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   所以真正修行,說到根本還是個「信願行」,決定要相信自己。世間聖人告訴我們克己作聖」,這一句話的意思,凡夫能夠克服自己的妄念,你就能作聖人。在佛法裡面, 斷煩惱就證菩提。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跟煩惱去打一仗,要打贏,不能打輸,輸了就完了。 怎樣才能打贏?要拼命,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你決定戰勝。凡是打敗仗的,怕難、 怕苦、怕死!你注定失敗。真正求佛菩薩保佑,求佛菩薩護念,你下定決心,佛菩薩就現 前。佛菩薩日夜在你周邊保護你,苦跟難決定是有,但是決定死不了。到你快要死的時候 ,佛菩薩馬上就現前,來幫助你一下。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虛老和尚發願朝山, 三步一拜,幾千里路,要拜好幾年才拜到。走到哪裡,晚上就在地下睡覺,長年累月哪有 不生病?有病苦。苦到不能支持,佛菩薩來了,來幫助他,來照顧他,幫他調養病。病好 了之後,佛菩薩走了,他繼續再拜。怕苦、怕難、怕死,怎麼能出得了輪迴?怎麼能得生 淨土?我們把毛病找出來,只要把毛病消除,佛祖能成就,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   第二句『恆放光明照一切』。「光」是智光。「照一切」,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 樣不通達明瞭,這叫照一切。十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統統 都通達明瞭。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能力就是在「安住三摩地」來的。實在講,三摩地就 是我們的真心,三摩地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今天把真心本性失掉,在六道裡頭打滾,生 活得這麼苦、這麼可憐。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誨,沒有別的,幫助我們恢復自性而已。是自己迷的,悟還得要自己覺悟,諸佛菩薩給我們做個增上緣,要靠自己去覺悟。我們為 什麼不覺悟?還是這一句老話,「不肯放下」,所以不覺悟。   「看破、放下」,這是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傳給我的。以後我明白了,菩薩從 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他的功行不外乎這兩句,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相輔相成, 輾轉不捨,能成無上道。看破是通達明瞭,不迷惑;放下,心地清淨,不染著,這是放下 。我們現前最嚴重的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是我們眼前的大障礙,眼前的大害,給諸 位說,大災大難的根源。我們明白了,這就看破,曉得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那你就要放 下;你這一放下,你的智慧就增長,你看的面又廣了,看得又深了;看到之後,再放下。 於是你的智慧增長,對於宇宙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愈看愈廣、愈看愈 深;於是乎你也就放得愈廣、放得愈深,一絲毫都不沾著。不但是世間法,佛法也不沾著 。不但十法界不染著,一真法界、諸佛報土也不染著,這樣才能夠同佛境界,同佛知見, 同佛所證,這是「恆放光明照一切」。大乘經上常講,「寂而常照,光照不捨」,這一句 話也就是《壇經》裡面,惠能大師所說的「常生智慧」;時時生智慧,處處生智慧,念念 生智慧。智慧怎麼生的?心地清淨。   我們今天要學,我常常勸導大家,念念決定不為自己想,我們從這兒下手,這是我們 現前最初方便。念念為一切眾生想,念念為整個社會去著想,決定不要想自己,這是學佛 的最初方便。如果你還會想到自己的利害、自己的利益,你就迷了。不為自己想,為一切 眾生想,跟諸位說,你這個事情做錯了也對了;裡面摻著有一分為自己著想的,做對了也 錯了。