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138集   請掀開經本,科會三十九面,經文第五行,「堂舍樓觀第十六」。在這一品經裡面, 世尊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以及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他們的居處環境。我們在這一品經文 裡面,可以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他們的修行生活,不僅僅是值得我們嚮往,發起求 生淨土的願望,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在現前環境當中應當如何修學。現在請看 經文:   【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復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 妙無比。】   這是第一段,先說佛的住處。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老人 家居無定所對比之下,才曉得西方極樂世界福報,確確實實不是娑婆世界能夠跟它相比的 。但是我們一定要曉得佛佛道同,智慧福德都是平等的,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 間示現?   『講堂』是說法講經的、教學的場所。世尊當年在世,這場所在什麼地方?多半都是 在山林樹下,並沒有房屋的建築。諸位在現在如果有時間,可以到印度去觀光旅遊訪問, 看看世尊當年教學的場所,遺跡還在。固然有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供養的精舍,像諸位很 熟悉的祇樹給孤獨園、竹林精舍。在那個時候的制度,佛是為我們示現出家的形象;出家 如果再有一個家,那就錯了,那不是出家。   像現在建築得富麗堂皇的寺院庵堂,諸位仔細想想,是不是出了你的小家,入了一個 大家?這個大家比你小家舒適太多了。我們一定要曉得這是後來人建築的,不是佛的意思 。佛當年接受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供養的這些精舍,所有權(我們講產權)是屬於在家人 的,只是供養佛跟這些佛的弟子們修行講道之用。所以我常說,出家人有使用權,沒有所 有權,所有權是這一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的。心地清淨,確確實實遠離貪瞋痴慢。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這是佛滅度一千年了。在中國國情、風俗習慣跟印度人不一樣, 中國人講求孝道,孝親尊師,尤其是當時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中國帝王都以老師的禮來 對待,哪有叫老師住在山林樹下?叫老師出去托缽?這在中國是決定行不通的。佛法的殊 勝之處,我們在這個地方也能體驗得到,佛法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絕對沒有分別執著 。世尊在楞嚴會上講得很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們大家喜歡怎麼做,佛都點頭 ,都歡喜。所以到中國來才建築精舍,而這個精舍一定是建設跟皇宮的模式一樣,所以都 是宮殿式的建築,表示中國人對於佛陀的尊重,對於老師的尊重。尊師是為重道!所以那 個時候寺院庵堂,許許多多是國家建設的。   現在諸位到中國去旅遊,你看看大的寺院匾額上「敕建」,這個敕建就是皇帝下命令 建的,這個財產屬於國家的,國有財產。出家人只要正式剃度受了戒,有了戒牒,哪一個 道場都可以住,叢林叫十方叢林、十方道場。因此出家人身心安穩,不怕沒有地方住,不 怕沒有地方吃飯,只要是寺院庵堂,出家人都有分,都可以去掛單。這是早年的中國道場 ,大多數國家建的,也有私人奉獻的,但是都是十方常住。從十方常住變成子孫廟,這個 歷史不長,但是它的發展變遷得很快,現在幾乎所有的寺院庵堂都變成子孫廟了。你要跟 裡面常住不熟、沒有關係,你想在這裡住一晚上恐怕不容易,客氣的招待你一餐飯、供養 你一餐飯。所以現在出家人很不容易!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講堂,要知道不一定要有建築物。世尊當年講經說法,多半在樹下鋪一個草墊,就地 取材,學生圍繞著佛,佛給大家上課,為大家解答疑難。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像阿彌陀佛這 樣的講堂精舍?七寶自然化成?跟諸位說,有。娑婆世界也有四土,我們這個人間是凡聖 同居土,釋迦牟尼佛應化到這邊來的。   釋迦牟尼佛有法身也有報身。法身,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了,毘盧遮那是法身佛 ,盧舍那是報身佛,千百億釋迦牟尼佛,化身。化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個地方眾生 福報大,他應化顯示福報也大;這個地方眾生沒有福報,佛所示現的也沒有福報,一定要 跟所教化的眾生要平等,這個地方人民容易接受。如果眾生沒有福,佛要示現這麼大的福 報,眾生看到都迴避,不敢進來,不敢見佛。這個道理不難懂。   此地許哲居士,這大家都知道,她今年應該是一百零五歲了。