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現在在這個時代怎麼辦?師道已經沒有了。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教學過程裡面,我 常常勸同修們自己要想辦法,在現前我們找不到老師,我們找古人,古人裡面去找老師還 行,也能夠成功。依古人修學,在我們中國第一個人是孟子。孟子是很聰明的人,他想學 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已經過世了,孔子的著作存在,他讀孔子的書,有不明白的地方,向 孔子的學生請教,依孔老夫子做老師,一心學孔子,他也是真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 成功了。所以中國人稱孔子為「至聖先師」,稱孟子為「亞聖」,這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 個以古人做老師,給我們立下了很好的榜樣。以後在中國以古人為師有輝煌成就的,在中 國歷史上,像漢朝的司馬遷,提起來沒有人不知道的,司馬遷的老師是誰?左丘明。左丘 明跟孔老夫子同一個時代,我們就曉得他是怎麼學法?左丘明的著作《春秋左傳》,他學 《左傳》,讀《左傳》,學《左傳》,學得很像。他也成就一部偉大的著作《史記》,中 國的歷史第一部是他寫的,以古人做老師。唐宋八大家的韓愈,這了不起,唐宋兩代八個 大文學家排名第一,韓愈。韓愈的老師是誰?司馬遷,司馬遷是漢朝時候人。我們曉得韓 愈是讀《史記》,學《史記》,學得很像,成為一代文豪。這些例子都是告訴我們,學一 部書、一家之言,你才能有成就,不可以學雜,不可以學亂了。   在佛門裡面,最明顯的我們淨土宗的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淨土宗第九代的祖師,他 的老師是蓮池大師。可是那個時候蓮池大師已經往生,他讀蓮池大師的著作,學蓮池大師 ,他學得很像,學成功了。蓮池是淨宗八祖,他是淨宗九祖。我在台中學習的時候,李老 師非常謙虛,他說我的能力只能夠教你五年,勸我學印光大師,學古人,讀印光大師的《 文鈔》,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這是他謙虛,他要我以他的老師為師,認他 做學長,我們是同學的關係,他是這個意思,這是顯示他的德行。   因此我在在處處勸勉同修們,我也給你們介紹一位好老師,比印光法師還要殊勝,哪 一位?無量壽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好老師。阿彌陀佛在哪裡?現在擺在諸位面前的《無 量壽經》。你能夠一生依照這一部經修學,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學生。不但你這一生的業障 能消除,你無量劫來阿賴耶識的含藏業習種子統統可以消除,你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 淨土。你這一發心,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讚歎你,尊重你,你是彌陀弟子。所以諸位同修一 定要知道,珍惜這一個希有難逢的因緣。我們拜老師,還有哪個老師比這個老師更好?世 尊在經裡面對老師的讚歎,「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讚歎到極處。要曉得世尊的讚歎, 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對於阿彌陀佛的讚歎,我們還能不相信嗎?還有什麼猶豫, 還有什麼好懷疑的?   如果你不能夠依教奉行,你還是陽奉陰違,你造的罪業可就深了,不可以原諒,為什 麼?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你是沒有接觸過這個法門,沒有聽到這個經典,沒有讀過這個 經典,你造作一切罪業還情有可原。天天在這聽經,天天在念佛堂念佛,還幹一些見不得 人的事情,你的罪業就太重太重了,墮在地獄地藏王菩薩都救不了你,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趕緊回頭,佛家常講回頭是岸,只要你肯回頭,你就有救;你不肯回頭,你就沒救了。 這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要如法,要與佛在這個經典裡面的教誨相應,就如 善導大師所說的,《無量壽經》教我們要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教我們不可以做的, 不但我們不能做,念頭都不能起。   這一部經典裡面具足戒定慧三學,天天要讀誦,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改過,那叫真念 佛。怎樣與定學相應?「定」是清淨心,是平等心。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六塵 境界,自己要能把持得住。《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是 定。「不取於相」是不著相,不是教我們離開這一些事相,那你就錯了。「不著」是什麼 ?心裡頭沒有分別、執著,特別是心裡頭不執著,你的心就清淨了。心不執著,心就不會 被污染,你的心地清淨光明,這是定學。再說得淺顯一點,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誘惑,不 會被外面境界動搖,這叫定。