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50集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十五面,經文倒數第五行:   【既攝受已。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禮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是禮節,世出世間法都很注重禮節,古人說得很好,人無禮 在社會上就不能夠立足,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我們在佛的經論當中,處處都能看到世 尊與他的學生們,乃至於社會一般大眾,他們的禮節多麼周到、多麼誠敬,這是我們應當 要學習的。   今天是佛誕節,有一些其他宗教領袖們,對我們佛誕的祝賀,也有寄卡片來,也有送 花、送些禮物來,我們都應當要記住。在古人,不但是個社團,連家庭都不例外,家庭接 受親戚朋友送禮,都要登記在一個禮簿上。為什麼要登記?到他們有吉慶的日子,你就知 道怎樣送禮,所以這禮尚往來。送禮的時候,總得要比他送來的多加一點,厚道;決定不 能夠送得比他送的少,那就不好看了,至少要送平等的,最好是多一點。古聖先賢都是這 樣教導我們,所以在中國舊社會,每一家都有個禮簿,那個禮簿很重要。我們這個團體更 是重要,平常希望同修們對於這樁事情要注意,千萬不能夠疏忽,疏忽之後就變成無禮, 我們在社會上做人做事就很困難了,沒有人幫助你,沒有人擁護你。   這一段我們能夠體會到,法藏菩薩是真正的佛弟子,他能夠依教奉行,能夠以最短的 時間,快速的圓滿成就他的修學,達到他的願望,這是真正報恩者。『既攝受已』這一句 ,西方極樂世界,他的理想、願望接近完成,可以說已經完成了。前面結論裡面,「所攝 佛國,超過於彼」,西方極樂世界建成了。建成之後,第一樁大事,到老師那個地方去報 告。所以再到『世間自在王如來所』不僅是禮謝老師,還要求老師指導『稽首禮足, 遶佛三匝』,這是最敬禮,以我們的頭頂,禮佛之足,這叫接足禮。經論裡面跟我們解釋 ,為什麼要行接足禮?折伏自己的傲慢心。諸位要曉得,傲慢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煩惱, 這個煩惱不但障礙你證果,連開悟都被它障礙。   我們今天學佛,天天聽經,天天在讀經,為什麼不開悟?我們在經論上看到,在古大 德傳記裡面看到,人家讀誦聽經,有些人很短的時間就開悟了,有些人十年、八年開悟了 ,五年到十年開悟的人數最多。不到五年開悟的有,比較少;二十年、三十年開悟的也有 ,也比較少。為什麼他能,我們不能?說實在的話,他們修學的環境,跟我們現在人修學 環境來做比較,可以說各有利弊。在物質這一方面的方便,古人不如今人。諸位曉得,古 人在夜晚哪有這麼明亮的燈光?點蠟燭,點油燈。經本也沒有現在印刷得這麼美觀,數量 也少,所以一般自己用的經本都是自己手抄的,那個時候沒有印刷術,買不到經本,只有 靠自己手抄。我想諸位沒有念過自己的手抄本,還沒念過。來聽一次經,坐車就來了,很 方便。古人聽經,你懂得嗎?走路。要走多遠?受過菩薩戒的人,菩薩戒經上講,四十里 之內有法師講經,你要不去聽,就犯菩薩戒,就犯戒了。四十里,一個小時走十里,走四 個小時去聽一次經。所以在物質這一方面,古人不如我們,我們現在比他方便多了。   另一方面我們比不上古人,人家心地清淨、真誠,所以他得受用。我們現在心浮躁的 ,真的是心浮氣躁,所以修行要想成就就非常困難。現在社會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誘惑的 力量,比古時候不知道要增加幾百倍、幾千倍,從前人沒法子想像的。我們生活在今天這 個環境要想成就,那就是《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的 善根福德因緣都超過古人,因為古人要把他拉到現在來,他跟我們一樣不能成就。他在那 個環境能成就,我們在這個環境能成就,就超過他太多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阿彌陀 佛求學的精神、毅力,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學習。他認真努力,一絲毫不放鬆,現在 人所說的「分秒必爭」,他要滿足他的願望。什麼願望?幫助法界眾生平等成佛,這個願 望太大太大了,一般人確實不敢想像。他發這個願,居然成就了,真是有願必成。所以今 天到老師這個地方來,給老師行最敬禮,「遶佛三匝,合掌而住」,「住」是站在那個地 方。   