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應供 。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下面這是通號,從「如來」到「佛世尊」,這是通號。每一尊佛都有這十號,都有這 十種通號,這個通號是什麼意思?完全是性德的流露,性德之名,我們要懂得。社會有一 些人不求甚解,講到佛好像他懂得很多,佛裡面如來佛最大,說這話很外行,如來佛最大 ,大概《西遊記》看多了,孫悟空那麼大的本事都跳不過如來佛的掌心,錯會了意思。所 以如來是佛的通號,每一尊佛都有十號,具足十號這才稱之為佛。   第一個號叫『如來』,「如」是什麼意思?如是真如,真如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哪 個沒有?一切眾生個個具足。雖有你現在迷了,迷失不是真的失掉,是迷失。那要問你, 你的真如起不起作用?起作用,雖起作用你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作用?起心動念的時 候第一念,第一念是真心,第一念是如如,第一念是佛知佛見。凡夫的毛病在哪裡?第一 念不能保持,如果能把第一念保持住,這個人就成佛,就叫做佛,就叫做如來。凡夫第一 念時間非常短,一剎那;第二念就落在意識裡面去了,第二念是什麼?分別、妄想、執著 統統起來了,這就變成凡夫。譬如我們眼見,張開眼睛看到一切大眾,你還沒有分別,還 沒有執著,還沒有起妄想,你心地很清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佛知佛見,這是 見性,見色性。可是第二念麻煩了,這個是張三,那個是李四;這個好人,那個壞人,麻 煩大了,完全掉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去了,一下就墮落成凡夫。什麼時候你能把第一 念保持不變,你就成功了。佛家裡面講的方法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說穿了就這 麼一樁事情,怎樣保持最初這一念不變,這叫一念,我們淨土宗叫一心。念頭才一起,二 心、三心,就變成多心。二心、三心、多心,是凡夫,那個念頭妄想愈多愈糟糕,愈多愈 往下墮。   所以一切法門裡面,念佛這個法門最殊勝,一天到晚沒有別的念頭,起心動念阿彌陀 佛。我教大家這個佛號怎麼樣念得得力?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你念佛才會念得好,功夫 才會得力。不要看到這個張三,那個李四,糟了,這個阿彌陀佛,那個阿彌陀佛,阿彌陀 佛,統統都是阿彌陀佛;你看你永遠是阿彌陀佛,你就成佛了。不但一切人是阿彌陀佛, 一切物也是阿彌陀佛,一切事也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都是阿彌陀 佛變化所作。西方極樂世界寶樹成行,眾鳥說法,寶樹、眾鳥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西 方世界如是,我們眼前世界何嘗不如是?也是如是。只是你自己不肯承認,你一定要打妄 想、分別、執著,那有什麼法子?所以境界怎麼轉過來,關鍵就在此地。   今天佛七圓滿,光陰過得很快,諸位從海外各個地方到此地來,在這邊念了七天佛, 想必大家也能感覺到念佛,這個地方念佛很殊勝。其實我告訴諸位,你們這七天在此地念 佛,這個狀況遠遠不如我們平常念佛。我沒有進念佛堂,我清楚得很,什麼原因?我們平 常念佛,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晨六點鐘起香到晚上六點,念十二個小時。星期六到星 期天,念三十六個小時,一個星期念佛九十六個小時,大家的心是平靜的。我們講這個思 想波,它波動的幅度不大,很接近水平線,所以這個道場不一樣,無比的殊勝。你們諸位 從海外來的,平常沒有這種訓練,一下來了一百六十多人,每個人思想波上上下下起伏都 不一樣,所以進入念佛堂,當然把這個念佛堂搞亂了。所以本地的同修,你聽到我這個話 ,你會感覺到不一樣,外面來的因為他平常沒有接觸,他不曉得。平常念佛比佛七殊勝太 多太多了,所以歡迎同修們常常來念佛,參加我們平常念佛,比佛七念佛殊勝很多倍,所 以這個道場希有難逢。主要就是進入念佛堂身心清淨,一切放下,再沒有雜心妄想,這個 標準就是真如。