以日常生活來說,我們守住簡單樸實的生活,不受外面奢侈 豪華的誘惑。這個社會我們不是跟它脫節,我們也看,也聽,但是決定不受誘惑。我們每 天粗茶淡飯,這個日子很好過,過得很舒服,生活很簡單,需求很少,真正做到不求人, 你說這個多自在,決定不被外面境界誘惑。   世間誘惑人的太多太多了,日用品裡面,你們家庭用的電器,日新月異,一、兩個月 新的款式推出來了,你一看動心了。他家裡有我還沒有,我不如人,趕緊也得去買,自己 原來有的,這個舊的並沒有用壞,為了面子趕快去換,你這就是被那些廠商,被那些設計 人騙了。魔在哪裡?那些人都是魔王,你逃不過他的魔掌,辛辛苦苦為這些魔王們服務, 為他們工作,你說你有多可憐。服裝設計師也是魔,設計一個新款式,去年那個落伍了, 不流行了,你就嚇得不敢穿了,趕緊要去買新的。說舊的穿了會被人笑,我常講被人笑有 什麼關係,笑死,他死我不死,他死。所以你要聰明一點,一件衣服可以穿上個十年不會 壞,你說你日子多好過。你家裡用的電器好好的保養,我想也可以用十年。大家都要用我 這個思想去過日子,那些魔王都好收攤子了,他不能再誘惑人了。所以我們要有智慧,要 有定力,決定不被他動搖。我們過我們自己的好日子,過我們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不被 人欺騙,這要靠定力,與定相應。怎麼與慧相應?「慧」是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清清楚 楚、了了分明,這是智慧。不是說人家一問,問什麼都不知道,那不行,樣樣都通達,樣 樣都明瞭,樣樣不執著,這才是真實智慧。 (s:我都跟小朋友說,賈伯斯是地球的破壞者。蘋果一代一代的推出,真是破壞地球。)   覺悟的人,學佛的人,生活在戒定慧之中,他的生活就是戒定慧三學。反過來看,眾 生很可憐,眾生生活在貪瞋痴煩惱裡面,所以佛說之為「可憐愍者」。菩薩能夠把慳貪轉 變成戒學,能夠把瞋恚轉變成定學,能夠把愚痴轉變成慧學,轉變就在一念之間。所以眾 生跟佛給你說穿了,就是那個一念之間,你一念轉過來,眾生成佛,一念迷惑,佛墮眾生 ,佛就變成眾生。佛跟眾生差別在哪裡?一念之間。佛菩薩對我們苦心的教誨,無非是教 我們覺悟,覺悟了就是佛菩薩,迷了就是凡夫。定慧深廣無盡,我們決定不能夠得少為足 ,有一點點小定,有一點小功夫,就自以為滿足,那個錯誤了。不斷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 升,每一天要認真用功努力,時時刻刻、在在處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我們 學習的場所,都是我們用功之處。前面曾經跟諸位同修講過道場,是在《華嚴經》上講的 ,維摩菩薩所說的道場,我們要能體會到這一層的意思,然後才能夠成就「明行足」,足 是達到圓滿,究竟圓滿。這一句意思實在講無盡的深廣,我們因為時間也只能夠給諸位、 給大家簡單介紹到此地。   下面第五個德號叫『善逝』,「善」是好的意思,善好;「逝」是去的意思,如果這 個名詞簡單來講是「好去」。這一句話很簡單,好像也很容易懂,好去,你到哪裡去?淺 而言之,人都要死,哪個人不死,我們不要怕死。過去有人跟我講「生死事大」,我告訴 他,生死事不大,沒什麼了不起,他聽了也很詫異。我告訴他,「死生事大」,他也愣住 了。怎麼死?死了以後到哪裡去?這個事才是大事。死了之後,佛法裡告訴我們,我們面 前擺了十條路,十法界,你到哪一個法界去?這個選擇是大事。可是諸位要曉得,不是在 你臨終時候選擇,臨終時候來不及了,你現在就要覺悟,現在就要知道選擇。特別是我們 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佛經裡面講的「五濁惡世」,而且濁惡到極處,能不警覺嗎? 再要是麻木不仁,那就不得了,死了以後,很少不墮三惡道的,你說這個事情大不大?   這個世間許多國家,甚至於還有些土著古老的預言,包括我們中國也有很多的預言, 說這個世間災難,特別是基督教,基督教講的是一九九九年世界末日,九九年就是明年, 上帝要跟這個世間人算總帳,最後大審判。我們這些人聽了不相信,不以為那是真的。如 果是真的怎麼辦?當然相信這個事情是真的,很少很少,極少數的人,大多數的人不相信 ,不但對這個預言不相信,連上帝也不相信。可是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教給我們,觀察社會 ,觀察人的思想、見解、行為,你就能看得出這個世間治亂。如果這個世間人心向善,這 是治世,天下太平;如果人心險惡,都造貪瞋痴,都造十惡業,那就必定有很大的災難來 。我們看看現在的社會,我在二十多年來,常常在世界各個地區去旅遊,我所見到的,五 逆十惡年年在增長,不但說是減輕,連停止都看不到,一年比一年增長,這怎麼得了?所 以死我們不怕,特別是學佛的人,學佛的人絕不怕死,死了以後到哪裡去?這是我們當前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人在這個世間很短暫,我想到我自己童年,我六、七歲的事情,我都 記得很清楚。我生長在農村,想想那個時候的情形就像昨天一樣,百年如彈指,我能體會 ,我有這個警覺。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畢竟是如經中所說的,「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得人身, 聞佛法,尤其是聞佛法當中,第一殊勝、無比殊勝的淨土法門,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一 點都不假。