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5台大佛學數位資源之應用與趨勢研討會/e世代西藏文獻介紹 廖本聖老師(中華佛研所/法鼓學報主編) 零、動機與遠景 (一) 西藏佛教的傳統 佛教從印度往世界各地發展的傳統有二:1. 北傳佛教及2. 南傳佛教。其中,北傳佛 教又分為中國及西藏二大支,前者保留了大乘初期及中期的教法,後者則保存大乘中期及 後期教法;從時間及涵蓋層面來看,這二個佛教傳統幾乎將所有重要的大乘教法囊括無遺 。因此,若在中國佛教的基礎上兼學西藏佛教,將能更清楚地勾勒出印度大乘佛教的整體 輪廓或原貌。加上西藏的地理位置緊鄰印度,印、藏僧人來往頻繁;不像印度佛教傳入中 國,除了少數親自去印度取經的祖師大德外,大多數是間接仰賴中亞的僧侶傳入的;因此 ,西藏佛教的內涵或許更接近印度佛教也說不定。總之,從西藏佛教傳統與印度佛教的緊 密程度來看,實有一窺西藏佛教堂奧的必要。 (二)西藏大藏經的優點 「西藏大藏經」當中每一部佛典均由一位在該領域學有專精的印度大學者、一位西藏 譯師及一位校對譯師合力完成,因此其翻譯的精確度、前後文脈的邏輯及可讀性非常高; 加上譯語統一、藏文格位的清楚明瞭、容易還原為梵文、以及它與梵文在文法上的高度對 應等諸多特性,對於輔助閱讀中文藏經,無異是如虎添翼。因此,即使純粹從學術的立場 來看,西藏佛法也極具參考價值。 (三)五部大論的修學體系 在西藏各教派的佛學院中,僧眾學習「五部大論」──法稱的《釋量論》、慈氏(彌 勒)的《現觀莊嚴論》、月稱的《入中論》、世親的《俱舍論》及功德光編輯的《律經》 ──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清楚了解「菩提道次第」或「成佛之道」這個教法的每一個次第的 細微之處;可以說「菩提道次第」教授就像骨架,而「五部大論」就像血、肉、精髓、內 臟、經脈一般。為什麼整個「西藏大藏經」當中只以這五部經論作為主要的修學對象呢? 原因是這五部經論包含了佛法修行的完整「三增上學」內容,例如:《律經》開示「戒增 上學」的內容;《俱舍論》的一部分說明了「定增上學」的內容;而說明「廣大行」(即 :成佛之道)的《現觀莊嚴論》、說明「甚深見」(即:空性見解)的《入中論》、抉擇 成佛之道的理則的《釋量論》及《俱舍論》的部分內容,則說明了「慧增上學」的內容。 總之,若有五部大論作為基礎,進一步修學其他經論,將變得十分容易。 (四)開啟辯經的傳統 依著聽聞、思惟、修習的順序來學習佛法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聞、思作為基礎的修, 只能說是盲修瞎練,絕不會有成就的;而光有聽聞而無思惟,則就像《論語》所說的「學 而不思則罔」,因此在作了廣大的聽聞(多聞)之後,必須思惟所聞之法,依次第斷除「 顛倒知」、「猶豫」,接著生起認可該法的「伺察意」;然後透過各種理由成立該法,直 至產生「比量」──決定解──為止;有了這個基礎之後,進一步透過「止」、「觀」及 「止觀雙運的三摩地」,才能無誤地修習而產生「現量」。而上述這個過程中,西藏傳統 的「辯經」是記憶教法及思惟教法的最佳輔助利器。據藏僧所述:所學之法透過辯經將經 久不忘,而藉由觀摩他人之間的辯經,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增加自己對於教法的理解,可謂 一舉數得。 (五)經論翻譯的迫切性(西藏老成文獻的凋零) 根據一些西藏佛教學者如Jeffrey Hopkins 教授、Bill Magee教授等及老一輩藏僧的 敘述,現代年輕一輩的堪布、格西修學佛法的水準,整體來看已無法與1960年以前的情況 相比了。現在的拉然巴格西(頭等格西)的佛學程度除了前幾名之外,大概相當於1960年 以前第二等格西的程度。因此,如何趁這些「活文獻」──老一輩的格西、堪布──尚未 凋零之前,盡快保留他們的口頭注釋傳承,是大家應該努力的。本所從2002年初開始聘請 南印度格魯派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伽僧院現任住持洛桑屯越格西(80歲)及甘丹寺東頂僧 院卸任住持袞確策仁格西(71歲)蒞所宣講五部大論及相關注釋,便是基於這個目的。 (六)漢藏佛教與文化之間的交流 漢藏之間若要交流,就必須學習彼此的語文,並相互了解彼此傳承的教法。而要達到 這個目的,本所採用的方式就是遴選藏語及佛學程度較佳的研究生擔任漢藏班漢文佛典的 授課老師,而由學有專精的藏僧擔任本所西藏佛學組的老師,互相觀摩切磋。若成效不錯 ,再進一步考慮共同合作漢藏佛典的互譯事業。 (七)基礎教科書的翻譯整理 西藏各教派的基礎教科書──《小理路》、《中理路》、《大理路》、《心類學》、 《因類學》、《八事七十義》、《地道》及《宗義》──是進入「五部大論」的前行著作 ,所以非常需要這方面的口頭注釋及翻譯,否則很難進一步修學「五部大論」。目前本所 西藏佛學組在這方面已整理了《心類學》、《八事七十義》與《宗義》的部分;至於其他 教科書則仍在持續翻譯、整理當中。 (八)趕上西方藏學的研究水平 西方的藏學研究早在十八世紀就已經開始,但重點多半停留在版本的考訂、語言文字 的研究及詞典的編輯,即使偶有佛學方面的研究發表,也因為文化背景上的差異而常有誤 解。