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瑜伽師地論》(唐玄奘譯): : 「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即是九種行相(九住心)令心安住,(九住心次 : 第)謂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 : 「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 「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九住心次第:內住心、等住心、安住心、近住心、調順心、寂靜 : 心、最極寂靜心、專注一趣心、等持心),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 : 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 : 行,毘缽舍那(觀)清淨鮮白,隨奢摩他(止)調柔攝受,如奢摩他(止)道攝受而轉 : ,齊此名為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止) : 、毘缽舍那(觀)雙運轉道(止觀雙運)。」 : {止觀}:奢摩他,梵語 Smatha 之音譯,義譯為“止”; : 毘缽舍那,梵語 Vipasyana 之音譯,義譯為“觀”。 接續前篇 #1KPL-rrs (Buddhism) Re: [請益] 請問各種打坐姿勢 .CBETA T16 No. 676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云何修習毘缽舍那(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佛告慈氏菩薩曰: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 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缽舍 。」… 「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意思 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善男子!非毘缽舍那作意是隨順毘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 (止觀所緣二諦隨一,修習止觀的所緣,可緣世俗諦的法類,也可緣勝義諦的法類) 行者在獲得身心輕安樂的奢摩他安止之後,以身心輕安樂的安止為所依,專注在所緣 境,捨離其他不是所緣境的散亂心相,(對於所聽聞思惟的法義)於善思惟法形成止 定當中三摩地所緣的影像(義共相),以分別慧善加分析觀察抉擇,直至獲得決定的 勝解印可,也就是觀察思擇三摩地所緣影像(義共相)的所知義──就世俗諦盡所有 性上分析觀察思擇(能正思擇)、就勝義諦如所有性上分析觀察思擇(最極思擇)、 粗分的分析觀察思擇(周遍尋思)、細分的分析觀察思擇(周遍伺察),透過這樣的 分析觀察思擇,生起沒有煩惱疑惑的忍許(若忍)、生起好樂的意樂而觀察(若樂) 、清晰覺知明了的觀察(若覺)、心能證知法義證見法義的觀察(若見)、不捨正理 而安住於觀察(若觀),(如是透過修觀的四種思擇與產生修觀的五種行相,持續地 觀察修,當由觀察力引生身心輕安樂所攝持的慧,那時的觀察慧)稱為毘缽舍那(亦 名勝觀)。如果照著上面所說去修持,菩薩就能夠善巧地來修習毘缽舍那(觀)。( 獲得正式具相的毘缽舍那勝觀會產生身心輕安,修習毘缽舍那未得身心輕安時,是隨 順的修觀、隨順毘缽舍那相應作意。) 解說── 1.「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透由專注的心,得到身心輕安樂的奢摩他安止,正行 安住,在具有奢摩他安止的基礎上修毘缽舍那勝觀。 2.「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對於前面修習安止善思惟所緣 取的對境,於內在等持(內三摩地)所顯現的影像(義共相),進行觀察勝解。 3.「內三摩地所行影像」是第六識分別心上的“義共相”(意識所對的對境,法處), 不是內色(眼耳鼻舌身根)、也不是外色(色聲香味觸處)。「三摩地所行影像」是 第六識的影像、第六識的對境,非五根識的對境。 4.修安止去緣取一個對境時,比如眼根識看一個佛像後,或聞思各種法類的法義後,在 內心第六識顯現出佛像的形像或聞思法義生起的定解,這個佛像的形象或聞思法義生 起的定解,才是修習安止、勝觀所緣的對境。第六識分別心上顯現的這個影像稱為義 總(義共相)。(法是心識認知的境,又稱為所知,所知分為自相與共相,自相是前 五根識的顯現境,共相是第六意識分別心的顯現境。) 5.