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24集   請掀開經本,第七面第一行: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上一次講到這一小段,因為時間的關係,還有一些意思沒能說出來,今天我們還要做 補充。我們學佛一定要以佛做我們的榜樣,特別是修淨土的同修,我們的榜樣就是阿彌陀 佛,一定要很認真努力向阿彌陀佛學習,學得跟他一樣。阿彌陀佛在哪裡?這一部經就是 阿彌陀佛。在過去也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如果我們能將這部經,不但是能信、能解、還得 能行,一定要做到。如果百分之百做到,你就跟阿彌陀佛一樣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 定是上上品往生,生實報莊嚴土,這個地位就高。如果我們不能學得百分之百,能夠學到 百分之七、八十,那麼也可以說是,決定可以生到方便有餘土。七、八十也不行,能夠學 到百分之三、四十,同居土往生決定有分。如果說是信而不解,解而不能行,往生就沒有 把握了,這正是所謂「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就是因為沒有去做,沒有認真去學習 。   這個地方第一句,『心常諦住度世之道』,如果合本經來講,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願願都是幫助眾生往生不退成佛。我們讀四十八願,一定要依佛陀這個好樣子,自己從 內心裡面也要發這樣的大願,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阿彌陀佛沒有為自己,說實在話,也 沒有自己,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所以他是念念為一切眾生,我們要想學佛,就要從 這個地方學起。「三輩往生」裡面跟我們講的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個地方 所說的發菩提心,也可以的指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真正的菩提心,果然能夠依教奉行 ,我們於『一切萬物』自然就『隨意自在』。「隨意自在」在此地來說,就是隨類化身, 隨機說法。像《梵網經》上世尊所說的,「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千百億是同時的, 同時可以化千百億身,這千百億身是不是一個樣子?不盡然,如果是一個樣子,佛的能力 還是有限。千百億身,千百億種身分,每一個身分都不相同,每一個身相也不一樣。他那 個身是怎麼現出來的?是無心變現的。無心是隨眾生的心念變現出來的,每一個眾生心念 不相同,所以佛的德相不一樣,一定是滿眾生的心願。不但現色滿眾生的心願,說法也滿 眾生的心願,這叫隨意自在。   下面這一句就好,『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通常我們講「庶類」是專指一切大眾 ,人間的大眾。在此地的意思廣,可以包括九法界,從佛的境界裡面說,九法界眾生都可 以說是庶類,通常我們說十法界,十法界裡面都可以講是庶類。要緊的是「作不請之友」 ,這些眾生沒有來請你,沒有請你說法,你就要去。這個樣子是不是違背了師道?世出世 間法,我們曉得都是屬於師道,師一定要尊重,尊師重道。印光老法師告訴我們,「一分 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我們的修學,我們能得多少東西,不在老師教 ,在我們作學生的善學,我們要會學,會學以一顆真誠清淨心去接受,你才能夠得到。所 以同樣是一個老師,同樣在一個教室,老師上課有幾十個學生在聽。過去我在台中親近李 炳南老居士,李老師上課學生大概有七、八十個人,是一個大班。這麼多學生當中,大家 都聽老師講學、講經,每個人所得到的不一樣,受用不相同,這個絕不是所謂根性有利鈍 ,根性利鈍多少有一點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誠敬。果然有真誠、恭敬,極其魯鈍的根 性也能開悟。   世尊當年在世,學生裡面就有很魯鈍的,諸位讀經都知道周利槃陀伽,我想你要跟他 一比,你比他聰明多了。他念一首偈,念上句,下句就忘掉了,再教他下一句,上一句記 不起來了,我想你們還沒到這種程度。他在世尊會上能證阿羅漢果,能得辯才無礙,什麼 道理?誠敬,這一點我們要曉得。所以佛法是師道,因此示現佛的身分度眾生,就相當不 方便,一定還要去找其他諸佛如來,去示現作學生,幫助你去度化眾生,這所謂是「一佛 出世,千佛擁護」,還要一千尊佛來示現做他的學生。這些學生不是普通人,許多是諸佛 如來法身大士再來的,他們示現的身分是佛弟子,作佛弟子就方便,可以「為諸庶類,作 不請之友」。