【白言世尊。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這是對老師提出修學成就的報告。這兩句是總說,『成就莊嚴佛土』是依報,極樂世 界,『清淨之行』是正報。這兩句八個字,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烘托出來了。法藏 這樣一提出,世間自在王如來哪有不清楚的道理?立刻就明瞭了。底下這一段,佛就叫他 做詳細報告。這個說法佛知道,大眾不知道。   【佛言善哉。】   『善哉』兩個字是讚歎他,意思很深。為什麼?極樂世界的成就,正是世間自在王如 來的心願,是他的願望,也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願望。諸佛如來為什麼沒做?沒想到。 說老實話,不是沒有智慧做,不是沒有能力做,沒有想到,這緣不同。這一樁事情被法藏 比丘想到了,他做成功了,諸佛如來沒有嫉妒。你在這裡看,沒有嫉妒,沒有障礙。不像 我們現在社會,好事多磨,你要做一樁好事,人家知道了,想盡方法障礙你,想盡方法攔 阻你,不讓你成就。這是什麼樣的心?這是裡面有自他,你的成就不是我的成就,所以就 產生嫉妒障礙。諸佛如來沒有自他,你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你的美滿就是我的美滿,那 怎麼不歡喜?諸佛如來有一個共同的大願,普度眾生,以種種善巧方便,接引度化眾生。 可是眾生剛強難化,《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得多清楚,真的是剛強難化。   所以諸佛如來就開無量無邊的法門,幫助一切眾生逐漸來提升。眾生在修學過程當中 ,進進退退,進得少,退得多。諸佛菩薩真的他也不怕困難,他有耐心,生生世世無量劫 來不捨一人。諸佛菩薩的慈悲愛護,這種恩德我們凡夫不知道,沒法子體會。他希望我們 早一天成佛,早一天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而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與佛菩薩 的願望完全相反,我們不知道佛菩薩的恩德。今天法藏菩薩他這個作法,真是暢佛本懷, 這個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在一切善巧方便當中它是第一, 能令五乘齊入報土,不必長時間的修行,像後面四十八願裡面,十念、一念決定得生。這 種方法確實諸佛如來沒有想到,而且方法只用一句名號,真正不可思議,這麼簡單、這麼 容易,只要如理如法的修學,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所以佛稱「善哉」,你做得太好了,你 這個做正是我想做的,你做到了。所以一切諸佛如來都贊助他,都贊助阿彌陀佛,無條件 的幫助阿彌陀佛。   諸佛的贊助,不是說個「善哉善哉」就完了,他有行動表現。什麼行動?一切諸佛講 經說法,為廣大眾生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勸導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是落實了。換句話說 ,眾生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就是諸佛如來自己的成就。這個人是誰度的?我們今天 知道念佛,念阿彌陀佛,知道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想想誰度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度的。釋 迦牟尼佛要不把我們介紹到西方極樂世界,要想度我們出輪迴、出十法界,可難了,不曉 得要費多少勁,不知道要費多少時間。所以彌陀的成就,就是釋迦的成就,彌陀的事業就 是釋迦牟尼佛的事業;是釋迦的成就,是釋迦的事業,也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成 就,一切諸佛如來的事業。諸位要細細想想這個道理,然後你要體會到,這個世間任何一 個人所做一樁好事,都等於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看到也稱「善哉」,歡喜讚歎,無條件 的協助他。   現在我們做了一些對其他宗教的訪問,也有一些供養幫助,佛門裡面有些同修,人數 不多少數,覺得很奇怪,我們為什麼要幫助那些宗教?