我這個話的意思很深,你們要細心去想想,細心去體會。有一念自己的意思在裡頭 就錯了,哪一個佛菩薩,哪一個祖師大德曾經為自己想過一絲毫?沒有!這是我們修行, 能不能契入法界基本的條件,我們要不具足,這個道難!這一身的弊病,沒有辦法轉得過 來,根本原因就在此地,常常為自己想。我很願意幫助人,但是我一看到人為自己想,我 就趕快退轉,我得重新考慮,要不要幫助他?為什麼?幫助他,不但他不得利益,他造罪 業。我們不希望給一切眾生造惡的增上緣,但是有時候還不免,我們智慧沒開,見解不圓 ,所以處事待人接物當中,總還免不了有過失。但是我們警覺性很高,我們覺悟得很快, 回頭得很快;能覺悟、能回頭,就長智慧。   法藏在因地,這兩句他圓滿做到了,這兩句是能感。下面這一句是所感,所感的『廣 大清淨居』,這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怎麼來的?阿彌陀佛願力變 現出來的。諸位要記住,總離不開「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阿彌陀佛願力變現的。彌陀佛帶頭,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 ;換句話說,也是所有往生的人共同願力成就的,它不是業力成就的。所以這個世界也感 得十方一切諸佛讚歎,釋迦牟尼佛在本經讚歎,代表一切諸佛讚歎,讚歎阿彌陀佛「光中 極尊,佛中之王」。為什麼?願力成的,不是業力成的。由此可知,我們要想到西方極樂 世界,你沒有願力怎麼能去得了?你的心要跟阿彌陀佛的心一樣,你的願跟阿彌陀佛的願 一樣。   我們淨宗學會成立,編了一個新的《朝暮課誦》,我將課誦本念的經文,把早晨念的 楞嚴咒、大悲十小咒,改做《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原因在哪裡?希望我們天天念四十八 願,天天依照阿彌陀佛的願,我們也發四十八願,你不發不行。我要發四十八願,跟阿彌 陀佛的願就相同,就相應了。蕅益大師說,只要具足信願就決定往生;他老人家說得很好 ,生到西方世界品位高下,那是你持名功夫的淺深;持名功夫深,你生的品位高,持名功 夫淺,你生的品位低;只要有信有願就決定得生。他說得好,他老人家這個說法,被印光 法師肯定。印光法師讚歎他這個《註解》,說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子,也 不能超過其上。   我們曉得,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蕅益大師沒有暴露身 分,大勢至菩薩對他如此的讚歎,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準是觀音菩薩再來,我們能夠 想像得知。不修淨土的人,對印光法師這個說法不以為然。往年演培法師,就這一樁事情 曾經問過我,他說:印光法師說這個話,是不是說得太過分了一點?我給他老人家說:一 點不過分,恰到好處,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就說明我們要想往生,一定要發願,發了願之 後,要行。你發願,願不落實,你的願是空願,空願不能感應。你要做,依行填願,依行 實踐大願。有些願,我們凡夫做不到,做不到怎麼樣?要有心,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可以原諒的;心都沒有了,這不可以的,這不能原諒的,所以一定要有願心。四十八願 裡,哪些條能做到的,要很認真、很努力去做;做不到的,心嚮往之,要與阿彌陀佛同心 同願。   晚課,我們將《彌陀經》、八十八佛、大迴向文,改做《無量壽經》三十二到三十七 品。為什麼要這麼改法?救我們現前的念佛同修。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持戒念佛,今天 誰給你講戒?正好這一段經文就是講戒律,戒是行,它的內容是講五戒十善,說得很詳細 。五戒十善我們要落實,那是佛行,五戒十善做到究竟圓滿就成佛;這叫根本戒,換句話 說,所有一切戒善,都是從這個根本開出來的。我們初學的人抓到根本,一定要認真努力 修學,要把它落實到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這樣子一來,我們的心同佛,願同佛,解同佛 ,行同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蕅益大師講得沒錯,具足信解你就決定得生,所以曉得這 個事情重要。   