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ongency (洪名虔稱)》之銘言: :  子貢問於孔子曰:「昔者齊君問政於夫子,夫子曰:『政在節財。』 :  魯君問政於夫子,夫子曰:『政在諭臣。』 :  葉公問政於夫子,夫子曰:『政在悅近而來遠。』三者之問一也, :  而夫子應之不同,然政在異端乎?」 (略) 關於施政者施政上的近悅遠來,除了儒者所說,曾見過墨子對此的回應,補充參引: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 儒墨兩家根本上不同之處,在於兩家哲學的方法不同,在於兩家的“邏輯”不同。《 墨子‧耕柱篇》有一條最形容得出這種不同之處。 葉公子高問政於仲尼,曰:“善為政者若之何?”仲尼對曰:“善為政者,遠者近之 ,而舊者新之。”(《論語》作“近者悅,遠者來。”) 子墨子聞之曰:“葉公子高未得其問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對也。葉公子高豈不知善 為政者之遠者近之而舊者新之哉?問所以為之若之何也。……” 這就是儒墨的大區別,孔子所說是一種理想的目的,墨子所要的是一個“所以為之若 之何”的進行方法。孔子說的是一個“什麼”,墨子說的是一個“怎樣”,這是一個大分 別。《公孟篇》又說: 子墨子問於儒者,曰:“何故為樂?”曰:“樂以為樂也。”子墨子曰:“子未我應 也。今我問曰:'何故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署焉,室以為男女之別也。'則子告我 為室之故矣。今我問曰:'何故為樂'曰:'樂以為樂也。'是猶曰:'何故為室?'曰:'室 以為室也。'” 儒者說的還是一個“什麼”,墨子說的是一個“為什麼”。這又是一個大分別。 這兩種區別,皆極重要。儒家最愛提出一個極高的理想的標準,作為人生的目的,如 論政治,定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或說“近者悅,遠者來”;這都是理想的目 的,卻不是進行的方法。如人生哲學則高懸一個“止於至善”的目的,卻不講怎樣能使人 止於至善。所說細目,如“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 ,止於孝;與國人交,止於信。”全不問為什麼為人子的要孝,為什麼為人臣的要敬;只 說理想中的父子君臣朋友是該如此如此的。所以儒家的議論,總要偏向“動機”一方面。 “動機”如俗話的“居心”。 孟子說的“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存心是 行為的動機。《大學》說的誠意,也是動機。儒家只注意行為的動機,不注意行為的效果 。推到了極端,便成董仲舒說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只說這事應該如 此做,不問為什麼應該如此做。 墨子的方法,恰與此相反。墨子處處要問一個“為什麼”。例如造一所房子,先要問 為什麼要造房子。知道了“為什麼”,方才可知道“怎樣做”。知道房子的用處是“冬避 寒焉,夏避署焉,室以為男女之別”,方才可以知道怎樣佈置構造始能避風雨寒署,始能 分別男女內外。人生的一切行為,都是如此。如今人講教育,上官下屬都說應該興教育, 於是大家都去開學堂,招學生。大家都以為興教育就是辦學堂,辦學堂就是興教育,從不 去問為什麼該興教育。因為不研究教育是為什麼的,所以辦學和視學的人也無從考究教育 的優劣,更無從考究改良教育的方法。我去年回到內地,有人來說,我們村里,該開一個 學堂。我問他為什麼我們村里該辦學堂呢?他說:某村某村都有學堂了,所以我們這裡也 該開一個。這就是墨子說的“是猶曰:何故為室?曰:室以為室也”的理論。 :  葉公認為兒子證明父親偷了羊,是躬行「直」德,顯然把「直」限縮在第一種意思, : 而且是只有依法行事才是正直這樣狹隘的意思。 :  孔子的回答並未直接說這是錯的,但提出了另外的「隱」的做法, : 解讀起來至少有兩層意思: :  一方面提醒法家的做法雖然對統治者方便,卻會使民風澆薄。 : 二方面「直」的道理也包含了真誠處世,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做自己。 一般而論,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法家,是出於李斯等人,李斯是荀子的學 生;時間更往上追溯,不限於漢書藝文志所界定的法家,古代法家可通說於對於人生哲學 乃至政治思想客觀觀察的法理學,不能將「刑罰」與「法」混作一件事。 : 大乘佛教的特色,有相當多的說法,要連到東土文化有很多線索。 : 最後抉擇出的看法是,因為魏晉時代東土之人對於般若智慧有相當的體悟, : 因此說東土之人有大乘根器。 : 天台家把通教稱為大乘初門,通教特色之一是從體空觀認識般若。 : 魏晉時代玄學盛行,當般若經典傳入中國時,曾經用玄學思想來會通, : 足以說明當時東土崇尚玄學隱逸山林之人,確實對大乘思想充滿了興趣。 : 回到正題,這篇論語和大乘佛法有什麼關係? 佛法主要的特色,在於般若智慧的無我空正見。小乘部派佛教講人無我──補特伽羅 常一自在空、補特伽羅能獨立之實質有空;大乘佛教除了人無我,更安立法無我,人、法 二無我,這是大乘佛教所講到的般若空性。 佛教東傳之初,魏晉時代玄學盛行,有以魏晉名士清談的思想附會解佛,形成所謂的 格義佛教,收錄於高僧傳的道安法師,認為當時的格義於佛理多有違失,並不贊同。 鳩摩羅什三藏與其譯經事業 http://www.ctworld.org/monthly/059/c01.htm 在佛法流傳中國初期,為了認識、講說、理解上的方便,講經者常用老莊儒家學說之 義理名詞,來比擬、配合注解佛法中的法數名相,稱為「格義」(格是格量、稱量的意思 ,稱量佛經與外典,事義相類的義理),然而老莊與儒家學說,皆不及佛法深廣,如此於 理恐有違失處,只能做為接引初機方便,不能當作佛法真實義,道安法師當時即反對此格 義佛教之風,到鳩摩羅什大師及門下,更斥格義之非,不採此方式譯經、講經,格義風氣 才收斂下來,使佛法性空之學,得獨立於老莊玄學之外,不致混濫。 以上補充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396154210.A.5E4.html
congency:相當深入的補充,謝謝~ 03/30 12:54
bobju:不止是老莊 也不該跟孔孟混為一談 03/30 23:44
cool810:這篇胡適談到「什麼」和「為什麼」的不同,深入了解為什麼 03/31 11:39
cool810:才能真正具體實行實踐怎麼做、如何做,因此要有方法次第。 03/31 11:39
cool810:世間人也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03/31 11:41
cool810:能篤行之前,需要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次第,審諦推求。 03/31 11:43
cool810:學佛修行更是如此,要有﹝聞→思→修﹞的次第,例如大家都 03/31 11:43
cool810:知道菩薩要行持六度波羅蜜,那麼譬如如何修持靜慮波羅蜜? 03/31 11:44
cool810:先要了解靜慮波羅蜜的體性,了解之後怎麼進行靜慮波羅蜜的 03/31 11:45
cool810:實修,其實修如何才算圓滿?這些正知見若不先行聞思,審諦 03/31 11:46
cool810:推求細思明辨,無正見為眼目,則盲修瞎鍊甚者成為相似佛法 03/31 11:47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3/31/2014 18: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