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The Opening of Wisdom-Eye〉 達賴喇嘛尊者 三學(Trisiksa) 二、增上心(定)學(Adhisamadhi-siksa) 已經描繪了增上戒學的輪廓之後,接著我們要來略論第二個增上學即定(samadhi) 的修行。我們之所以先處理戒學,是因為一個人只有經過戒學的訓練之後才可以修定。通 常心(citta)並不固定停留在一個對象上,因為它飄忽不定,被不同感官領域的對象所 吸引,但是經過訓練它可以定在一個點上或是完全的專注。當我們的心專注在一個善法上 而不被干擾然後達到一境性就稱為定。 關於心的專注,三摩地或定可以分成好幾個層次。這些通常要先經過降伏較低程度的 欲望──五蓋(nivarana)得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之後才能開始當禪支 (dhyananga)的因素生起之後,就會進入安止定(arpana-samadhi)禪定有兩種,世 間的和出世間的世間的又可以分為色界和無色界色界有四禪定無色界有四無色定合為八種定的境地(bhumi)如果正確的修行,一個人是可以達到此色界和無色界的四 禪八定接著才能實現滅盡定(samadhi-paramita)。 如前所述,定可以分為世間的和出世間的。此處,我們必須了解「世間的」是指所有 眾生居住的三界(loka-dhatu)。因此世間定是由世間的因產生世間的果可以得到此生 和來生的平靜喜樂往生天道出世間意指導向解脫的定禪觀的對象是捨念(nihsvabh avata)無我(anatmata)為了達到世間和出世間的定首先必須開展(samat ha-vipasyana)。雖然在禪修一開始好像是針對這些個別的定進行開展,但是最終這些定 境還是必須連在一起開展。所謂的「定」是指讓浮躁無常的心平靜,所謂的「慧」是指參 透存在的三個特徵無常無我,又稱為內觀。 至於它的順序是先止而後觀,或是稱它為定(bhavana),包括徹底的檢視。一旦心 已經建立止禪之後,進入禪觀就有可能了。心靜之後就像平靜的湖面才可能看到魚兒的游 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心堅定穩固在它的對象之後,就不容易被干擾。這種狀態是非常重 要的,當安住在此狀態時是在善業中,是非常有能量且是很美妙的果。 -- 〔如是成就無分別定,心於所緣不餘散者,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如欲而住。 此復繫心於一所緣即能安住,欲令起時,須於無邊善所緣境如欲而轉,如通利溝引 諸流水。故成止後,更須修集緣如所有及盡所有妙慧、施心、戒心、忍辱、精進、 淨信及厭離等無邊眾善,滅無邊失。若唯安住一所緣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義,不 能增長廣大善行。如是若捨行品、觀品妙觀察慧,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其利極小〕 ~《菩提道次第廣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247 (08/11 18:26)
Lunakaoru:隨喜讚嘆 08/11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