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67集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十九面,經文第七行,看第十九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 。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   這一願非常重要,「聞名發心願」。我們如何知道它重要?在「三輩往生」、「往生 正因」這兩品,世尊為我們開示的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前面第十八願所說的「十 念必生」,這是一向專念;這一願就是教我們要發心,只有一向專念而沒有發菩提心,還 是不能往生。所以這兩願是相表裡,必須要認識清楚,我們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就沒有 空過了。這個身在這世間,古人所說的最後身,無量劫來到這一生為止,我們畫了個休止 符了,再也不會到六道來輪迴,決定往生淨土。下一次如果再來,是乘願再來,決定不是 凡夫,不是業力來受生的,下一次再到這個地方來,願力受生的,這就完全不一樣了。不 僅是下一次到這個世間來受生,願力來的;如果功夫好的人,現前就能夠轉業力為願力, 不需要到極樂世界打個轉來回,現在就轉了。有沒有這種人?有,自古以來,就很多。那 我們願力轉過來了,將來往生能不能去?給諸位說,往生那就隨你自己意思,自在往生了 !這是淨宗無比殊勝的法門。   願文裡面我們要特別留意,『我作佛時,十方眾生』。「我」是阿彌陀佛自稱,阿彌 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到現在已經十劫,世尊在許多經裡面都給我們介紹,他已經作 佛了。「十方眾生」,這沒有差別,當然包括我們在內;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不分 國籍、不分族類,這個族類是十法界,不分宗教信仰,統統包括在其中,現在人所講的多 元文化。可是我們概念當中多元文化,範圍還是有限,為什麼?因為多元文化沒有把畜生 包在裡頭,我們講多元文化只是講人道,不分國家界限、不分民族界限、不分種族界限、 不分宗教界限,畜生沒有在裡頭,餓鬼道沒有在裡頭,天道沒有在裡頭,地獄道也沒有在 裡頭,所以我們的多元文化跟佛比起來是少元文化,而不是多元文化。   佛家這個「十方眾生」,這才是究竟圓滿的多元文化,我們要能體會、要能認識,的心量要拓開。處處是個小心量,菩提心發不起來,菩提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菩提心是究竟圓滿覺悟之心。你發這個心跟阿彌陀佛的心相同,跟十方諸佛菩薩的心相同 ,大乘法裡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都能成就。大乘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小乘人沒有 發菩提心,他出不了十法界,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個道理大家要懂。怎麼個念佛法?這個 地方又教我們,你看末後,「一心念我,晝夜不斷」,念佛是一心念。我們現在念佛三心 二意,講到後頭我再跟諸位詳細報告,你要曉得怎麼個念法、怎麼個發心,你就決定得生 。所以「十方眾生」包括我們在裡面,問題就是我們有沒有覺悟?我們肯不肯幹?   下面說:『聞我名號,發菩提心』。名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但是經上講的 是「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阿彌陀佛」。「南無」不是名號,南無是皈依的意思, 恭敬的意思。現在我們到中國,中國人對人尊稱,尊敬的某某先生,南無就是尊敬,就是 這個意思;要用現代話來說,尊敬的阿彌陀佛。我們要懂得意思,名號只有四個字。聞名 ,我們現在都聞名,這個說法含糊籠統,你要認清楚這個經是大乘經,不是小乘經,大乘 經裡面的「聞」,那個意思就深了,這個聞是菩薩修學的聞、思、修三慧。如果要不是菩 薩聞思修三慧裡面的聞,我們今天所有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的應當統統往生了,為什麼古德 還常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當中,真正往生不過三個、五個而已,那一萬個都是聞名的,為 什麼真正往生只有二個、三個、五個?由此可知,這個聞是菩薩三慧裡面的聞。那真的是 三慧裡面的聞,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人決定得生,決定作佛!   「三慧」,那個慧是什麼?