雖然沒有達到這個水平,與這個水平靠近就得受用。   來,「如來」古人解釋「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就叫做如來。怎麼乘如實道而來?實 在講,與如相應而來的,來幹什麼?來現身,來說法的,這是講我們應身佛、報身佛。像 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他是再來人,他不是凡夫,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 為說法,他就示現八相成道,這個人是乘如實道而來應化的,他是如來。我們是怎麼來的 ?我們是業來的,業報來的。你造作的善業惡業,我們是乘業報而來的,所以不自在;如 來自在,這個業來就不自在。這兩個字講法很多,單講這兩個字,十天都講不完,我們用 不著這麼麻煩,懂得它一點意思就行了。   《金剛經》上還有個解釋,也解釋得很好,佛說「如來者,諸法如義」,這個講得好 。這個說法是廣義的說法,對我們修學人來說非常有幫助。像我剛才教你們在念佛堂念佛 ,看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諸法如義,我們把《金剛經》這 句經文落實了。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但在我們道場,我們道場外面,整個世界、 一切眾生、一切人事、一切萬物,皆是如來,這是諸法如義。為什麼?一切法都是自性變 現的。自性是真如,真如變現之物,所以它從真如而來。這個意思諸位如果聽了還不能夠 明白,我們就比喻說。我們把黃金比作真如,我們用這個黃金,造一個地藏菩薩的像,這 個地藏菩薩金的、金像。他是從金而來,這個像是用金而來塑造的,金比作真如,這個菩 薩是從如而來的,就這個意思。所以佛在《華嚴》上告訴我們,宇宙之間萬事萬法,「唯 心所現」,那個心就是真如,就是唯真如所現;就好比講萬事萬法的時候,都是依黃金而 造成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乘如實道而來的,所以佛才講「 諸法如義」,這一句話講得才真正圓滿,真正是講到了極處。所以佛在經裡才說,眾生成 佛的時候,見到大地眾生皆成佛道,就是這個意思。你哪一天看到所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 陀佛,恭喜你,你成了阿彌陀佛。我們這個念佛堂,跟其他念佛堂不一樣的地方在此地, 每一個人除自己之外,看別人都是諸佛如來。   講到佛的三身,「法身」,無來無去,法身是《華嚴經》上講的毘盧遮那,毘盧遮那 是梵語,意思是遍一切處,盡虛空、遍法界,是法身。所以你要曉得,佛法裡面常講「十 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真如,沒有來去,只有示現,哪裡有感,哪裡就有應 。這個示現很不好懂,我們現在利用科技來比喻,那是容易懂得多。譬如電視機,大家現 在最熟悉的了,全世界的這些色相,你撥哪一個頻道,那個相不就立刻現前?問問那個相 是不是從那邊到這兒來了?沒有。無論在哪個地方,頻道一撥對了,影像立刻就現前,沒 有來也沒有去。不想看了,關掉它就沒有了,不來不去。 (s:廣欽老和尚圓寂前留下一句「無來無去無代誌」。老和尚是見性的菩薩了吧?!)   諸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應身說法,也是不來不去。我們自己現在有沒有來去?跟諸 位說,也是不來不去。你自己以為有來有去,錯了,那是你的錯覺,是你錯誤的想法,你 錯誤的看法。你現在坐在此地,此時現身,你離開走的那一步,你在這一步現身,這一步 滅,那一步現。豈不聞《金剛經》上所說的「如露亦如電」,如露如電是比喻什麼?比喻 這個現象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短暫到沒有辦法覺察到,所以叫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什 麼意思?如果它真的沒有生滅,說個不生不滅,那不叫廢話。有生滅而叫它不生不滅,生 滅的時間太短暫了。說生,它已經滅了;說滅,它又生了,是這個意思。就是《金剛經》 上講的「如露亦如電」,這才是事實真相。   