因為他不是示現老師的身分,他示現的是同學的身分,學長的身分,這好講 話,不必要那麼樣的拘束。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菩薩成佛之後,還要 倒駕慈航,退到菩薩的地位上來?就為了這一句話。所以這是慈悲到了極處,一定會回頭 ,隨類化身,這才能夠普度眾生,滿足你因地上所發的弘願。   這一句經文,我們自己要仔細思惟,怎樣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是真正的行菩薩道,真正實現「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願,一定是常常存這個心,「心 常諦住」,要常常去做到,「作不請之友」就是你做到了。怎麼個作法?善巧方便無量無 邊,你一定懂得觀機。什麼時候、什麼處所、對什麼樣的眾生、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你 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幫助他?契機契理,這是活的不是死的,活活潑潑。《華嚴經》自始至 終這一種活活潑潑的例子太多了,那是一本好書。本經所講的是原則、是綱要,《華嚴經 》裡面講的是細行,細節應當要怎樣去做。它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你真有心、真肯做 才行,這句話我重複了很多遍,因為太重要。我們今天學佛對於這一層,實實在在講疏忽 了。這個心,你說沒有心還真有心,說有心又不見行動,我們今天處在這個狀況之下。換 句話說,信心不夠堅定,願心還不夠強,遇到事情因循苟且不肯認真去做,尤其不能主動 去做,「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是主動去做,這才是菩薩。如果有人勸導你去做,督促 你去做,你勉強去做,那是小乘人,那不是大乘,大乘決定是主動的,這一點我們要認真 去學習。再看底下這一小科: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這兩句話重要。『如來甚深法藏』就是指的這一部《無量壽經》,關鍵在「受持」這 兩個字,「受」是接受,真信、真解、真能做到,這叫受;「持」是保持,永遠不會喪失 。這一部經典,特別是夏老居士這個會集本,我們看起來不深,他說「甚深法藏」,我們 看起來不深,都能看得懂,這是這個經的好處,會集得好。因為這一部經它的作用,是要 普度法界一切眾生。法界眾生,聲聞、緣覺、菩薩根性利,有智慧、有神通;我們六道凡 夫,特別是惡道眾生根性很劣,佛用什麼方法能夠普度這些眾生?這個經我們在經題上說 過,這部經希有,一切諸佛都讚歎,道理在哪裡?能令五道眾生平等成佛,五趣就是指的 六道。六道眾生都能平等成佛,或者古德也有說五乘,五乘的意思就很圓滿,五乘是菩薩 、聲聞、緣覺、人、天,實在講這個經還包括地獄眾生,九法界一切眾生平等成佛,這真 正不可思議。   所以深的人看起來甚深,淺的人看起來甚淺,這就妙,所以能夠普及,能夠受一切大 眾的歡迎,道理在此地。每一個人看到歡喜,無論是哪一種根性,真的是古德所講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各種不同根性的人接觸都生歡喜心。當然這個與阿彌陀佛的法緣 有關係,一切眾生久遠劫來跟阿彌陀佛結了緣,緣深,聽到名號、接觸經本就觸動善根, 他歡喜心才能夠生起來。說這個經甚深,也得要略說說,怕的是有初來聽經的同學,未免 有疑惑,因為翻翻這個經本覺得不太深。不但是這部經,更淺的、更白的,佛說《阿彌陀 經》許多人都會念,都能夠背誦。《阿彌陀經》像講故事一樣,我們看起來好像很淺不深 。可是諸位要去看看蕅益大師的註解,看看蓮池大師的註解,註解反而看不懂,經很容易 看懂,註子看不懂,那是什麼原因?甚深法藏。   這一部經我們過去曾經講過多遍,常說。要是世尊詳細跟《無量壽經》做個註解,有 沒有註解的本子?有。哪個本子?《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這個經的註解。大家一看《 華嚴經》的確深,《華嚴》是這個經的註解,這是原文比《華嚴》當然要深。《華嚴》有 沒有講解?有。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就是《華嚴經》的註解。所以諸位要 曉得,今天我們將全部的《大藏經》把它濃縮,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再 濃縮就是《無量壽經》,從這個地方你就能夠體會,這個經確實是甚深法藏。如果是說徹 底的通達明瞭,佛說得很好,「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徹底究竟通達明瞭,這是諸佛如來 行。