「捨離心相」內心散亂到別的地方而出現很多的行相,這些行相都要捨離去除,心只 有安住在要觀修的對境上。由前面得到的安止,心專注安住在當下的所緣境,不散亂 於其他所緣。對於對境上的觀察,對境上實際的體性是什麼,就思惟觀察此實際的體 性,不隨散亂的心相轉。 6.「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沒有改換所緣境,之前是安住,現在是觀察,以觀 察慧來觀察這個所緣境(三摩地影像),觀察勝解這個對境(三摩地影像)上所要了 解的內涵體性(所知義)。 7.觀察勝解透過四種觀察思擇來進行:a.「能正思擇」:以世俗諦,就盡所有性上分析 觀察思擇;b.「最極思擇」:以勝義諦,就如所有性上分析觀察思擇。c.「周徧尋思 」:以粗分的分析觀察思擇。d.「周徧伺察」:以細分的分析觀察思擇。 1)對境上,體性分二:一是盡所有性,一是如所有性。 2)有境上,體性分二:一是周遍尋思,一是周遍伺察。 3)任何一個成事(法),一定有二諦存在。對於對境,有從表相進行分析──即分析 它的盡所有性(世俗諦),此是正思擇;也有對它最究竟的實相作分析──即對於 對境的如所有性(勝義諦),來進行分析,此稱為最極思擇。 4)一個境上,不僅對境本身具有二種體性,而且,面對此對境的心(有境),也有二 種觀察。對境的盡所有性方面,有境的尋思能觀察、伺察也可觀察;同樣地,對境 的如所有性方面,有境的尋思能觀察、伺察也可觀察。尋思與伺察,一粗一細,面 對同一對境時,對境有二諦,任隨一諦上二種觀察都能運用。 8.單以世俗諦觀察僅能了解法的表相;單以勝義諦觀察僅能了解法的實相;單以粗分觀 察易趨入掉舉;單以細分觀察易趨入沉沒。單一都不圓滿,具備有四種觀察思擇。 9.「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這樣子分析觀察勝解之後,若忍,產生沒有疑惑 而忍許的觀察;若樂,生起好樂希求的意樂而觀察;若覺,於對境的蘊、處、界,細 分各別廣大地做一個分析,產生清晰覺知明瞭的觀察;若見,於對境思惟抉擇,產生 證知證見實相法義的觀察;若觀,就對境各別之行相、各別之性質作一番分析思惟, 不捨正理而安住於觀察。“忍、樂、覺、見、觀”,這些是分析觀察後生起的行相。 10.修習勝觀,從分類上有四種思擇:「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 產生的行相,有五種行相:「忍、樂、覺、見、觀」。透過四種思擇、五種行相不斷 地進行觀察修,當由觀察力引生身心輕安樂所攝持的慧,這時的觀察慧稱為觀─是名 毘缽舍那勝觀。菩薩善巧地依四種思擇、五種行相,來修習毘缽舍那勝觀。 11.修道的進程: 無著菩薩《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玄奘譯):「道有五種,謂資糧道、加行道、見道 、修道、究竟道。」修行的進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無學位)。 1)行者生起任運無造作的出離心/菩提心(任運的菩提心,包含任運的出離心與任運 的大悲心),始為入道。由資糧道開始至究竟道(無學位),經由修學最後圓滿現 觀心的體性。“現觀”的幾個層次,資糧位證得“法現觀”,加行位證得“義現觀 ”,見道位證得“諦現觀”。“現觀”的體性是確實明白不顛倒。能真正確實明白 不顛倒者,是心法中現量、比量,或此二者引生的再決知(已決智),三者隨一。 2)行者入道,於資糧道上品,依聞思空性法類所得的比量,緣空性比量得奢摩他安止 ,得奢摩他安止與得到初禪近分定同時,為初禪所攝最初作意。初禪近分中,依奢 摩他安止的最初作意,起觀察思惟,經近分第二作意的了相作意,當得到近分第三 作意的勝解作意,即得到毘缽舍那勝觀,同時得到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雙運。 3)得到緣空性的毘缽舍那勝觀,等於得到緣空性的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雙運,此時 行者由資糧道轉入加行道煖位。依於止觀雙運三摩地不斷串習增上,經加行道煖、 頂、忍、世第一法,獲得瑜伽現量,於見道位無分別心現證空性,斷除遍計煩惱。 見道位瑜伽現量現證空性的對境有三:細品無常、粗品補特伽羅無我、細品補特伽 羅無我。見道位後轉入修道位斷除俱生煩惱,小乘行者無餘斷除煩惱障,於無學位 圓滿阿羅漢果;大乘行者無餘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於無學位圓滿佛果。 4)流轉生死之十根本煩惱(五非見與五見):「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 六薩迦耶見,七邊執見,八見取見,九戒禁取見,十邪見」這些煩惱有遍計的部分 也有俱生的部分。行者於資糧道和加行道的凡夫位,尚不能斷除煩惱種子,只能壓 伏煩惱現行,見道位和修道位時,依於止觀雙運現證無我空慧的瑜伽現量,才能斷 除煩惱種子,見道位斷除這些煩惱的遍計部分,修道位斷除這些煩惱的俱生部分。 