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80集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廿一面,最後一行,第三十五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從三十五到三十六,這兩願是一章,第十七章。願文很清楚,『所有眾生,生我國者 ,我們要看清楚這一句話。這是彌陀世尊告訴我們,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發願求生淨土, 無論是生實報土,或者是生凡聖同居土,乃至於下下品往生,都包括在其中。這裡面並沒 有限制說是上品往生,或者是報土往生,全部都概括了。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這是非常希有的大願。正因為如此,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沒有一個不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一生補處」,就是等覺菩薩。為 什麼稱「補處」?他居住在後補佛的地位。就如同我們娑婆世界,現在彌勒菩薩住在欲界 第四天兜率內院。世尊在《彌勒下生經》裡面告訴我們,他將來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 補釋迦牟尼佛的佛位。釋迦牟尼佛是在這一個大劫當中第四尊佛,彌勒是第五尊佛,現在 還沒有成佛,我們稱他作後補佛。「補處」,就是後補佛經文裡頭我們要特別重視的, 「一生」。大乘經論裡面佛常說,一個人修行要修到這個地位不是一個容易事情。同修 們都知道,菩薩修行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諸位想想,那是多少生 多少世?可是,這三大阿僧祇劫,《華嚴經》上我們讀過,是從圓教初住菩薩算起。換句 話說,你哪一天證得圓教初住,從這一天開始算起;沒有證得圓教初住之前,那個不算。 如果把我們無始劫來就學佛這個時間累積起來,那是無量劫,不是三大阿僧祇劫。要經過 這麼長的時間,才能夠得到這個果位,你就曉得這是多麼困難,多麼不容易的一樁事情。 可是一個人如果真正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難就變成容易了,輕而易舉就證得了,生當中就成就。其他諸佛世界要累劫修行,西方世界一生就成就。我們信不信?這個法門 ,一切諸佛都說「難信之法」,可是它很容易修學,難信易行!   要怎樣修行,我們這一生才能夠決定得生淨土?這是我們每一位同學非常關心的事。 古來這些祖師大德教導我們,修學這個法門只要具足三個條件:真信、切願、依教奉行, 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就成了。這三個條件如何建立?都在這一部經上。我們對於這 一部經,有沒有信心?我們對於這部經,是不是有相當程度的理解?這是先決條件。夏蓮 居老居士將這個本子會集成之後,實在講,這也是諸佛如來的示現。會集談何容易!即使 是過去王龍舒居士、魏默深居士,都不是普通的人物,普通的人決定做不出來!你要不信 ,你自己去試試看。現在五種原譯本都在,你去試試看,你能不能會集一個好本子來?為 什麼需要會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世尊當年在世這一部經是多次宣講,不像其他的經, 釋迦牟尼佛一生只講一遍,沒有重複講過第二遍,唯獨這一部經講過很多遍。我們現在從 五種原譯本裡面細心去觀察,肯定世尊講過三遍。但是古本有七種的譯本遺失了,如果這 七種譯本要在的話,我們可能肯定,佛一生講這個經不只三遍,可能是五遍、可能是七遍 ,不一定。佛多次宣講,這個意義就不一樣,如果不是非常重要,佛不可能有這個舉動。 難怪善導大師,傳記裡面記載,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古人曾經說,善導大師 說的話,那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他說了兩句名言:「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 海」,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以佛的身分應化在世間,他來做什麼? 就是給大家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海,就為這麼一樁事情來的 。   既然是為這一樁事情來的,世尊一生講一部經就夠了,為什麼又講那麼許多經典?從 他講經的形式上我們能體會,這一部經講過多遍,其他的經是應機說法。眾生根性不相同 ,所以佛說種種法,是為利益當時的眾生。這個法門不一樣,這個法門是普度一切眾生, 不論是什麼樣的根機,這一個法門平等得度。