世俗菩提心至現證空性的勝義菩提心),成等正覺(一切種智之正等覺)。」 《華嚴經》:「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法身佛)。…此中 無少物(連一絲毫的自性都不可得),但有假名字,若計有我人,則為入險道。…菩薩摩 訶薩發大願故,雖復了達一切法相(任一法上有表相的世俗諦與實相的勝義諦,從色法乃 至法身佛皆無自性),大慈悲心轉更增長,無量功德皆具修行,於諸眾生心不捨離…。」 《大般若經》:「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為利有情願成辦佛果一切種智), 大悲為首,無所得為方便,起內空智,乃至起無性自性空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 有情同共迴向一切智智,是為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發趣大乘。」 [5]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至高那爛陀寺十七大班智達之顯明三信祈請文教授》 「正量引生堅穩三寶信」,…了解二諦,對了解名言安立的緣起有幫助;了解名言安 立的緣起,會堅信因果緣起;堅信因果緣起時,對了知四諦也會有幫助。認知解脫前,必 須了解法寶—道諦和滅諦;如此才能認知現證道諦和滅諦功德的僧寶,也才能了解為眾生 而圓滿一切自他事業的佛寶,…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這些要表達什麼,必須 了解道、滅功德才有辦法認識。什麼是道、滅功德?什麼是法寶?為了了解這點,必須了 解名言安立的緣起和因果緣起。於其上,再有大悲心、菩提心的攝持,才能成為諸相俱勝 的空正見。諸相俱勝的空正見才能對治細微的所知障,才能成就佛寶。這樣,我們才會對 打心底深信佛,否則僅僅念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沒有力量的。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37842372.A.EBF.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09/27/2018 23: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