不知道他們做的那些事情,就是我 們想做的、我們要做的,自他不二。我們看到人家做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幫助一切苦難眾 生,正如同我們自己做的一樣,我們衷心的讚歎,無條件的去幫助。這是我們在佛經裡面 學來的,從釋迦牟尼佛學來的,從阿彌陀佛這裡學來的,要學得像,這才是個佛的學生。 下面說:   【今正是時。汝應具說。】   前面這兩句話說得太簡單了,你應當具體陳述,詳細給大眾做出報告。今正是時候, 這一句話含義也是很深很廣。怎麼曉得?如果大眾機緣沒有成熟,說了也是白說,一定是 大眾機緣成熟了。這些大眾,是世間自在王佛長時間教導的四眾弟子。法藏菩薩的成就無 比的殊勝,這個殊勝超過世間自在王自己,超過自己。世間自在王的教學,跟我們釋迦牟 尼佛教學很相似,也是以種種不同的法門,教導種種不同的眾生。阿彌陀佛的法門簡單, 一句佛號,一個法門,一個方向,一條路子,真的所謂是「會多歸一」,無量無邊的法門 ,到這個時候就歸到一門了。這個事實真相,《華嚴》裡面顯示得最清楚、最明白。《華 嚴經》講許許多多的法門,「離世間品」裡面說了兩千個法門,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導歸極樂,豈不是「會多歸一」嗎?無論什麼根性,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無論你有成就 或者沒有成就,都能叫你平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謂「五乘齊入報土」,這是不可思議 的境界。   華藏會上,華藏世界是毘盧遮那佛的世界,文殊、普賢是毘盧遮那的左右助手,這兩 個人把大眾統統都引導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了。在我們想想,這成什麼話?這兩個人 簡直是背叛老師,怎麼會把信徒全都帶光了、都帶走了?我們的心一定是這個看法。可是 毘盧遮那佛跟我們不一樣,毘盧遮那佛看到非常歡喜。為什麼會歡喜?在華藏世界成佛慢 ,經上常講三大阿僧祇劫,是在華藏世界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是從 圓教初住開始算起,諸位要搞清楚,你沒有往生華藏世界之前不算,生到華藏世界那一天 開始算起,圓教初住菩薩。第一個阿僧祇劫,修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第二個阿 僧祇劫,修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修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 。三大阿僧祇劫是講華藏世界法身大士,我們沒分。   我們修行說老實話,無量劫又無量劫,哪只三個阿僧祇劫?所以毘盧遮那佛看到高興 ,到極樂世界去了,到極樂世界成佛快,哪裡要三大阿僧祇劫?這些法身大士們到西方極 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三大阿僧祇劫他們才能成就,現在需要多少時間?一劫都不需要。 諸位看看《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你就明白,到西方極樂世界幾天就成佛,就成就。 毘盧遮那佛看到這個現象,焉能不高興?這些學生在我這裡念書,要多少年才能畢業,到 他那邊念書三、四天就畢業了,所以毘盧遮那佛高興都來不及,哪裡還會有嫉妒?這就是 佛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凡夫這個道場,信徒要被人帶跑掉的時候,那不氣死了 。我在這個地方跟諸位同修講經,舌頭都講乾了,諸位都不開悟。如果另外一個道場,有 個法師在那裡講經,一聽就開悟了,有個人把你們統統帶到那邊去,我歡喜鼓掌,我不會 嫉妒。佛菩薩的心跟我們凡夫心不一樣,凡夫心總是想控制別人,控制信徒,所以自己不 會開悟。是非人我、名聞利養沒有放下,那怎麼能開得了悟?這是悟門的大障礙。因為這 些因素,所以佛才說「今正是時」,你應該趕快說。「汝應具說」,你應當具體跟大家來 報告。下面經文:   【令眾歡喜。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   我們先講這一句。這裡頭有兩個「眾」,『令眾歡喜』,下面又是『亦令大眾』,這 個經文好像是重複顛倒。