那個慧是戒定慧之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就是說大 乘法一定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我們有沒有持戒、有沒有修定?念佛的人要不要持戒、要 不要修定?如果說念佛人不需要持戒、不需要修定,這個話說錯了,對於念佛求生淨土, 決定產生障礙。我們要記住,世尊開導我們這個法門,基礎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就 是戒。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上看到,韋提希夫人遭遇到家庭、國家的變故,真正覺悟 世間無常,所以才回心轉意,求生淨土,她有這麼一個念頭。這淨土在哪裡?她不知道, 向世尊請教。世尊很慈悲,世尊也不主動勸她,世尊將十方諸佛剎土以神力變現在她面前 ,讓她自己看。她都看到了,看了之後,她選擇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所以不是釋迦牟尼佛 勸她到極樂世界,她自己選擇的。選擇之後,世尊對她讚歎,她選對了。向世尊求教,何能夠得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沒有講方法之前,先講淨業三福。你們想想看,淨 業三福如果不重要,釋迦牟尼佛何必講?告訴你,你老實念阿彌陀佛就行了,世尊沒有這 個說法。我們讀經,這些地方關鍵之所在,非常重要,怎麼能疏忽?   淨業三福是持戒,尤其是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我們做到沒有?如果這條沒做到,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一天磕三千個大頭,都不能往生 ,這是跟你講真話、講實話。何以故?西方極樂世界,世尊在經上給我們介紹得很詳細,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我們自己要把自己養成上善之人,才有條件跟西方極樂世界 大眾做同參道友。他們是上善,我們是上惡,那怎麼行?阿彌陀佛再慈悲,拉著你去,到 那個地方,你看到那些人看不順眼,那些人看你也看不順眼,你進不去。不僅僅是西方極 樂世界,世尊在末後告訴我們,這三條十一句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兩句話多麼 重要!三世: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我們這些人都是未來佛。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 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什麼法門你都學不成就。   所以淨業三福,我們非常重視,我們特別把它提出來,來介紹、細講,真正希望這一 生當中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不能不認真幹!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想想看能對 得起父母嗎?能對得起老師嗎?佛把這兩句話擺在最前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用 中國話來說,「孝親尊師」,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所以我為大家介紹,我肯定的說,佛 法是什麼?佛法就是孝道、師道,從這個地方開始,也到這個地方圓滿;孝道圓滿了,師 道圓滿了,就成佛了。徹始徹終,佛的教學就是「孝敬」而已,孝親敬師,沒有別的。我 們不在這上奠定基礎,這一生勢必要空過了。   我們今天有把握往生,把握在哪裡?我這個基礎紮實,我做到了。修行修什麼?修正 錯誤的行為,過去不懂得孝親,不懂得尊師,現在聽了佛的教誨,我們明白了,把不孝修 正為孝順,把不敬修正為敬師,根紮到了。以前我們對一切眾生,實在講沒有慈悲心,尤 其對於不善的人、不善的事、不善的物,毫無慈悲;現在我們把它修正過來了,不但對於 善人、善事、善物,我們有愛心,對於惡人,對毒蛇猛獸,我們也有愛心,這叫修行。如 果對於順境還有貪愛,對於逆境還有厭惡,我們沒有修行。天天聽經是一樁事情,行?沒 修。信、解、行、證,你只有信、只有解,沒有行,古人說得好,「有解無行,等於不解 ;有解無信,等於不信」。我們在佛門裡混了一輩子,「信解行證」四個字一個都沒有, 依舊是個輪迴心造輪迴業。用輪迴心念阿彌陀佛,也是造輪迴業,還是要搞六道輪迴。 (s:法師又於〈九八年早餐開示〉說:「『信、解、行』這三個結合成一體就叫做證, 『證』,別無所證,證明你所信的、你所行的、你所解的,與法相應而已。由此可知 ,行門是佛法修學關鍵的一環,如果『有解無行』等於不解,同樣一個道理,『有信 無解』等於無信。『有行無證』,什麼叫無證?你行裡面沒有信解,與信解不相應, 這就是無證;依舊不免輪迴。」