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功德之本頌》講授 雪歌仁波切 《功德之本頌》是將修持從開始到成佛,這條路應如何走的菩提道次第概略的說出, 所以它是屬於攝義的論典。 《功德之本頌》指出,學習上首先需要的是“上師”。不論學習什麼一開始一定需 要一個好的指導者、好的老師來帶領。所以,一開始便是依止善知識,接著所講的才是整 個菩提道上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三個層次。在上士道教法中,它可分為顯宗及密宗 ,所以,在講過上士道後,接著便是講大乘當中特別殊勝的密宗教法如何修持。它的內涵 大概就是這些。 《功德之本頌》首言:“一切功德之根本具恩主,一切如理依止為道根本。”所謂的 功德是指我們在修持佛法上的一切功德,這些功德是因為我們去依止一位善知識而得來的 。因為我們依止善知識而獲得種種功德所以他對我們具有極大的恩德。譬如,在修持 上想生起種種功德,首先要依止一位善知識跟他學習後依其教授如理修持才有辦法 生起功德。換句話說,現在所生起的功德出自於我們如理修持佛法而知道如何修持佛法其根本是從依止一位善知識而來。所以開頭講:“一切功德之本具恩主”,具恩主指上 師,也就是向我們開示佛法引導我們的上師、善知識,所有功德都是從這裡生起的。 講到如理依止依止具相的善知識才是道的根本、修持的根本。因為所有的菩提道, 你要生起任何功德都需上師的恩德;上師大悲地攝受,我們才有辦法生起功德。對上師除 一開始要好好以信心和恭敬外,在依止他學習後,我們慢慢層次愈高,內在的信心和恭敬 也要相對去提升,這對修行者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不會引生出錯誤的或對上師邪見的做 法。在善知識方面可分很多層次。以小乘來講佛陀的《律經》講到一位善知識,他 具足什麼樣子的條件。以大乘來講,如《經莊嚴論》也有提到一個大乘的善知識應該也 要具備那些條件。同樣在密宗裡面,比如依照上師薈供的法本,也講到能向弟子傳授金剛 乘法門的上師須具足怎樣的資格和條件當弟子需學習什麼法時就要根據這些經典來判 斷這些上師是否適合成為我們的上師。但同時我們自己也要能成為具備這樣種種資格條件 上師的弟子也要有足夠的資格依經典去看看自己本身是否具備可以去依止善知識的資 具備資格後再去觀察你的上師是否具備善知識的那些條件弟子與上師都條件具足後二者才能成為一個善的因緣。所以,就依止善知識來講我們去觀察所依止的對象是不 是具格的上師是很重要的。 以前,仲頓巴大師有一弟子在其旁追隨觀察十五年後,對大師言:“追隨十五年,一 直觀察,發現您是具格的偉大上師。”大師也回答:“我也觀察了你十五年。”若互相觀 察十五年的話,時間就過去了,沒辦法去學習了。在開始學習時,依止一位善知識及觀察 是很重要的,確定後應全心依止來學習。 現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可能有很長的時間跟在上師身邊觀察他。以法王尊者來講,很 少人能在其旁服侍他、觀察他。所以,現代人改用一方面直接看其言行舉止,一方面間接 看其弟子的見解修行、言行舉止,由其弟子身上瞭解上師,可由較鬆的方法來判斷。 -- ~ 諸佛正法聖賢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諸資糧 為利眾生願成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119 (07/03 12:56)
a1014a:隨喜 依經典去看看自己本身是否具備可以去依止善知識的資格 07/03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