這個法門簡單,經論分量少容易受持,非常適合現代人。現代人一般生活很繁忙,工 作量很多,沒有時間去讀誦大經,也沒有時間去聽一部大經。所以現代人需要精簡,需要 精華、需要簡單,《無量壽經》正好適合於現代人的需求,分量並不多,內容非常圓滿, 沒有欠缺。文字並不很深,一般都能看得懂,淺的人看到淺,深的人看到深,正是可深可 淺。夏蓮居老居士說得好,末法往後還有九千年,九千年眾生能夠得度,都依靠這個會集 本。夏老居士也是個再來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會集這個經,從宋朝王龍舒,第一個開 始會集。王龍舒算不錯了,站著往生,他是預知時至,沒有病苦,站著往生的,總算是有 功夫。會集《無量壽經》有功德,但是會集不能盡如人意,後人有批評,取捨欠妥當。同 時還有一個後人不能原諒的,把原本的文字改了幾個,這是很大的忌諱。   一直到清朝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做第二次的會集,他會集的本子確實比王龍舒的本 子有進步,依舊有毛病,取捨也是欠妥當。他也犯了王龍舒的毛病,也把原譯本的字改了 幾個,印光法師對他這個本子有批評。到民國年間,這民國初年,夏老居士做第三次的會 集。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原文,一個字沒有改動。梅光羲居士在序文裡面 講取捨精當,過去譯本裡面的過失,在這個本子裡頭找不到,大家稱之為《無量壽經》的 善本。也想到《無量壽經》是最後消滅的,最後消滅的《無量壽經》的經本,必定是這個 本子。我們深深相信,他們這個話說得也不過分,也是說得很中肯。   這是勸勉同修們,念佛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要具足信願,如果沒有信願,念 這一句佛號,只是阿賴耶識裡頭種佛種子,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古人說過「喊破喉嚨也 枉然」!為什麼?沒有信願。可見得信願行叫三資糧,往生西方淨土,三個條件缺一個都 不行,三個條件統統具足。那我們不讀經,不研究教,這個經教我們今天圈子縮得很小, 《無量壽經》,你怎麼能夠建立堅定的信願?你怎麼能夠得到有把握往生?人要得到有把 握往生,前途一片光明,你在現前生活當中法喜充滿,你活得很自在,非常快樂,這是要 功夫的。所以在現前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讀經、還是聞法,有疑惑一定要提出來發問,斷 疑生信。要知道「疑」是修行人很大的障礙,決定不要說不好意思問,那就錯了,一定要 問。問有很大的功德,不但自己可以解除疑惑,也許還有別人跟我有同樣的疑惑,這一問 ,一說明,大家都把這個疑問解除了,所以發問無不是自利利他。   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本願感得的,是一切往生的人,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所感得 的,它不是業力變現的。我們也曾經聽說,這個法門叫帶業往生。沒錯!就因為他帶業往 生,所以這個法門最容易,不要斷見思煩惱,只要你信願堅定。給諸位說,信願行堅勇, 這堅定勇猛決定能伏煩惱;煩惱雖有,不起作用,不起現行。這就是功夫成片,這個條件 就決定得生。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有煩惱起現行,這個事情麻 煩。你是表演、是辦事,那另當別論;你一發脾氣,事情就辦好了,那另當別論;那不是 真的,手段,手段可以用。如果心裡頭真生煩惱,那就完了。表演那是例外,佛菩薩也表 演。心裡頭決定不能真的生煩惱,真正生煩惱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就去不成了。   世出世法都是感應道交,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感應。信願行是能感,阿彌陀佛極 樂世界是所感,「感得廣大清淨居」,那個世界是清淨的法界。廣大,大到什麼程度?我 們沒法子想像,實在跟諸位說,大到是盡虛空、遍法界。