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 【善談諸法祕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無礙辯才」,也要略為說一說,這是說如來果地上的。辯才,是一種演說的技巧, 也是一種才能,演說的才華,稱之為辯才。佛經上講有四種,叫「四無礙辯」,也叫「四 無礙解」第一個是「法無礙」法是講法相,也就是說,名相術語要通達無礙。這個到 哪裡去學?要廣學多聞,這才行。法是萬法,世出世間法都包括在裡面,所謂是「讀萬卷 書,行萬里路」。我們今天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與這一個方法有沒有牴觸?我們應當 如何修學?如何能兩邊都兼顧到?這個很重要!實在講方法有,古人就提供了許許多多參 考資料,參考資料是什麼?註疏。我們淨宗有六經一論,每一部經論都有很多種的註疏。 我們讀這些註疏,註疏裡面,幾乎把佛家、世法那些名詞術語都用到了,絕大多數都用到 了。   第二個,我們研教決定離不了工具書,工具書是辭典。世法裡面的大辭典,現在諸位 看到的《中文大辭典》,這也是近代編的,內容非常豐富,十大本。佛教裡面有佛教大辭 典,我們也有好多種,這些東西幫助我們吸取世出世間法的常識,廣涉名相。於是你在講 演的時候,你就沒有障礙。如果我們再去讀許許多多書,那實在講,我們的時間、精力都 不夠用。只有取精用弘,我們摘取精華,又不違背我們現在的一門深入。   黃念祖老居士註解這個經本,就引用了一百多種參考資料;換句話說,你看他這個註 解,你就看了一百多種的經論。他寫這個書的時候,我也覺得很奇怪,他怎麼會記得這麼 多東西?因為文革之後,大陸上所有這些經教幾乎都毀掉了,他還要寫這個東西,他參考 資料從哪兒來的?要是憑記憶,那實在是了不起,不能不佩服。我去拜訪他,到他家裡去 一看,堆了不少的書,朋友寄放在他家裡的,居然他都用上了。他沒有書,朋友有一大堆 佛經、書寄放在他家裡。我看了之後,我說:「我送一部《大藏經》給你。」他說:「不 必,夠用了!」感應不可思議!哪有碰得那麼巧?送那麼多書,居然都管用。我們對這個 會集本、對這個註解,還能沒有信心嗎?你一看這個樣子,佛菩薩加持的,他發心來做註 解,參考資料佛菩薩送來的。你去蒐集,都蒐集不了這麼多,感應不可思議!諸位要曉得 ,佛家弘傳,不說感應,不說神通;感應、神通決定有!這是什麼?這是我們修學的成績 。可是決定不能夠執著,執著就壞了,就變成魔障。感應、神通決定有!我到他家裡去一 參觀一看,我明瞭了,這不是人力所能為的。教的問題解決了,這是引經據典。   第二種辯才叫「義無礙」,義是理論,經典文字裡面所含的道理,你要通達無礙。所 含的道理深廣無盡,這個要功夫;沒有功夫,法無礙也許你能夠做得到,你把這裡頭都查 清楚,都能講解,一字一句都沒有障礙了,你能夠把它講得好;裡面所含的義理就難,你 查參考書查不到,你查辭典也查不到,這個是你悟入的境界。這個境界,如果是真用功的 人,與年俱增,年年不一樣。在講經的時候,很容易看出來。《無量壽經》,我這一遍是 第十一遍,過去每一遍所講大概都有錄音帶。那個時候沒有錄相,有錄音,你們諸位聽聽 ,每一遍每一遍比較聽聽,不一樣,境界不一樣,悟入不相同。怎麼能悟入?給諸位說: 悟入一定要放下!你放下得少,你悟入也少;你放下得多,你悟入也多。放下名聞利養, 放下貪瞋痴慢,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智慧就開了。愈放得多,智慧就愈大、就愈廣,你 看經裡頭意思,你就看得很深。所以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無量的深廣!我們今天才是淺 嘗。所以義無礙那是要真功夫,要能夠契入。四種無礙這是最重要,這一條比什麼都重要 ;換句話說,你要真修,你要真幹,你才真的有體會,你不是搞真的話,那你決定做不到 。   第三「辭無礙」,辭是言辭,這個可以學習。我們今天辭有障礙,聽眾裡面有外國人 聽的,我們還要有翻譯,這就有障礙。有人有語言天才,有語言天才的,就類似辭無礙。 像前天有一位陳先生,陳居士從巴黎來,他在法國住了十二年,做新聞記者。他是廣東人 ,他懂八種語言。在歐洲,他懂法語、懂英語、德語、義大利語,這周邊的語言他都能懂 。通達眾多不同的言語,弘法利生就沒有障礙。所以到歐洲去弘法,有這麼一個好的翻譯 ,這是很大的幫助。而且他一直從事於新聞工作,對於這些辭令,他特別留意。他常常要 寫新聞稿、要報導,這是要學習的。   第四條,那是要發願,不發願不行,「樂說無礙」。你要歡喜說,如果你前面都無礙 了,你不歡喜給人講經,那也是沒有辦法。