但在20世紀中葉,因為西藏僧侶流亡至海外,與西方人的接觸日益頻繁,西藏的結構 嚴謹、富於思辨、講求論理的修學傳統便逐漸在西方社會宏揚開來;加上西方深厚的學術 素養及成熟的語言學背景,因此很快地便能夠掌握西藏語文,與西藏僧侶作密切的互動, 然後很踏實地一步一步建立起西方自己的西藏佛學傳統,在短短的四、五十年間,其研究 成果就已達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成就。 中國與西藏雖然早在七世紀開始就不斷有接觸,甚至在二十世紀初也有偉大的譯師─ ─法尊──個人的輝煌譯經事業,但整體的深度與廣度來說,仍與西方的藏學研究有一段 極大的差距,若不急起直追,這種差距只會愈來愈大。法尊法師雖然獨力完成許多藏文典 籍的漢譯工作,但畢竟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因此不論是文字的可讀性、譯語的統一 、術語的解釋等方面,在現代的學術標準來看,其實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反觀當代的西 方學界,像法尊法師一樣程度的譯師比比皆是,不僅如此,他們還有當代紮實的學術訓練 背景。 舉例來說,法尊法師雖獨力完成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下簡稱《廣論》 )的漢譯,並有印順法師的潤筆,而這個譯本也廣受當代學習《廣論》者的推崇,但是不 可諱言的,這個譯本以現代的學術標準檢視下仍存在若干缺失,亦即:所用的譯語前後不 統一、重要術語沒有作注說明、沒有清楚交代文獻出處、某些文句闇晦不明、沒有重要詞 彙的索引、誤譯等。反觀美國西藏佛學界,他們可以同時召集14位在《廣論》方面學有專 精的學者(包含西藏僧侶)共同翻譯這部鉅著,譯文符合信、達、雅的要求、術語的翻譯 精確、清楚說明《廣論》引用的每一部佛典的出處、詳列現代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等。因 此,在這方面,國內實有急起直追的必要。 (九)重視菩提道次第的教法 「菩提道次第」的教法,源於《般若波羅蜜多經》的隱義──廣大行道次第,這個內 容是由慈氏的《現觀莊嚴論》所彰顯出來。這個教法的重點是:若沒有斷除對此生安樂的 貪著,所修之法將不會成為佛法;所修之法,若只是以來世獲得人、天二善趣為主,雖然 可以稱為是「下士道」(以希求來世的人、天二善趣為主)之法,但仍是輪迴之法,而非 解脫之法,且尚未真正進入解脫、成佛之道;當無造作地生起自己獨自一人想要解脫輪迴 的想法時,則已入「小乘資糧道」或「中士道」;若更進一步無造作地生起希望一切有情 也從輪迴徹底解脫的大悲心,以及「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時,則是進入了「大乘資 糧道」或「上士道」。西藏的四大教派均有這個道次第,這個次第若了然於胸,將具備《 廣論》當中所提到的「四種殊勝」──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極大罪行自趨消滅殊勝。 (十)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就像印度佛教原本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卻融入中國佛教一般;同樣地,如果西藏 佛教有它的長處,為什麼我們不學習它,汲取它的優點呢?而若要正確無誤地了解西藏佛 教的內容,就非得先正確地掌握西藏語文不可;而在精通西藏語文之後,再虛心地、不帶 任何成見地去看待西藏所傳的教法,如此才能夠真正吸收其精華,而不要只是一味地排斥 、批評。中國佛教既自稱博大精深、圓融無礙,何不融合西藏佛法的長處呢? (十一)整理完整的西藏四大教派的修學體系 西藏四大教派的傳承雖均來自於印度,但因為創派祖師的傳承不同,而展現不同的風 貌。如能將漢藏班當中分屬不同教派的藏僧將他們各自所傳的教法完整地整理出來,就像 佛說八萬四千法蘊是為了要對治八萬四千種煩惱一般,將可以提供不同根性的學習者多樣 化的修行選擇。 (十二)建立成熟的西藏語言學教學系統 因為各種學科及領域均會使用到英語,因此英語的語言學發展在今天已到了百花齊放 、登峰造極的地步;同樣地,開啟西藏佛教這個寶庫的鎖鑰──西藏語文──也應予以高 度重視,亦即參酌西方語言學的傳統,將之運用到西藏的傳統文法學中,讓學習者在學習 西藏文法方面變得更有效率,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這個語文。 (十三)西方研究著作的中譯 如前所述,西方的西藏佛學研究,在短短的四、五十年間,就已達到空前的成就,因 此這些優秀學者的研究成果便是本組研究生所要效法的對象,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 」,要學習當然要跟隨最頂尖的學者學習。