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造像量度經》至清乾隆年間才由工布查布翻譯出來。而製造於盛唐的敦煌第45窟一 : 鋪佛像正中的坐佛,已切合《造像量度經》所說的佛像比例,難怪這鋪佛像特別順眼順心 : ,究竟是因盛唐與吐蕃和印度往來密切,當時已有此經翻譯流通而後再失傳,或是由其他 : 因緣而製造如此頂級造像,則有待考究。這一鋪佛像與人身近一比一的比例,頭與身的比 補充: 《造像量度經》,一卷,是說明造佛像法度的經典。清乾隆七年(1742)工布查佈在北京從 藏文譯本重譯為漢文,並作了《造像量度經引》、《經解》和《續補》,編在經文的前後 ,合為一部。 藏文《造像量度經》指早期由藏族僧人翻譯的印度造像學經典,收入藏文大藏經《丹珠爾 》的,主要有《佛說造像量度經》等三經一疏(即《繪畫量度經》、《造像量度經》、《 造像量度》及《佛說造像量度經疏》四本製定法式的規範說明)。除了解說量度尺寸外, 另有數百幅佛、菩薩、護法的線描圖像作為模板。清代主管藏蒙事務的官員貢布查布將此 經譯為漢文出版。 工布查布是烏珠穆沁旗人,自幼為康熙皇帝撫養長大,他精通蒙滿藏漢多種文字,自幼喜 愛佛典,曾和幾位著名的喇嘛高僧學習佛像梵塔的尺寸圖象等。雍正時他任西番學總理, 乾隆七年(1742年),洮州禪定寺崇梵靜覺國師來京,與他談起《造象量度經》一事,並 鼓勵他將此書翻譯成漢文。工布查布也深感《造象量度經》歷代僅憑口授,不便記憶,於 是他潛心研究,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把它全部翻譯出來。這部漢文譯本的出現,為藝術 工匠從事佛教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也是今天我們研究佛教藝術的重要工具書。 ─────────────────────────────────────── 另外原文中提到的犍陀羅佛像, 摘自中華百科全書: 犍陀羅(Gandhara)為印度西北邊境的古地名、國名。相當於現在巴基斯坦的北部白夏瓦 (Peshawar)縣境。此地是由興都庫什山脈通向印度平原必經之路線,自西元前五至前四 世紀間即受波斯帝國的統治,此後,到前二世紀之間,先後有希臘、大夏、釋迦、安息、 貴霜等民族角逐其間。 犍陀羅原是繼承著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傳統,前三三一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後,此地便 成了希臘的殖民地,因而產生了印度與希臘二種文化相互混合的特殊面貌,尤其是貴霜王 朝時代(西元一世紀中葉至二三○年左右)更形成了犍陀羅藝術,其內容是以佛教題材為 主,而採用了以希臘系統的表現手法,它不同於印度傳統,尤其是打破了「自來不以形像 來表現佛陀」的印度傳統慣例,而開始製作了佛像。 犍陀羅式樣的佛像特徵是:以希臘太陽神為基準,佛像呈現出波狀髮紋、高額、尖鼻、薄 唇、衣褶厚重的西方人面貌。此種美術在佛塔的建造中,展開了以佛像、菩薩像為中心的 雕塑。影響所及,除了印度之外,中亞以東的地區,其佛像的造形均有呈現犍陀羅式樣者 。中國在五胡十六國時代的初期佛像造形,便是深受此式樣的影響,下及北魏,遺風仍盛 。 犍陀羅藝術可分前後二期:第一期大體在貴霜王朝時期,用青黑色的片岩石雕為主,也有 一部分和塑造並用,但鑄像幾乎沒有,金工、貫石等工藝遺品也不少。第二期為專門塑作 時代,寄多羅(Kidara)、貴霜族占領期間(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前半)最盛行。 佛像雕塑之外,尚有建築,包括佛塔和僧院,屬於上述二期的佛塔遺址散布在各處,東起 他庫西拉(Taxila),北至斯瓦得(Swat),西迄阿富汗的一部,均塔身高大。至於僧院 則大體呈方形的高牆,圍著中庭,四周並立著房室,其建材均以石塊拼成,而不用磚。 佛及菩薩像總是用浮雕表現,即使是佛像也非圓雕,背面是削平的,便於收藏於龕中。這 些佛像雕刻由於作品多之故,真正的佳作並不常見,且常見到身體比例不勻稱者。後期的 塑像中,受到新的西方技法之影響,優秀的作品較多。 第一期的犍陀羅藝術,因薩珊朝的入侵而中斷,經過復興之後的第二期,時間也不長,五 世紀前後受懨噠人到攻擊,佛寺佛像等受到嚴重的破壞,犍陀羅藝術也趨向了衰途。 ─────────────────────────────────────── 犍陀羅地區: 犍陀羅(梵Gandhara, Gandhara, Gandha-vati ),又作健駝邏、幹陀衛。 意譯香行、香 遍、香風。 位於今西北印度喀布爾河下游, 五河流域之北。