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22集   請掀開經本第六面,第六行: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   上一次講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今天接著來看『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我們道場 最近正在講《華嚴經》,所以讀到這一句,我想同學們都不會太陌生。但是究竟什麼叫「 華嚴三昧」?可能概念依舊是很模糊。這一樁事情縱然我們不能夠悟入,多少也應該懂得 一些,至少這是屬於佛學常識。如果簡單扼要的來說,古大德告訴我們,「一真法界,唯 是自心」,這八個字,於此了達就叫做華嚴三昧。這個話說得很簡單,實在講也講得很明 白,不過初學的人很不容易體會,也就是說這幾個字很平常,沒有難字都能看得懂,可是 裡面究竟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實在講,你當然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你知道了,你就悟 入華嚴三昧。所以你不知道就是證明你沒有悟入,知道就悟入了,就這麼八個字,知道就 悟入。「悟入華嚴三昧」,跟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跟這八個字的意 思完全相同。不過宗門裡面講的這八個字不好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好懂,這 八個字很玄。教下這八個字「一真法界,唯是自心」,這個說法好像好懂一點,其實還是 難懂,它的難度跟宗門的八個字不相上下,我們總得要說說。   佛法裡面常常講到自性,這些名詞諸位都聽得很多。真如、本性,我們淨土宗講的一 心,名相術語在大乘經隨便翻翻都能找出幾十個,這幾十種的名詞,跟諸位說,都是說一 樁事情。一樁事情為什麼要說出這麼多的名詞?這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善巧方便,這裡面 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名詞術語沒有一定,只要指出這一樁事情,怎麼說都可以。由此可 知,世尊這種說法,破我們的執著,破執著,這是真正的智慧,真實的智慧。眾生的病就 在執著,執著如果破除,我們的見解、我們的認知就跟諸佛沒有兩樣,那就入佛的境界了 。可是妄想、分別、執著很不容易斷,我們也能夠體會到,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 ,他的苦心、他的善巧才能體會得到。能體會,我們才能夠學習,如果這些事情連體會都 不能,我們從哪裡學起?這是一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宇宙人生的真相理甚深,理就是 講體、本體,很深,事很廣、很複雜。佛給我們說法,可以說教我們從面面觀察,面面觀 察你才能看到它的複雜現象。因此每換一面,每換一個角度,他就用另外一個名詞,用一 個名稱,讓我們綜合各種這些名詞術語,在裡面悟入它的實相,這也是說法的善巧。 (s:比如佛有十種德號,世尊、如來、佛等,也都是不同面向的指稱說明。)   《華嚴經》裡面清涼大師這八個字,很值得我們玩味,「一真法界,唯是自心」;自 是自己,就是自己的真心,一真法界就是自己的真心。那麼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什 麼?我們從這八個字立刻就體會到,「十法界唯是妄心」,我們的妄心變現出十法界,我 們的真心變現出一真法界。佛告訴我們「真妄不二」,你懂得真妄不二,你當然就明瞭, 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也是不二,這是事實的真相,可是很難明瞭,確確實實很難懂。為什麼 這虛空法界是我們的自心?無論是真心也好,妄心也好,都是自心。自己的真心、自己的 妄心還是一個心,離開了自心沒有法界,這是世尊四十九年為一切眾生說一切法的總綱領 。佛說一切經,從哪裡說出來的?就從這八個字說出來的,這八個字是佛法的根源、源頭 。法界,這裡面包括原理、原則、現相、轉變、因果,都包括在其中,自心是能現、能變 ,法界是所現、是所變,我們要細細去體會這個意思。這一個事相要細心去體會,體會不 到,常常保留著疑情,疑情就是常常提出這麼一樁事情。   佛在經上還有兩句話,講得比這個更明顯,那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真法 界跟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這個法界相是唯心所現,這裡面種種變化是唯識所變, 識是妄心。心是真心,識是妄心。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我們的妄心, 妄心不離真心,離了真心哪來的妄心?《楞嚴經》上講,妄心如第二月,捏目所見的第二 月。