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由是因緣。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諸位同修要想能有成就,你一定要記住,「一門深入」,你要不從一門深入,你很難 有成就。這一部經讀過一遍、聽過一遍,人家另外地方再講,「這個我聽過了,我不要再 聽了」,這個人肯定沒有成就,不可能有成就。唐朝時候終南山的道宣律師,是中國律宗 的創始人,律宗初祖。傳記裡頭記載,他老人家聽《四分律藏》,聽二十遍。我們曉得, 這事談何容易!《四分律藏》的分量很大,決不是一個人講。可見得他有心於戒律,哪個 地方有人講《四分律藏》,他就去聽,就去學習,一生聽二十遍(s:道宣律師持戒精嚴感得天人送飯,這裡有他另外的故事 http://ppt.cc/YHb6   早年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他在慈光圖書館辦大專講座。這個講座裡面有六門功課 ,他老人家擔任兩門:一門是「佛學概要十四講」,那是佛教的一個介紹,他自己講;另 外一個課門,《阿彌陀經》。他講這兩門功課,我聽了十一遍;每一次開課的時候,我一 堂課都不缺,以後離開台中,才沒有去再聽。聽十一遍!哪裡是一遍、兩遍就成功,哪有 那麼便宜的事情?我們不是上根人,不是一聞千悟,不是的,我們是中下根人。所以自己 對自己的根性一定要認識清楚,人貴自知之明,「我是什麼樣的根性?」中下根性只有「 困而學之」,除了勤學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所以一定是一門深入,長時間的薰修。   所以我勸初學的同學,在家同學初學佛的,我教他先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就念 這一本書,每天念一遍,念上一年,你人就變樣子了。為什麼?災消了,業障消了,你的 福報現前,你的智慧增長。學佛,釋迦佛祖是福慧二足尊,你沒有智慧、沒有福,你學什 麼佛?所以學佛的條件要福慧二足當然我們「足」談不上,總得有一點福慧,才有點本 錢,沒有本錢怎麼能學佛?這個本錢要花一年的時間,學《了凡四訓》,你就有福有慧, 你才具備學佛的條件。能照我這個方法去做的,都有成就;不照我這個方法去做,那就難 。這個情形,實在就是善導大師在《觀經上品上生章》註解裡面所說的「遇緣不同」; 我們每個人這一生的成就,有沒有成就,總在遇緣不同而這裡面的關鍵,是自己是不是 真正的好學,是不是真正尊重老師,「尊師重道」!這是印祖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 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是我們親近老師,親近善友、同參道友,對我們修學成敗 關鍵非常重要。   我們懂得這些道理,真能夠依教奉行,不要說這一部《無量壽經》,一品經,甚至於 一段經文,《金剛經》上講的四句偈,我們都能往生,都能證果,何況全部的經文!又何 況這個本子是會集五種原譯本的經文,讀這個本子,五種原譯本統統讀到!我們學習、受 持這個本子決定不是盲目,不是人家怎麼教,我們就怎麼聽。這種人是有,我很敬佩,難 得,這真有善根。為什麼?我做不到。我老師怎麼教我,我還要跟他抬摃,我還有很多疑 惑的地方,我都提出來問他,我作學生真的是很不好教的。但是我講理,老師把我說服了 ,我決定服從,我不會改變,所以老師也肯教我。決不是說人云亦云,真正看到這個本子 好,真正生歡喜心,老師將這個本子交給我,我才接受。經文,初學的時候有難處,但是 他做了眉註,他的註解我能看得懂,我依照他的註解來講這一部經,跟他自己所講的,大 概總是八九不離十,我有這個本事,我不聽他的,跟他講的也差不多,這使老師歡喜教我 。   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沒有別的,依教奉行,所以能跟經教相應。你學了,你能理解 了,你能講了,你不能做,沒有用處,那不是你的。你自己要去做,認真努力去做,做的 裡面你會有心得,你心裡頭體會的,你再跟古來的這些大德們他們的註解一一去對比、去 比照,人家也是這麼說法,好,我們很歡喜會意,「我的講法、我的解釋跟古人不謀而合 」,法喜充滿。所以一定要如佛發願,如佛存心。佛的發願,是幫助一切眾生。   幫助一切眾生,「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不是一門,不是一成不變。就是連執 持名號,也很複雜。念佛的腔調不一樣,有人喜歡這個腔調,有人喜歡那種腔調,他都有 分別,都有執著,怎麼辦?各隨其便。因此,我就主張多建念佛堂。你們喜歡追頂念佛的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著念,喜歡這個,建立個念佛堂,「追頂念佛堂」,你去 這個念佛堂。那個地方念佛,像懺雲法師,一句阿彌陀佛要念很長很長的時間,很多人跟 著他念佛都打瞌睡,喜歡慢慢拖著音的,你另外一個念佛堂。不能合在一起,合在一起要 打架,都生煩惱。