所以你要有個歡喜心,這就是大慈悲心。我們 知道世間人,每天拚命在工作,都非常認真、非常努力,甚至於分秒必爭,不疲不厭。什 麼力量在推動他?名利,不是為名、就是為利。修道的人,名利已經放下了,什麼力量推 動他?大悲心。大慈大悲,願力在推動。曾經發過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把自己的 本願落實、兌現,所以非常認真努力在工作。   諸佛菩薩教化一切眾生,必須具備這四個條件,這叫「四無礙辯」。西方極樂世界的 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這一願的加持,我們在這個世間沒有辯才,生到西 方極樂世界,辯才就成就了。這個不可思議!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能不能相 信?能信。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不能寫文章的人,甚至於識字不多的人,他一下發心出來 學講經,他什麼都會了,他也能寫、他也能說了,上了講台還頭頭是道。這個智慧能力從 哪裡來的?佛力加持。你們每一位學講經的同學,我相信都有這個感應。我們不說感應, 現在人講,都有這個經驗,其實經驗就是感應。長年講經的老和尚,這個感應就更多了。   我在早年年輕學教的時候,曾經在台北內湖圓覺寺講過《圓覺經》;圓覺寺請我講經 ,我看那個寺的名字,《圓覺經》跟你們家相應。我採取的註解是諦閑法師《圓覺經講義 》,這個講義老和尚自己寫的。還有一個本子,《圓覺經親聞記》,江味農寫的,江味農 主筆,還有幾個幫手,都是當時的大德居士。他們聽諦閑老法師講《圓覺經》,聽的時候 自己做筆記,三、四個人做筆記,每天把筆記交給江味農居士整理,第二天送給諦閑老法 師看。諦閑老法師看了之後,就把他們叫來:「你們寫的這是我昨天晚上講的?」大家說 :「是」,「我怎麼會講得這麼好?」他自己都不曉得。三寶加持,自己都不知道,那不 是自己準備的!所以只要上台,恭恭敬敬,誠心誠意,為利益大眾,決不是求自己的名聞 利養,你就會得到殊勝的加持。如果為名為利,那你在台上一定胡說八道!佛菩薩不會加 持你,妖魔鬼怪加持你。也能說得天花亂墜,可是記錄下來,那就很不好聽。妖魔鬼怪也 會附在人身上,也能夠妖惑大眾,迷惑人心;邪正我們要有能力辨別。這是說明我們如何 在現前求得辯才,無礙不敢說,但是一定要有辯才。現在人講機智的反應,我們要有這個 能力,你才能夠對答如流,才能夠說得頭頭是道。   這個願文接下去,底下第三十四願,『善談諸法祕要』,這是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祕,不是祕密,給諸位說,佛法裡頭決定沒有祕密。如果說是有祕密,那就不是佛法。 有祕密的事情,也不會是好事,那總是見不得人的事情才祕密,正大光明,有什麼好祕密 可說的?佛法裡面的祕,「深密」,理太深了。說都難,你要是聽了能體會,當然不容易 。所以祕是深密,這是說經典裡面有深密的道理,很不容易叫人家體會到,但是佛還是有 善巧。佛雖有善巧,也要有很好的根性才容易!好的根性,標準在哪裡?煩惱輕,成見很 薄,慈悲心很重,這個根在佛法裡叫利根,容易體會。如果煩惱障很重,沒有慈悲心,只 有自私自利,那就難了。佛菩薩怎麼樣善巧方便,他也很難開竅,他沒有辦法體會,對於 這種人來說,這個法就深密了。   「祕要」,要是最重要的,精要,深密精要。佛知道,別人不知道。祕要多半是指大 乘經教,大乘經教裡面還有所謂的一乘法。在佛法裡面,圓教一乘,自古以來各宗各派的 祖師大德公認的,大乘經裡面三種:《華嚴》、《法華》、《梵網》,這是諸佛的祕要可是有更深密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法華》、《華嚴》的總結。隋唐大德 們講得好,《華嚴》、《法華》皆是《無量壽經》的引導而已。這個話的意思,要用現在 白話來講,好比我們經開三分,《法華》、《華嚴》是本經的序分、引導,《無量壽經》 是正宗分,《阿彌陀經》是流通分。這才知道《無量壽經》在世尊四十九年一代時教裡面 的重要性。古人用這個比喻,顯示這一部經不可思議,一生成佛的法門。不但是一生平等 成佛的法門,我們在經題裡面向諸位報告過,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這不但是世尊之祕 要,也可以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祕要。   「善談諸法祕要」,要在此地來落實,就是善談《無量壽經》的祕要。