犍陀羅國的領域,經常變遷 ,公元前四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次大陸西北部時,它的都城在布色羯邏伐 底,約在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城東北之處。公元一世紀時,貴霜王朝興起於印度北方,漸 次擴張版圖,並有喀布爾河一帶。迦膩色迦王即位時,定都布路沙布邏,就是今天的白夏 瓦地區。王去逝後,國勢逐漸衰微,至寄多羅王,西遷至薄羅城 ,以王子留守東方。 犍陀羅(國名)亦譯健馱邏、健陀羅、乾陀羅、乾陀衛、乾陀。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東 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印度河。國大都城號布路沙布邏。按健陀羅本梵語,其義 為香,故或譯為香遍國,國名頗古。印度阿輸迦王,已曾遣僧傳教於其地,惟當時地域頗 廣,自今之白沙瓦,至古之呾叉始羅,皆其境。其後迭屬於彌蘭及大月氏,迦膩色迦王即 建都布路沙布邏城,以統轄大月氏全帝國。迨大月氏衰,小月氏族為懨噠所迫,南都布路 沙布邏,領有今之喀布爾及船遮布,旋為懨噠所取,故健陀羅於東方歷史上最有價值。今 阿富汗之喀布爾,堪達哈爾以東,及印度之西北邊省,悉為健陀羅故地。而堪達哈爾即健 陀羅之音轉也。布路沙布邏城即今西北邊省之白沙瓦,斯瓦特即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 谷地區,屬古健陀羅,當時這裡的佛教曾十分興盛。出生在這個地區的蓮花生大師於公元 八世紀中葉來到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區,弘傳密宗教法,成為西藏的密宗祖師。藏族人一 直將該地區看成是佛教的聖地。健陀羅藝術也就隨之在西藏傳播開來。健陀羅佛教藝術, 可以說是印度佛教的內容與來自歐洲地中海地區的古希臘、羅馬的雕刻藝術結合而產生的 ,作品的特點表現為佛陀多著通肩式披衣,衣服褶紋起伏很大,立體感強,衣紋走向從右 上往下傾斜,左手習慣性地抓握著大衣的一角,頭髮呈水波狀或渦卷狀,覆蓋著肉暮,鼻 樑與額頭成一線,凹目高鼻,薄唇,蓄有兩撇上翹的小鬍鬚,菩薩穿裙,袒上身,上身往 往搭裹一條布,從左肩搭於右手上,頸部飾有頸圈、項鍊、瓔絡等物,形體健壯,身材粗 短,姿態有力,猶如年輕的男性武士,頭髮很濃,髮型翻捲,為束紮頭髮,頭髮正中有方 型飾物和大花卷,寶增在腦後結為四根,在兩耳側如蝴蝶般飛舞飄揚,耳朵上有耳飾。佛 、菩薩像大多有同心圓形光背,下為四方形台座,台座四周刻供養人,左右為兩個獅子, 中間置水瓶花葉。 克什米爾在印度西北喜馬拉雅山地區,公元十世紀末佛教在吐蕃(今青藏高原地區)復興 ,克什米爾佛教藝術也傳入西藏,並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品特點表現為人物的造型臉形 長圓,眼瞼大開,瞳仁點在正中,似吃驚狀,有的眼大無神,身軀飽滿。佛像多著袒左肩 袈裟,上身比例略長,通身用黃銅鑄造,光滑亮麗,台座形式多樣。代表作品如燃燈古佛 ,方屋型台座,左右兩側跪供養人,佛作說法印,神態安詳親切,袒右肩,裂裝衣褶用凹 溝表現,自然流暢,黃銅鑄造,光亮滑潤,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 犍陀羅地區佛教歷史: 在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五世紀,前後七、八百年間,佛教曾盛行於此國。此國原是上座 部,尤其是說一切有部的中心,但後來國內的僧眾吸收了大眾部的學風,因此大乘思想也 曾風行一時。迦膩色迦王統轄廣大的領土,當時犍陀羅是他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東西文 化交會的樞紐之地。國王后來皈依佛教,在都城廣建寺塔,造立佛像,開啟了著名的希臘 式犍陀羅佛教藝術。大致來說,犍陀羅屬小乘有部教派,世友、法救、脅尊者等,都是犍 陀羅有部的傑出論師。公元四、五世紀,世親造《俱舍論》三十卷,這部論書將有部繁瑣 的教義予以整理、統一、批判,歷來被視為有部學說集大成的論著。世親之兄無著,出家 於犍陀羅國,先在化地部修學,後轉赴東方,受教於一位羅漢,研習小乘空觀,但仍不能 滿意,於是前往中印度學大乘空論,在在阿逾闍國入禪定三昧,上升兜率天,會見彌勒菩 薩,學習《瑜伽師地論》、《 大乘莊嚴經論 》、《中邊分別論》等大乘經義,回到人間 後,為大眾廣說妙理,又教化其弟世親皈依大乘。世親回小向大後,專研大乘教法,遍歷 憍賞彌國等中印之地,宣揚大乘教,又作大乘論書百部,親炙受教的弟子約有一千多人。 自公元六世紀以後,佛教失去王室護持,後雖有突厥王一時再興,然而到第十世紀,又為 回教徒所迫,佛教終於絕跡。據《 大唐西域記 》卷二載,犍陀羅國的疆域,東西約千餘 里,南北有八百餘里,東臨信度河(今印度河),都城名布路沙布邏,王族絕嗣,隸屬迦 畢試國,市井空荒,人煙稀少。