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菩提道次第傳承諸師修心語錄選集》由七因果教授之門生起菩提心法   7. 依理如《因明量》中有頌要義說:「欲尋一從前未生過有情之處無有。換言之 ,即尋一新生有情之處所無有也。」又說:「欲尋一不依前心之後心無有。」故無過去 心,即無現在心,亦無未來心也。故知無一新生有情(無不銜接過去)。各別有情,斷 無不具等流心識,今日之心,乃昨日之等流。追溯而前,出胎之心,乃住胎之心識等流 。再追溯此生心,乃前生心之等流。推之前前(乃至無始,不可以前生不能見聞,遂謂 為無,明日、後月、後年,皆不能見聞,不能謂無),莫不皆然。外道說:「身從各支 分具足而生,不須前生之心。」此但承認四大等共因(如水土日光),而不許等流心識 (如種子)之邪見也。   8. 頗公說:「即以人類而言,生生有母。即以大地土,搓之為丸,如芥子許,尤 不能計母之數。推之麂麞兔鹿等,莫不皆然,母數豈可計極?虛空無邊,世界無邊,眾 生界無盡,佛世界亦無盡。若謂我曾於此處,此類受生,未於彼處彼類受生,雖以佛智 ,亦不能指數也。有作是想:我今生為西藏人,死復為人為畜,亦在此西藏。此不決定 ,業為牽引,較之電光尤速,心量不必作如是狹隘之想。」 (三)念恩修法   9. 如《明燈頌》攝菩提道次第要義作頌說:「啟請頂上師本尊,加持生起念恩心 ,觀想前面今生母,亦即多生之母親。多生恩德思難盡,今生入胎至墮地,起居飲食備 眾苦,生後提攜保抱恩,鞠育顧護不憚勞,飢寒疾苦等自受,大好暇滿聞修身,皆由母 恩長養來。如是思修至覺時,心生決定應勤勵,何時覺悟生決定,念恩之心油然生。」 -- ~ 我於虛空如母眾 視之猶勝如意寶 依彼能成究竟利 恆常心懷珍愛惜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70.119
a1014a:隨喜 06/29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