所以「有解無信,等於不信」不知是否口誤? http://edu.hwadzan.com/play/20/13/0/7939)   諸位如果要是看看灌頂法師,這是清朝乾隆時候的人,我過去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 通章》,讀他的註解,他的註解叫疏,讀他的註疏,他在末後列出念佛人一百種不同的果 報,第一句是「念佛墮阿鼻地獄」。我那個時候年輕,剛剛學佛,我看了這一句非常疑惑 ,我向李老師請教,念佛再不如法,也不至於墮阿鼻地獄。李老師聽到我這個發問,他說 :好,這是大問題,我不給你一個人說,我到講經的時候跟大家來講解。念佛人何以會墮 阿鼻地獄?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完全違背了佛法,違背佛法,破壞念佛人的形象,一般 社會大眾看到這個形象,嚇得不敢念佛,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這樣結罪的,我聽了之 後才恍然大悟。所以古人常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出家修道的人很容易墮地獄,原因是 什麼?他破壞佛法形象,讓人一接觸,學佛原來是這個樣子的,這個佛不能學!是從這個 地方結罪的。灌頂法師那一篇開示,非常值得我們警惕,他從地獄道一直講到佛道,十法 界,念佛人十法界不一樣,你到底生到哪一個法界?你自己要清楚,自己要明白。   三福第二福,小乘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沒有前面這一福,第二 福就沒有了。這個三福就好像三層樓一樣,第一層人天福,第二層小乘福,第三層大乘福 ,你人天福報都沒有,哪來的小乘?三皈談何容易,不是說在佛門裡面,佛菩薩面前念個 皈依咒,你就得了三皈,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真的皈依了,皈是什麼?回頭,依靠。三 皈,佛法僧三寶,怕你看到這些字起了誤會,著了相,所以唐朝禪宗惠能大師在《壇經》 裡面給我們講三皈,他不用佛法僧三個字,他用「覺正淨」,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 然後再跟我們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這個解釋我們就清楚了,不至於發 生誤會。   怎麼皈依?我們就想覺正淨的反面,就是我們現前的狀況。覺的反面迷,我們迷惑顛 倒,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是你真的皈依佛。正的反面,邪知邪見,錯誤的 思想,錯誤的見解,六道凡夫知見都不正,不要以為我的想法正確,我的看法正確,錯了 。佛在經教上告訴我們,什麼時候你證得阿羅漢果,你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相信我的 意思正確的。阿羅漢證得了正覺,菩薩證的是正等正覺。如果不承認自己想法看法是錯誤 的,你就沒有辦法回頭。所以我常常勸勉我們同學們,放棄自己的成見,也就是說,放棄 自己對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我們遵守佛陀的教誨。我們放棄自己的想法看法,就是回 頭,就皈了,回皈了,依靠佛的教誨。我們現在沒開悟,沒開悟我們就離不開佛、離不開 法就是經論,經上教給我們做的,我們要認真做,經上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就 不做,依教奉行。   最基礎的教法,最根本的教法,佛教給我們孝養父母,我們做了沒有?佛教我們奉事 師長,我們做了沒有?佛教我們修慈心,我們有沒有慈悲?不殺,不但不殺,絕不惱害一 個眾生,如果令一個眾生生煩惱,我們就有過失了。修十善業,十善做了沒有?這是佛教 我做的,這是最低的,最起碼的。如果我們都沒有做,我們學的是什麼佛?我們還要想往 生,往生是一定的,往生阿鼻地獄也是往生,往生到哪裡去?災難多,迷惑多,我們不能 不這樣說,從前老師講經說法很含蓄,點到為止,現在怎麼點都不會覺悟,只有統統說出 來;統統說出來你覺悟,那你就很了不起,含蓄誰懂?所以今天決定不可以再欺騙自己, 欺騙自己沒救!三途墮進去容易,出來可就不容易了,所以這是不能兒戲,決定不能開玩 笑,你要在這上疏忽了,那你將來的虧吃大了。別人怎麼搞法是他的事情,與我不相干, 要把自己照顧好,一定要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   我們淨宗在三皈裡面特別著重「淨」,淨是什麼?清淨心。什麼是清淨心?一心念佛 ,一心是清淨心,二心就不清淨。什麼叫一心?二六時中,一天到晚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憶佛念佛,心裡頭真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事情難!你要問 我,我怎麼修的?我怎麼念的?我告訴你,我心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 之外,統統都是阿彌陀佛,我是這個念法。