可見國力曾鼎盛一時的犍陀羅國,在七世紀玄奘大師西行 之時,不但已荒廢沒落,且已臣屬於他國。 總括而言,西域佛教自公元前二、三世紀到公元四、五世紀之間,教派多屬小乘,當時盛 行小乘的有疏勒、罽賓、犍陀羅等國;至於大小乘思想混合,而仍以小乘為主流的有安息 、康居、龜茲等國;主要盛行大乘的則有大月氏、高昌、于闐等國。四、五世紀以後,犍 陀羅因無著、世親二位大乘論師的出世,大乘佛教遂有流行北印度的趨勢。 由於公元1—2世紀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地區塑造了最早的佛像,所以後來的人們稱早期佛 像藝術為犍陀羅藝術 。 犍陀羅藝術兼有希臘和印度的風格。據說貴霜地區的希臘人皈依佛教後,感到佛陀與希臘 的救世主阿波羅相似,於是按阿波羅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阿波羅式的頭,臉上的笑容靜 謐而安詳,披著希臘長衫模樣的袈裟。後來,佛陀以健美體魄為特徵的雕像,加入了印度 苦行的宗教觀念在裡面,從而使佛陀變得眼窩深陷,形容枯槁,醜陋不堪。但它通過肉體 的瘦、醜反襯了精神的力和美。可以說,成熟的犍陀羅藝術是用希臘藝術手法詮釋印度宗 教思想。隨著佛教的流布,佛塔、雕刻、繪畫等佛教藝術也因而發達,佛像多以泥土、漆 灰為原料,佛畫以壁畫為主,樣式則多為融合希臘、羅馬、波斯、大夏、印度等風格的犍 陀羅藝術,此外還有回紇式、喇嘛式等。七世紀以後,中國美術色彩漸濃,遺物多見於吐 魯番一帶。至於取材範圍,佛像主要有佛陀及觀音、文殊等菩薩,繪畫以《賢愚經》、《 六度集經》的故事為對象。經典的編纂、書寫、翻譯也極盛行,僅高昌、于闐二地,就發 現了中阿含、般若、秘密等二十餘種。 隋唐之際,穆罕默德在大食創立回教,由於用武力傳教,馬蹄所到之處,佛教盡為所滅, 安息、大月氏、康居、迦濕彌羅、犍陀羅、疏勒、於闐、龜茲、高昌等各國的佛教,從三 國時代到明代之間,先後被祆教、回教侵略吞併,西域佛教也因而從此沒落。 ─────────────────────────────────────── 印歐民族之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aryan),在當今的學術界,這個術語在大多數情況下已被取代為「印度-伊朗 人」或「印歐人」,即講「印度-伊朗語族」或印歐語系語言的人;「雅利安」現在幾乎 僅用於語言學術語印度-雅利安語支中,「雅利安人」就是講這個語支的語言的人。 雅利安人(aryan)源於梵語的arya,意為光榮的,可敬的、「高尚的」。印度北部也叫 「雅利安·伐爾塔」,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可解為「雅 利安人的國土」)。耆那教經典也經常提到雅利亞和蔑戾車之間的差別;在泰米爾文獻中 ,北印度的國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國王。種姓制度把人分成「雅利安瓦爾那」與「達薩瓦爾 那」。 在佛教和印度各種宗教,主要是印度教,耆那教中,arya(巴利語: ariya)是聖的意思, ariya-puggala 是聖人的意思,即證悟四聖諦的人,包括了佛陀與證道的聖弟子。在佛教 和印度教中,雅利安人的概念無關於族群或人種。 佛陀之前的印度 http://www.hkbuddhist.org/dharma/faq_62.html 印度古稱天竺,位於亞洲大陸的南端,形成一個突出於印度洋的半島。北部有喜馬拉雅山 脈和興都庫什山脈,東瀕孟加拉灣,西望阿拉伯海。 在這樣山海相圍的地理環境下,印度孕育出一種獨特的文化,而與波斯、中國等其他東方 文化體係有顯著的不同。自古以來,無論在思想上或宗教上來說,它都是一個非常發達的 國家。 古印度劃分為東、南、西、北、中等五區,稱『五天竺』或『五印度』,略稱『五天』或 『五印』。 印度土著的文化,是指西元前三千年至前一千五百年間,印度西北部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據近代考古發掘所得,當時雖然屬於銅器時代,但是道路井然有序,具有都市計劃的型態 ,除了住宅之外,還有大浴場、市場、儲藏室等公共建設。 在信仰方面,有崇拜女神、動物及自然現象等風俗。 雅利安人來自印度西北方的中亞細亞,體高膚白、面型方正、鼻窄而高、黑眸多鬚。 大約在西元前一千二百年,他們分別向東、西兩面遷移,向東移的其中的一支越過興都庫 什山脈,而到達印度河流域的五河地方。 他們既擁有優越的武器,又擅長戰鬥,因而征服了當地的土著荼盧毘第人和孟達人,採用 家長制的大家族為基本單位,形成氏族、部落,各部落組成聯邦。他們本來是專務畜牧的 ,定居後也從事農業生產。 早期各部落由推選出來的邦王統治,另設有中央國會及地方議會。