善說《無量壽 經》,換句話說,一切諸佛所說的經論,你沒有一樣不善說。這是佛最祕要的一部,你都 沒有障礙,其他經論哪裡還會有障礙?當然沒有障礙。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你就曉 得,我們把功力用在這一部經上,這一部經通了,所有一切經教全都貫通了。我們的信心 就生起來了,興趣也有了。可是還有同學告訴我:「法師你講的話不見得吧!」「為什麼 ?」「我很用功,每天在搞,鑽不通,鑽了幾十年都沒鑽通!」原因在哪裡?原因是你沒 有能夠依教奉行。清涼大師解經,黃念祖居士註這個經,就是用清涼的架構,信、解、行 、證四分。你要能信、能解、能行!往往我們學經,好像也信了,也懂得了,沒有去做, 所以你智慧不開。祕要擺在你面前,你解不開,你只能通達文字,你不能通達義理。你讀 古人的註解,你也只守住古人所說的範圍,你不能夠融化變成現代人的生活,難在這個地 方。聽古人所講的東西,一下就覺悟,化成現代人的生活,這才管用!換句話說,障礙還 是在自己,決定要依教奉行。   經上佛一再勸我們,要孝養父母。我們是不是很認真、很努力去做到?教我們孝敬於 佛,我們對於佛菩薩、善知識有沒有盡到尊師重道?有沒有這種尊敬心?落實到生活行持 上,佛在這個經上一開端教給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們在同參道友當中,還 有沒有爭論?還有沒有吵架?還有這種行為,你就犯了!「善護身業,不失律儀」,一舉 一動是不是規規矩矩?「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你要做到才行。阿彌陀佛給我們做個榜 樣,我們學佛,向阿彌陀佛學習,就是依照這一本《無量壽經》的理論、方法、境界學習 。要學得像!樣樣都像,那恭喜你,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你就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學得像!   前幾天,我看到這一邊二樓客廳放了一封信,不曉得從哪兒來的?是中國大陸有一個 人寫封信給我,他說他是大勢至菩薩。我看他信裡寫得不倫不類,不像!所以我就不理他 。大勢至菩薩很像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的入室弟子。換句話說,《無量壽經》應當是百 分之百的做到,可是那個信上寫得不倫不類,一點都不像。過去善導大師告訴我們,他說 的話真話,史傳裡面記載,善導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我們要細心觀察文字上記載,他很像 。印光大師確實很像大勢至菩薩,我們拿經論對照,我們可以信得過。善導大師說了兩句 名言:「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換句話說,彌陀本願海,四十八願,是諸 佛所說一切法門的祕要,這個祕要就是指本經,不但指本經,的指我們這一段經文,第六 品的經文。   「善談諸法祕要」,換句話說,他必須要善演。佛在經論上常常叮嚀著我們,「受持 讀誦,為人演說」。演是什麼?做到、落實。落實就是「行道」,一定要把佛的祕要,變 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行為,現在人講的理念、觀念,我們要把它做到。特別是我們將經中 的精要,濃縮成五個科目,少到不能再少了。「淨業三福」十一句,天天要反省、天天要 檢點,我做到沒有?「六和」,每天都要認真去反省一次: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 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教誨?我跟大眾是不是和睦相處?聽聽別人一些反應,要認真去檢點。 自己很不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別人來說你的過失又不能接受,你的過失怎麼能改正過來 ?所以聰明人跟一般人不一樣,聰明人看到別人的過失,他就會反省。別人是自己的一面 鏡子,看到別人的好處,想一想,我有沒有?看到別人的缺點,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犯? 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修行人的一面鏡子。