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功德之本頌》講授 雪歌仁波切 第三第四修自他相換的利益沒有修自他相換的過患,在這去看的是過去的事、 過去的那些人,好比有哪些人去修持自他相換,大概是那些佛菩薩,那些佛菩薩他們修持 自他相換後恒時在利益眾生,到現在他們得到種種殊勝功徳,但反觀還在造業的眾生, 他只有在輪迴當中輪轉受痛苦,就可以看出修持與不修持自他相換的優劣處。 在《入菩薩行論》中,寂天菩薩舉出很多我愛執的過患及愛他執珍視眾生為主的心 態能獲得什麼利益。最後他講了一句,這些的差別實際上不需要講太多,你看凡夫珍視自 佛陀珍愛眾生,他們就有這種差別,其他的就不用想太多了。我們現在知道,如果單 單只有珍愛自己有什麼過患,相對的去珍愛眾生有什麼利益,但是要你心裡面放棄自私的 想法改成我要去利益眾生只想到眾生、珍愛眾生,現在要你這樣做的話,心裡會不會 願意?如果修持一分鐘,你可以,沒關係只有一分鐘而已,在一分鐘內好好想著眾生,但 要你如此修持,有沒有辦法?我們可能會生起這種懷疑,現在叫我捨棄對自己的珍愛 棄重視自己捨棄什麼都以自己為重的想法要什麼都以眾生為主這個不知我有沒有辦 可能會產生這種懷疑。 關於這疑問,如能瞭解現在這個心實際上都是由串習而成任何好不好的想法都一樣它都可以由串習而形成,我們就可以相信這個做法是可經由練習慢慢增長對他熟悉的層 次而可以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就好像以自己的身體而言,這身體在我們一生下來就覺得這 是我的身體,身體上發生任何事情時,你會講:我的身體不舒服,我現在身體怎麼樣。這 都是我愛執習慣太強了,怎樣都認為是自己的,不會想到這身體是父母給的,不是本來就 是你的。是本來就是你的嗎?不是的,是父母給的,可是,你還是認為是我的身體。它是 串習而來的,從這一輩子生下來以後,太習慣這東西,久而久之串習成這種想法。 同樣對眾生始終認為跟我沒關係這種思想也可經由串習把它改過來我們可以由思 依前次第的思惟修持串習到後來眾生確實和我是有關係,佛經中所講的如母的關係要去利益眾生、珍愛眾生這種想法,它們也可以引生出來這都是練習直到習慣。我們 看看自己現在可獲得快樂的因及受用快樂的果報發現都是由其他眾生所生起的現在所 用的快樂果報及將來想獲快樂的果報現在要去修哪些因就是珍視眾生利益、眾生的想 法才能種下快樂的因因此從因從果都可得到一個結論真正需要以眾生為主要的角度來思考,從這些思 惟,你就可以瞭解到,你去珍視眾生的這種修持對我們是有很廣大的利益所謂廣大的利 不是說某個對我比較好我才珍視他對我們比較不好的你去珍視他對我們才有利 ,因這已是不需要去考慮,只要是有情眾生都是值得我們去珍視,都是我們應該好好的 以他們為出發點去思考,去想說我做這有什麼功德利益從這來講,你就不會單單只有想 到某個部分或某一方而已所以,按照“猶如自墮輪迴苦海般這句話去思惟的話,很自然就可以生起心中的大 悲心到此為悅意慈心,再慈心思惟猶如自墮輪迴苦海般”,就可很自然的去生起 悲心同樣的,“見已負荷救度眾生擔”的增上意樂和“諳習勝菩提心祈加持”的菩提心都是如此。 -- 〔謂當思惟唯自愛執乃是一切衰損之門愛執他者則是一切圓滿之本。〕 ~《菩提道次第廣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247 (08/02 00:45)
mark183:阿彌陀佛 08/02 07:52
a1014a:隨喜 08/02 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