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 1.大乘無學道的定義 : 「斷除二障(煩惱障以及所知障)之智」,就是「大乘無學道」的定義。「大乘無學 : 道」、「相智」及「佛聖者心續之智」(一切種智),這些是同義詞。 ------------------------------------------------------------------------------- 補充:佛智—佛果的遍智,或稱為一切相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智,佛果位才有的正遍知 摘自:基——所知,所知分有二——勝義諦、世俗諦 倉忠仁波切 http://www.t-karuna.com/shangshifabao/zongyijianli/2017-02-28/397.html * 從「一切相智」是「同時現量通達二諦之智」的角度,而理解:基——二諦。 毗婆沙宗(小乘宗義)不承許「一切相智」,因為自宗(小乘毗婆沙宗)不承許諸法於覺 知中有顯現「所取相」,所以不承許有通達諸法上的相之知,故不承許「一切相智」,而 是承許為「盡無生知」,但是,實際上的事例是相同。 「一切相智」的定義:現量通達一切法之智。或是:同時現量通達二諦相之智。 「一切相智」是「現量通達一切法之智」,或說為「同時現量通達二諦之智」,從此 角度理解:基法有二諦。二諦是:世俗諦、勝義諦。 諸法包含「世俗諦」與「勝義諦」,也就是,是「法」周遍是「二諦隨一」(是法, 一定是世俗諦或勝義諦)。 如是,一切相智的「相」,主要是從「假相」(表相)與「真相」(實相),或「世俗諦 」(世俗諦是假相、表相)與「勝義諦」(勝義諦是真相、實相,即空性)的角度而理解。 「一切相智」已斷除所有障礙,同時現量通達勝義諦與世俗諦(現前同時現證空性又 通達世俗諦),也就是同時現證二諦相,有以「直接現見掌中水果」而譬喻。 此中「一切」意謂諸法,「相」意謂二諦的相,「同時現證諸法二諦相之智」就是一 切相智,例如,同時通達「瓶」與「瓶之空性」(瓶是世俗諦,瓶之空性是勝義諦)。 如是,是以「同時現量通達二諦」而安立「一切相智通達諸法」,此中「諸法」意謂 諸法的相,也就是諸法的二諦相,並不是意謂眾多法。 佛相續的一切相智有通達諸法,因為,一切相智通達所有的空性(勝義諦),且通達 所有空性的施設處(世俗諦)。 此中道理是:同時顯現二諦(二諦是勝義諦與世俗諦,諸法的勝義諦又稱如所有性, 諸法的世俗諦又稱盡所有性),故是通達諸法,因為諸法包含二諦。以此理而安立。 透過觀察思惟其中的理路,這是可以成立的。當然,一切相智有通達因緣時節、眾生 數量、房的數量等等,但主要是以「同時現量通達二諦」而安立,因為,修行的主要所依 是「二諦」。 * 由「基、道、果」的角度而理解:基──二諦。 佛法中有說「基、道、果」,以大乘而言,「基」是二諦,勝義諦與世俗諦;「道」 有二,見與行;「果」有二,佛法身果位可分二。 因為「基」分為二諦,修行的道也是分為「見」(智慧)與「行」(行持)二種,修勝義 諦是見(智慧)的部分,修世俗諦是行(行持)的部分,佛法身則有「色」與「非色」二分。 此中,修慈悲、菩提心(慈悲、菩提心是世俗諦方便品的法類)之手印(跡印)的不 共果是色分之「化身」與「報身」(佛之報身與化身是佛果位的色身),修「通達空性之 智」(空達空性之智是勝義諦智慧品的法類)等見解之手印(跡印)的不共果是非色分之 「自性身」(佛之自性身是佛之空性,空性非色法)與「智法身」(佛之智法身是一切相 智的心法,心法非色法)。由此能了解,「基」是二諦。 為易於了解「勝義諦」與「世俗諦」是有的,故以「基是所知」及「所知有二諦」而 闡述。 「所知」的性相是「堪為覺知境」,意謂「能成為覺知的所量境」。從其性相內涵去 觀察,從「能成為覺知的所量境」的角度去觀察,覺知觀察所得的、所量得的境,也就是 覺知所通達的境,則是有二──勝義諦、世俗諦,此二是「堪為覺知境」。也就是,「堪 為覺知境」有二——勝義諦、世俗諦。 * 因為與「所知障」有關,故先說「基是所知」後再說「所知有二諦」。 「佛」的定義:具有斷證究竟圓滿的功德。 「所知障」的定義:主要是障礙證獲一切相智之障。 具有「斷證究竟圓滿的功德」的補特伽羅,就是「佛聖者」。 所謂「斷證究竟圓滿的功德」就是:成辦斷除所知障、同時現量通達二諦之智。此中 ,特別以主要所斷品「所知障」而安立,不是以其他所斷品。 簡要言之,證獲「同時現量通達二諦之智」就是成佛;反之,不能成辦此究竟圓滿功 德的障礙,就是「所知障」。 何謂「所知障」?「所知障」的定義是:主要是障礙證獲一切相智之障。從內涵而言 ,所知包含「二諦」,世俗諦是虛假的,勝義諦是真實的,如是,「所知障」就是:障礙 「同時現量通達二諦」之障。換言之,是於何上同時現量通達二諦?就是於「所知」上。 又,佛相續中的「一切相智」是佛果位的功德。此中,「一切」意謂諸法,「相」意 謂諸法的相。 又,諸法包含二諦(世俗諦與勝義諦),所以「一切相智」就是:同時現證二諦相之 智。此智唯佛有。 換言之,「所知障」是證獲佛果的主要障礙,大乘修行者為斷此障而精勤於大乘道, 必須斷除「所知障」才能證獲無上菩提佛果位。 由上說的角度去理解:基是所知,所知分有二諦。因為,修行所成辦的究竟圓滿功德 ,是由斷除「究竟通達所知的障礙」(所知障)而有;此究竟圓滿功德(一切相智)所通 達的是所知上的法。也就是,由「基──二諦」而安立基、道、果。 此等道理如《中論》與《現觀莊嚴論》中說「所知有二諦」,當中特別說:修道及所 證獲的功德皆是與「所知」有關。如上所說的緣故,特別以「基是所知」及「所知有二諦 」而闡述,不是以其他與「所知」是同義的法。 ------------------------------------------------------------------------------ [1] 《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皈依三寶〉 「(佛的身語意功德)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與悲功德。其中一切相智的智功德,謂於 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智無礙轉,能仁智遍一切所知。」 [2] 《大般若經》(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餘斷除所知障故圓滿證獲佛果法身): 《大般若經》(玄奘法師譯):「永『斷』一切煩惱(煩惱障)、所知(所知障)二障麁重 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名如來、應、正等覺,…得一切相智,…超過一切 聲聞獨覺智慧境界,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覺、無所不識,於一切法見一切相。」 [3] 小乘毗婆沙不承許佛智是一切相智,大乘宗義承許佛智是一切相智 小乘毗婆沙只承許佛智了解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盡無生智是佛寶。大乘宗義承許佛 的身語意皆是佛寶。大乘宗義承許的一切相智的佛智,佛果無學道的一切相智是同時通達 二諦之智,即佛果無學道的智慧是於諸法上同時通達表相的世俗諦與實相的勝義諦之智。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64894949.A.A95.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8/04/2019 14: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