所以人、事、 物都是修行人的善知識、善友,這是《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表現的。所以善財會 學,一生成無上道,不必等三大阿僧祇劫,連來生都不需要。這是佛明白告訴我們,成佛 ,這一生足夠了!關鍵在你會不會,會不會的關鍵,又在你聽經多少。可見得聽經是太重 要太重要了!楞嚴會上,文殊菩薩講:「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眾生六根 耳根最利,具足一千二百功德。耳根最利!所以世尊在娑婆世界,以音聲為佛事,我們要 懂這個道理。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沒有一天中斷。   前天我們在樓下客廳裡面,跟侯居士談到道場,讚歎我們這道場興旺,道場興旺從哪 裡興的?天天講經,天天念佛。念佛堂二十四小時不中斷,每天有兩個小時講經,是這麼 興旺起來的。但是,我們要跟古來這些大德、大道場比,差得太遠太遠。為什麼?我們今 天行門,念佛堂念佛不斷,可以勉強及格。講堂不及格!講堂一天才兩個小時,古時候人 家講堂一天八個小時。所以我們講堂要不能達到八個小時,不能算及格。應該時間要增加 ,上午講經,下午講經,晚上也講經,分座講經,就像學校上課一樣,講經不中斷。但是 ,要有講經的法師才行,沒有那麼多的法師怎麼行?一個人,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跟釋 迦牟尼佛比!他老人家身體好,一天講八個小時,天天講他不累,我們凡夫不行。所以必 須要有很多個法師,大家輪流來講,這個道場才像一個道場。能有十個八個法師就有辦法 ,這個道場裡面開三門課,晚上我們這裡講《無量壽經》,白天講一堂《華嚴經》,再講 一堂《地藏經》,這比喻!每天有三門功課,喜歡聽哪一部經的,就參加來上課,都是一 門深入。不必三個都來聽,三個都來聽,就搞亂了。只可以學一個,學一個是什麼?念佛 堂沒有關係,你去念佛去,經一定是一門深入,喜歡學哪一部,就聽哪一部。這一部聽圓 滿了,可以再聽其他一部,不可以同時聽兩部,先後沒有問題。都是幫助我們行門,解行 相應那才叫道場。   我們今天比其他道場稍微好一點,跟古人比差一大截,比不上!什麼時候我們佛門的 道場,都能夠恢復古時候那種規模,佛法就興旺。佛法興旺,人心向善,破迷開悟,社會 當然安定,國豐民富,今天一般說的安和樂利的社會,我們這個經上講極樂世界,儒家講 大同世界,道家講無為而治,都能夠落實。由此可知,佛教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在歷史上 ,也能夠體會得到,哪一個朝代上下重視佛法、提倡佛法、學習佛法,這個時代是我們歷 史上最殊勝的一個時代,最強盛的一個時代;不重視教育,社會亂了,這個朝代就衰了。 這是每一位讀歷史的人都明瞭,歷史是人生的一面鏡子,鑑古而知來。   這一願末後有一句話,『語如鐘聲』,這是形容說法的人音聲宏亮。黃念祖居士註子 裡有幾句話說,「謂說法人,聲如洪鐘,中正宏廣,持續遠聞。震醒長夜,警覺昏迷,引 生善心,停息諸苦。音聲功德,並如鐘也」,這一段話說明說法音聲義趣的重要性。不但 音聲要宏亮,最重要的,音聲裡面所詮釋的義理,幫助聽眾破迷開悟,這一點重要!務必 使聽眾明瞭這些道理,覺悟自己心行之中的錯誤,能夠覺醒過來,改過自新。這個樣子就 如同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字字句句之中都含著甚深無量的智慧,無盡的慈悲,無量的妙 義。我們聽了以後,能體會得,能夠省悟過來,這樣才能夠得真實的受用。改變我們的思 想,改變我們的認知,改變我們的言行,我們就得佛法真實利益。由此可知,音聲裡面最 重要的,是要把道理說清楚、說明白。音聲再美妙,如果沒有把道理、把事實真相說清楚 、說明瞭,眾生依舊是不能得利益,依舊是不能夠回頭,那就所謂不善說法了善說一定 能夠震動人心,如鐘聲一樣,鐘聲是什麼?遠聞,所以用這個來做比喻。今天時間到了, 我們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月映萬川,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只要我們的心至誠清淨,阿彌陀佛就會應現。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13.163
j45xu3:阿彌陀佛 07/15 22:19
whatflower:南無阿彌陀佛 09/25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