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令眾歡喜。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 講到「六即佛」中的「觀行即佛」五品觀行- 「隨喜」、「讀誦」)   第三個是「說法」。你把你自己的悟處,把你自己的心得,把你自己喜歡佛法,喜歡 《無量壽經》,喜歡西方極樂世界,你所得到的這些好處,喜歡告訴別人,與一切大眾分 享,這就叫說法。說法不一定是坐在講台上說法,你要學會一天到晚都說法,碰到人就把 這個訊息告訴他。人家說你迷了,迷了好,愈迷愈好,不怕人家說我們迷信,處處給人做 一個榜樣。宗教裡面講傳福音,我們是真正傳福音,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無 上的福音。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場合,給人家打招呼,合掌「阿彌陀佛」。你要 曉得我們這一個小的舉動,就度了很多眾生,周邊那些人看到,很多不學佛一看到這個樣 子,這個形象落在他阿賴耶識裡頭,菩薩的形象。這一句彌陀名號也落在阿賴耶識裡頭, 金剛種子種下去了,這就是得大善利,你看我們叫多少人得大善利。   我們居士林餐廳不斷在改進,大家都歡喜,現在二樓跟樓下都平等了。原來我們吃的 東西是平等,餐具不平等,樓上好像比較高級一點;大家看了,好像樓上跟我們不一樣, 其實內容完全一樣;現在餐具外表也平等,內外都平等。我常常勸導同修,要請客最好把 請客的錢捐到彌陀村,我們到這個地方來請客。你要請你這些親戚朋友,到這兒來請好。 請哪些?沒有信佛的人,請他到這兒來。可是我們要想想,想到五品位裡面的「說法」, 外面餐館還是要去照顧照顧。去幹什麼?去度眾生,不是真的去吃飯,是去度眾生。你到 外面餐館,跟你同時吃飯的那些人,你都要度他。我們的形象要做菩薩的形象,在家同修 你們在外面餐館吃飯,手上都拿著念珠人家看到,有些時候念珠也可以掛起來。人家說在 家人不可以掛念珠,我就問他:在家人不能掛念珠,出在哪一部經上,找來我看看?經上 沒有。經上沒有,在家人為什麼不能掛念珠?掛念珠不知道度多少人,人家一看你掛上念 珠,就曉得那是阿彌陀佛。你知道嗎?他阿賴耶識裡頭,阿彌陀佛印象又加深了,又落下 去了,度眾生。   我們交談,談佛法。所以幾個人到餐館去吃飯,吃飯是什麼?去演戲。找一兩個人故 意發問題,這一兩個人專門來解答,是讓那些吃飯的人聽,你不就是到餐館裡面去說法了 。實在問題答不出來,沒有關係,告訴他居士林每天晚上有講經,到那裡去聽不就解決了 嗎?就把那些人都找他到這兒來聽經,不管認識不認識統統普度。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要 知道這樣去作法,這就是說法。說法的方式很多,特別是要懂得隨機說法,我們現在講的 機會教育,每一個時刻,每一個處所,每一個人,都不放過。我們旅行,旅行坐飛機,同 乘一架飛機,那都是我們度化的對象。帶一些小的結緣品,念珠、佛書、小冊子,他們很 多人都歡迎。送的時候不要底下送,拿出來,讓大家都看到,不喜歡的人,那個善根種子 都種在阿賴耶識裡面去了。送一串念珠拿得高高的,來給你,方式好多,讓大家都看到。 有歡喜的,他就問你要;不歡喜的,也看在眼睛裡面,也落在阿賴耶識裡頭去了。所以你 一定要懂方法,善巧方便,菩薩有智慧,有無量的善巧方便,能令一切眾生得大善利。你 沒有善巧方便,他怎麼能得大善利?所以「說法」綱領裡面,內容就非常豐富了,自己要 會體會,要能體會,要真正去做。   第四個綱領叫「兼修六度」。我們學佛,我們念佛,一心一意想求生淨土,日常生活 當中怎麼過日子?學習菩薩行的綱領。第一個要學布施,布施裡面最重要是布施佛法,尤 其在沒有佛法的地區,沒有念佛的地區,我們更要認真去布施。從今年開始,我接受香港 同修的邀請,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去講三天。我本來對於這個啟請很淡薄,而是李木源居士 告訴我,他說香港講經很重要,沒人講,應當去講,我才答應。