都好!都能成就!不能說我這個好、你這個不好,沒有這個道理,只要 他歡喜就好。都念阿彌陀佛,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絕不衝突!所以古德說得好:「若要 佛法興,唯有僧讚僧。」要彼此互相讚歎。如果彼此互相毀謗,這是滅佛法,這不是興佛 法,我們自己造作的罪業,自己不知道。   破壞佛法的形象、破和合僧,照戒律裡面的結罪,阿鼻地獄。不過現在講阿鼻地獄也 沒有人害怕,為什麼?阿鼻地獄他沒有看到。等地獄果報現前的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所 以,別人對我們毀謗,我們對別人讚歎;他有善行,我們決定讚歎,他有不善,我們絕口 不提。養自己的德,不造罪業,這一點很重要。連世間君子絕交了,都不說對方的過失, 儒家所教的,反目絕交也不言人過,你看看古人是什麼修養!佛弟子的修養在君子之上, 常常把別人的過失掛在口上,這不是好事情規過勸善,古禮是不許有第三個人在,這個 時候可以規過勸善;有第三者在的時候,這不是時候,不能當面說人過失,說人過失是傷 人心。現在幾個人懂這個道理?所以菩提道上障礙重重,障礙從哪兒來的?自己造作種種 不善招來的果報。所以修行,這就知道了,要從心修起,要修心。   修心的標準。我們這些年來,我三十三歲上台講經,三十三歲出家,我一出家就上講 台講經,四十多年了,我的講台沒有中斷過,天天都在講,曾經有一段時期講得最多的, 一個星期講三十四個小時,早晨、下午、晚上都在講,我總結修心的標準,就是「真誠、 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裡面有三句是《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 清淨、平等、正覺」,我在上面加個「真誠」,下面加個「慈悲」,這是我們修心的標準 。我們的心,處事待人接物,念念要與這個相應,這是佛心。   心好,行當然就好。行為裡面,「看破、放下」,這是我老師教給我的。我頭一天跟 他見面,他就教我要看破、放下,我在這個後面再續上「自在、隨緣、念佛」。我一生學 佛的心得,就這二十個字。我一生行的,這二十個字;勸別人的,也是這二十個字。好像 你們培訓班同學是第一屆還是第二屆,我把這二十個字細講了一次,我選了一個題目叫「 傳心法要」,好像有一個錄像帶還是錄音帶。我們能有這種心行,無論入大小乘、顯密教 、宗門教下,無往而不利。用這種心行弘法利生,障緣少,確實能得諸佛護念,與諸佛如 來感應道交,龍天善神護持。你這一生真正可以做到少煩、少惱,心想事成。我們心想事 不成,眾生沒福,因緣沒成熟,決定不是自己的障礙。所以,我們有善願,希求世界和平 ,希望這個世間永遠沒有戰爭,希求社會安定,希求一切眾生都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們有這個願。這個願為什麼不能現前?眾生有業障。於是,我們要幫助他消業障,要幫 助他醒悟過來,這最重要了,破迷開悟。   所以,《了凡四訓》是幫助他開小悟,真正相信因果報應。一個人的一生,「一飲一 啄,莫非前定」,你真正把《了凡四訓》念明白了,你就相信。可是命是自己造的,命可 以自己改,命運決不是一成不變的。正是佛法裡頭所說的原理原則,「一切法從心想生」 ,所以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依報隨著正報轉」,這是經上講的原理原則,我們的心善、 行善,我們的果報就善。現在的果報不善;不善,我就努力來修善心、善行,斷惡修善, 我們的果報就會轉,而且轉得很快。   真正會用功,你能真正懂得,真正明瞭「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真懂 得、真明瞭,「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你真能做,兩三個月就見效,快得很!你真明 白、真懂得,你一定斷惡修善,你決定會破迷開悟,煩惱輕、智慧長。問題是一些同學肯認真做,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就沒法子了「隨緣」裡頭最重 要的,是隨順佛陀教誨佛陀教誨在哪裡?經典裡面。這就是從前善導大師提示我們的: 「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佛教我們不能做的,我們決定不要違犯。」這叫隨 順佛陀教誨。   在本經經題「大乘無量壽莊嚴」,果報!我們哪一個人不希望無量壽?哪一個人不喜 歡莊嚴?「莊嚴」,用現代世間人的話來講,就是「真善美慧」,人人都想求的。真善美 慧就是佛經上講的莊嚴,我們看到很羡慕,這是果報,果必有因。什麼樣的因才能夠得這 樣殊勝的果報?經題下半段講的「清淨平等覺」。你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正覺,你就 得到了,因果都在這個題上。