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我們又何嘗不是應化在世間?不一樣的是,他跟真如相應,我 們跟煩惱相應,差就差在這裡。可是煩惱還是依靠真如,沒有真如哪來的煩惱?迷了真如 起煩惱,沒有離開真如,一定要懂得這些事實真相。古德講「無來無去」這是法身;「第 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這叫報身;乘真如實相之道如是而來,這叫應身。說得也 不錯,也行,能講得通,可是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錯了。所以讀經聞法確確實實要離相, 「即相離相」,「離即同時」,我們才有入處,才有悟處,就怕執著,一執著就死在裡面 。殊不知真如活活潑潑,真如變現一切法也是活活潑潑。   「法身」是真如理體。現在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在佛家裡面講就是 真如,就是自性、真心,它能變能生,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變所生。「報身」是什麼?身是示現的自受用,示現這個身,自受用的都是報身。佛的報身是智慧的報身,凡夫的報 身是煩惱的報身,你受報來的。「應身」是他受用。佛有應身利益一切眾生,我們這個身 要是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為大眾服務,這個身是應身。在我們道場,每天在這裡做 義工的,是應身,為大眾服務;自己受用的,自己的感受,那叫報身。我這種說法諸位容 易體會,所以佛有三身,我們凡夫也有三身,佛的三身與真如相應,我們這個身與真如不 相應,不相應是怪我們自己迷失了自性。我們有法身,原本跟真如是相應的,是一樁事情 ,迷失了,完全變成無知了,過失在此地。所以佛很慈悲幫助我們恢復,怎麼個恢復法? 除掉妄想、分別、執著就恢復了。妄想、分別、執著是你自己起來的,別人沒辦法幫你除 掉,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是你自己生起來的,還得你自己把它除掉,什麼人都幫 不上忙。 (s:廣欽老和尚說:「各人吃飯各人飽」!沒有人能替我們吃飯啊!)   諸佛菩薩慈悲,只是把這個真相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我們清楚明白了,曉得我們 受害的原因是這個,除掉就好了。有很多人,「好難除不掉」,哪有除不掉的,你不肯除 那有什麼辦法?為什麼不肯除?貪戀色身,貪戀眼前的受用,沒有離開貪瞋痴,所以你生 活在煩惱裡面,你不是生活在真如裡頭。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他生活在真如裡面,所 以他得大自在。那一種究竟圓滿智慧的生活是佛,佛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生活;菩薩是大智 慧的生活,大智慧沒有圓滿;凡夫是無量無邊貪瞋痴慢的生活。這個決定、轉變都在自己 ,不在別人,所以自己想成如來,搖身一變就是如來。為什麼不把煩惱習氣丟掉?這一點 很重要,煩惱習氣丟掉,就是六道輪迴丟掉了,就是無量劫的生死丟掉了,你就不生不死 ,生死是假的,不是真的;關鍵就在一念迷悟,你今天丟不掉,你還在迷,你沒覺悟。   念佛堂是訓練你的定,講堂幫助你開慧,這個道場定慧等學。如果不聽經單單靠念佛 成就,過去李老師做了一個比喻,單單靠念佛,靠修定成就,好比是需要十年你才能成就 ,才能明心見性。如果你再能夠聽經,再能研教,可能就把時間提到三年、五年,你就開 悟了;這就是說定慧等學的利益,定慧等學的功德。因為你在念佛堂念佛,貪瞋痴慢用佛 號壓了,石頭壓草拼命的壓,壓到一個飽和點壓不住的時候就完了,就爆發了。可是你聽 經聞法,這個智慧是什麼?你一面用定壓,一面用智慧把它化解,把它化掉了,就沒有了 ,這個方法好。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一定是定慧等學,效果非常殊勝。   我們看到佛的德號,德號實在講就是自性的德號,看到「如來」這兩個字,我們怎樣 落實?怎樣來學習?想到我這一生不是到這個人間來了嗎?要跟如相應,我們就叫如來; 跟如不相應,就不是如來。如是什麼?