在香港講經的場所是租借 的,租尖沙咀街道福利中心,借他們的場所,這個場所可以容納六、七百人,差不多有我 們講堂這麼大。那一邊同修們很發心,有人發心出一天租金,這個功德就很不可思議,這 就是學布施供養。   我在前兩個月才知道,租借是租整天的。過去我們在美國租人家場地是論鐘點的,我 以為香港還是論鐘點的,香港不是,租整天的。租整天,我們每天只講兩個小時,那麼多 的時間不可惜了嗎?所以我就提倡念佛,利用這個場所來念佛。我說大家在這邊念佛,像 打佛七一樣,頭一天我供齋,我來發起,我供齋。我們在香港素食餐廳裡面訂便當,在這 邊念佛我們招待他吃飯,供給茶水點心。這一提倡,響應的人很多。現在大家都覺得災難 很多,那一邊同修告訴我,他說:我們想辦法場所多租幾天,我們來辦佛七法會。我說: 很好,我來講三天經,你們老老實實在那邊念七天佛。所以也就有許多同修出錢出力,來 成就這樁事情,這是兼修布施,真實功德。我原來以為念佛人,大概只有五、六十個人, 原先估計的;沒有想到頭一天就兩百多人,好事。我看到這個現象,香港還是有救,不至 於遭太大的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真誠在念佛,非常難得。這是我們兼修六度裡面的 布施。   持戒波羅蜜就是守法、守規矩,決定不做違法的事情。我們在這個道場當中,你能夠 愛護道場,能夠遵守規矩,你的功德就很大。你不守規矩,擾亂道場,破壞道場,罪過都 在地獄。諸位念念《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你就明瞭;念念《地藏菩薩本願經》,你就 明白。人生在這個世間很短促,為什麼不做好事?為什麼要作惡?作惡,眼前圖到一點便 宜,眼前的便宜你能夠享受多久?往後的苦報不堪設想,這個事實不能不明瞭。真明瞭之 後,絕對不會做惡事了,就會老老實實守法、守規矩,這是持戒波羅蜜。第三忍辱,忍辱 是耐心,要有長遠心,要有毅力,無論世法、佛法,你才會有成就。《金剛經》上佛說, 「一切法得成於忍」,你沒有忍耐,你就不可能成就。這個佛號沒有念好,耐心去念,再 去念就會念好了。第四是精進,精是精純,一門專修,一門深入,鍥而不捨,長時間的薰 ,就有進步了;而不是雜修,不是雜進,是精進。   禪定,是自己有主張,不受外面境界所動搖,這是禪定。應當曉得,古人早就說過, 法弱魔強。我們很難得遇到正法,但是不相信正法的人多,批評的人多,造謠生事的人多 ,我們聽了信心動搖,那就非常可惜!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遇到,聽人家幾句話 ,我們就退心,就動搖,你沒有禪定,沒有定功,也就是你沒有智慧,沒有主宰;智慧是 一切清楚、通達、明瞭。那什麼叫兼修?兼修完全是自利,修六波羅蜜是為了自利叫兼修 ,如果是利他叫正修。所以最後一條叫「正修六度」,正修六度是自己功夫已經成就,已 經有了把握,這個時候完全是為了利他,不是為自利而修。為自利而修是兼修,為利他而 修是正修,那是真正的菩薩行。   諸位想想,這五條我們做得到。智者大師一生,就是做這五樁事情。這五樁事情,是 世尊在《法華經》裡面所說的。這是真正如來弟子,是如來弟子裡面剛剛夠水平的弟子, 並不很高,剛剛夠水平;但是有這種的功德,念佛就決定能往生。智者為我們示現,我們 要留意,要認真的學習。可是有些同修說,我是很想學,我煩惱斷不掉,貪瞋痴慢、是非 人我伏不住,很想伏住,伏不住。實在說,這一句佛號真的就行了。佛號再要伏不住,煩 惱習氣很重,得要用別的方法來幫助;念佛為主。佛號如何能伏住煩惱?煩惱的念頭才動 ,立刻就用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取而代之,這個念佛功夫就得力。換句話說,煩 惱習氣起現行,你念佛功夫不得力,是你念頭隨順煩惱,沒有隨順佛號,你不會用功,你 不會念佛。會念佛的人,哪有伏不住煩惱的道理?念頭才起來,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 覺遲」,什麼叫覺?佛號就是覺,立刻將佛號提起來。淨宗法門殊勝,就殊勝在此地。   天台家也有方法,這個方法叫「五停心觀」,是幫助我們修清淨心,幫助我們伏煩惱 的。