中央國會為全邦人民大 會,握有政治權力,並決議和戰問題,必要時更可推選邦王。中央政府便是由中央國會、 邦王和他的顧問組成。每一鄉都設地方議會,具有參議及司法的權力。 後期成立君主制度。這時兩會已沒有實權,而婆羅門僧侶的權力,郤超過君主;君主以下 設各部門負責行政,另設若干顧問參與國事。鄉村為地方行政單位,村長由君主直接委派 ,具有司法及軍事權力,一面執行政令,一面徵收賦稅,呈繳中央。 印度社會嚴分四種階級,稱為種姓制度。 種姓原是膚色的意色。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自以為容貌端正,膚色白淨,是世界上最優 秀的種族,而視膚色黝黑、樣貌醜陋的土人為罪孽深重而加以鄙視,因此造成了貴賤之分 。雅利安人又按照自己的身份、職業等的不同,再劃分三等,世襲成為牢固的階級制度。 而四種階段的內容如下:   一、婆羅門即僧侶。自認為是從創造宇宙的主宰--梵天--的口裏出生,是梵天的 代表,掌握神權,主持祭祀,地位最高貴顯要,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統治者。   二、剎帝利即武士、王族。被認為是從梵天的肩上出生,擔任國王和文武官職,掌握 政治和軍事的實權。婆羅門是宗教的貴族,而剎帝利則是政治的貴族。  三、吠舍即平民。被認為是從梵天的腿部出生,是農人、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負 有繳納租稅和服徭役的義務。   四、首陀羅即奴隸、僕役。是被征服的土著,被認為是從梵天的腳下出生,最為卑微 ,需替主人耕牧,從事務勞動,而沒有任何權利,備受壓迫。   以上四種姓的界限分明、壁壘森嚴,種姓間嚴禁通婚、共食等。他們的社地位、權利 義務、職責、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都不相同,而且是世代相承的。   在四姓中,前三種姓有念誦《吠陀》及祭祀的權利,死後得再投生於世,稱為『再 生族』。而第四種姓首陀羅則既沒有誦經、祭祀的權利,死後也不能投生轉世,因此稱為 『一生族』。   這個制度在印度社會帶來極嚴重的影響,每當外族入侵時,只由剎帝利階級去抗敵, 無法全國總動員,所以容易被外族入主;階級的劃分全不理會個人的才智,故此下等階級 的優秀份子沒有辦法發揮才能,而上等階級的愚庸份子,又不能履行他們的義務。在種姓 制度下,人人都只着重自己階級的利益,而不顧國家大局,嚴重妨礙民族意識的發展。上 述種種弊端都成為印度社會進步的阻力。   女性的社會地位日益降低,不但不許出席鄉村議會,而且沒有承繼產業的權利,《摩 利法典》規定:女性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   當時又把男子一生最理想的生活分為『獨身時期』、『自立時期』、『退隱時期』及 『林居時期』四個階段。   雅利安人崇拜自然神,相信藉神的恩賜便可得到幸福,因此對祭祀的儀式特別重視, 有專門的司祭者責創作和誦唱獻給諸神的讚歌;而且這些祭祀儀式更逐漸複雜化。   後來把這些讚歌、祈禱文句、祭祀儀式及它們的解釋收集整理,便成為著名的《吠陀 》經典。   依《吠陀》的內容可分為四種:   一、《梨俱吠陀》意譯《讚誦明論》,內容是記述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五河地方的概況 ,並且保存了他們讚然美自然神的讚,歌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聖典。   二、《沙摩吠陀》意譯《歌詠明論》,收錄了僧侶司祭祀時唱的讚歌,是祭祀用的聖 典。   三、《夜柔吠陀》意譯《祭祀明論》,是僧侶司祭時所誦念的禱文及咒語。   四、《阿闥婆吠陀》意譯《禳災明論》,收錄了各種招福及禳災的儀式及咒語。   這四吠陀被稱為《吠陀》的本集,一向被教徒視為梵天的啟示,故此具有絕對的權威 與恆久的價值。   其後,又由《吠陀》,本集衍生出《婆羅門書》、《森林書》及《奧義書》等富有哲 理的作品。   這些典籍當日只由婆羅門僧侶以口授方式代代相傳,並沒有文字紀錄。   西元前七世紀,印度人以《吠陀為聖典》,創立了婆羅門教。這時在信仰對象方面, 亦有很重大的改變,於普遍崇拜《吠陀諸神》的同時,還強調三大主神的信仰:梵天,是 創造宇宙之神;毘濕奴,是保護宇宙之神;及濕婆,是破壞宇宙之神。他們並且認為創造 宇宙的梵天普遍存在於人身之中,稱為『自我』,可是常人每被外物所誘惑,造成一種稱 為『業力』的潛在力量。業力與靈魂結合,使人非受到『輪迴』之苦不可。業的善惡,決 定來世,為善者死後投胎為人,為惡者死後淪為畜生。 ─────────────────────────────────────── 印歐人的遷徙與早期雅利安印度 作者:傑裏·本特利 赫伯特·齊格勒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公元前2千紀,隨著哈拉巴社會的衰亡,外來的移民成批地湧入印度次大陸,定居在印度 河流域及周圍地區。