我們在報告經題的時候,給諸位說過,平等 法,平等度脫一切不同根性的眾生,令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平等成佛。一生補處是平等成 佛。   善導大師的話說得不錯,因為佛是多次宣講,這部經也是多次的流通到中國,來到中 國這些法師大德所帶來的經本不一樣,不是一次講的,所以經過多次的翻譯,於是譯本就 不相同,而且譯本裡面的出入很大,證明它不是同一個本子,不是同一次講的。不像其他 的經,譬如《金剛經》在中國有六種譯本,但是我們仔細去觀察,大同小異,沒有太大的 出入,於是我們肯定,它的底本是一個本子,翻譯的人不相同,所以譯的文字有出入,內 容沒有出入。不像《無量壽經》,裡面的出入很大,所以確確實實有會集的必要。宋朝龍 舒居士第一次會集,這個會集本被收在《大藏經》裡面。蓮池大師註《阿彌陀經》,諸位 都知道的,《阿彌陀經疏鈔》分量很大,其中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一半以上是引用 王龍舒的會集本。這就說明蓮池大師肯定會集本,他不反對。他要反對,他就不會引用會 集本的文字,應當引用五種原譯本的經文。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示現在我們人間?我們肉眼凡夫不知道,決定不 是普通人。因為現在《無量壽經》總共有九個本子,我們統統印出來了,諸位都能看到。 這九個本子裡面,這個本子最好讀,文辭優美,深入淺出,不講解,大概意思你也能看得 懂。能令一切眾生看到這個本子生歡喜心,這個目的就達到了,這是佛法弘傳最高的一個 原則,契機如果翻譯的本子,讓一切眾生看到不能生歡喜心,攝受的力量就薄弱了;一 定要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針對末法時期,也就是針對我們現代人,以及往後修學佛法的 同學們,這個本子比其餘八個本子確實是好。我當時一見到這個本子就生大歡喜心,歎未 曾有!我們對這個本子,能不能生起堅定的信心?能不能發願終身受持?這是先決條件。 學習淨宗法門,我們以這個本子做基礎,求深解義趣、深入經藏;用其餘的八個本子做輔 助,幫助我們深入。為什麼選這個本子做底本?這個本子是集五種原譯本之大成,言簡意 賅!夏老居士當年三年才會集成底本,以後不斷的來訂正,又用了七年的時間,總共十年 的時間完成這個定本。實在講,這是示現給我們看的,教導後學,讓我們對這個本子產生 信心,依教奉行。   這一生當中要決定往生,三輩往生章裡面給我們說最低的條件,我們一定要做到!不 是說信了就行了。「信」這個字有很多人把它淺解釋,這個字的意思很深。我們千萬不要 誤會:「我已經信佛了」這個錯誤的觀念,許許多多的人都有。可能我們自己也犯了這個 過失,以為自己信了,「信、願、行」,以為我們自己統統具足。在我們這個念佛堂,諸 位有機會天天讀誦、聽講,也在念佛堂念佛,豈不是信願行三資糧都具足了嗎?我們的念 佛堂能不能保證個個往生,一個不漏?如果不能保證,這個信願行不就有了問題?真的是 如此。   我往年出家受戒之後,這是按照規矩,受完戒之後要去拜謝老師,我的老師台中李炳 南老居士,我去見他。他一看到我,老遠就指著:「你要信佛!」那個時候我學佛九年, 出家兩年,教佛學院也教了兩年,受了大戒。這一見面指著告訴我:「你要信佛!」你說 別人聽起來不奇怪嗎?然後他叫我坐下,跟我解釋「信佛」兩個字不容易!他說得很好, 有很多出家的老和尚,活了一輩子都不信佛!不信佛怎麼出家?我們錯解了信佛這兩個字 ,他老人家把信佛兩個字定在世尊常常說的一句話:「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把這句 話真正能做到、落實,你才可以稱之為信佛,這個標準就高了。   受持,什麼叫「受」?佛在經典上講的道理你懂了、接受了。佛所講的修行方法,你 也明白了。佛所講的每一個階段的境界,聲聞的境界、緣覺的境界、菩薩的境界,信位菩 薩、住、行、向、地,你統統都明瞭、都明白,真幹!所以這一個「受」字,信、願、行 三個字都在裡頭,這才叫受。「持」,永遠保持,不能夠離開。天天要幹、時時要幹、念 念要幹,這才叫「持」。受持談何容易!做不到受持,你沒有信,你那個信是假的,信沒 有根。「五根五力」裡頭那個信要有根。有根,然後這個信才能產生力量。我們這個信, 是什麼信?古德比喻,像水上的浮萍沒有根,隨波逐流,我們這個信,是這個信法,所以 不能成就。我們的願,也並不真正懇切,為什麼?受不了外面境界的誘惑。老師辛辛苦苦 把這個本子傳給我們,外面有人說:「這個本子不可靠,是居士會集的,一定要讀原本。 」我們聽了這幾句話,心馬上就動了,你看,信沒有了!願也沒有了!這是考試,你到底 有沒有信心?你有沒有願心?有沒有依教奉行?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果然有真信切願, 這個信願決定不會動搖,這個信願有根、有力,能生菩提花果,這樣一生我們才會有成就 。隨波逐流,這一生當中決定沒有成就,不但是出世間的道業,世間的學業也不能成就。   