極樂距離我們不遠,我們在《往 生傳》裡看到,有人問他:極樂世界在哪裡?在我堂屋;極樂世界在哪裡?在廚房。那是 往生人親眼看見的,就在面前。所以告訴諸位,極樂世界到底怎麼回事情?我們今天講時 空,不同的時空。就好比我們現在看電視,不同的頻道,頻道一撥對,形相就現前。極樂 世界在哪裡?就在這個螢幕上;娑婆?娑婆也在這個螢幕上,不同的頻道。所以極樂世界 是真正廣大,跟華藏沒有兩樣。為什麼這個世界這麼大?它是自性變現的。我們這個世界 為什麼這麼小?業力變現的。業力有範圍,自性沒有範圍、沒有邊界。自性沒有大小,沒 有邊際,沒有來去,沒有生滅;可是業力變現的,有大小、有來去、有生滅,不一樣。 (s:所以我們平常愛看什麼頻道,也是自己拿著遙控器轉的。喜歡看殺人剖腹、喜歡看 色情淫穢、喜歡看新聞議論、喜歡看講經說法、公益慈善,都是自己轉來的。我們 的心喜歡什麼,我們就會跟那個頻道相應,不喜歡的你不會轉來看,就感應不到。 所以六道輪迴、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己轉來的。這樣說起來,我常看的頻道只有 兩台:大愛台、華藏衛視 XDDDDD)   這個道理大乘經論裡頭都說得很多,他是清淨心,三摩地恆放光,那是清淨;清淨心 才放光,清淨心一塵不染。不但世間法不染,佛法也不染,那才叫清淨,真清淨。我們今 天做不到,希望世間法能不染,我們染佛法還不怕,淘汰也有層次、也有先後,先淘汰世 間法,然後再進一步,把染污的佛法也淘汰掉。西方世界有四土,我們縱然是還染佛法, 不染世法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如果連佛法也不染,你就生實報莊嚴土, 這是西方淨土的殊勝。所以我們只要擺脫,六道裡面這一種的污染,就能生凡聖同居土。 再有功夫,能夠擺脫四聖法界的污染,這十法界裡面,六道上面:聲聞、緣覺、菩薩、佛 ;你能夠把四聖法界污染也排除掉,你就生實報莊嚴土。所以它是清淨居。由此可知,清 淨居也是極樂世界的別名,就像本經裡面所說,「清淨平等覺」是阿彌陀佛的別號,清淨 居是極樂世界的別號。   末後一句,『殊勝莊嚴無等倫』。這一句是形容極樂世界的莊嚴美好,美好到了極處 ,其他諸佛剎土找不到一個能跟它相比的。「倫」是同類的,「等」是平等的,找不到跟 它一樣,沒得比。關於淨土的殊勝莊嚴,世尊在本經裡面有介紹,《彌陀經》裡頭也有介 紹,《觀經》裡面也有介紹,我們合起來看能夠了解一個輪廓,明白一個大概。在這個地 方我們一定要體會到,它那個國土為什麼這樣殊勝莊嚴?佛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 心想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心想生的,一切往生人心想生的,彌陀與所有往生的 人心地都是至善,至善的心行變現殊勝莊嚴的報土。人殊勝,土也殊勝;國土無與倫比, 人也無與倫比。   我們要不肯認真努力斷惡修善,那怎麼行?要做彌陀弟子,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給 諸位說,不但是人中第一等好人,菩薩當中第一等的菩薩,你才行。一切諸佛菩薩弟子當 中,你是第一弟子,本經前後都說過。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想想,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見 解、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為,能不能做到第一弟子?今天我們標榜的「學為人師,行為 世範」,師是表率,範是模範。我們起心動念、一切行為,可不可以做這個世間一切人的 表率模範?如果不能,決定不可以想,決定不可以做;如果能,我們可以想,我們可以做 ,標準在此地。這個事情要真幹,不是說說就算了,說說無濟於事。   悟,在佛法裡面有解悟、有證悟。解悟不管用,你會講,講得沒錯,講得天花亂墜, 你將來死,該墮地獄還墮地獄,該變畜生還變畜生,不管用。要證悟,什麼叫證悟?落實 。一定要把你所理解的變成自己生活行為,那才管用,縱然不能完全變成生活行為,少分 也管用。我過去跟大家講西方極樂世界九品往生,我跟古大德講的不一樣,古大德講的有 道理,我想想我講的這個也不無道理。