5)行者依於緣空性之止觀雙運三摩地,於見道位瑜伽現量現證無我空慧,斷除遍計煩 惱,再同樣依於止觀雙運現證無我空慧的瑜伽現量,於修道位更深入斷除俱生煩惱 ,漸次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大乘行者於修道位所要斷除的最後一品,即修道位最 後之無間道,又稱為「金剛喻定」,由此無間道斷除最細微之所斷品,於第二剎那 獲得究竟道(無學位),圓滿涅槃滅諦的斷證功德,成就佛果。《大般若經》云: 「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無間,入金剛喻定,得一切相智,成就佛十力、四無所畏、四 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障無礙解脫佛眼。」 12.初禪近分不等於初禪,近分是靠近的意思,得奢摩他安止是初禪近分定、未到地定, 雖然不是正式初禪的根本定,但為上界定心所攝,不是欲界定心。內道行者由證無我 而得解脫,見道位證無我慧的諦現觀,雖有不由四禪八定獲得,但至少要得初禪近分 奢摩他。依於緣空性的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雙運,以止觀雙運三摩地為增上緣,才 有能力斷障(斷煩惱種子),如《雜阿含》說:「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當以二法(止、觀)專精思惟,乃至滅界。」 13.奢摩他,梵語 Smatha 之音譯,義譯為「止」(安止),止息雜念。毘缽舍那,梵語 Vipasyana之音譯,義譯為「觀」(勝觀),觀察觀見事理。奢摩他的體性是定,為 等持的“定心所”所攝;毘缽舍那的體性是慧,為觀察思擇的“慧心所”所攝(任何 一個心,都有定心所與慧心所的助伴)。凡是「定」都可以稱為三摩地,三摩地是“ 定心所”,但是定裡面的「奢摩他」要求較高,需至初禪第一靜慮根本定所攝的近分 定。「慧」是觀察思擇,觀察慧是“慧心所”,觀察慧裡的「毘缽舍那勝觀」要求較 高,有奢摩他安止的觀察慧是「毘缽舍那勝觀」。 14.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所攝品,有「正式的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 」與「隨順的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隨順的止觀無法根斷煩惱,只能壓 伏煩惱現行,正式的止觀才能斷除煩惱種子。正式的止觀要有初禪近分定的基礎,此 時已降伏欲界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無任何粗細的沉沒 與掉舉,得到初禪近分定會引生身心輕安喜樂,此身心之樂並不是與欲界相應引發, 而是初禪(又名離生喜樂地)上界定心所攝的輕安喜樂。緣取一個善所緣的對境,心 專一安住在上面的等持,雖未達到正式的奢摩他安止,把隨順的止修攝在「奢摩他( 安止)」的範疇;對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進行揀擇、分析、觀察、思惟的智慧, 雖未達到正式的毘缽舍那勝觀,把隨順的觀修攝在「毘缽舍那(勝觀)」的範疇。 15.正式具相的奢摩他安止具身心輕安樂(正式的奢摩他為初禪未到地定、初禪近分最初 作意。由初禪近分定所攝最初作意之奢摩他安止,經初禪近分第二作意之了相作意思 惟觀察,當由思惟觀察的力量再次引生身心輕安樂時,此時之觀慧為正式的毘缽舍那 ,為初禪近分第三作意之勝解作意,成就止觀雙運),以奢摩他安止為所依,得奢摩 他安止已具有身心輕安樂,再由觀力引生身心輕安樂攝持的觀察慧,此時的觀察慧稱 為毘缽舍那勝觀,未得身心輕安樂是隨順毘缽舍那相應作意。《大集法門經》:「心 生歡喜,以喜心故,身得輕安,由身輕安,即樂受相應,由樂受故,心住三摩呬多; 住彼心故,能如實知,復如實觀,如實觀故,即離塵離貪,得解脫智。」《深密解脫 經》:「世尊!菩薩未得身樂心樂,觀於內身三昧境界,思惟彼法如是觀心,佛說彼 觀名何等觀?佛言:彌勒!我說彼觀非毘婆舍那,名隨順信毘婆舍那。」 得到正式的「毘缽舍那勝觀」俱足五種特色,除了前面得到正式的奢摩他安止所具四 種特色:1.安住所緣(住分)、2.清晰安住所緣(明分)、3.專注的心有力執取所緣 (有執持力)、4.引生身心輕安樂;再加上5.「如實通達所緣」。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6025385.A.56D.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11/16/2014 13: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