所以夏老會集這個經題,會集得太圓滿了,自己沒有加一個 字進去;上面「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是宋譯的經題,下面「清淨平等覺經」是漢譯的經 題,他把這兩個原譯本的題目合在一起。這個題目多美、多麼圓滿,非常明顯擺在我們面 前,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合這個標準,不要違背佛陀的教誨。違背,煩惱就起 現行。心地一定要保持清淨。清淨是什麼?清淨是真心。心裡頭還有雜念、還有妄想,那 是妄心,那不是真心。常常保持真心,常常保持正覺,覺而不迷,自自然然就具足圓滿功 德。我不說「無量」,我說「圓滿」。   為什麼諸佛菩薩能,我們不能?說穿了,就是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還是隨 順自己的煩惱,那就沒法子了。諸佛菩薩能夠捨掉煩惱習氣,完全接受佛菩薩的教誨,他 成功了,成功的祕訣在此。我們的失敗,天天讀誦,天天研究,還在這裡講解,講得天花 亂墜,下了台,照樣打妄想,還是是非人我,還是貪瞋痴慢,我們的障在此地,所以入不 了佛境界。信、解、行、證,入境界就是「證」,我們永遠得不到。得不到是我們沒有行 ,哪來的證?搞一生都在信解上,後頭行證沒有了,那有什麼用處?縱然你講經說法講了 一輩子,著作等身,還是搞六道輪迴,西方世界依舊是沒分,你說這個可惜不可惜!就是 這一念沒有轉過來。   我常常勸勉同修,頭一個關口、頭一個瓶頸,就是「自私自利」,不能不放下自私 自利這個念頭不放下,在佛門裡頭一步都前進不得,你還有什麼前途?你哪裡有菩提道、 有菩薩道?沒有!可是世間人很怕把自私自利放下,好像放下自私自利這個不得了,這就 活不成了。試試看!看看你放下自私自利,你還能不能活著?要試試看,果真放下了,活 得更快樂,活得更自在。放下自私自利,你就反璞歸真;換句話說,你放下六道輪迴的生 活,過什麼生活?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沒有自私自利,佛菩薩沒有憂慮牽掛。希望諸 位多想想,細心觀察,細心去體會,然後修學才會有成就,佛門裡常講「功不唐捐」。   心裡面沒有執著,世出世法都不執著。為什麼不執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 說得很多。「萬法因緣生」,包括佛法,佛法也是因緣生;既是因緣所生法,就沒有自體 ,換句話說,就是空的,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因緣生法哪裡是真的?《中觀論》上說得 好:「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有什麼好執著?所以執著是錯了,放下是正確的, 放下就是諸佛菩薩,放不下就是凡夫,就這麼個簡單道理。放下就自在,放下就法喜充滿 ;放不下苦惱無邊,你何苦?放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現前。這個東西不是修來的自性本具的無上正等正覺,就看你放下多少。你執著放下了,正覺現前;分別也放下了, 正等正覺現前;妄想也放下了,無上正等正覺現前。由此可知,妄想、分別、執著是障礙 ,把無上正等正覺給障礙住了。無上正等正覺是我們本有的,不是從外學來的,外面沒有 ,除掉這個障礙,就現前了。經文到這個地方做了一個總結,『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意思就在這裡。前面所說的,我們真的通達明瞭了,就能夠轉迷為 悟,自性裡面本具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就現前了。   凡夫最難的,就是在這個虛妄境界裡頭迷得太久,不知道這是虛妄,把虛妄當作真實 ,佛講的真實,還起懷疑,半信半疑。佛的話又不能不信,可是信了又有疑惑,又不敢真 信,我們現在就搞成這個樣子,這是我們修行的難關,我們很不容易突破的瓶頸。不能突 破還是要突破,為什麼?不突破,我們的苦難受不盡,生生世世都在這裡受苦受難。突破 之後,這個苦難就沒有了。為什麼?六道沒有了;你突破的時候,六道沒有了,放下一切 執著。   從哪裡放下?先從身外之物放下;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我的,教我看破、放下,先放 下身外之物比較容易。然後再進一步,連這個身也能放下,也不再執著。身的放下,放下 的樣子是什麼?不重視保養這個身體了,身體更健康。很多人愛惜這個身體,天天補,補 了一身病出來。完全不在乎,飲食起居人家給我們吃什麼就吃什麼,決定沒有挑剔,隨緣 ,什麼都好,絕不放在心上,這個心健康,心健康身就健康。由此可知,健康長壽確實不 在乎什麼營養,那個東西都是騙人的,你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都被人騙去了,全是假的,全 不是真的。你要怎樣去進補?多做好事,這是真正進補;自己生活清淨、節儉。釋迦牟尼 佛當年在世,日中一食,每天出去托缽,給什麼吃什麼,健康長壽,心清淨。