她一生要幫助最貧窮的 人,最苦的、最可憐的人,所以她的生活、穿著要跟那些人一樣。她這一生沒有穿過一件 新衣服。我跟她見過幾次面,問她:你的衣服從哪裡來的?她說:垃圾裡面撿來的。一般 人衣服穿舊了,不要了,丟棄掉了,她就撿,撿來之後看到合身洗洗乾淨她就穿,不合身 稍微改一改。我問她: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就告訴我,她接觸的人都是這樣窮苦:我要 不是跟他們過一樣窮苦的生活,他們不願意跟我往來。這叫恆順眾生。   你要想度哪一類的眾生,一定要跟他過同樣的生活,他歡喜你、尊重你,能聽你的教 。佛、菩薩對於眾生了解得很透徹。所以在那個時代,佛出現在印度,印度的貧民多, 他要以貧民生活的水平來教化眾生,決不可以以帝王大臣、大富長者,不能用這個方式, 用這個方式只能度少數人,不能普度眾生,普度眾生一定是要跟大家過一樣的生活(s:這也是四攝法裡面的「同事」吧?)   所以「講堂」,只要是講經的場所都是講堂。我們在《維摩經》裡面看到,在樹下講 經,那個樹下就是講堂;在河邊講經,那個河邊就是講堂,不一定要有建築物才叫做講堂 。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段,這是西方極樂世界四土說的是哪一土?說的是凡聖同居土,顯示 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民,凡聖同居土的人就有這樣大的福報。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 ,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如此殊勝的福報,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精舍』是居住的地方,多半是自己憩歇之所。講堂是講經的地方、教學的地方,精 舍就好比我們今天講的宿舍。稱之為「精」,精是精純,什麼樣的人居住在這個地方?淨純善、精修的行者,他們居住的房舍叫精舍。我們看到許哲她的居處,我稱它那是真正 的精舍。我去看過,她居住的地方非常簡單,但是很乾淨,一塵不染。房間不大,一個書 房,一個小廚房,一個臥室。諸位在新加坡,可以到她那個地方去訪問,你去看看那是佛 經上講的名副其實的精舍。   所以精舍並不是很華麗、富麗堂皇,不是的,是一個真正修行人居住的地方,你看它 非常簡單。在中國過去高僧大德,一生居住的地方多半是茅蓬,除了三衣一缽之外,確實 是一無所有。他們能夠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一心向道,他們居住的所在 都稱之為精舍。所以這「精」不是講物質,是講人。在佛法裡面,我們常常提到的「一門 深入,長時薰修」,這一門就是精,精一。佛法常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我們要依哪一個門 來修學?選擇法門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程度、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生活環境, 都能契合修學就方便了。   你說哪一個法門好?諸位讀過《金剛經》,《金剛經》上佛說得很好「法門平等,無 有高下」。門門都好,沒有一門不好。所以初學一定要選一門,不能同時學兩門、三門, 兩門、三門你就入不了門了。譬如我們現在這個講堂,我們的講堂門不少,你不可能同時 從兩個門進來,你辦不到的,你只能從一門進來。一門進來之後,門門都通了。所以同學 們,我想你們也曾經聽過,佛法裡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同樣一個道理,一門入, 一切門都入了,這叫「精」。   現代人學佛成就比不上古人,原因在哪裡?現在人一開始就要廣學多聞,門門都要學 ,結果是一門都入不進去,永遠在門外。這是不懂得方法,並不是我們的智慧不如古人, 我們的能力不如古人,不是在這裡;是我們的方法不如古人。古人的方法比我們精,比我 們純,我們現在搞雜了、搞亂了,所以入不了門。廣學多聞也是佛教導我們的,但是不是 教初學的,初學是要一門深入。   什麼時候廣學多聞?你在這一門裡面開悟了,標準在此地一門能悟,一門能斷煩惱 ,為什麼?他心是定的,心是一,心是定,所以他能開悟。悟了之後,那個時候就廣學多 聞了。學,容易、快速。為什麼?一接觸你就通達明瞭。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釋迦牟尼佛 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你需要多少時間把它學完?古時候龍樹菩薩給我們表演了一個樣 子,三個月,不需要長時間。   龍樹菩薩何以三個月時間,能夠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就通達了?他 原先一門深入,開悟了,中國佛法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求學的標準,不能到 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這一部沒有學好,就是說你還不夠深度,深入,你還不夠深度。 這個深的標準就是見性,宗門講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到這個境界,一切經一展開統統 明瞭了。   