它有五個辦法,第一個「不淨觀」,斷貪心,這個方法好。不但是觀身不淨,你看看 身體,住在新加坡一天不洗澡,身上氣味就好難聞,有什麼可愛?再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 ,哪一樣不污染?水污染的,空氣污染的,這娑婆世界有什麼可愛的?所以你對於自己身 體,對於外面環境,那種貪愛的念頭你就會斷掉了。現在講不淨觀,比古時候殊勝太多了 ;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統統不淨,非常明顯的不淨,污染,嚴重的污染,濁惡到極處,但我們對身體沒有貪愛,對我們的生活環境也不會生起貪愛之心。這個社會這麼亂,我們 吃的,我們吃蔬菜,素食,蔬菜都有農藥。聽說米都摻著化學粉在裡頭,那個米好看。李 老師從前說,我們現在過的什麼日子?三餐服毒,吃飯是服毒,所以生起奇奇怪怪的病, 病從口入。不淨止貪心。   第二是「慈悲」,慈悲止瞋恚心。也就是說常常要培養自己的愛心,愛護一切眾生, 不但是愛人,愛護一切眾生,把瞋恚心換過來。第三是「因緣觀」,因緣觀能破愚痴心, 能破痴。佛教給我們觀十二因緣,觀十二因緣確實能夠破我們的愚痴觀念;這是講斷貪瞋 痴。第四個是講,教我們「觀十八界、觀五陰、觀十二處」。這些觀法能夠破我執,能夠 破我見。但是這一條的觀法,跟前面的因緣觀法很接近,所以天台宗以後的這些大德們, 他們把這個觀法換成念佛,就是「觀佛觀」。因為念佛確實能止一切煩惱,是個好方法, 改得好,改得沒錯。   可是這個佛要會念,最好念佛的意義要懂得,方法要清楚,理論要明瞭,境界最好也 要知道,你就會歡喜念佛,你知道怎麼念佛,確確實實能得不思議殊勝功德的利益。你念 佛沒有得到好處,是你對於理論、方法、境界不明瞭。這個不明瞭,就是有口無心,那個 得不到什麼好處。古人講得很好,「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古人都說過, 說這些話的人都是過來人。所以我們要懂得理論方法境界,而這些理論方法境界都在這部 經上,這部經你念透了,你都明白了,你就會很歡喜念佛。不但這一生你歡喜,生生世世 都歡喜,你會覺得念佛才是大受用,念佛是真正的大善利。哪個人不求利益?誰不想學善 、學好?善中之善,利中之利,無過於念佛。我們今天念佛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就是因為 道理方法境界一無所知,所以這一句佛號念得不如法,不如理、不如法。你要想如理如法 的念佛,不聽經不行,不學《無量壽經》不行。學《無量壽經》,聽《無量壽經》,就是 精進,一門深入。   今天居士林這個緣無比的殊勝,我常常跟大家講,這個講堂有佛菩薩在護念,念佛堂 有佛菩薩、有龍天善神跟我們一起念佛,所以它的氣氛不一樣;現代人講磁場,磁場不相 同。是不是諸佛菩薩、龍天善神,特別喜歡新加坡?不見得,如果特別喜歡新加坡,他有 私心,他偏心,那哪裡是佛菩薩?一切諸佛菩薩、天龍鬼神跟我們是感應道交,我們有感 他就應,我們真想學他歡喜,他就常常來照顧照顧,常常來看看我們;我們如果不想學, 他就不來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諸佛菩薩決定沒有私心,我們有誠心,誠敬 心感,一分誠敬,這就有一分感應,十分誠敬就有十分感應。   所以念佛堂,有些同修曉得,我很清楚,有的時候佛菩薩很多,有的時候只有一兩尊 佛菩薩。為什麼佛菩薩有的時候多,有的時候少?你們感應的力量,你們的心愈虔誠、愈 清淨,佛菩薩多了;你們念佛的時候,一面念佛一面胡思亂想,佛菩薩就走了,少了,就 是這麼個道理。有時候確實佛菩薩沒有,但是護法神還是有,決定有護法善神在照顧,佛 菩薩也常常來光顧,常常來安慰我們,來看看我們。我們體會到這些事,對我們是很大的 鼓勵,我們應當要努力,應當要精進,不辜負諸佛菩薩。   五停心最後一個是「數息觀」,數息是斷散亂心,幫助我們得定。實在講,在念佛上 計數,我們計數念佛,你用念珠計數。計數念佛,就是數息觀跟念佛合在一起。古人有不 用念珠,用心計數的,也是好辦法,這都看個人自己的方便。用念珠是有很大的好處,念 珠,我們不是念一句佛號撥一個珠子,這樣攝心比較困難。