其中最著名的民族是說印歐語的雅利安人(高貴的人)。到公元前 1500年或者略早一些時候,雅利安人穿過興都庫什山脈山口,在印度北部地區建立了小型 的畜牧和農業社區。   他們的遷徙持續了幾個世紀:雅利安人的到來絕不是一次入侵行動或者一次有組織的 軍事戰役。印歐移民可能與德拉維人和其他已經定居在印度的民族發生了衝突,但是,沒 有證據表明雅利安人征服或毀滅了哈拉巴社會。在印歐人進入印度的時候,哈拉巴社會自 身的內部問題已經使其走向了崩潰。在公元前1500年以後的世紀裏,德拉維人和雅利安人 通婚、相互影響,奠定了直到今天還在影響印度的社會與文化基礎。   雅利安人和印度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以後,他們很少從事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畜牧經濟。他們 畜養綿羊和山羊,但是他們更看重馬匹和牛群。馬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們相對稀少,在 印度,飼養馬匹的環境不好。雅利安人為了補充馬肉供應有必要從中亞引進馬匹。同他們 在北方的印歐同胞一樣,雅利安人讓馬拉車從事運輸活動,也用馬來拉戰車。對於那些還 不知道使用馬的民族來說,馬拉戰車是一種致命的戰爭機器。與此同時,在早期雅利安人 的社會中,牛成為衡量財富的主要標誌。雅利安人消費乳制品和牛肉——直到雅利安人到 達之後幾個世紀之後,牛才成為神聖的、受到保護的動物(如同現在它們在印度教中的地 位)——並經常以牛為單位計算價格。早期雅利安社會的富人們的財產通常是大群的牛。   早期雅利安人還沒有使用文字,但是他們創作了無數詩歌。實際上,他們靠著記憶力 保存了大量的宗教作品和文學作品,通過代代口頭相傳的方法,用神聖語言(梵文)流傳 下來。(在日常交流中,雅利安人使用一種與梵文相關,但不太正式的語言,即普拉克利 特語。這種語言後來發展成印地語、孟加拉語、烏爾都語和其他印度北部流行的現代語言 。)最早的口傳作品中是《吠陀》。《吠陀》是為雅利安諸神創作的贊美詩、歌曲、禱文 和儀式的匯編。《吠陀》共有四部,最早和最重要的是《梨俱吠陀》,裏面包含了獻給雅 利安神的大約1028首贊美詩。雅利安人的祭司在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900年間編撰了《 梨俱吠陀》,但直到大約公元前600年時,才用文字把它和後來的三部吠陀記錄下來。   《吠陀》反映了祭司們對事物的看法:吠陀這個詞意為“智慧”或“知識”,指的是 祭司們在履行儀式時所需要的知識。在傳承宗教知識的同時,《吠陀》也保存了大量有關 印度早期雅利安人社會的信息。由於它們作為歷史資料具有重要作用,學者們把從公元前 1500年到前500年這一千年的印度歷史稱為吠陀時代。   《吠陀》反映的是一個動蕩的社會,雅利安人與早已居住在印度的德拉維人和其他民 族之間不斷發生著衝突。《吠陀》頻繁地提到雅利安人和土著民族之間的衝突,雅利安人 稱他們為達薩,意思是“敵人”或“下等人”。《吠陀》講到雅利安人的戰神和軍事英雄 因陀羅,說他踐踏城堡、搗毀水壩和毀壞城防,象撕毀舊布袍一樣輕而易舉。這些特征表 明雅利安人不斷與印度河流域的德拉維人發生衝突,襲擊他們的城市並且破壞曾經支撐哈 拉巴社會農業的灌溉系統。但雅利安人與德拉維人之間的關系,在多數情況下也是友好的 :當他們在村落中定居下來的時候,他們向德拉維人學習了農耕技術。只是出於對土地和 資源的爭奪,才使雅利安人和德拉維人之間產生了不斷的衝突。   雅利安人內部也發生了激烈的爭鬥。他們沒有一個國家或共同的政府,而是以畜牧公 社和農業村落為單位組成上百個酋邦。大多數酋邦有一個領袖,即王(raja)——這是一 個與拉丁詞“王”(rex)有關的梵文術語——與村長老議會共同行使權力。大量酋邦的 存在,在雅利安人社會中形成了潛在的衝突根源。一個村落經常搶奪鄰人的牲畜——這是 一件很嚴重的事,因為在雅利安人的社會中他們把牲畜看作主要的財富。偶爾,野心勃勃 的酋長們也以征服鄰人,控制其周圍地區的方式來擴大他們的領地。   在吠陀時代最初的幾個世紀裏,雅利安人集團定居在旁遮普,即印度河流域上遊,今 天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地區。在早期印歐人規模更大的遷徙過程中(在第二章已作 過討論),雅利安人的遷徙是頗為引人註目的。在旁遮普定居以後,雅利安移民向東和南 兩個方向擴散,幾乎在整個印度次大陸都建立了社區。公元前1000年以後,他們開始在喜 馬拉雅山腳下和恒河流域之間的地方定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制造鐵器,在恒河 流域用斧頭和鐵犁砍伐樹木,建立了農業社區。