我們在《壇經》裡面讀到法達禪師,那是個專攻《法華經》的,他在見六祖大師之前 ,曾經念《法華經》三千部。我們曉得《法華經》有相當的分量,一天念一遍,念三千遍 大概得十年,十年的時間一門深入,所以他的功夫不錯了,但是還差一點,沒開悟。見六 祖大師,當然見到要禮拜,六祖很細心,看到他禮拜頭沒有著地。所以他三拜起來之後, 六祖就問他: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什麼事情值得你驕傲?你禮拜我的時候頭沒著地 。他就跟六祖說了,他念了三千部《法華經》。六祖就問他:《法華》的大意是什麼?他 說不出來,轉過頭來向六祖請教,六祖說:《法華經》我沒有聽過。六祖不認識字,也沒 有人念這個經給他聽,他說:你念給我聽聽。他是背誦如流,熟透了,從頭他就念給六祖 聽,六祖聽到第二品,《法華經》二十八品,第二品「方便品」,聽完之後,他說:好了 ,不要念了,這個經我全知道了。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理解,所以真正悟了之後,這一部經要不要看完?不要,看 幾頁全都知道了。所以一部《大藏經》,龍樹菩薩三個月就通了,就念完了,道理在此地六祖跟法達講解《法華》大義,他聽了之後就開悟了,悟後之後再拜,頭就磕到地下去 了。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理解,我們今天學一部經,耐心不夠,心浮氣躁,你怎麼會開悟? 不要說是大徹大悟,小悟都沒有,這樣學道,哪一年才能成就?難了。所以要真正想在道 業上成就,不學祖師大德那就非常非常之難,祖師大德們都是老老實實、循規蹈矩,一定 要把心定下來,我們才能夠有成就。   我在最近半年當中,常常想孔老夫子《論語》上的幾句話,孔老夫子曾經說過,他說 :我一天不吃飯,一夜不睡覺,在那裡思惟,想來想去都沒有利益,不如學也。它的原文 是「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說明夫子一生都在求學 ,學不厭。為什麼學不厭?他嘗到法味。怎麼知道他嘗到法味?因為《論語》另外一段說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就是他嘗到法味了,他怎麼會厭倦?快樂!愈學愈快樂 ,那就是愈學愈深入,那個法味愈濃。   我們學為什麼會厭倦?你沒有嘗到味道,你所嘗到的是苦頭,學習的苦頭,你沒有嘗 到喜悅,所以你才會沒有耐心。真正嘗到法味了,你就會跟孔老夫子一樣、跟顏回一樣, 顏回嘗到法味的人。學不厭,教不倦。教是教別人,快樂無比,絕對不會有疲倦。為什麼 ?夫子第二句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個朋是什麼?是來請教的,是學生來 參學的。所以我們從這兩句話,夫子「學」樂,快樂,「教」,快樂,學習跟教學是最快 樂的事情。他要不學、他要不教,他就疲倦了,他的麻煩就來了。所以說是無比的快樂, 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嘗到味道了。下面這一段是說菩薩的住處,上 面一段是講的阿彌陀佛:   【諸菩薩眾。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西方世界平等,凡是佛菩薩無論是自行化他,無不是平等。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瞭了 ,釋迦牟尼佛何以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為什麼要做這 個示現?做這樣的示現,跟娑婆世界眾生平等。這個平等的標準是以最低生活為標準,不 能用最高的。人對於佛佩服,佛不是不能過好生活,可以!他是王子出身,不要要求別的 護法,他父母親護持他那就夠了,他可以過很舒服的生活。但是如果過好的生活,你讓那 些貧窮人看到,心裡做什麼感想?所以佛不能這樣做法。   佛的起心動念,所有的言行都是在教導我們,我們從這個地方要去體會。他的智慧, 他的慈悲,是從他日常生活當中流露出來的,我們從這個地方能體會到佛菩薩的德行。他 們沒有自己,念念為一切眾生。眾生沒有衣穿,我有衣穿,我對不起眾生;眾生沒得吃, 我吃得很好,我怎麼能對得起眾生?樣樣都做給眾生看,我過的生活跟你們是平等的,只 有在你們之下,決定不能在你們之上。佛如是,菩薩如是,羅漢如是,再仔細觀察,我們 中國歷代祖師大德無不如是。即使到民國初年,我們看到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淨宗大德 印光大師,他們真的都是在學佛,佛是我們的典型、是我們的模範。   我們今天接受在家佛子的供養,我們的居住環境、生活條件都在一般水平之上,比起 過去祖師大德已經超過太多了。但是有沒有回頭認真想想,我們的道業能不能跟這些祖師 大德相提並論?如果在物質上一切受用超過他們,而在道業上還不如那一些修行人,我們 會不會生起慚愧心?會不會勉勵自己要勇猛精進?現代這個時代是民主自由開放,尤其是 人權的口號響徹雲霄,誰也不能夠干涉別人的人權。在這樣的環境,修行人完全要靠自己 ,為什麼?沒有人敢講你,我們也只有在講到經文的時候,說出一點感慨而已。誰能夠責 備誰?誰能夠管誰?沒有了。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覺悟,要自覺,要靠自己度自己。   學佛的人雖然很多,真正學佛的人可不多。佛怎麼存心?佛怎樣待人接物?佛怎樣生 活?我也在講席當中常講,我們對於釋迦牟尼佛究竟認識多少?這樁事情最好去讀《釋迦 譜》,《釋迦方誌》。