可是這個意思我們還是不容易懂得,為什麼?如果你真正懂得,你是非人我的念頭完 全沒有了。所以你真正明白、真正懂得,在這個現相上,你跟一般人不一樣,也就是你跟 沒有懂得的人不一樣。沒有懂得的人都有「我」,我們今天講都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如果 真明白,這個人決定沒有「我」的念頭,沒有「私」的念頭,而是起心動念,一切統統為 眾生、為法界。為什麼?整個虛空法界是自己,不會再把這個身看作自己,這個家看作自 己,不會,絕對不會有這個念頭。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那你就真的懂得了,確確 實實是自心變現出來的。 (s按:第二月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2/123466.html 淨空法師:譬如月亮,離開天上的月亮,哪裡會有第二月?哪裡會有水中月?不 可能的。《楞嚴經》捏目看作第二月,帶妄之真;把水中月亮比作完全虛妄,完 全虛妄也沒有離開真,離開真月水裡頭絕對不會有月亮出來。)   一切眾生雖然聽到佛菩薩如是明白的教誨,他為什麼不能夠悟入?無始劫來的煩惱習 氣,迷惑顛倒,障礙了他的悟門,堵塞了悟門,他不能悟入。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所 說的一切法,還不都是講這一樁事。上根利智聽到佛這個說法,他立刻就悟入,大徹大悟 。下下根人聽到這一句話,他也不求甚解,他也不會疑惑,他也不求明瞭,反正佛怎麼說 ,我就怎麼信,我就怎麼行,那也很可愛,他也能有成就。中等根性的人聽起來麻煩就大 了,愈聽愈迷惑,愈聽問題愈多,所以世尊費了四十九年來解釋,統統是為中等根性的人 。我們也從這些地方,體會到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慈悲到了極處,不怕麻煩,很細心的 來給我們做詳細的說明。最明顯、最具體的代表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部《華嚴 經》就說這八個字。   我們如果實在不能夠體會,佛常常用比喻來講,比喻裡面用「夢幻泡影」比得最多, 特別是用作夢來比喻。每一位同修都有作夢的經驗,我們就用作夢這個夢境來做個比喻。 能作夢的那是心,這個心不管它是真心是妄心,不要去研究這些。現在外國人說這個夢是 下意識,下意識還是心,這意識就是心,這是能作夢的。夢中所現出來的境界,那就是相 分,那是你所夢得的,這裡面就有能、就有所。有能作夢,有變現出的夢境,所變出的夢 境。變出來這個夢中境界相,是不是就是能作夢的那個心的現相?我們得好好去想想。假 如你作夢,一下夢醒過來,你不妨坐在床上好好想一想,你剛才那個夢中境界,你去想那 個夢怎麼來的?夢中境界相究竟是怎麼形成?去想想這些。你能常常這樣想,你就會開悟 ,這是佛法。我們曉得,心沒有相,因為沒有相,它才能夠現相,如果它是有相,它就決 定不能再現相。這個道理《華嚴經》上也說得很多,我們現在還沒講到,這就是講到真空 與緣起。正因為心沒有相,所以每一天晚上做的夢,夢中境界相不一樣。正當夢中現相的 那個時候,就是你的心已經變成相,那個相是什麼樣子?就是夢中境界的相。相跟性是一 不是二,這個也很難懂。 (s:淨空法師還曾這樣說過夢:「你也夢到很多人,也有山河大地,也有樹木花草,夢中 所有的境界,在醒來之後細細去想一想,從哪裡來的?有不少人知道,夢是我們意識 心變現的,它是能變,夢中境界是所變。醒過來之後想一想,夢中自己那個我是我, 夢中別人是不是我?是我變的,不是他跑到我夢裡來的,夢裡面山河大地還是自己,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是一個。才曉得宇宙一切萬有原來就是一個自己,除自己之外 ,什麼也沒有。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7/69923.html   古來大德又有一個比喻,讓我們體會這個意思。譬如以金作器,把黃金比作自性,比 作能變的,用這個金去造一個相,那個相是所變的。譬如我們這個地方有一堆黃金,我們 今天將這個金造成地藏菩薩的像,它就現了相。試問問這個相跟這個性是一還是二?這一 尊地藏菩薩的像跟一坨的黃金是一還是二?如果你要說是一,這一尊我們一看是地藏菩薩 像,看到地藏菩薩像,那個金就沒有了;如果看到這是一坨黃金,地藏菩薩的像就沒有了 。如何來顯示這一樁事實?顯示這個事實唯有不一也不異,不能說它是一也不能說它是二 。你要說它是一,明明相跟性是兩樁事情;你要說它是二,金跟器確實是一不是二,離開 器沒有金,離開金沒有器。所以事實真相不一不異,這個才說明它的真相。希望大家細心 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不可以說是一,也不可以說是二,不可以說一樣,也不能說不一樣, 這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上去觀察,所以這個性完全變成相了。   我們用這一個前提,再去回想夢境。我們在夢境,我們的心完全變成夢中的境界,就 像這個金,今天塑成地藏菩薩的形像,同樣一個道理。