怎麼念法?念三聲佛號撥一個 珠子,就容易攝心;不是念一句佛號撥一個珠子,念三聲佛號撥一個珠子。三聲佛號清清 楚楚、明明白白,不是說「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三」,那就錯了 ,那裡面就有夾雜了。數字很清楚,數的念頭沒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很清楚,三聲撥一個珠子,容易攝心。你們現在很多同修,念佛這個心還是攝不住,心還 是散亂,你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五停心裡面的數息觀跟念佛結合在一起,你不妨試 試看,會有效果。總要想方法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然後真正是以真誠、清淨、平等心念 ,果報就殊勝,我們往生淨土,不只在五品位,還會往上提升,這是決定得生淨土的要 素、因素。「聞是法已,得大善利」,這個大善利裡面說不盡的,不但我們沒有辦法講清 楚,諸佛如來都說不盡。   【能於佛剎。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   『能於佛剎』,是講極樂世界。『修習』,是講往生的那些人;『攝受』,這是講阿 彌陀佛,彌陀攝受我們。不但是現在攝受,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得彌陀攝受。攝受」是什麼?用現在話大家好懂得,關心你、照顧你叫攝受。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 陀佛照顧你,阿彌陀佛幫助你,阿彌陀佛關懷你,永遠不會衰退。我們世間人關懷一個人 靠不住,時間久了,他就討厭了,他就不照顧你。所以世間人往來,大家一定要曉得,「 虛情假意」,絕對不是真的,靠不住的。跟世間人往來過一天算一天,別想明天,日子就 很好過了,如果你想得長遠,日子就難過了,這是真話。但是到極樂世界,蒙阿彌陀佛、 諸大菩薩、諸上善人的那一種關懷照顧,那是真的,永遠不衰不變。你說這個環境多好, 這個環境到哪裡去找?找不到。我們遇到,要不去,你說多可惜!   『滿足無量大願』,這一句是自在王如來獎勵法藏菩薩,他的願望就圓滿了。彌陀的 願望,是要普度法界一切眾生,這個願望實在太大太大了。諸佛如來也有這個願望,但是 實在講,普度法界眾生願是有,很難做到,做不到,我們世間人所謂「心有餘而力不及」 ,諸佛如來也有這種感觸。實在講,不是諸佛如來沒有這個能力,是眾生不願意接受,這 個難;眾生不肯相信,不肯學習。如來確實是有方法,有理論、有方法,可是一切諸佛如 來跟我們講的理論方法,都比不上法藏菩薩。就像我們剛才講,天台大師教我們修清淨心 的方法,用五停心觀,用五個方法,一個方法對治一個毛病。法藏菩薩的方法妙,一句「 阿彌陀佛」統統對治了,哪有那麼麻煩?實在是高明。   往年我在此地講《金剛經》,我想在座有不少同修聽過,那一部《金剛經》講了四個 月。《金剛經》裡講什麼?兩樁事,須菩提尊者提出來的,「云何降伏其心」「應云何 住」,就提兩個問題。心是什麼?妄念。怎麼樣把我們妄念降伏住?這第一個大問題。第 二個問題,我們的心應該安住在哪裡?釋迦牟尼佛說那麼多,我們費了四個多月的時間, 跟諸位詳細解釋,你說多麻煩!現在有些同修把錄音帶整理成文字,八大本,比我們現在 《無量壽經講記》是四大本,多了一倍。有一些同修來找我,希望印書,我說我還沒看, 等我看完之後再印書。我得找個時間來看這本,這麼多東西。你要是遇到阿彌陀佛,太簡 單了,「云何降伏其心」?「南無阿彌陀佛」就行了;「應云何住」?「南無阿彌陀佛」心住在阿彌陀佛那就沒事了。你想想看多簡單,千經萬論,不管什麼疑難雜症,一句阿 彌陀佛平等都解決了。你說這個方法,十方諸佛如來疏忽了沒想到,阿彌陀佛他想到了。 所以諸佛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個個都佩服到五體投地。   我們今天遇到還猶豫不決,還懷疑,還不想學,你就知道善根福德多薄。佛在經典裡 面常常稱的「可憐憫者」,哪些人可憐?