這是《大藏經》裡面就有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你不讀,你對他不了 解,你對他不認識。我是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叫我讀的,他第一步就是教我念這兩部 書。那個時候這書沒有單行本,要從《大藏經》裡面去把它抄下來。《釋迦方誌》分量比 較少,《釋迦譜》分量多一點,多一點,我那個時候抄摘要,全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確 實讀書非常辛苦。所以你要不認識,你到哪裡去學?所以這一段裡面給我們說的,佛對一 切眾生示現平等,這個才真正是布施慈悲、布施恩惠,最重要的,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   其次,我們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凡聖同居土,他們的福報比我們殊勝太多了,佛 在那個地方可以做如此的示現,在我們這個地方不可以。使我們生起對極樂世界嚮往之心 ,我們並不是嚮往他們的福報,是嚮往他們的德行。福報從哪裡來的?從德行裡頭流露出 來的,我們沒有這個德,他們有這個德。在這個地方我們所看到的,用現代的話來說,物 質文明的享受,我們今天的世界也比不上人家,人家的宮殿七寶造成的,建築材料是七寶 。   我們現在這個講堂看起來也金碧輝煌,那個金是假的不是真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 不是假的。所以從這個地方你能夠想到,福報怎麼修成的?我們今天福報講修,修福,西 方極樂世界福報不是修的,是稱性的,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你看看這經文上不是說得很 好嗎?『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它不是人工去設計的,不是到哪裡去提煉的,不是的,自 然化成,這就是自性法爾如是。   每一個人都有自性,都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德能,相是相好,一切眾生都有。西 方世界有,我們都看到、都聽到了,我們統統都有,但是今天一樣還要過這麼辛苦的生活 ,我們的智慧跑哪裡去了?德能到哪裡去了?相好到哪裡去了?佛在《華嚴經》上講「一 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句話道破。我們的智慧,我們 的德能,我們的相好是被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了,不能現前。西方極樂世界他的德行 在哪裡?他們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自性裡頭自自然然流露出來。   我們現在雖然是有煩惱、有障礙,性德透不出來,佛教給我們,修!你要肯修。你所 修的,實在講就是你所求的。你看看這三樣東西,一切眾生天天在求,諸佛菩薩在那裡展 現,一個智慧,圓滿的智慧。一個是能力,我們講技能、才藝,就是經上講的德,德就是 你的能力、你的才藝,萬德萬能,沒有一樣東西你不會,不但會,都是精通。相是相好, 相好是物質享受,從身的相好到你生活環境的相好,佛法裡面講的「依正莊嚴」。你看一 切眾生,不分國家、不分宗教、不分族群,你問他這三樣東西要不要?都要。想要要不到 ,那佛就教你修。   修,要有理論的依據,沒有理論的依據,你修也得不到。所以佛教給我們方法是布施 ,布施是捨。你要想求財富,你要捨財。為什麼捨財你能得財富?捨財就是捨你的貪瞋痴 ,你把貪瞋痴捨掉了,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無量無邊的財富它就現前。像這經上所講的, 你要求聰明智慧,你要修法布施,你要捨法;你要健康長壽,你要施無畏。你不能夠如理 如法的去修學,你怎麼能夠得到這些殊勝的果報?   這就是古人常常教導我們的,放下,捨得。你看捨是因,得是果報,你能捨,你就能 夠得到;你不能捨,你永遠得不到;你現在所得到的,你保持不住。這個經到後面還會把 這些道理跟我們細細的來講、來討論,你決定得不到。所以怎樣才能得到?捨才能得到。 捨財得財,捨法得法。施、報是定律!所以講因緣果報,這是世間的真理,諸佛如來也不 能夠改變。佛法離不了因果。   所以黃念祖居士註解裡頭,末後這一句話說得正確,這個經文裡頭「深顯真實平等, 如如一味」。他這一句話不容易說出來,不入這個境界說不出這句話來,確實他是顯示出 平等一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這個地方示現也是真實平等,如如一味。你看在哪一個環境 裡頭不一樣,他的方式不一樣,但是他確實這一句話的意思透出來了,我們懂這個道理, 然後我們從這個地方學習。   所以佛法活活潑潑,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呆板的。我們在什麼樣的因緣之下,有 什麼樣的表現,所以因人、因時、因地、因事不同,是活活潑潑的。這樣才能夠令一切眾 生生歡喜心,令一切眾生都喜歡學佛,這個目的就達到了。 == 南無阿彌陀佛。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13.34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1/21 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