所以佛說這個現相叫「全真即妄」 ,因為相是虛妄的,相不是永遠存在的。佛法講真妄,它的定義,說妄是暫時的,不是永 遠存在的;說真是永遠不變的,永遠不變的那叫真。所以性是真的,真性,性是真的,相 是妄的,相不是真的。「全真即妄」,整個的心,能變的真心已經變成了夢中的相分,就 如同以金做成器一樣,這變成這個境界了。那要問你的心像什麼樣子?當時夢中的境界就 是心的樣子,就是心的相分;真妄不二,性相一如。如果你在夢中一下明白過來,整個境 界唯是自心,夢中就好比法界,整個法界唯是自心,離開自心哪有境界?沒有境界。所以 在夢中,夢中一定有自己,有我這個人,或者還夢到許許多多人,也夢到山河大地依正莊 嚴。你要是明白、覺悟了,我們要問問,夢中哪一法不是你的自心?這才明白了,確實個夢境,夢中的依正莊嚴就是自己,就是自性。 (s:無論我們喜不喜歡滿不滿意,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心。覺得世界醜 陋污穢,那就是我們自心的樣子,充滿貪嗔癡慢。《維摩詰所說經》: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 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 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 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 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告舍利弗:「 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 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諸佛菩薩說悟了,大徹大悟,悟個什麼?就是悟這樁事情。明白了,盡虛空、遍法界 是自己真心變現出來的境界,是自己;除自心之外,沒有一法可得。凡夫迷,迷什麼?也 是迷的這樁事情,不知道虛空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心變現出來的,不知道一切萬事萬物是自 性,不曉得。不曉得的話,跟這個過不去,跟那個過不去,實際上是跟誰過不去?自己跟 自己過不去。除了跟自己過不去之外,你還跟誰過不去?沒有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是自己。經上不是常說,咱們念阿彌陀佛,「自性彌陀」,就是你自己心裡變現出的彌陀 ,哪裡有心外彌陀?沒有。「唯心淨土」,西方世界極樂莊嚴唯心變現的,決定沒有心外 的淨土,沒有心外的彌陀。彌陀如是,一切諸佛如來又何嘗不如是,一切菩薩又何嘗不如 是,乃至於餓鬼、畜生、地獄,哪一法不如是?你真正覺悟之後,那個叫「無緣大慈,同 體大悲」,不就自自然然流露出來了。關懷眾生、供養諸佛,哪一樣是離開自己?這才逐 漸逐漸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正通達明瞭,那就叫華嚴三昧。 (s:跟這個過不去,跟那個過不去,其實就是自己的貪嗔癡慢變現作用,沒有別人。 一切人事物只是貪嗔癡慢藉以現形的假相而已。)   「華嚴」兩個字怎麼講法?《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上說過。「三昧」是什麼?三昧 是正受。《華嚴》這個境界太大了,包含了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現在也正在講《華嚴經 》,諸位在序分裡面,你所看到出席法會的大眾,人數都是說無量、無數、佛剎微塵數, 都是用這些來形容出席的人數。這是把一切眾生,分做許許多多的種類,像我們這是一個 社團一個社團來說,數目字無量無邊,那個意思就是說明整個虛空法界;也就是說明那是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總沒有離開心性。所以全部經自始至終都教你悟入,這是這一 部經的特色,字字句句都幫助你悟入。你前面聽了沒入,不要緊,後面還有,一遍不能悟 入再來一遍,其目的就是我們常講的,幫助我們真正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宇宙人生 的真相,就是認識自己本來面目,禪家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佛法教學沒有別的, 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而已。所以這叫做華嚴三昧。   「華」是比喻,在大經經題裡面,梵文原文的意思是「雜花嚴飾」。把這個法會、把 這個法門比喻作一個很大的花園,這個花園裡面各種花草的品種齊全,一樣也不缺,所以 稱為雜花。「嚴」是莊嚴,莊嚴自性、莊嚴法界,它有兩層意思。莊嚴自性顯示性有能力 變現出境界,這個是自性的莊嚴;第二層意思是莊嚴我們生活,我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 活達到美滿,現在人所講的「真善美慧」,這是雜花嚴飾的第二個意思。