「受持」這是講的自利,「讀誦」是自利利他。讀誦是溫故而知新,這個經天天要讀 ,每天讀一遍,就是接受世尊、彌陀、一切如來親自教誨。前面跟諸位說過,這個經念一 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給你灌頂一次,你每天念兩遍,就受兩次灌頂。這部經不但是 有宗有教,而且是顯密圓融,涵蓋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都不離開這個本子,這 在前面跟諸位都曾經詳細報告過。我們要具足信心,讀誦是自利利他,常常讀,依照這個 方法讀,他會開悟。所以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每讀一遍,有一遍的悟處, 集小悟就成大悟,集大悟就成大徹大悟。讀誦的時候,要字字清楚、了了分明,不能圖快 、圖遍數多,讀得模糊不清,這個不可以。這種讀法充其量自利,要知道讀誦之中要有利 益眾生的心。   古人讀書很慎重,跟現在人讀書不一樣,具足真誠恭敬,一心專注。所以有人念《金 剛經》,惠能賣柴從窗戶旁邊經過,聽到裡面念《金剛經》,一定念得字字分明,他沒有 念過書,你念得太快、念得模糊,他就聽不清楚。一定念得抑揚頓挫字句分明,他仔細的 聽,他在外面聽就開悟了。我們在這個地方念經,有沒有人聽到?肯定有!不是念給自己 聽,還念給別人聽,沒有人聽到,鬼神有在聽。我想有不少的同修有一些小感應,你一心 專注在讀經的時候,忽然聞到香氣,或者是檀香或者是異香,從來沒有聞過的這種香氣, 香氣很濃,時間很長,這種感應許許多多人有,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也有很多次,我也不知 道是怎麼回事情。以後親近懺雲法師,懺雲法師問我:「你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有沒有什 麼感應?」我就把這一樁事情告訴他,因為我很多次遇到。他告訴我,這種感應一般都是 有天龍善神從這個地方經過,看到你在這裡讀經,他在這裡停留一下,合掌恭敬,他在致 敬。天人身上有香氣,我們肉眼雖然看不到,這個香氣可以聞得到,是這種感應。我們就 曉得,我們在讀經常常有鬼神在旁邊,他們見到、他們聽到,恭敬讚歎、合掌致敬。於是 讀誦不能草率,一定要恭恭敬敬的去讀。   「為人演說」,是完全落實了,是把你的受持、把你的讀誦,落實在你生活當中,你 要做到!「演」是表演。什麼時候表演?這一生一世,時時刻刻都在表演,做一個好樣子 給人看。佛在經中的教誨,我們很認真的把它做到,這就是演。做給一切眾生看!諸佛如 來教化眾生,一般的方式,大家在經論裡面看到的所謂「三轉法輪」。三轉裡面第一個「 示」,示是示現,做出樣子給他看,讓他六根接觸你的形象,他有所感觸、有所感悟,於 是他向你請教。他向你請教,你就給他解說,這才說法。先演後說,不是先說後演。先演 後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示現的「八相成道」,他先表演,然後再給你解釋、再說, 最後「作證」,讓你死心塌地,你真的相信。作證,作證是什麼意思?現在講招牌。我們 學佛了,我們懂不懂?四眾弟子是佛教化眾生的招牌,佛的教化要我們去表現,要我們去 落實,我們不能落實,沒有能表現,我們就是世尊的罪人!   佛教我們孝親,我們做到沒有?要做出孝親的榜樣給社會大眾看。現在社會大眾不講 孝道,我們要做出來給人看,讓人感悟、讓人去體察。現在人不尊敬老師、不尊敬長輩, 我們也要做出個樣子給人看。我們看看現在社會大眾有哪些弊病?我們看出來了,反其道 而行之。世間人妄語,我們不妄語;世間人兩舌,我們學不兩舌;世間人有貪瞋痴,我們 示現無貪、無瞋、無痴。這就是佛陀的教學落實,是在我們身上落實。佛菩薩形像裡頭不 能落實,我們學佛的四眾弟子,無論在家出家,我們要懂得落實,這才是如來真正的弟子 。世間人缺少信心,我們表現出信心十足;世間人願心不堅定,常常動搖,我們表示堅定 不移的願心;世間人學佛不能落實,我們要表現把佛陀的教誨句句都落實,這才叫具足信 願行三資糧。然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成就的。生到淨土之後,第三十五願 告訴我們往生的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不要第二生,一生當中就證到補處菩薩,這 是十方世界裡面都沒有的。釋迦牟尼佛在其他一切經論裡面,也沒有這個說法,唯獨西方 淨土跟諸佛淨土不一樣。所謂是「博地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修學這個法門往生淨 土,他一生當中就能成佛。一生補處就是圓滿成佛,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了。希有難逢!我 們要肯定,也要慶幸自己,這一生當中得人身、聞佛法,能夠遇到這個希有的法門,一生 成就的法門,一生圓滿成就。一生補處是圓滿成就,不是普通的成就。