《華嚴》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每一個 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差別,我是這個念佛法。蚊蟲螞蟻也是阿彌陀佛,妖魔鬼怪 也是阿彌陀佛,樹木花草都是阿彌陀佛,《華嚴經》上佛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個阿彌陀佛。那你問我,我念得錯不錯?我念得不錯,為什麼 ?我有根據,根據是淨土三經,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西方世界六塵全是阿彌陀佛的化 身;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你六根所接觸的全是阿彌陀佛。我是這個念佛法,跟你們 念的不一樣,你們阿彌陀佛之外還有其他的佛,我沒有,其他的佛都改名叫阿彌陀佛。一 心稱念,一向專念,這個我們心覺悟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   第三福裡面,第一句「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菩薩才發菩提心,二乘還沒有發菩提 心。「深信因果」,我們今天幾個人懂因果?真正相信因果,決定不會造惡因。我們在佛 經上讀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跟眾生就不一樣。菩薩覺,眾生迷;迷的時候 敢造罪業,敢造惡因,果報現前,那時候害怕了;菩薩不怕果報,菩薩怕造惡因,所以起 心動念、言語造作,很小心,很謹慎,絕不造惡業,他不造惡業,當然就沒有惡報。菩薩 覺悟,我們迷惑,起心動念都是罪業,地藏菩薩《地藏經》上講的。   空一法師回來之後跟我說,他在中國大陸講《彌勒菩薩所問經》,前面供彌勒佛像, 兩次彌勒佛像都打破了,所以他來問我。我說不可以供彌勒佛像,除非什麼?什麼佛菩薩 像都沒有,可以;如果你能夠找得到其他佛菩薩像,不可以。應該供什麼?本師釋迦牟尼 佛;經是他講的,我們今天升座,代佛說法,求佛加持,一定要供釋迦牟尼佛像。這是你 們講經的法師以後要記住,不管講什麼經,統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本師,你怎麼可以把 本師換掉?不可以的;我們前面,本師在前面。但是我們這個講台上供養地藏菩薩,為什 麼供養地藏菩薩?本師教我們的。世尊滅度之後,到彌勒菩薩降生之前,這一段時間很長 很長,沒有佛住世,所以世尊把教化眾生的使命委託給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這一個時期 的代理佛,我們供他可以,他是代理佛。這個事都要有根據,不可以隨便供的,我們一切 依教奉行,這才是佛弟子。   「深信因果」,後面「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讀誦大乘是功課。同學們有些人不錯 ,來找我:法師,你看到我的過失,你要給我說。還很難得,還來說這個話,我跟他講道 理。我在求學的時代,李老師常常跟我們講,教訓學生,教訓兒女,都在童年,沒成年; 男子還沒有滿二十歲,可以教訓他,女子沒有滿十六歲,女子十六歲成年,男子二十歲成 年,可以教訓她,成年之後就不可以,成年之後不能講,他有什麼過失毛病不可以說。不 可以說怎麼辦?暗示,也就是我們常講點到為止。那他不懂?不懂就算了。四十歲以後就 不能說過失了,暗示都不可以,為什麼?人到四十,到晚年了,你要懂得,古人常講的「 人生七十古來稀」,四十以後就是晚年,你們報紙上天天看訃聞,不到六十歲走的人太多 太多了。所以人到這個年齡再沒有人說你過失了,暗示也沒有了,我們怎麼辦?有過不能 改,將來決定墮三途。唯一的辦法讀經,所以佛教你「讀誦大乘」。   大乘經怕你念不懂,祖師特別慈悲,印光大師大家都知道,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 的,印光大師的話就是大勢至菩薩的話。印祖怎麼教我們?教我們念三本書:《了凡四訓 》、《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為什麼他要教我們念這三種書,不教我們讀誦大乘 經典?這三種書念了之後,很容易發現自己過失,沒人給我們講了,我們只有自己常常念 。所以我過去在台灣,把《太上感應篇》這一篇文章訂做晚課,我勉勵同學們,晚課做完 之後,《太上感應篇》念一遍,認真反省,裡面所說的善法我們有沒有去修?所說的惡法 我們有沒有斷?   讀誦大乘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改過自新,我們今天最大的困難,不知道自己有過,總以 為自己心善、行善,每天做很多好事,做許許多多功德,都沒有人稱讚我,還有找我麻煩 。我對得起別人,所有一切人都對不起我,迷惑到所以然處!究竟怎樣救自己?