如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般若經》上 說得很好,可以說六百卷《大般若》,世尊二十二年所說,歸納出來兩句話,「不可得, 無所有」。這兩句話在《般若經》裡面,重複了幾百次之多,這是跟你講真的。為什麼「 無所有,不可得」?無所有是講現相;不可得是講受用。《金剛經》上跟你講的「夢幻泡 影、如露如電」,豈不就是說明「不可得,無所有」嗎?不可得你要想得,無所有你認為 有,你跟如完全相反,你不如,你是來了,你是不如來。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對人對事對 物那叫真正懂得隨緣,通常講隨緣兩個字誰懂得?隨緣兩個字意思太深太深了。真正明瞭 「不可得,無所有」才會隨緣,哪些人隨緣?諸佛如來應化在這個世間隨緣,我們凡夫哪 裡能做得到?凡夫是隨順煩惱,不是隨緣;諸佛如來隨緣是隨順真如,怎麼會一樣?   第二個名號,這都是自性的德號,『應供』。「應供」是說這個人他的修行圓滿成就 了。圓滿成就的相是什麼?圓滿成就的理,那就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通達明白,沒有 一絲毫的疑惑,沒有一絲毫的迷惑,不迷不惑了,表現在事相上是福慧具足,顯現出無量 的智慧,無量的福德。智慧跟福德都不好懂,尤其是福德,世間人總以為,在社會上有財 富、有地位、有產業這叫福德,這個觀念完全錯了,那不是真正的福德,真正福德不在乎 這些東西。釋迦牟尼佛與他的這些學生們,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們 所示現的就是圓滿的福慧。他們的生活很清苦,到外面托缽,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 一食。在我們凡夫看的時候,他有什麼福報,窮到這個樣子,要飯,還有什麼福?還有什 麼慧?你再仔細觀察,他們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身心清淨 ,世間任何人都沒有辦法跟他相比,他的人生得大自在,知道生從哪裡來?死到哪裡去?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才叫真正的福慧。   自己有福絕不自己受用,大家去享。我在這一生當中,見到兩尊菩薩。這個地方李木 源是菩薩,中國大陸還有一個崔菩薩,我見到這兩尊菩薩。他們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 ,過的是什麼日子?過的是一般很清苦的生活。他那些財富給社會大眾共享,沒有自己享 受,那是真菩薩不是假菩薩,世間一般人做不到,他能做到,他做得非常快樂。而且跟我 說,他很想出家,過幾年他發心他要剃度出家,吃長素。自己工作很繁忙,家裡也用兩個 人,請兩個人幫忙,請什麼人?殘障。殘障人找不到工作,沒人用他,他用殘障人。殘障 人智商就差了,他就真的就隨緣了,做飯,做得也不像樣照吃;洗衣服也洗不乾淨,叫他 們拿個衣服來,上衣跟下衣顏色都不對,他照穿,一句話沒說,也不怕人笑話,真菩薩, 那才叫隨緣;隨緣當中得大自在、得大歡喜。看到別人快樂,自己快樂;看到別人痛苦, 心裡就很難過,他好像這一生不是為自己活的,為眾生活的,這是菩薩。這是真正具足福 慧,「饒益有情」,饒是豐饒,對一切眾生的幫助,盡心盡力幫助別人。   他經商,是菩薩商人,真正菩薩,沒有人能跟他相比,這是示現,這是現身說法。這 樣的人,佛在經上講「應受人天供養」,他應當接受。他所接受的,給諸位說只是他需要 的,很容易滿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每一天出去托缽一次,那個缽裝滿夠吃了,再就 不多要了。一件衣服沒穿破,還可以再穿,穿破了補一補,還可以再穿。現在人你們要穿 的補衣服出去,這個不好意思,這個外頭人看到笑話。我告訴你,好,多出去跑,笑死活 該。現在世間人都是貪瞋痴慢,多笑死幾個,有什麼不好處。他笑死,他笑死,我不死, 我不死他死,這是智慧。我們看看這些真正行菩薩道的,真的不怕人笑,不但社會上沒有 人笑他,尊敬他!佩服他!沒有人能夠做得到,所以他就應受人天供養。我問他生意怎麼 樣?錢太多了,不斷的來。他跟我講錢很好賺,愈來愈多,來了怎麼辦?他布施,愈施愈 多,真的修大布施。他想出家,把他整個事業統統布施掉,真正是難能可貴。