這個法門圓頓到了 極處,就連法相宗窺基大師都是這個說法,窺基大師在《彌陀經通贊疏》裡面,也極讚這 個法門「圓頓至極」。   在古代我們淨宗有位大德,曇鸞法師註解《往生論》,他說極樂世界的菩薩跟他方世 界菩薩不一樣,不是一個階級一個階級的這樣往上提升。他方世界的菩薩,就從《華嚴》 裡面我們也能看到,從初住,像念書一樣,升級到二住、三住,十住再升到十行、十迴向 、十地,一級一級往上修,極樂世界不是的,它不是次第的,它是圓融的,頓成補處,這 是不可思議的法門。《華嚴》是圓教,這個經圓到極處,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圓解、圓 修、圓證,一地就是一切地,一切地就是一地。這是深顯彌陀不思議的弘願,正是所謂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古德講的,也好像是隔羅見月,不能夠徹底的明瞭。我 們讀了這一願,應當要發大心,決定要求生淨土,決定不可以辜負了這一生希有的因緣。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願:   【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 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   末後這一句是兩願的總結:   【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個也是不可思議的弘願。眾生願力不相同,有一些人慈悲心很重,來問我,他說: 「法師,娑婆世界眾生太苦了,如果我們都到極樂世界去了,這些苦眾生誰去度他?」這 很了不起,他的願心很大,不忍心看到眾生受苦。於是發願,他說:「我生生世世都要作 法師,我來弘法利生,廣度眾生。」這個願不錯,很值得讚歎。可是問題你生生世世能不 能得人身?你得人身,能不能都有緣分出家來弘法利生?這個事就難了!佛在經上告訴我 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的條件,要具足上品五戒十善,你能不能做到?印 光大師在民國初年,他老人家已經知道社會的動亂,災難頻繁,這個世間將有大災難降臨 ,用佛法來救度一切眾生,來不及了!是不是佛法不靈?不是的,佛法是真有效,佛法真 靈。那為什麼不用佛法?沒有人相信佛法,大家都不願意接受佛法。   今天下午,新加坡道教的李道長,陪同中國的一些道長、香港的一些道長,來訪問居 士林、淨宗學會。我跟他們見過面,也談到這個問題。中國在這兩千年當中,歷代的帝王 都是用儒、釋、道這三家來教化人民,所以三教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雖然在歷史上有 改朝換代,但是沒有一個帝王不尊敬三教,不奉行、提倡、推行三教的教育,中國才能夠 長治久安,這個民族綿延到今天沒有被時代淘汰掉,原因在此地。但是,儒釋道三家的典 籍都有相當的難度,現在東西擺在面前,印刷術發達了,得來不難,但是你展開書本看不 懂。頭一個,文字成了障礙,全是文言文寫的。現代人不學文言文,你把這個東西介紹給 他,他沒有用,他不能讀。尤其是近代這一個世紀,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被疏忽了、 不重視了,現在完全是走向功利。兒童從小教他什麼?競爭,好像不競爭,人就活不下去 的樣子,要想活下去,一定要有爭。孟夫子說得好:「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諸位想 想,一個家庭,妻子、兒女、父子、兄弟要彼此互相競爭,這個家還成一個家嗎?就不成 為一個家了。一個國,上下都來競爭,這個社會還會安寧嗎?今天麻煩在哪裡?全世界都 在競爭,你說這怎麼辦?不擇手段的競爭!所以北朝鮮的山神說:「天上不安全,地上不 能住。」這話說得很有道理! (s:證嚴法師說:「夫妻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誰說夫妻之間沒有競爭啊。 誰都想壓過誰、主宰誰,都想爭權利。兄弟也爭,爭得寵、爭成就、爭家產。真是 非常可憐。如果「比誰更愛誰」,那就是付出、忍讓、成全,就不是爭了。) == 南無阿彌陀佛。 --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每一句話、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我們自身習氣和修為的展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231
a1014a:隨喜 06/06 23:11
summertrees:80集了!j大加油!^^ 07/16 14:29
j45xu3:阿彌陀佛! 07/16 22:25
whatflower:阿彌陀佛! 09/30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