我的說法,把這一部經它裡面所講的理、所講的方 法、所講的境界,百分之百做到,你上上品往生;你百分之百做不到,能做到百分之九十 ,上中品往生;百分之九十做不到,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你上下品往生。這樣子一直降 下來,下下品往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要做到兩成。兩成都做不到,那靠不住了,你往生 就靠不住。   我想兩成應該可以做得到,最低限度要做到兩成,你不落實、不認真去做,那怎麼行 真正有志氣的人,發憤向上的人,決定認真努力去做。兩成決定不夠,愈多愈好,多多 益善,至少也要能做個七成、八成,才能滿我們自己的心願。百分之百當然不容易做到, 但是做個七、八成,自己努力一點,我想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克服自己的妄想雜念,克 服自己一切的欲望。學佛從做人學起,佛是人中的善人,佛心是善心,佛行是善行。從哪 裡下手?我們細心觀察,現在世間人有哪些毛病,我們的修學對症下藥;現在的人不孝父 母,我們從孝養父母下手,現在的人不敬師長,我們從尊敬師長下手,對症下藥。我們也 在表演,表演給世間人看。我們敬自己的父母,也敬別人父母,我們養自己父母,也懂得 養別人父母;我們知道愛護自己的兒女,教養自己的兒女,也要愛護別人的兒女,教養別 人的兒女。要真幹!   世間人哪一個不是自私自利?哪一個不是貪圖名聞利養?我們知道這是病,我們自己 必須捨棄自私自利,放棄名聞利養,做出來給他看,然後講了他才相信。你做不到,你光 說,說了是不錯很好聽,別人還打了許多問號在裡頭,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甚至於還有 懷疑:假的,騙我們的,叫我們要捨財布施,他是多多益善,愈多愈好。一定要自己先做 樣子給人看,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就是這個辦法,先做出樣子給你看;佛教你捨棄名聞 利養,佛自己已經捨棄了;佛教人放下五欲六塵,他自己先放下了;大家聽了,沒話說。 所以古來大德講經說法,先自己做到,先自己契入境界,再說。所以他的言語斬釘截鐵, 沒有絲毫憂慮,沒有絲毫懷疑,他統統做到。   現在人講經說法,在講台上,我們聽過很多法師,吞吞吐吐,叫人聽的是半信半疑。 為什麼?他自己也半信半疑。自己要先做到,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個出家人,出 家人應當捨得乾乾淨淨,決定不要怕:我統統捨乾淨了,明天沒有人供養,我沒飯吃,怎 麼辦?你還要打這個妄想,你沒有放下,你不是真放下。真放下了,決定沒這個妄想;天沒有飯吃,老老實實念一天佛,後天沒有飯吃,念兩天佛,七天沒有飯吃,不就正好到 極樂世界去了;一點都不後悔,一點都不疑惑。何況佛在經中告訴我們,世尊滅度之後, 白毫光中有一分福德,供養末後的弟子;四事供養統統具足,佛供養學生。這個學生包括 在家的,在家要認真修行也得佛的供養,不完全是出家的,佛慈悲到了極處。   我們真正要信佛,哪裡有一絲毫疑慮?凡是有疑慮的,不信,不信佛的人才有懷疑, 才有好多顧慮。信佛的人決定沒有,他捨得很自在,那個福報愈捨愈多,來得也很自在。 可是多了怎麼樣?多了可不能貪,一貪就完了,就立刻墮落。所以佛教我們「捨得」,你 得到的還要捨,愈捨你就愈得的多,愈得的多愈要捨。財、法,捨財得財,捨法得智慧, 施無畏得健康長壽,就從我們眼前流過,你自己要有智慧處理,你才會有真正的成就,你 才真正得福,那就像此地講的「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今天時間到了,就 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 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大慈大悲沒有了! 我們的過失在哪裡?謙虛不夠,恭敬不夠,四攝法不夠!(慚愧懺悔!>"<) by 淨空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85.178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4/23 23:00
whatflower:阿彌陀佛 04/27 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