由此可知,華嚴 三昧簡單的說,是依一真法界無盡的緣起,這是理論的依據。諸位總要記住,一真法界就 是真如本性,就是我們淨土宗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名字不一樣,裡面意思、境界完全相 同。華嚴叫「一真法界」,我們淨土宗經典裡面叫「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   所以佛教給我們怎樣去念佛,《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彌陀經》裡面教給我們「一心繫念」。羅什大師翻的本子,是翻「一心不亂」,玄奘大 師的譯本叫「一心繫念」,你看多重視這個「一」。我們學佛說實在話,就是把這個「一 」疏忽掉了,我們學得很苦,費了許多時間、許多精神,依舊是不得其門而入。什麼時候 能入門?遙遙無期。說實在話,哪一天你那個心「一」了,就入進去;一心就入,二心就 不入。你要想入門,入門禪宗叫見性,我們淨宗叫一心不亂,一心就入,一心。什麼叫「 一心」?一個雜念都沒有,那才叫一心,有一個雜念心就不一。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 起來很難,在我們修學經驗當中,我們了解短時間的一心還行,長時間就不行,長時間裡 面就夾雜著妄想,就不行。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要清楚。   所以為什麼古大德跟我們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說這個話什麼道理 ?現在我們懂得了,念經經太長,念的時候很容易打妄想;咒比經短,換句話說,打妄想 的機會就比較少,可是還是容易打妄想。譬如說大家念得很熟的《大悲咒》,你那個《大 悲咒》八十多句,你從頭到尾念一遍,裡面能不能夠有一個妄想都沒有?恐怕還是會有一 兩個妄想。諸位要曉得,夾雜一兩個妄想,那《大悲咒》不靈。不是說《大悲咒》不好, 是因為你裡面夾雜妄想在裡面,所以那個咒不靈,不如念佛。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六 個字,這六個字裡頭,確實那個妄想雜不進去,這就說明你這六個字有效果,比念咒要好 得多;如果嫌六個字還太多,四個字「阿彌陀佛」,這妄想進不去。所以我傳給諸位同修 的十念法,十念法就是十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句,這裡頭一個妄想 都沒有。不要以為這個時間短,只要一兩分鐘的時間,它很有效果。每一天多修幾次,多 念幾遍,準有效果,為什麼?因為你是一心專念,你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十 句不間斷,符合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符合這個標準;淨念相繼,淨念就是不 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你明白這個道理,然後你就能體會到,共修跟自己一個人修不一樣,共修裡面妄想會 減少,自己一個人修妄想多了。尤其我們這個念佛堂,四樓念佛堂,有同修來告訴我,進 入念佛堂看到統統都是佛,好像自己也是佛一樣,好!你動的那個念頭是佛念,你不動其 他的妄念,這就相應;你在家裡面念佛的時候,不相應。這就說明我們是凡夫,凡夫還會 受環境的影響。因為你會受環境的影響,我們提供你一個念佛的環境,讓佛來影響你,不 讓其他東西來影響你,建念佛堂給大家做增上緣,道理就在此地;換句話說,這個念佛堂 就是華嚴三昧。所以一定是依一心,依真性,無盡緣起那就是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 佛剎土依正莊嚴,都是從一心變現出來的。這個一心是自己的一心,你聽了你馬上就懷疑 ,我的心,我的心有這麼大的力量嗎?我真會變嗎?我想變一個牛,怎麼想也想不出來, 牠也不會現前。所以聽了經之後,回去再打妄想那就壞了,那真的叫三世佛都喊冤枉。佛 講的這個心,心到底是什麼樣子?到底在哪裡?找不到。你要不相信,回去讀《楞嚴經》 ,《楞嚴經》釋迦牟尼佛問阿難尊者,佛問他心在哪裡?阿難說了七個地方,佛都搖頭都 否定。阿難原本以為自己很聰明,被佛一問,才曉得自己是生死凡夫,迷惑顛倒,一無所 知。他回過頭來請教佛,我不曉得心在哪裡,佛應該告訴我心究竟在哪裡?釋迦牟尼佛說 了很長一段話,十番顯見,說明六根的根性就是自己的心性。六根根性只說一根,眼根的 見性,一根明白,其餘的五根根性都是自己的真心。那麼這才說明,說明一個現象,「真 妄不二」。不但心跟識沒離開,阿賴耶識是妄心,相宗裡面說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為什 麼?阿賴耶識的體是真心,阿賴耶識的現相、作用是妄心;真妄和合,真妄沒有離開。就 好比以金作器,金跟器沒離開,二而不二,這才是事實真相,佛希望我們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說明虛空法界是自己,如果說虛空法界跟自己是一體,這個只可以說貼近, 當中還有一層隔礙,為什麼?