不論是他們對於西藏語言學的精確掌握、或是 西藏佛法細微處的正確理解、或是直接透過西藏語就教於西藏學有專精的僧侶大德、或是 現代的學術研究方法、或是文獻學的深厚基礎、或是西方哲學的悠久傳統、或是「吾愛吾 師,吾更愛真理」的「依法不依人」的客觀精神、或是對於現代資訊的靈敏嗅覺等,在在 都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 (十四)澄清對於密續的誤解 「密續」(rgyud)在西藏大藏經中被編在「甘珠爾」(bka''gyur)或「佛說部」當 中,其地位就如同「三藏」當中的「經藏」及「律藏」一般,較「丹珠爾」(bstan 'gyur)或「論疏部」來得崇高,因為它是佛陀親口所說的;即使在漢譯的大藏經當中, 亦保存為數相當可觀、由佛陀所開示的密續典籍。但是由於某些學者未加審察、以訛傳訛 的見解,認為密續只是印度教的一支,而非佛陀所說,因而造成許多學佛者毀謗密續。如 果密續真的如西藏佛教所傳一般,是佛陀親口所傳的話,那豈不是造了極大的謗法罪,謗 法罪是所有罪業當中最重的,在《妙法白蓮華經》中說,它甚至比殺害南贍部洲所有阿羅 漢的罪業更重。因此,若不好好導正這個錯誤觀念,而讓這種錯誤的見解持續下去的話, 不僅自誤誤人,而且學佛的結果將不昇反墮,這豈是我們樂於見到的。所謂「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密續會為人所詬病,並不是在於它的知見或修行方法有問題,而是弘揚者本 身不夠資格而出了問題;須知要具備修學密續的條件是非常高標準的,真正具格的密續行 者至少是要生起「大乘世俗菩提心」──亦即毫無造作地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這種想 法──的大乘資糧道菩薩才有資格修學密續,也就說這樣的菩薩想要迅速成佛以便儘快利 益一切有情(這點在波羅蜜多乘──即一般所謂的顯教大乘──是不可能的,因為波羅蜜 多乘需要在三無數劫中累積福、慧二資糧,不像密咒乘這麼迅速,甚至可以在一世當中成 佛)。而在這(菩提心)生起之前,他早已不顧戀輪迴的安樂、生起想要解脫輪迴的「出 離心」,以及進一步希望一切母有情均能脫離輪迴苦海的「大悲心」了。如果照這個標準 來看,真正具備能夠修學密續的根器者實在少之又少,無怪乎修學密續者多,而真正成就 者有如鳳毛麟角,等而下之者更以之作為斂財、沽名釣譽的工具。 壹、學習西藏語文法的重要工具書 一、西藏語文法書 參考:拙著,《實用西藏語文法──附錄及檢索手冊》,(台北:法鼓文化,2002) ,頁105- 149。〈附錄五、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 西藏語文法書或期刊,依性質可分為三類: (一)以文語或書面語為主的語文法書或期刊 (二)兼論文語與口語的語文法書或期刊 (三)以口語為主的語文法書或期刊 2002 年以後,語文法書的出版更加蓬勃,關於這方面的訊息可參考 Snow Lion( http://www.snowlionpub.com/)與Wisdom (http://www.wisdompubs.org/)等出版社的 網站與出版訊息。舉其重要者有: .Beyer, Stephan V.:The Classical Tibetan Language, Albany,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2. .Hahn, Michael: Lehrbuch der klassischen tibetischen Schriftsprache, Swisttal -Odendorf: Indica et Tibetica Verlag, 1994. .Hodge, Stephen: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Tibetan, England: Aris & Phillips Ltd.,1993. .Preston, Craig: How to Read Classical Tibetan.Volume one---Summary of the General Path, Ithaca, N. Y.: Snow Lion, 2003. .Wilson, J. B.: Translating Buddhism from Tibetan, Ithaca, N. Y.: Snow Lion, 1992. .稻葉正就,《增補版チべット語古典文法學》,京都:法藏館,1986。 二、西藏語文辭典 參考:拙著,《實用西藏語文法──附錄及檢索手冊》,(台北:法鼓文化,2002) ,頁 31- 33。〈三、工具書略語〉。 常用的辭典有: .張怡蓀主編,《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1993。 .西北民族學院藏文教研組編,《藏漢辭典》,甘肅:民族,1979(第 1 版)、1996( 第 2 版)。 .于道泉主編,《藏漢對照拉薩口語辭典》(拉丁注音),北京:民族,1983。 .賛拉.阿旺措成主編,《古藏文辭典》,北京:民族,1997。 .Lokesh Chandra: Tibetan-Sanskrit Dictionary(Compact Ed.), Kyoto, Japan: Rinsen, 1990. .西藏人民出版社等協作編纂組編,《漢藏對照詞典》,北京:民族,1991。 常用的網路藏文辭典: .Learn Tibetan: 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Academy/9594/tibet.html .Nitartha Online Tibetan English Dictionary: http://www.nitartha.org/dictionary_search04.html .Tibetan ClipArt: http://www.tibet.dk/tibetan_clipart/index.htm .The Online Tibetan to English Translation / Dictionary Tool: http://www.people.virginia.edu/~am2zb/tibetan/ .The Rangjung Yeshe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Buddhist Culture CD: http://www.rangjung.com/ry-dic.htm .Diamond Way Buddhism Glossary: http://www.diamondway-buddhism.org/kkbn-glo.htm .星泉博士之藏語研究室(日語): http://aa2411s.aa.tufs.ac.jp/~hoshi/index.html .Tibetan-English-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aching & Practice: http://www.diamondway-buddhism.org/diction/diction.htm .The Illuminator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PDF), http://www.tibet.dk/pktc/onlinepubs.htm .Sarat Chandra Das's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PDF), http://www.tibet.dk/pktc/onlinepubs.htm .Geshe Chodrak's Tibetan-Tibetan Dictionary (PDF), http://www.tibet.dk/pktc/onlinepubs.htm .Mahavyutpatti Sanskrit-Tibetan-English Glossary (PDF), http://www.tibet.dk/pktc/onlinepubs.htm 貳、西藏佛典文獻 參考:拙著,《實用西藏語文法──附錄及檢索手冊》(台北:法鼓文化,2002), 頁 61- 103。〈附錄四、西藏大藏經的檢索方法〉。 另參: Cabezsn, Josu Ignacio,and Roger R. Jackson ed.: Tibetan Literature ---Studies in Genre(西藏文獻:類型的研究),Ithaca, N.Y.: Snow Lion, 1996. 將 西藏文獻分為八大類型:1. 歷史及傳記,2. 典籍,3. 哲學文獻,4. 道次第文獻,5. 儀軌,6. 文學藝術,7. 非文學藝術及科學,8. 旅遊指南及參考書籍。 一、紙本與微縮影片:各種版本(北京版、德格板、新奈塘版、卓尼版、里塘版、拉 薩版、庫倫版、台北版等)藏經、四大教派(如加上覺囊派,則為五大教派)祖師文集、 藏文佛典目錄。 二、電子書:TBRC(為 PDF 版。the 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 的網址為 http://www.tbrc.org/)、ACIP(以藏文字體重新輸入。網路上可以下載 ACIP Release V http://www.asianclasics.org/new/index.html,Asian Classics Input Project 的 網址為 http://www.asianclassics.org/ ) 叁、西藏活文獻:具有教派傳承的西藏法師 目前本所有 Hopkins-archives(Jeffrey Hopkins教授收集了三十幾年的錄音資料, 解說者包含達賴喇嘛與當代西藏格魯派的重要格西與仁波切,所說的內容均與五部大論相 關)與西藏佛學組的上課錄音資料(解說者除了格西之外,還有其他教派的堪布),可供 有藏文基礎者自習。 肆、目的:透過這些工具做筆譯、口譯,甚至聽聞、思惟、修習佛法。 -- 願一切有情俱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四無量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