鐵制工具使他們能生產出更多的食物,養 活更多的人口,這又使他們在印度繼續向前推進。到了公元前750年左右,人口的增長足 以使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建立了第一批小型城市。到公元前500年,雅利安人集團已經向 南遷徙到德幹高原北部,這個地區位於印度次大陸南部,距離旁遮普約1500公裏。 雅利安工匠制作的青銅劍,這種武器比哈拉巴人的武器更為堅硬和鋒利。   當雅利安人定居下來,開始更多地依靠農業而不是放牧時,他們帶到印度的部落組織 漸漸消失了,更為正式的政治機構逐漸發展起來。在少數地方,尤其是在印度北部孤立的 山區,長老會在政治上有很大權力。他們掌管著一些小共和國——由公民代表管理國家的 事務。而在大多數地方,酋邦發展成了地區性王國。在公元前1000年-前500年間,部落 首領越來越多地在永久性的首都處理公務,並依賴於專門的政府管理人員。但他們沒有建 立帝國:直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國家的疆域才與哈拉巴社會活動的範圍相當。他們建立 起來的地區性王國,成為次大陸的最普遍的政治組織形式。   種姓制度的起源   雅利安人沒有建立龐大的政府組織,但是他們創建了一個明確的社會等級(Social Order)。實際上,他們的社會等級制度(Social Hierarchy)以某種方式維持了社會秩 序和穩定,起到了在其他社會——比如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中國——裏的國家和政治組 織的作用。雅利安人的社會結構建立在個人和集團之間嚴格的、世襲的分化上,這種分化 依據的是他們在社會中的職業和地位。這種分化也是種姓制度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 了個人和集團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   “種姓”這個術語來源於葡萄牙語的“casta”,它指的是一個世襲的社會階級和經 常不變的社會身份。當葡萄牙商人和水手在公元前16世紀來到印度時,他們註意到不同社 會集團之間存在的嚴格的、世襲的等級,於是稱之為種姓。此後,學者們在提到印度的社 會等級時也使用“種姓”這個術語。   種姓身份是在雅利安人在整個印度建立定居點以後逐漸形成的。當雅利安人最初進入 印度的時候,他們的社會結構很可能非常簡單,軍事首領和祭司領導著牧人和農耕者。然 而,當他們在印度定居以後,社會的復雜化以及與德拉維人的相互影響使得他們改進了他 們的社會等級。雅利安人用“瓦爾那”這個術語來表示主要的社會等級,瓦爾那是一個梵 文詞匯,意思是“顏色”。這個術語表明了社會等級部分地起因於雅利安人和德拉維人的 不同膚色,雅利安人把他們自己描述為“麥色的”,而把德拉維人表述為黑皮膚的。當雅 利安人和德拉維人混居、相互影響和通婚之後,這種在膚色上的差異漸漸不存在了。然而 ,在早期吠陀時代,這兩個民族之間的差別很可能促使雅利安人以自己的和德拉維人的血 統(之間的區別)為基礎建立了種姓制度。   大約公元前1000年以後,雅利安人逐漸區分出了四個主要的瓦爾那:祭司(婆羅門) ;戰士和貴族(剎帝利);農耕者、工匠和商人(吠舍);沒有土地的農民和奴隸(首陀 羅)。幾個世紀之後,很可能是在吠陀時代的末期,他們又分出了一類不可接觸者。這些 人從事卑賤的工作,比如屠宰動物或者搬運屍體,因此,從理論上來講,他們因為他們的 工作而受到了汙染,接觸他們就會玷汙高種姓的人。大約編撰於公元前1000年的《梨俱吠 陀》中有一首年代較晚的贊美詩,提供了祭司們對瓦爾那等級的看法。根據這首贊美詩, 諸神在世界開創之初就創造了四個瓦爾那,使婆羅門和剎帝利成為統領社會的最高貴的群 體。因此,在吠陀時代晚期,對瓦爾那的認識以及瓦爾那起源理論的形成提高了祭司階層 和貴族階層的社會地位和權力。   直到公元前6世紀左右,吠陀時代的社會仍然以這四個瓦爾那為基礎。因為雅利安人 不居住在城市中,沒有許多專門化的職業,所以他們不需要一個更復雜的社會等級。然而 ,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一種更加精細的劃分社會的方法。吠陀社會日益復雜,不斷產 生專門的職業,種姓制度也適應這種發展,衍生出一種復雜的亞種姓等級,即“闍提”。 職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闍提”:在一個地區,從事相同或類似工作的人們屬於 同一個亞種姓,他們的後代繼承這種職業和種姓身份。