虛空法界、自己,還有一層隔礙。虛空法界就是自己,這個 裡面一絲毫的隔礙都沒有,而後我們才明瞭,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裡面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句話很不好懂,只有悟入華嚴三昧的人,他點頭,沒入華嚴三 昧的人,他愈聽愈迷惑。真正懂得了,這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般若經》裡面 講,這是悟入根本智,這是屬於根本智。然後從這個地方起行,事實真相完全通達明瞭, 你的起行當然不一樣。起行是什麼?就是佛在經典上所說的,如來與這些大菩薩們,在十 法界裡面隨類化身、隨機說法,這就是他起行了。   這個地方同修們一定要注意,覺悟的人,徹底覺悟就稱之為佛,覺悟還沒有徹底稱之 為菩薩。所以菩薩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覺悟雖然沒有達到究竟圓滿,他也有能力隨類化 身。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圓教初住菩薩就有這個能力,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 麼身。就如同《華嚴》末後五十三參,五十三參那五十三個人,他所示現的都是凡人,這 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那就是我們現實的社會生活。這些人是明白人,我們現在 一天到晚也過生活,我們是個糊塗人,對於事實真相一無所知,所以心裡面有妄想、有憂 慮、有煩惱。明白人這些東西統統沒有了,明白人來幫助這一些沒有明白的人,這就叫菩 薩度化眾生。菩薩是明白人,什麼叫度化?幫助我們覺悟。可是他幫助我們覺悟,我們是 不是就能覺悟?不一定。這所謂各人根性不相同,根性利的人很容易,他一幫助,我們覺 悟了,根性鈍的人那就很難,就不容易覺悟。   哪些根性利的?說實在的話,凡事不太計較,分別心很淡,執著的心也很淡,什麼事 情大而化之無所謂,這種人很容易在大乘法裡面開悟。凡是事情斤斤計較、分別、執著, 這個人佛菩薩看到很難教,那是《地藏經》上講的「剛強難化」。他什麼剛強?他分別、 執著的情執很重,凡事都斤斤計較,這就比較上麻煩。好在諸佛菩薩度眾生,他們不著急 ,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再來,來生還不能成就後生再來,他有的是時間,他不在乎。眾生 不管你落在哪一道,他都清楚、都明瞭。我們這一生在人道,他變一個人來幫助我們,我 們不能接受,雖不能接受也聽了不少,阿賴耶識裡總種了一些善根。來生假如我們做得不 好,墮到畜生道,這些菩薩、佛菩薩,又會變成畜生來跟我們作伴,也給我們天天講經說 法,畜生裡頭也有菩薩在講經說法。你們不是常常聽說,畜生也念佛,畜生也往生,也站 著走的。所以諸佛菩薩永遠不離開眾生,「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但是有一個條件,這 個人有求覺悟的這個念頭,佛才不捨你,才永遠跟到你、幫助你。如果你根本就沒有求覺 悟的這個念頭,佛只好在旁邊看著、等著,什麼時候你有這個意念,他什麼時候才來,沒 有這個意念,他不來。這個不是他不慈悲,你還不想覺悟,還不想了生死出三界,還不想 成佛,他就不來了;你有這個念頭他就來。這個叫做萬行,這個叫做莊嚴佛果,這就是無 相能現一切相,能夠隨機教化,隨機說法,隨類現相,隨機說法,這也叫做華嚴。莊嚴自 性、莊嚴法界、莊嚴眾生,這就有華嚴的意思。一心修學就叫做三昧,這個話是說我們初 學的人,我們一心修學,就叫做華嚴三昧。 (s:諸佛菩薩有的是時間,他不在乎。聽起來好酷.....人類看漫長的八十年,佛菩薩看 可能只有八秒。最長十秒,最短可能瞬間,這個人就又變一個樣子,佛菩薩就很有耐 心、無止盡的耐心,陪伴這個眾生、看護他、教導他。佛菩薩真的好偉大!~>"<~) == 南無阿彌陀佛。 昨天除夕從起床就一直忙到半夜,實在太累了。就算勉強讀經,學習的品質一定很差。 今天大年初一,以讀經為一年開始,是大好事。 願一切眾生,今年皆得平安如意; 願一切同修佛友、他教信徒,今年都道業精進、福慧增長; 願佛版今年和氣無諍,法語充滿,接引更多學佛人。 南無阿彌陀佛。 -- 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 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 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 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9
opm:南無阿彌陀佛 02/10 14:41
summertrees:竟然還有人看啊 XDDD 真是大年初一的好預兆! 02/11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