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菩提道次第傳承諸師修心語錄選集》念死無常   (五) 至尊密勒日巴直至示寂時,亦無財物積蓄,衹有自用藤竹手杖一根,自身 穿著布衣一件,常用木碗一個,供修用顱器一隻,取火用的火鐮一個,進食用的骨匙一 隻,都分賜與眾弟子。 眾弟子請求留一修持遣訓時,至尊密勒日巴開示說: 「現在一般學佛法者,有一些富有而驕的人,純為此生大計,作法上看來是自己不 需財物而能捨的樣子,實際上是拋百物以為餌,想釣來千物之捨施。這樣空行護法在暗 中觀見,可能也為之羞愧! 一般煩惱凡夫,雖是也有不少的人,在作那融合此世毒藥在內的善行,但是對於名 聲這一衰風,確未能拋去,這如美食和毒以為食用。以此汝等切勿飲用『此世名聲』毒 泉,汝等應捨棄假名安立之世間中,僅為此生計之作法,當勤奮勵力於清淨善行。」 弟子等復啟問道:「如果為利他意義,想是可以作少許帶有世間色彩的事。」 至尊密勒日巴答道: 「如果完全沒有絲毫為自利的牽纏,是可以的。然而能這樣是很難的啊!有只為此 世自利的欲望,以此對利眾生事業,不但不能作到利他,自利亦復不成。 這好比諺語說:『無力汲水,水往他散。』當知直至未通達『真實性』之間,勿急 於作利他業。因為如盲引盲,大半流於自利之險途。 須知直至虛空無盡,眾生界亦無有窮盡,以此衹要能勤勵精修,利眾事業,將有適 合之時間來臨。未臨之間汝等應清淨自心,為愛他一切眾生意義故,而求證得佛果。 以是行當居卑,衣敗舊衣,總將衣、食、名聲三者寄之於頹風,策勵身心,承擔重 擔,一心精修。如是方是為眾生之義,此復應納之於修道之中。如是諸言,願謹受持。」 並歌出囑徒歌: 至尊馬爾巴譯師前敬禮 欲修正法諸人士, 若不依止具相師, 縱生敬仰加持小。 若未求得深灌頂, 深密經句束自心, 不依密經作明證, 所修皆歸歧途因。 若不精修深教授, 彼說捨事是自苦, 煩惱若不思對治, 口頭禪語是空談。 不知甚深方便道, 雖能精修獲義微, 甚深要點若不知, 縱勤精修去道緩。 若未廣積福資糧, 僅為自利輪迴因, 所積若未投法中, 雖修亦不生功德。 內心若未生知足, 多積亦是貪夫財, 內修之樂未現起, 身外之樂皆苦因。 未調內心大貪魔, 貪名自身成諍身, 貪福反為五毒擾, 貪物不來慈友助。 瞋怒招多怨恨因, 緘口默坐無爭吵, 能慎放逸離放逸, 獨居亦獲良友會。 居卑每成至高位, 善緩培修多速成, 離事修而大事就, 培深道而速道成。 若證空性則悲生, 大悲若生自他平, 自他平圓利他業, 圓利他業與我會, 由與我會得佛果, 願我與佛及徒眾, 三者無別成一體。 -- 【或有菩薩乃至一切不善黑業而為恐怖,何以故?一切不善是生死因,輪轉三界不得 出離,於是無量無邊恐怖,皆能障礙出世勝法。或有菩薩以五種蓋而為恐佈,五種 煩惱覆蓋菩薩菩提心故。或有菩薩以憎惡心而為恐怖,於諸眾生無憐湣心,修菩提 行多退轉故。或有菩薩以破戒垢而為恐怖,汙穢聖法難得果報。或有菩薩以彼憂惱 而為恐怖,妄想熾然失善業故。或有菩薩以惡作心而為恐怖,於所修善生追悔故。 或有菩薩而說狂醉是為恐怖,不識善惡無尊卑故。】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58.99.72.81 (03/30 15:32)
cool810:閱此段想到宗喀巴大師常提醒:自未調伏欲調伏他,無有是處 03/30 15:34
cool810:若要行大乘菩薩道,菩提心需有出離心的攝持為基礎。師長在 03/30 15:38
cool810:講授《佛說八大人覺經》,八個綱要的覺知修習次第也是如此 03/30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