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antric 看板 #1GY8U_tm ] 作者: leoluo (0rz.tw/200Rf) 看板: Tantric 標題: [法語] 親友書略釋 (41) 時間: Thu Oct 25 08:28:44 2012 戊三(後行)分二:己一、善惡的辨別;己二、禪定的障礙。 己一分二:庚一、善惡的輕重;庚二、微小罪業不能害大善業。 庚一、善惡的輕重: 若恆修對治,德勝愍眾生, 此五行為善,不行為大惡。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試觀我們平日所作所為,善 業少且微,惡業多且重。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先應了知善惡業輕重之差別,為了便於 辨別,龍樹菩薩在此處分析了業的五種條件:恆、修、對治、德勝、愍眾生。所謂恆,是 恆常不斷。以放生之善業來說,我們經常放生,也經常想著放生的事情,並不是偶然一次 、二次,這叫做「恆」;二者修,是憶念之意。如我們在什麼都不想的無記狀態中放生, 雖有些功德,但不會很大,因此我們放生時,應該憶念放生功德;三者對治,即為修善法 而對治違緣,比如依對治遣除煩惱,則智慧自然生出,又如放生時,應將阻止自己放生的 眾多違緣遣除,順利獲得放生功德;第四德勝,指功德殊勝的福田處,如於上師三寶前獻 供或承事,功德極大,因是殊勝福田故;五者愍眾生,對眾生以悲湣、饒益心而造善,獲 利巨大。總之,我們做什麼善事,應時間持久,經常憶念,修持對治心,具殊勝福田,對 眾生有利,具足此五種條件的福德無有限量。 反方面講:以殺生作比喻,第一,恆時喜歡殺生;第二,經常憶念殺生的好處;第三,對 他人勸誡充耳不聞,繼續殺生;第四,牽涉到福田方面,比如上師告誡你不殺生,你非但 不聽,而且對上師誹謗,繼續殺生,或於寺廟等處殺生;第五,對眾生沒有一點悲愍與同 情,任意宰割。具足這種條件的罪業極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35.20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leoluo (140.117.35.201), 時間: 10/25/2012 08:29:05
summertrees:阿彌陀佛.念佛也是這樣吧? XD 10/25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