既然說兩個眾,決定是兩個意思,這兩個眾怎麼講都能講得通。 「令眾歡喜」這個眾,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阿彌陀佛只要宣布西方極樂世界依正 莊嚴,十法界、虛空法界一切諸佛菩薩,乃至於惡道眾生,聽了之後都歡喜,沒有一個不 歡喜。為什麼?可以平等得度,快速成就,誰不歡喜?「亦令大眾」,這個大眾就是當時 法會裡面的大眾,所以它不衝突;也就是世間自在王佛講堂,聽佛講經的這些大眾們。所 以「眾」有兩個意思。   『聞是法已,得大善利』。這個善,這種利益,是沒有辦法形容的。這個話是真的, 決定不是假的。縱然沒有善根、沒有福德,佛經裡面講的一闡提人,聽到這個訊息也得大 善利。這個大善利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的業障消除之後,這個善利會現前。我 們今天在這個講堂裡面得到這個訊息,不是偶然的,很可能我們在無量劫前,曾經聽到過 這個訊息。我們的業障煩惱習氣很重,沒有能認真修學,這一生得人身,又遇到這個法門 了,遇到之後真正生歡喜心,這個不容易。世尊希望我們做真正的佛弟子,真正依從他老 人家的勸告,念佛求生西方淨土。   《法華經》上所講的六即佛,這是一個重要的佛學常識,我們要知道。天台可以說是 中國的佛教,印度沒有,天台是我們中國建立的,中國人建立的,也可以說是中國佛教的 特色。天台智者大師,根據經論他開悟了,他體會得了,說了一些教學的方法,將佛分做 六種,叫六即;即,「就是」的意思。第一個「理即佛」,從理上講,從心性上講,大家 都是佛。你們有人問我,信心生不起來。信心從哪裡生?就從這三個字生,天台大師講的 這一句,啟發我們的信心,理即佛。這個理,《華嚴經》上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這就是理。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念自性變現出來的。一念自性就是佛,真佛;自性變 現出所有的現象,也是佛。所以《華嚴經》上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都是從「 理即佛」上說的。   佛在大乘經上,還有一句話說得很明白,「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即當作 佛,你就應當要作佛。這些話都是從理上講,我們修行能夠成佛、能夠證果,信心從這裡 建立的,這是平等法。正所謂是「生佛平等」,生是眾生,眾生跟佛是平等的,心性上是 平等的。諸佛如來一念自性顯現的,我們今天這個身也是一念自性顯現的,乃至於畜生、 餓鬼、地獄還是一念心性顯現的,心能現相。現的相不一樣,識能轉變,所以「唯識所變 」。相不一樣,識變的,把道理說清楚、說明白了。   可是六道凡夫迷失了一念自性,自性不能作主,誰當了家?八識五十一心所當家,識所變。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愈變愈糟糕,它沒有變好,它往壞處變,真的是每況愈下, 一世不如一世。諸佛如來看到眾生這個狀況,他就來了。他為什麼要來?一切眾生就是自 己,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不是別人,所以他就來了。他來度眾生,沒有理由可說; 自己幫助自己,自己度自己,還有什麼理由好講。他來幫助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幫 助我們覺悟。諸佛菩薩在覺,我們在迷,除了迷悟之外,沒有什麼不一樣的。眾生跟佛不 同的就是迷悟,一念覺眾生成佛,一念迷佛就變成眾生,就這麼回事情。   佛來教導我們,為我們講經說法,還得示現一個榜樣來給我們看,慈悲到了極處。這 個相,我們在這個狀況裡面,叫「名字即佛」,現在我們的地位。我們現在學佛,什麼佛 ?名字佛。我們的心不像佛,我們的言語行為不像佛,可是我們天天在念佛,天天在拜佛 ,天天在誦經,我們的境界完全沒轉過來;換句話說,有名無實,在名字位中,依舊要搞 六道輪迴。諸位要知道,我們在名字位中,這個時間可長了,無量劫來一直到今天都在名 字位中。怎麼知道?如果不是在名字位中,你就往生了。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講,念佛人 多,往生的人少,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也只三個、五個。什麼原因?這一萬個念佛人 ,只有三個、五個地位提升,觀行位,他往生了;其他不能往生的,名字位。   