心清淨,身 就清淨;身心清淨,環境就清淨了。   環境清淨,諸位不難體會,就是我們今天講氣氛、磁場。身心清淨的人坐在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特別舒服;縱然他不說話,我們跟他坐半個鐘點、一個鐘點,也歡喜得不得了 。我這個經驗是過去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言語很少,我很歡喜跟他坐在一起,一句話 不說,坐兩個小時,非常歡喜,法喜充滿,那個氣氛不一樣。所以他老人家在世,我每一 個星期一定會找他坐兩個小時。以後他老人家往生,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 的磁場比不上章嘉大師。這是我親近的頭一個真善知識,真是令人羡慕,令人愛戴。老人 非常慈悲,平易近人,很多人不敢見他,認為他是活佛,身分地位太高,許多法師都不敢 親近他,其實那個人真好、真慈悲,一點架子都沒有。這是得道之人,真誠清淨平等,所 以你跟他在一起,你感受他的氣氛,感受他的磁場,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樣。   至於物質生活,世間人總是想得太多,堅固的分別執著很難放下。我們出家人寺廟裡 頭,現在的寺廟沒有廟產,從前寺廟有產業。居士們布施寺廟很少布施錢財,布施什麼? 田地、不動產給寺廟。寺廟這些不動產租給農人去耕種收租,所以寺廟的經濟來源它是固 定的。這是佛家常講:「法輪未轉食輪先。」生活沒有著落,人心就不安,他哪裡能辦道 ?首先要生活安定,人才能辦道,所以道場它有山、它有田地,它能夠收租。寺廟經濟有 固定收入,所以寺廟裡面沒有經懺佛事,很少法會,絕不巴結信徒。所以信徒到寺廟裡面 去,見到出家人,出家人理都不理他的,看都不看一眼,出家人心是定的。誰去招待?知 客師招待,不是知客師,沒有人理會的。道場有道風。   現在社會變遷,寺廟已經沒有產業,要靠什麼?靠信徒。出家人天天在動腦筋,想辦 法做法會、做什麼,所以「和尚不作怪,居士不來拜」。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搞經濟、 搞收入。道心沒有了,這個可惜!在這種環境之下,我們要安分守己、老老實實修行,不 搞這些,能不能活得下去?照樣活下去。這個時候你對佛要有堅定的信心,要信佛!世尊 在世的時候說過。世尊住世壽命是一百歲,他八十歲就走了,佛說他末後二十年的福報供 給全世界這些出家人,一直到他的法運盡,一萬年,還綽綽有餘。佛有這麼大的福報,我 們還操什麼心?安心辦道自然有供養,這是佛的福報。第二個,韋陀菩薩是護法神,他發 心要護持賢劫千佛出世,賢劫千佛之法他護!我們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依教修行的人,凍 死了、餓死了,韋陀菩薩怎麼辦?按照法律來制裁,撤職查辦。我跟大家講的都是真話。 所以你相信佛的福報,你相信護法神的護持,什麼心都不要操。米缸裡沒有米了,到燒飯 的時候,自然有人送來。你也不要去問哪個人,你也不必去告訴他們:「我這裡沒有米了 ,我這沒得吃了。」那你是求人。決定不求人,佛菩薩來照顧。這一點的信心都沒有,叫 什麼信佛?   我們在澳洲,我聽澳洲同修告訴我。我們澳洲這個淨宗學會沒有佛事,平常沒有法會 ,只是念佛,念佛堂念佛、聽經。聽經我不在,那一邊架設網路,我們現在在這裡講經, 他們在那邊聽。裡面一些同修告訴我,他說其他道場有說這些話,他說:「他們那個道場 又不做法會,又不做佛事,他怎麼活的?」不照樣活了嗎?沒死掉!可見得不要去巴結信 徒。巴結信徒是什麼?壓迫信徒,一定要求信徒供養,錯誤!供養不可以勸,他自動發心 的,這很好,他來修福。我們要勸他、暗示他,那就大錯!我們這個心是盜心,這就是偷 盜,我們已經犯戒了,已經破戒了。他自動發心的,可以,決定不能夠勸導,決定不能夠 暗示。我們的心永遠清淨,永遠不被外面環境所轉,這就對了實在沒得吃,不怨天、不 尤人,沒得吃,念佛!七天沒得吃,念七天就往生了,這多自在!多麼歡喜!這個世界有 什麼值得留戀的?所以你真的把道理統統搞清楚、搞明白,哪有不得大自在?無論在哪個 地方,都得大自在,這個要真幹!我們這意思還沒盡,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真的,真的要餓死了還要歡喜,正是求往生的好機會。 不想死,那就是對娑婆還有留戀,還放不下。 廣欽老和尚說,只要對這世上的一支草還有留戀,就要再來輪迴。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21.120
wiglaf:感謝分享 08/12 21:33
horse1200:阿彌陀佛 08/13 00:26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10/20 14:48
whatflower:南無阿彌陀佛 05/08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