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都不行,等覺菩薩還要得佛力加持;換句話說,他才能解、能證 。我們在今天這一會也在研究討論,好像也能說、也能聽,沒錯,我們在此地能說、能聽 、能解、能體會經中的大意,還是得諸佛如來本願威神的加持,如果不得佛力加持,我們 凡夫不能說。不但說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你聽懂也沒有這個能力,你能夠聽得懂,能夠聽 得歡喜,都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現前得佛力加持,所以才能夠受持如來甚深法藏。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一句話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佛種性」是什麼?佛在經 上告訴我們,「佛種從緣生」這是說阿賴耶識裡面,含藏著成佛的種子。這一個種子如 果你要能夠保護它,讓它相續不絕,不絕就是不斷,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成佛。我們修行為 什麼不能證果,不能成就?斷了。佛種這兩個字意思很廣很廣,不但廣也很深。我們每一 位同修,你有緣分到此地來,聽兩個小時經,到念佛堂念兩個小時的佛,都是你佛種起現 行。過去生中阿賴耶識,如果沒有作佛的種子,你今天在此地坐兩個小時,不可能,坐不 住,坐不了五分鐘他就趕快往外跑了。所以證明諸位同修的善根、福德、因緣,在這一生 當中圓滿具足,具足就有機會作佛,只要你把這一句掌握到,你就有機會作佛了。每一個 眾生,我們不要說每一個人,說每一個人範圍很小,說每一個眾生範圍大,往上包括菩薩 、聲聞、緣覺,往下就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全都包括到,說眾生都包括到。一切眾生 十法界的種性統統都有,哪一個眾生沒有佛種?沒有菩薩種?沒有聲聞、緣覺種?我們今 天雖然在人道,一定要曉得,我們也有地獄種子,也有畜生種子,也有餓鬼種子,統統都 具足。   人死了以後到哪一道去,這可不定,看他臨終一念,哪一個種子的力量強,佛經裡面 常說「強者先牽」,強的那個力量首先把他牽著他去受報。所以臨終大事因緣,佛法裡頭 不是講生死大事,是死生大事。講生死那是一個階段,講死生那個時間太長,死了就生, 生了又死,死了就生,沒完沒了永遠不斷;這兩個字顛倒一下,那個意思完全不相同。了以後你到哪裡去受生?這叫大事,生死不是大事,那真叫小事;死生才是大事,都決定 在末後這四個字,「常使不絕」,這四個字做了主宰。   「佛種」是什麼?佛在這個經上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一向專念阿彌陀 佛」,這是佛種。我們心裡頭確實有,你只要有阿彌陀佛,你就有佛的種子。中國人家家 都拜觀世音菩薩,你有觀世音你就有菩薩種子。聽說過去新加坡還演過《濟公傳》,你頭 腦裡頭有個濟公,你有阿羅漢的種子。餓鬼的種子是貪愛,慳貪是餓鬼種子,瞋恚是地獄 種子,統統都有。現在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哪一個種子常常現前,這個關係太大太大。佛 在此地教給我們,最好是「護佛種性」。所以為什麼我們建念佛堂?為什麼每天要念十二 個鐘點的佛?就是實現這一句話,「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種念佛堂只要住上三年,你 就可以拍拍胸膛,我往生決定有把握,一點都不假,三年的時間你這個種子產生力量。你 沒有這麼長時間薰習,雖有佛種,這個種子力量不夠。所以現在我們李會長為我們大家每 一天都在忙著,作夢都沒有忘掉建彌陀村,他現在頭腦就只有一個彌陀村,其他的什麼都 沒有。而且這是三寶加持,這一方的眾生有福,找到一塊很理想的地,我想有不少同修都 去看過,佛菩薩安排。原本是看中隔壁這一棟大樓,那是上帝的意思,不讓我們在那個地 方用他的,給我們安排到更好的地方去。聽說現在這個主人天天在哭、天天在流眼淚,他 是基督徒上帝安排的,他沒法子。   彌陀村建成之後,如果能長住在彌陀村,實在講彌陀村將來還得研究怎麼個辦法,實 在講很可以用三年一期、一個階段,在這個地方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念上三年,可以說確 確實實有能力自在往生,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多住幾年也決定不礙事,真正可 以達到生死自在,那個一點都不假。有這種功夫,我們可以或者移到其他念佛堂去念佛, 彌陀村可以讓給別人,希望多成就一些人。三年決定可以達到生死自在,我肯定說這句話 ,也是這一句經文做依據。