這是「應供 」。   第三個德號『等正覺』。「等正覺」也有經裡面叫「正遍知」,正遍知跟等正覺的意 思相同。「等」是平等,「正」是沒有邪,沒有錯誤,「覺」是覺悟;他的覺悟是正確的 ,是跟一切諸佛如來平等的,這叫等正覺。如果翻作正遍知,「正」,等正覺裡頭也有正 ;「遍」就是等的意思,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才叫遍;「知」就是覺的意思,所 以正遍知就是等正覺的意思。這個名號佛經裡面用得非常普遍,但是梵文稱為「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一般翻作「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地方用的詞簡單,把無上省略掉了,「 等」,等於諸佛如來,那就是無上的意思,這個德號非常重要。   佛法的修學,學什麼?一切德號當中佛沒有提其他的,特別提了這一句,「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要知道我們學佛學正覺,真正覺悟,學等正覺,與諸佛如來平等的正覺, 還要加個無上。諸佛如來只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正覺如來。大家看《金剛經 》江味農居士的講義,他在講義上解釋經文裡面「諸佛」這個名相。他解釋諸佛,就是用 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諸就是四十一,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諸佛,這個解釋得好。圓教 初住菩薩就有智慧、有德能、有神通,示現八相成道這個佛身。也就是說應以佛身而得度 者,圓初住的菩薩,就能夠示現佛身去教化眾生,所以他解釋四十一位是諸佛,正確。如 果加上「無上」,就不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究竟圓滿的果覺。無上只有一位,正等正 覺有四十一位,那正覺就更多了,在佛法裡面,阿羅漢、辟支佛都稱為正覺。由此可知, 十法界裡面有正覺,沒有正等正覺,沒有等正覺。等正覺一定是超越十法界,一真法界裡 面才是等正覺,十法界裡頭達到最高的這是正覺。人如果得等正覺那就是無所不知,無所 不能,圓教初住菩薩就有這種智慧能力,所以稱等正覺。   這個名號如何落實?你一定要確定自己學佛的目的,我們學佛不求人天福報,何況人 間的富貴。諸位要曉得,這些東西最容易迷惑人,如果你要不捨,你想能夠成就不容易。 那是什麼樣人?諸佛如來化身示現的,行,他可以享受五欲六塵,而不染著五欲六塵,高 明,行。如果我們享受五欲六塵,在五欲六塵裡面起了一念貪瞋的念頭,合自己意思,貪 愛;不合自己意思,討厭,只要少少有那麼一個念頭,你是凡夫,你墮落了。所以佛法雖 然並不主張人一定要修苦行,可是釋迦牟尼佛非常讚歎苦行,道理在此地。釋迦牟尼佛示 現的也是示現苦行,他為什麼不示現享受?因為大多數的眾生,絕大多數的眾生一享受就 迷惑,一享受就造業,所以他做了個樣子,反其道而行之。讓大家看了之後有所領悟,真 正放得下,放下就得大自在。不但世間法要放下,出世間法都不染著,你才能有成就。世 間法放下了,出世法還放不下,沒有用,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佛是教我們放下,不是換對 象,世間法放下抓住佛法,換對象,沒放下。徹底放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才得自在 ,這才是真正的享受。你們沒有放下,這個享受的經驗你們沒有,講了你也體會不到,真 正放下的人他才會懂得。諸佛如來的生活,這個生活才得大自在、大圓滿,真實的幸福。 我們應當要學習,要求正覺,把正覺一切的障礙,一定要遠離、要捨棄,只要障礙覺道的 統統把它捨掉,這樣就對了。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證嚴法師《靜思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21.128
whatflower:南無阿彌陀佛~ 03/23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