你要真正能成就,經典不要說多了,這一部《無量壽經》不能不透徹,不能不 明瞭。然後依照這個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修行,你這一生決定成佛,那才叫「善逝」 。善逝是去成佛,你要不能成佛,那就不算善逝,這是從事上講。再從理上講,給諸位說 ,「逝」就是無住,「善」就是生心。我們用《金剛經》上兩句話來講,「應無所住,而 生其心」,也是善逝的意思。無住,為什麼教你無住?因為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你心要 住在法裡頭,錯了。能住的心也是假的,《金剛經》給我們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 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能住的那個心不可得。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緣生的,凡是因 緣所生法都沒有自體,所以佛說「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佛怕我們體會不到這個意思, 還特別舉比喻給我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真的不是假的。   現在科學技術發達,照相機很便宜,幾乎每個人都有個照相機。你要問問你有沒有照 相機?很少有人說我沒有,大多數人都有。你們玩照相機有沒有開悟?你們玩照相機著相 ,按一下不就著相了嗎?我也會照相,我照相的經驗很豐富,照了幾十年。我跟你們不一 樣,我那個照相機快門按下去的時候,我就知道那就是生滅。生滅的現象就是那一剎那, 那一剎那下去了,永遠不可能再有那一剎那,跟前面一剎那是相同的,沒有了,所以我的 感受跟你們不一樣。這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如露亦如電」,電是閃電;《華嚴經》所 說的「剎那際」。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在這個現象裡面能體會到,說明什麼?說明 事實真相不存在,所以佛把它說做「夢幻泡影」,一點都不錯。這是說明一切諸法不可得 ,「萬法皆空」,能得的心不可得,你所得的那個法也不可得,你的心怎麼能住在那裡? 這個住就是牽掛的意思,你心裡面掛念著,你要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說出這個 真相,教我們「應無所住」,無所住的時候真心現前了。只要你有所住,那個住的心就是 妄心,不是真心。   我這個說法諸位能不能聽懂?如果你再聽不懂,我再給你說白一點。你每一天心裡頭 牽掛的,念念不能忘掉的,那就是你心有住。你想念的人,老人總是念著孫子,你那個心 就住在孫子上;年輕人一天到晚想賺錢,你的心住在錢眼裡面,可憐,不知道能住所住都 是一場空。你看你天天忙的是什麼?覺悟之後就不住了,不住是什麼?不放在心上。事有 沒有?事有。絕對不是說,你證得無住了,你對你那個孫子就不關心,就不管他,你就完 全錯了。還是疼他,還是管他,還是照顧他,沒有放在心上,心裡面清淨平等,這個是對 的,這個就叫什麼?「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了。如果你心有住就有障礙,心 無住就沒有障礙,所以《華嚴經》是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的法界叫做一真法界。十法界 是有障礙的,一真法界無障礙。這是「逝」的意思。   「善」,善是生心。無住跟生心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生什麼心?生真誠心、 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生這個心。這個心生,自受用就是證得報身佛,報身 的佛身;他受用就是隨類化身,隨機說法,這叫生心。雖生心他跟無住相應;雖無住他跟 生心相應,所以無住跟生心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就是佛菩薩。我們凡夫是什麼 樣子?凡夫生心他有住,生心就住,跟佛菩薩不一樣,佛菩薩生心無住。凡夫生心有住, 這一有住,生的心就不好,就不善了,生的是什麼心?妄想、分別、執著,生這個心。佛 菩薩生的心是戒定慧心,凡夫生心是煩惱、妄想、分別、執著,生這個,關鍵就是一個有 住,一個無住。無住的心是真心,真心起用;有住是妄心,妄心變六道輪迴,真心變一真 法界,受用完全不相同。你要把這個道理懂得了,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得自在。我們生活 當中可以受用,不可以佔有,不可以執著,你可以受用,你就是善逝。如果你在受用當中 ,你還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你是菩薩。自己只有受用而沒有執著,也不積極去幫助一切眾 生,小乘羅漢、辟支佛,大乘小乘界限在此地。   佛菩薩捨己為人,這個捨己為人是我們說的,實際上在他們那個境界裡頭,我、人這 個念頭都沒有,捨什麼己,為什麼人?念頭都沒有。這也是佛在《金剛經》上所說的,菩薩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修一切善法」,還是無住生心。離我相、離人相、 離眾生相、離壽者相,統統都離掉了,就是無住;修一切善法,就是生心。我們凡夫修一 切善法,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這就有住。