到18和19世紀,這種制度發展到極 致,出現了上千種“闍提”,它們細致地規定了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僅婆羅門就劃分為 大約1800種“闍提”。甚至不可接觸者也劃分了“闍提”,他們中的一些人鄙視那些比他 們更為卑賤的“闍提”。   在歷史上,種姓和亞種姓深深地影響了個人的生活。一個“闍提”的成員共同進餐、 相互通婚、照顧生病和陷入困境的成員。不同種姓和亞種姓成員之間在交往中適用的稱呼 和行為,也都有了詳細的規定。僭越這些規定就會被逐出所在的團體。這種懲罰是很嚴酷 的,一個被逐出種姓的人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有時甚至不能夠生存下來,因為他會遭到 所有社會成員的排斥。   種姓制度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它隨著社會變革而不斷調整。如果這種制度 完全缺乏變革的能力,或者缺乏反映新的社會狀況的能力,它早就應該消失了。偶爾,某 些有能力的吠舍或首陀羅因為從事新的職業而發達起來,而某些婆羅門或剎帝利也會陷入 困境,失去他們的崇高地位,淪落到更低的社會等級。然而,更為經常的是,社會的變動 是群體努力的結果,即“闍提”的成員集體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而不是單靠個人的努力 。地位的提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經常需要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或者至少從事一種新 的職業——但是提高個人和群體地位的可能性有助於緩解印度社會的緊張氣氛,否則社會 的矛盾會變得非常尖銳。   種姓制度也能使外族人在印度社會容易找到立身之所。雅利安人絕不是唯一一支穿過 興都庫什山口進入印度的外族人。在他們之後的幾個世紀中,其他許多民族也來到了印度 ,他們都或早或晚組成了界線分明的集團,采納了種姓身份。   到了吠陀時代末期,種姓等級成為了雅利安印度的主要制度。在其他地方,國家和帝 國維持公共秩序,而在印度,種姓制度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個人更多地通過他們的“闍提 ”而不是他們的城市或國家來確認身份,種姓在維持印度的社會秩序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   父權社會的發展   在種姓和瓦爾那等級的基礎上,雅利安人創建了一套嚴密的社會等級秩序,同時,以 性別差別為基礎,雅利安人還建立了嚴格的父權制的社會秩序。在他們遷徙到印度的時候 ,男人已經主宰了雅利安社會。所有的祭司、戰士和部落首領都是男人,雅利安人通過父 系來確認出身。婦女們在自己的家裏掌管家庭事務,但是沒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力。通過 維持和強化性別上的差別,雅利安人在種姓制度和瓦爾那等級之外建立了一種父權制的社 會秩序,這也是印度社會的一個顯著特色。 ─────────────────────────────────────── 雅利安人和釋迦族之關係:(轉自WIKI維基百科[釋迦族]條目) 釋迦族(梵語天城文:Sakya),古印度的一個種族,約在西元前一千年出現,居住地位 於古印度東部,接近今尼泊爾地方的一個小部落,釋迦牟尼出身於此。西元前6世紀至5世 紀間,釋迦族形成自己的小型城邦,都城設於迦毘羅衛城,依附於憍薩羅國(Kosala)。 佛陀在世時迦毘羅衛城為毘琉璃王所滅,釋迦族參與了佛陀入滅後的八王分舍利。 釋迦族自稱為印度甘蔗王(即Ikshvaku,巴利文:okkāka)[1]的後裔,源自古代傳說的 伊克什瓦庫王朝(Ikshvaku dynasty),與《羅摩衍那》的主角羅摩同出一系,屬於剎帝 利種姓。釋迦族以太陽為崇拜對象。 毘琉璃王時,憍薩羅國進攻釋迦族,迦毗羅衛城遭屠城,自此亡國。 南傳經典並無釋迦族被滅說法,佛陀涅槃後,釋迦族人有參與後事。而當初基督徒為證明 佛陀是神話人物,參加考古,而確在西元1898年,英國工程師佩普(William Claxton Peppe)在比普羅瓦一座直徑約35公尺、巳經崩毀的磚造舍利塔中,挖出了五個裝有遺骨 的舍利容器,在其中一個滑石製的舍利壺上,以古老的波羅米文字刻著:「這是釋迦族佛 陀世尊的舍利容器,乃是有名的釋迦族兄弟與其姊妹、其妻子等共同奉祠之處。」 這個發現為佛陀的歷史真實性提出了強有力的新證明,轟動了當時的考古界,並引起了巨 大的爭議。 依斯里蘭卡佛教歷史文獻《大史》及耆那教文獻《Punyashrava Katha Kosh》所記載,部 分釋迦族人為躲避屠殺從迦毗羅衛城逃到毗發瓦那(Pipphalvana),因當地生存着許多 被視為聖鳥的孔雀,釋迦族人便化名為「孔雀族人」(Maurya)隱居於此,成為後來孔雀 王朝的先祖。 