所以我們要想想,怎樣把自己從名字位提升到觀行位,這個問題解決了。智者大師給 我們示現的就是觀行位,他往生的時候,學生們問他:老師,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 品位?他說:五品位。五品是《法華經》上講的五品觀行位:換句話說,他從名字即佛提 升到「觀行即佛」。諸位要知道,觀行即佛我們可以做得到,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所以 這個法門能普度眾生。再往上那個位次,我們做不到。觀行位在淨土裡面講是功夫成片, 再往上去那是一心不亂,那個難了,那個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曉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最低要具備哪些條件?天台大師是從總綱上說,先把總綱領抓到。   五品裡面,五個綱領第一個「隨喜」,我們有了。我們聽到《大乘無量壽經》,真正 生歡喜心,這就是說明,你過去生中曾經聽佛講過這部經,你要是沒有這個宿根,今天遇 到這個法門,歡喜心生不起來。你不要認為這個太容易了,我一看一聽就歡喜,哪有那麼 難?你要以為那麼容易,你再去問問其他學佛的人,他願不願意修?你問問參禪的、學密 的、學其他宗派的,你跟他講,他搖頭,他不相信。甚至於還說,這個會集本是居士編的 靠不住,要去念原譯本,你說麻煩不麻煩?所以「隨喜」相當不容易,證明你有深厚的善 根福德的基礎。   五個綱領裡面,第二個是「讀誦」。這是我們真正要用功,天天要讀,對於經典裡面 的義理,每天要講解,每天要研究討論。經典裡面的義理深廣無盡,確實從初發心一直到 如來地,這一部經的意思永遠體會不盡。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念十遍有十遍的悟處,所 以念得才歡喜。愈討論愈明白,今天明白一些,明天討論又明白一些,這裡頭道理是沒有 止盡的。不要以為我懂得這麼多,大概就行了,差遠了。所以讀誦、聽講、研究、討論, 那就是我們每天最重要的功課,這些我們現在都做到了。   尤其難得我們的因緣殊勝,這個講堂天天講《無量壽經》,一年三百六十天沒有一天 中斷。這個緣,諸位想想,你到哪裡去找?可是同修們要記住,千萬不要今天星期六來聽 了,明天還是講這個,可以不要去聽了,那你就錯了。你明天來聽又有新的悟處,不一樣 。不要以為,明天年輕法師在學講,大概沒有什麼,你這麼想全錯了。初學的法師,有時 候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智慧,他有一兩句發明,我們沒想到的。你要不來了,不就漏掉,不 就可惜掉了嗎?所以無論什麼人講經,縱然在家居士同修道友講經,你去聽都有悟處,都 有好處。所以要養成好學,喜歡讀誦,喜歡聽聞。至於發心要學講經的這些同修,無論出 家、在家,聽經就更重要了。你學講經,你不聽經,怎麼會講經?你說這個經要講得好, 講得好先要會聽,會聽才會講,你不會聽你怎麼會講?會聽經的人聽門道,不會聽經的人 在聽熱鬧,那沒意思。所以會聽經的人簡單說,他有領悟,他能悟入。不會聽經的人,像 一般講捧場,沒有悟處,所謂「心不在焉」,那個得不到利益的。所以第二個條件是歡喜 讀誦,歡喜聽聞,這是五品第二個原則。 == 南無阿彌陀佛。 下了幾天雷陣雨,水庫飽飽,天氣轉好,陽光微亮,一派平靜。 台灣真的是寶島,思雨得雨。所以也請大家把這些福氣分給世界其他地方眾生共享。 唸佛祈求東北亞平安無事、大陸不要爆發大規模疫情、敘利亞內戰早日平息。 家禽何辜?人們平時要宰吃他們,爆發疫情還要撲殺他們。 -- 《正法念處經》云: 地獄有情受獄火,餓鬼感受飢餓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間感受短命苦, 非天感受爭鬥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輪迴猶如針之尖,何時亦無有安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9.81
ISOLA:南無阿彌陀佛。 04/07 12:39
jackyshih200:南無阿彌陀佛 04/07 14:55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5/12 22:45
whatflower:阿彌陀佛 05/19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