這些人是真正可憐憫者。可憐憫者絕對不是指我 們世間貧窮,沒有吃、沒有穿,生活過得很苦,不是指那些人,那些人不是可憐憫者。憐憫者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遇到這個法門當面錯過;或者是遇到了,也來學了幾天,被其 他法門人一勸告,跟別人去了,這才是真正可憐憫者。所以可憐憫者有兩類,一類是世間 過去生中修積的福報,他有智慧、有福報,這個智慧叫世智辯聰,不相信佛法,不肯修學 ,死了以後還是要搞六道輪迴,這種人是可憐憫者。有多少學術界的大德們,把佛經當作 世間學問來看待、來研究,不能生信心,沒有願力,當然更談不上依教奉行,這也是屬於 可憐憫者一類。   我在早年遇到方東美先生,方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是從哲學觀點介紹給我,不是佛 法,當作哲學來研究。那個時候,方先生才四十多歲,年輕;我二十六歲,他四十多歲。 他告訴我,佛教經典裡面,佛經哲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又說, 佛經裡面百分之八十是迷信,百分之二十是最高的哲學。那個時候他是這個觀點,我接受 他這個觀點,所以百分之八十就是迷信。佛有十個宗派,他只學相宗跟性宗,這兩宗是哲 學,其餘的都是迷信。好在他引我入門之後,我的緣不錯,親近章嘉大師,我跟章嘉大師 三年,才知道方先生所看到的是佛教的大門口,裡面沒有進去過,沒有契入境界。   但是方先生不錯,他很認真、很努力,不斷的在讀,所以到晚年他的態度不一樣了。 尤其是我出家之後,常常跟他在一起,他看到我真幹,他也很歡喜,非常贊成。我那個時 候出家,說老實話,我這些老師、同學、朋友沒有一個贊成,都說我迷信,唯獨方先生贊 成。方先生說:你選擇這個路正確。他到晚年才皈依,七十多歲,將近八十歲的時候才皈 依。所以學者們他們所知障重,成見很深,往往也當面錯過了。最值得可憐的就是學佛的 同修,學其他法門而不相信念佛往生淨土,那是可憐憫裡頭最可憐憫者了。我們實在也是 過來人,也是從許多法門到後來才知道自己是可憐憫者,趕快回頭。好,今天時間到了, 我們就講到此地。 (s:據說當年方東美教授罹患癌症,朋友帶他去參訪廣欽老和尚,老和尚跟他說:「你 是一位大學者,很有智慧;請問一位有智慧的人如果不知道一條道路如何走,是否 應該跟知道的人走?」方東美教授回答說:「是的」。大師問說:「請問你知道死 這條路怎麼走嗎?」教授回答說:「不知道」。大師說:「那麼你可以跟我走」。 於是方東美教授就皈依了廣欽老和尚。) (s:廣欽老和尚的問答都好有震攝力啊!! ) == 南無阿彌陀佛。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淨土難信今已信,希有難逢今已逢。 我參加法會念經時,常常只要念到開經偈,就忍不住酸眼眶,甚至淚流滿面。 但願我們都不要再做可憐憫者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月映萬川,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只要我們的心至誠清淨,阿彌陀佛就會應現。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03.73.150.129 (04/09 00:07)
ISOLA:南無阿彌陀佛。這篇也讓我流淚了,感恩。 04/09 00:33
Anor: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淨空老法師 04/09 07:32
cutekid:讀經報到 04/09 10:55
mindykuo:南無阿彌陀佛 04/10 00:28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5/13 21:32
whatflower:阿彌陀佛!廣欽老和尚的問答真的很有震撼力 05/19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