現代尼瓦爾人的金匠有釋迦族,自稱是由釋迦牟尼賜姓,但源自古代釋迦族並非不可能。 19世紀開始,西方學者發現,現存婆羅門與剎帝利氏族的系譜有長久的偽造傳統。低階層 婆羅門會為各地部落領導人偽造出身,讓他們可以成為剎帝利氏族[2]。因此剎帝利階級 的起源並不像傳統相信的,起源於單一雅利安人祖先,而是由印度各地原住部落民所形成 。 《長阿含經》〈世記經〉中記載人類世界起源於閻浮提,閻浮提中第一個造的城,為瞻婆 城,接下來為伽尸婆羅捺城與王舍城。這些地方皆位於印度東方,恆河流域中下游,這些 神話說明釋迦族出身於此。 釋迦族自稱源自雅利安人。但是因為釋迦族所處偏遠,僻處婆羅門文化圈之外,雅利安人 到達的時間很晚,被認為是未開化地區,所以也可能是源自當地土著民族的血統,而不是 純粹的雅利安人種。在《長阿含經》中記載,在釋迦族之外,俱利、冥寧、跋耆、末羅、 酥摩等五族也受到釋迦牟尼佛的影響,這些小族都居住在印度東方,從恆河流域兩岸一直 到喜馬拉雅山區,擁有相同神話,彼此相互通婚,可能也源自同一個祖先。 《雜阿含經》中曾記載釋迦牟尼被婆羅門誤認為賤民的故事[3]。領群特又稱旃荼羅,在 南傳佛教《小部》《經集》中,稱為毘舍離人(Vasalaka)。毘舍離屬跋耆族,釋迦牟尼 也被認為出身於此,代表兩族之間關係緊密[4]。佛陀堂弟阿難,被稱為鞞提訶牟尼,即 毘提訶族的聖者[5],這也代表釋迦族與毗提訶族之間可能有著親緣關係。 《翻譯名義集》卷一:「瞿曇,或憍曇彌,或俱譚。西域記云:喬達摩,舊雲瞿曇,訛略 也。古翻甘蔗、泥土等。南山曰:非也。瞿曇,星名,從星立稱。至於後代,改姓釋迦。 慈恩云:釋迦之群望也。文句曰:瞿曇,此雲純淑,應法師翻為『地最勝』,謂除天外, 人類中此族最勝。」 釋迦族至高無上,皆是菩薩示現。《大方等無想經》這樣開示釋迦族:「提婆達多。真實 生於釋迦如來淨種姓中。不生畜生。若言釋種作諸惡者。無有是處。提婆達多所行惡行。 為欲顯示釋迦如來功德力故。釋種中生名禿人者亦無是處。」又云:「大婆羅門。如來世 尊常所稱讚。黃頭大士即是提婆達多比丘。六群比丘亦大菩薩。」[6]祖庭事苑(8卷)對 黃頭的解釋:梵雲迦毗羅。此言黃頭。以佛生迦毗羅國。就生處而稱佛為黃頭大士也。得 出結論:釋迦族這個種族皆是黃頭,迦毗羅衛城翻譯成漢文即是黃頭種族城。這是很多所 謂考證者忽略的地方。什麼人種,不用多說了吧!從釋迦族人示現瞧不起琉璃王的例子, 可以看出釋迦族在那個時代的種姓是何等的高貴。 《雜阿含經》卷四:「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晨朝着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 。次第乞食,至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舍。時,婆羅門手執木杓,盛諸飲食,供養火具,住於 門邊。遙見佛來,見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領群特!慎勿近我門!」 古印度時代,賤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與婆羅門接觸,只能從事被認為是最低賤的職業, 如抬死屍、清除糞便等。走在路上,賤民要佩帶特殊的標記,口中要不斷發出特殊的聲音 ,或敲擊某種器物,以提示高級種姓的人及時躲避。婆羅門如果接觸了賤民,則認為是一 件倒霉的事,回去之後要舉行淨身儀式。佛經記載,有個婆羅門,口渴難耐,喝了首陀羅 水,事後反應過來,寧可自殺。 正因為佛陀種姓特殊高貴,威德無上,才能攝持賤民加入僧團。基於古印度種姓制度,這 個婆羅門對佛陀說,不要進我家門,也就不難理解了。在種姓制度森嚴的古印度,要不是 佛陀種姓特殊高貴,這個婆羅門連搭理都不會搭理;要不是佛陀種姓特殊高貴,連接觸婆 羅門、剎帝利的機會都不會有,何況說服婆羅門和剎帝利?釋迦族只有是人類最勝種族, 才有攝持一切種族的基礎。在那個時代,佛陀打破種姓制度,攝持一切眾生(包括不可接 觸賤民)的作為,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反對佛教的婆羅門和剎帝利應該很清楚釋迦族 種姓,不然早在種姓問題上大作文章。時至今天,印度不可接觸賤民,還處在水深火熱當 中。[7]可以想象,佛陀威德是多麼強勢,不然別說布教,就是生存下去都是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8685232.A.9F9.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8/22/2014 16: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