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antric 看板 #1GJdDHi- ] 作者: leoluo (0rz.tw/200Rf) 看板: Tantric 標題: [法語] 親友書略釋 (7) 時間: Tue Sep 11 07:10:05 2012 丁三、隨念戒: 眾德依戒住,如地長一切, 勿冗瘦雜怖,佛說應常習。 一切功德依戒而住,我們修行者,居士有居士戒,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戒律非常非常的 重要。就像萬物生長依靠大地,沒有大地,則萬物無由生長一般,如果一個人沒有持戒, 則任何功德都生不起來。藏地的高僧大德在講戒律功德的時候,都經常引用龍樹菩薩的這 一頌作教證。一切功德依靠戒生長,依靠戒安住,若具足清淨的戒,則一切功德自然而然 會增長。如果我們聞思閱讀過戒律方面的經論,知道了持戒的功德與破戒的過患,則會對 持戒產生興趣,即使沒有他人督促,自己也會護戒如眼。《贊戒明辨取捨論》的作者丹增 洛吾堪布,是華智仁波切的一個弟子,一生當中持戒非常清淨,在《密宗虹身成就略記》 中也記載了他的事蹟,最後尊者向東方跨七步,然後說:「我是鄔金蓮花生,無生無死之 佛陀,菩提心體離偏袒,沙門八果離虛名。」說完就顯示圓寂了。對他作的《贊戒明辨取 捨論》我們都感到非常稀有,裡邊大大讚歎了持戒的功德,亦講了戒為一切功德的來源。 為了增長自己持戒的信心,大家應該多看一些持戒功德方面的經論。 「勿冗瘦雜怖」指持戒時須避免的四種情形。「勿冗」,即不要犯根本戒;「勿瘦」即不 要減弱對治力,因為守戒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對治,如果對治力薄弱,煩惱粗猛現前時則不 可能繼續守戒;「勿雜」指不要染有世間八法的心念而持戒,比如今生當中出家守戒,只 為了讓別人認為自己很莊嚴,或者為了治病而出家守戒等,守戒與世間法相雜不應理,應 該捨棄;「勿怖」,即在持戒時不要有怖畏心,哪怕遇到生命危險,也要以大無畏的精神 繼續守戒。在文革期間,佛法遭到損害,當時沒有一個讚歎戒律的人,那時幾乎所有出家 人都還俗了,但是法王如意寶和幾個老比丘,仍然是不畏艱險,清淨持戒。法王如意寶後 來說:「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條件和環境,如果還不能守戒,則太可憐了。」有一些出家 人到漢地去後,說自己家裡人不理解,所以在家裡穿俗裝,回來時穿僧裝,這方面我不太 高興,也專門呵斥了他們。在文革期間,法王如意寶沒有脫下僧衣,你們家裡人不理解就 讓他們不理解吧,沒什麼大不了的。要想家裡人對你們出家真正理解,是很難的事情,所 以你們出家後回去,千萬不要因為家人不理解而脫下僧衣,出家人到不理解佛法的人群當 中時,讓他們感到奇怪是很正常的事,不要為了適應他們的胃口,損毀自己的尊嚴。在這 個末法時代當中,不管他們說什麼,對你而言是沒有過失的,他們誹謗你,你沒有任何過 失,你不要為了使他們不生邪見,就去還俗,你這種想法實際愚笨無比,趕早丟開! 作為一個佛弟子,不論居士還是出家人,都必須持守淨戒。法王如意寶說:現在有很多人 自稱是很了不起的密宗瑜珈士,但從戒律方面看,實際他連居士戒也沒有,怎麼可能是具 足戒律的密宗大成就者,怎麼可能會有這種「大瑜珈士」呢?這種人就如天空中生長鮮花 一樣,說得漂亮,實際沒有。在末法時代當中,雖然持清淨戒律比較困難,但應該想到, 人生非常的短暫,在這短暫的人生之中,如果沒有持守清淨戒律,任何功德無法積累不用 說,後世還要感受恆久難忍的痛苦啊!如果我們當中有些人以前因為心不清淨導致了行為 上的不如法,那麼,現在就應該儘量制止惡行,努力嚴持戒律。 凡夫人持戒,開始時確實有些困難,在我們學院中幾千人都能嚴持淨戒,如果是對治力薄 弱的話,守一天的戒也很困難。但是逐漸逐漸嚴格要求自己,在持戒時,做到「勿冗瘦雜 怖」,時間久了也就不會很困難,因此佛說對於守戒應該常常串習。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 ,就是一輩子這麼守戒的。法王如意寶說:「守戒中困難大,功德也會大,尤其對我們修 行者,更應對困難不畏懼,一心誓守淨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32.3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leoluo (218.173.32.30), 時間: 09/11/2012 07:10:16
cool810:隨喜~ 09/11 08:33
summertrees:歡喜讚嘆! 09/13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