你把這些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後你 就曉得怎樣學佛,要學佛的「無住生心」,學佛的「離四相修一切善法」,那才叫積功累 德,無量功德。如果不能離四相修一切善法,那是世間有漏的福報,你是修福不是修功德 ,修功德一定要離四相。這個事情很難,講,我覺得我已經講得很清楚,看看諸位表情, 好像沒聽清楚,實在是很難講,很不容易體會。但是要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就沒 有辦法落實在生活裡面。不能落實在生活裡面,我們這個經叫白講了,為什麼?得不到受 用。要緊的是我們把字字句句,都要變成自己實際的生活,佛法才成為一種有用的東西, 學了真管用,真得好處,真得利益,這一點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絕不著重談玄說妙,那個 沒有意思。我們要如何來學習?善逝最簡單的修學的方法,就是念念不要想自己,念念想 眾生。   現在眾生苦,如何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幫助苦難眾生,諸位一定要知道,不是說眾 生沒得吃,我們趕緊送一點東西給他吃;眾生沒得穿,趕緊送衣服給他穿,這是一般社會 上所說的慈善救濟。這種救濟能不能解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釋迦牟尼佛一生有沒有做 過這個事情?沒做過,我們在經典上沒看到。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去救災了?沒看到,為 什麼沒見到?釋迦牟尼佛每天只托一缽飯,自己吃得剛剛好,哪有多餘給人?可見得釋迦 牟尼佛一生沒做過這個事情。可是他有沒有做慈善救濟的事業?他做了,他做得圓滿,做 得徹底,做得究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才真正的救濟。他看到苦難的人,沒有飯吃、 沒有衣服穿的人,他告訴他,你為什麼沒飯吃?你為什麼沒衣服穿?你為什麼會有災難? 把道理給你講清楚,前因後果給你說明白,你自己覺悟了,你自己回頭了。一回頭你就得 福報了,這叫真正救濟,這是真實的慈濟,大家不懂。   我們學佛對於這一層的道理、事實真相,不可以疏忽,一定要細心體會,所以佛救眾 生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佛告訴我們,眾生的苦難從哪裡來?迷來的,因為你迷惑你才造 惡業,你造惡業你才受惡報,根本原因在迷惑。一切的福德安樂從哪裡來的?覺悟來的。 所以佛對於一切眾生的救護,是從根本上做起。你覺悟了,你想得什麼樣的福報,都不難 。你明白理論,懂得方法,依照方法去修學,善因得善果,只要你肯做,一分耕耘自然有 一分收穫,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靠別人救助不是辦法,不能解決問題。靠別人布施供養, 將來以後還要還債,哪有白吃的道理?沒有。出家人接受四眾同修的供養,佛法裡頭常說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還是要還的,這飯不好吃, 還是得自己耕耘比較方便。   這裡面業因果報其深無底,事實的狀況廣大無邊,如果不是佛給我們說出來,我們一 生當中決定想不到。所以佛對我們的恩德,父母也不能夠跟他相比,父母恩德一生一世, 我們生命得自於父母,佛的恩德生生世世,永遠沒有止盡的,誰知道?覺悟的人知道,所 以才知恩報恩。如何報恩?唯有依教修行,這才是真正報佛恩。對於經典能信、能解、能 行、能證。什麼叫證?把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方法,完全應用在生活上,就是證果 ,你在生活當中得到了證明。譬如佛給我們講,財布施得財富,你明白這個道理,懂得這 個方法,你修財布施,果然發財得財富,那叫證,你要沒有發財,你沒證。法布施得聰明 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有理論、有方法、有事實真相,我們在生活當中確確實實得 到了,這就叫證。佛所說的諸法無量無邊,我們一樣一樣都把它證實,都把它證明,這叫 證果。佛給我們說的,都是說些綱領、原理、原則,我們要深深去體會,把這些原理原則 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工作上,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無有一法不相應,無有一事不相 應,你就完全生活在佛法當中。佛法是覺法,生活在覺悟之中,也生活在圓滿智慧之中, 這叫學佛,這叫修行證果,修行證果是這麼一回事情。這裡頭絕不是虛玄,絕不落空,絕 不是高不可攀、深不可及,不是的,都在日常生活當中,說穿了皆是家常便飯,哪有一點 希奇?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這裡。 == 南無阿彌陀佛。 -- 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 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 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 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