我們平常念佛的功夫不得力,就是功夫常常間斷、常常夾雜, 這樣念法念上三百年都靠不住,別說三十年,三十年真是靠不住,一定要統統放下,一心 一意,像《楞嚴經》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在彌陀村、 在念佛堂裡頭確實可以做到,這就是真正做到「護佛種性常使不絕」。一定不能間斷、不 能夾雜,佛號決定是二十四小時不中斷,把你所有的雜念、憂慮、牽掛統統念掉,這才是 護佛種性,其餘的九法界的種性,我們都把它遠離,只護持佛種性。所以這一句「甚深法 藏」是指《無量壽經》,「護佛種性」就是念佛,持名念佛,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不退成 佛,這是多麼殊勝,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夠相比的。   再看底下這一段,前面說的是自成就,自利,自利還要利他。實在說,佛也是在經上 這麼教導我們,自利之後才能夠利他,自己沒有成就要想成就別人,佛在經上常說「無有 是處」,沒有這個道理。你要想度眾生,你要先度自己,自己沒有得度,沒有法子度眾生 。自己得度,在淨宗裡面就是你真正有把握往生,你是自己得度了。真有把握往生,往生 的品位不必去理會,品位高低無所謂。如果自己一味執著我要高品位的往生,那你度眾生 的這個願就沒有了。換句話說,你能不能高品位往生?未必,為什麼這個說法?因為你有 分別,你有執著,你還好高騖遠,所以你縱然能往生你的品位不高。反而不如心裡頭一絲 都不掛,什麼也不求,老老實實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那種人品位高,為什麼?他沒有分 別、執著。由此可知,我們平時隨緣度化,對自己念佛往生沒有障礙,不但沒有障礙還有 功德。   大慈菩薩就說得很好,你能勸兩個人念佛,就比你自己修行還要殊勝,這兩個人要記 住,這兩個人真的往生才算數,不是說我平常勸幾個人來念佛,拉幾個人來聽經,拉幾個 人到念佛堂念佛,這個不作數,真的往生了。你在一生當中幫助兩個人成佛,你的功德太 大了,你想想你將來會不會往生?決定得生淨土。你臨命終時,《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 楚,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們的智慧、德能、神通,幾乎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這我們在四 十八願、在經上都看得很清楚,這個決定不是假的,我們要往生的時候他們都看到。縱然 我們自己差一點、懈怠一點,我們阿賴耶識這個佛種性也相當強,這兩個人在極樂世界, 還不趕緊拉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他會跟阿彌陀佛說,我們兩個人到這個地方作佛是他 勸的,現在他快臨命終,我們趕快去接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這麼個道理。所以大 慈菩薩講,你能夠勸十幾個人、幾十個人往生,真往生的,你那個福報就無量無邊,你能 勸上幾百個、幾千個,你就真的是菩薩了。所以此地經文先教給我們,「悲演濟度」:   【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   這六句是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隨緣隨分,接引眾生。佛將來接引我們,我們要接 引有緣的眾生。這個有緣也是過去生中,他有善根、福德,過去生中曾經修學過這個法門 ,可惜他沒有遇到緣,沒有遇到緣他不相信,善根不能現前,我們要勸導他、幫助他善根 發現,這個功德就很大。所以第一個條件你要有『悲』心,「悲」是拔苦。縱然你這個朋 友,你認識的這個人,他現前是大富大貴,不是一般貧賤之人。雖然眼前大富大貴,我們 把眼光往遠處去看一看,他這一生所造的行業,會不會墮三途?會不會依舊輪迴流轉?如 果是這個樣子,他很可憐,他的前途黑暗,菩薩就興起大慈悲心憐憫他。眼前的富貴非常 短暫,往後的前途一片黑暗,這是經上常講的「可憐愍者」。你先要認識,先得明瞭,後以你的智慧,以你的善巧方便,『演慈辯』,「演」是表演,「辯」是說明,要做出樣 子來給他看,這是真正的慈悲;慈悲用現在話說,愛護、關懷、全心全力去照顧他。   == 南無阿彌陀佛。 土城承天禪寺明天(農曆正月初六,國曆2/25)開始拜梁皇寶懺, 有興趣的版友歡迎參加喔~ ^^ 我拜千佛拜到鐵腿,但法喜充滿啊!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證嚴法師《靜思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9
congency:隨喜讚嘆!南無阿彌陀佛! 02/15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