除了讀經 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要多讀,古人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天天讀,天天反省, 天天改過,真讀書的人他真幹。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面,他那些簡短的開示,一再 的告訴我們「真幹」!我們今天學佛,功夫不得力,沒有幹,聽是聽了,學是學了,沒有 落實在生活上,沒有把我們錯誤的念頭改過來。改過最殊勝的從心上改,從行為上改還改 得不徹底,心上改是徹底改過來了,那就叫真幹。   我們對於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看不清楚,看到這一面,那一面沒看到,看得不圓滿, 看得不完整,所以許許多多造作的時候,惹起後面不好的果報,這些事情太多太多。那用 世間話來說,你的學問修養不夠,你的見識不夠,我們自己要不努力怎麼行?是非曲直都 顛倒了,所以讀誦大乘就非常重要了。今天我們讀誦大乘,還是要守住印祖他老人家教導 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念《了凡四訓》,一定要念《感應篇》。《感應篇》文字不多,一千 三百多字,天天要念,《了凡四訓》至少一個星期念一遍,這叫紮根的教育。我們學佛不 能沒有根,幫助我們斷惡修善,改過自新。不在這兩部書上下手,所有一切修學全部落空 。   「勸進行者」是大慈大悲,幫助別人。我們自己回頭了,幫助別人回頭,這個我們在 大乘經上讀得太多了,世出世間第一等功德的事情,就是幫助別人回頭,幫助別人覺悟。 恩德當中也是這個第一大,佛的恩德,世出世間無與倫比。佛對我們什麼恩德?幫助我們 覺悟。我們要不接觸佛法,要不讀佛書,我們怎麼會覺悟?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菩提心是 從這個地方建立的。   所以念佛有戒、有定,這是說出「聞」,聞是三慧裡頭的聞,不是我們這裡隨隨便便 聽聞的聞,那你就把這個字搞錯了。這一聞就明瞭、就覺悟,這個明瞭、覺悟就用「思」 這個字做代表。所以要曉得聞思修三慧,這三個字,三是一,一而三,不能分開,沒有先 後,這才叫做菩薩的智慧。你要把它分成三個,聞是聞,思是思,修是修,那就錯了,完 全錯了。聞是代表接觸,眼見、耳聽、身觸,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用一個「聞」做代 表;這一接觸,你就通達、就明瞭,通達明瞭用「思」做代表;這一通達就不迷了,不迷 就是「修」。所以聞思修是一樁事情,一次完成,沒有先後次第,這叫三慧。我們做不到 ,阿羅漢也做不到,辟支佛也做不到,如果將聞思修三個字分開,我們都能做到。所以一 定要懂得,三慧那個慧,聞慧、思慧、修慧那個慧,慧是戒定慧之慧,你智慧不開,你決 定沒有聞思修,沒有三慧。智慧開了之後,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三 慧現前。我們也可以說,戒定慧的慧是根本智,菩薩三慧是後得智,戒定慧的慧是智慧的 本體,三慧是智慧的起用,體用不二,這個說法諸位就比較上清晰一點,概念就比較搞清 楚了,不可以誤會。這是「聞我名號」。   聞名之後一定發心,為什麼?三慧起用,決定發心。發什麼心?菩提心。菩提是梵語 ,意思是覺。他的心覺悟了,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他就覺悟了。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 什麼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這個名號全部翻成中國意思 是「無量覺」,聽到這個名號焉能不覺悟嗎?天天念阿彌陀佛,還搞是非人我,不覺!為 什麼不覺?不懂名號的意思;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意思不知道,所以他不覺這就是為什麼名號功德這樣殊勝,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極樂世界去作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 世為什麼不領著大家念佛?天天講經說法好辛苦。你們想想如果你是釋迦牟尼佛,你怎麼 作法?我相信你一定領著大家念佛,不要講經,這多舒服! == 南無阿彌陀佛。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證嚴法師《靜思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21.138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6/23 20:07
whatflower:阿彌陀佛 07/25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