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聞中的主角是位可憐人,他的行為當然不值得稱許,酒駕是要加強嚴格取締的,小 則如此位主角自害身亡,大則造成他人家庭破碎,社會上有多少家庭因為酒駕造成遺憾。 這就是不會替自己想也不會替他人著想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將人和他的行為分開來 看。由於愚痴命喪也許現正在中陰漂流階段,急需要救護,需要有光明的指引,可為其迴 向。對於行為錯誤之人,龍樹菩薩在《寶行王正論》(對國王述及施政的建議等)中說: 「為利一切人,應恒起慈心,若彼最重惡,亦應生大悲; 重惡極害心,必於彼行悲,彼即是悲器,正行人悲境。」 這是說行為錯誤之人,是由為煩惱業力繫縛催動之下而造惡業的愚人,對於煩惱越深 重之愚痴眾生當越悲憫救拔其墮落。但佛教並非只是鄉愿,對於錯誤的行為亦要有機宜相 應之矯治,智慧與慈悲是分不開的。米滂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中說:「於彼屢教不改 者,若不施予相應刑,野蠻人增毀國故,當依初訂而執行。」意即以大悲心保護人們及罪 犯的一種方便,因為若不依法處治犯罪者,無知的惡人就會越來越猖狂,導致社會混亂, 人們陷於痛苦之中。以新聞中酒駕為例,為保護自他可重罰,如在對岸抓到酒駕先監禁。 而這則新聞也讓末學想到一則善知識教言,新聞中酒駕者屢勸不聽,就如底下教言中 說的例子,供我們自己警惕,: ─────────────────────────────────────── 前行指南─死亡的確定性 宗薩欽哲仁波切 我們必須向上師、諸佛與菩薩祈請,請求他們賜予加持,讓我們因而能衷心體悟死亡 的確定性,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自己這個事實——「自己與所有認得的人都隨時一步步 接近死亡」。當然,我們都不是白痴,所以都知道自己不免一死。但我們還必須與更糟的 事實相處,那就是自己何時會死,以及死亡將如何發生的不確定性隨著我們對因、緣、 果的信任與尊奉愈加增強,我們更要一再地思索這個不確定性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死亡」與「業」,因為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的人很容易忘記 這兩件事時常忘記「業」的一個明顯徵象,是我們有太多的抱怨——對佛陀、上師、丈 夫、妻子、友人或街上的陌生人。例如,想像有個固執的人堅持要在懸崖邊上的土路駕車 ,有人告訴他這條路很危險,而且飲酒駕車更是自找麻煩,但他完全忽視這些忠告。有一 天,他喝得爛醉,又在懸崖邊上加速前進,於是車子翻下了懸崖,在他摔落崖下石堆之前 ,在最後的幾秒鐘,他還在抱怨這是多麼地不公平。這,就是人生的寫照如果能檢視所 有我們經歷過的悲劇之因,就會發現自己是如何有系統而精確地安排了所有的因與緣,因 而確保了我們所經驗的果。然而,我們只是不斷地抱怨!這顯示出你對因、緣、果缺乏理 解,且對佛、法、僧缺乏信心。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四無量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Anor:隨喜讚嘆法布施!南無阿彌陀佛! 01/08 20:04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2.163 (01/08 20:38)
awpadam:感謝c兄分享法語 01/08 20:56
whatflower:阿彌陀佛 01/08 21:17
AHJKL:阿彌陀佛,酒有三十五失 01/09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