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 【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這講的「感果」。前面說修因,修因就得果報。由此可知,這個世間我們所看到的豪 門貴族,都是過去生中修積的善因,他才感得的果報。享受果報的時候,如果不知道繼續 修因,果報享盡了,還是要墮落。因此,世出世間的聖賢,無不重視後天的教育,後天的 教育可以彌補前世修為之不足,也能夠防範來世的墮落。   我們說到教育,教育比什麼都重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前 面的三種是人間的福報,宗教教育幫助你提升,從人道提升到天道,佛家說天有二十八層 ,分為三類: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宗教教育幫助你不斷向上提升。而佛教的教育 更是不可思議,它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得到究竟圓滿。佛法在世間,成就世間,絕不危壞 世間,決定沒有,它能夠成就世間。   這個地方舉幾個例子。從這些例子裡面,我們能夠舉一反三,知道世間一切得福、得 吉利之人,都是有善根的,都是有善業的,所感的殊勝果報。第一個舉『長者』。「長者 」,在古印度對於他的年歲、年齡長,他有德行,他有學問,他有地位,他有財富,這些 條件統統都具足,這才能稱為長者,長者是對於這一類人的尊稱。《法華玄贊》裡面有幾 句話解釋「長者」裡面的含義。第一個是「心平性直」心平等,這一條很重要,平等心 ;下面說的性情直爽,這就是講的真誠,決不是以委屈待人接物,是以真誠待人接物語實行敦」言語誠實,離四種語過,行為篤實。年齡,也要有相當的年齡。他有財富, 有地位,有名稱,這個名稱得到社會大眾的讚歎。具足這些條件,稱為長者。這些果報都 是過去生中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成就的。他修,他得到了,不修怎麼能得到?   我們過去生中沒有修,這個不要緊,現在知道了,認真努力去修,果報也能現前。當 然聞法修行愈早愈好,如果太晚了,你所修積的功德可能這一生得不到,要到來生感應才 能現前。如果你聞法學佛在三十歲之前,你能夠認真努力,你這一生就會得到,我們講果 報通三世,現報。「現報」是這一生修,這一生能夠得到享受。如果四十、五十才聞法, 才開始修,果報可能在來世。但是這一生當中有「花報」,也就是我們這一生的晚年,生 活一定也能夠改善,決定是有好處的,來生得果報。   第二是『居士』。「居士」,在中國一般講在家修行的通稱,居家學道之士。《法華 玄贊十》裡面也有兩句話,對這個稱呼加以解釋:人能夠守道,能夠自得其樂,能夠清心 寡欲,積功累德,這是真正稱居士。而不是只著重在形象上,沒有真正去修行,這是我們 要懂得的。「居士」跟「長者」也有相通的處所,所以說長者也稱為居士,我們稱為「大 居士」、稱「老居士」,那個意思跟「長者」就相近,這在中國一般稱呼裡面。   下面說的『豪姓尊貴』,這四個字也是說兩樁事情。「豪姓」是講貴族。過去帝王時 代,家族對於一個人的身分影響很大。像釋迦牟尼佛,他的家族是帝王,他的身分是王子 ,這就是出身於「豪姓」。「尊貴」是指在社會上有很崇高的地位,這都是指做官的,高 官厚爵,他有爵位、有官位,這稱之為尊貴。尊貴下面又舉了幾個例子,舉的是尊貴當中 最顯著的,『剎利國王』「剎利」是豪姓,「國王」是尊貴。古印度階級觀念很深,一 直到現在都受到影響。這是印度四個階級裡面的第二種,他們階級最高的是「婆羅門」。   在新加坡,興都教就是古時候的婆羅門。宗教領袖,宗教裡面的傳教師,婆羅門教的 傳教師,宗教裡面的修行人,這些人社會地位是最高的。由此可知,古印度跟我們中國相 似,崇敬聖賢。帝王雖然高,我們對聖賢的尊重往往超過帝王。在中國孔子、孟子、老子 ,這些大聖,民間的崇敬超過歷代帝王。古印度對於真正有德行、有學問、有道德的人非 常尊敬。第二才是國王,國王是貴族,國家的領導人,所以稱為剎帝利;剎帝利是王族, 國王、大臣多半屬於這一個族姓。「國王」容易懂,這是一國的君王,稱之為國王。   在世尊出現的那個時代,跟中國春秋時代相同,國家沒有統一,社會屬於部落的形態 ,也就是小國林立。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那個時候中國的幅員北面到黃河流域,南面到 珠江流域,這個地區稱之為中原。有多少國家?古書記載有「八百諸侯」,在周朝時候。 八百諸侯是八百多個國家。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大國方圓百里,能夠有一百里的這種疆 土就稱之為大國。像新加坡這個地區,在古時候是大國。小國三十里、五十里。所以現在 在中國看到許多縣市,古時候的小國。在印度也是如此,印度當時釋迦牟尼佛的父親,也 是一個部落的首領。這是屬於這一個種姓的,稱之為剎帝利。   底下講的『轉輪聖帝』,佛經裡面有時候稱為「轉輪王」、「轉輪聖王」,或者稱為 「輪王」,都是這個意思。這是人道不是天道,人道裡面福報最大的。佛在經上說,輪王 有四種,佛用金、銀、銅、鐵,用這四個字來做比喻,比喻他們福報的大小。最小的「鐵 輪王」,鐵輪王統轄一個洲,經上講的南贍部洲,這一個州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地 球。我們地球上有沒有出現過輪王?在現代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還沒有出現有一個人統一 整個地球的;如果什麼時候出現一個人統一整個地球,這個人是鐵輪王。如果是「銅輪王 ,那就是統治兩個星球,兩個星球以上的。「銀輪王」,統轄的範圍更大了。「金輪王 ,佛在經上講,他統治的是四大部洲,用我們現代人的看法,大概是一個太陽系;能夠 統治一個太陽系的王,這稱之為金輪王。   所以,在近代有很多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始終沒有辦法證實。很多人講的飛碟, 我聽到「飛碟」這個名詞,就想到輪王。他為什麼叫輪王?他有「輪寶」。佛經上講他有 輪寶。他們這些人福報太大了,寶太多了,寶說不盡,輪寶是其中最殊勝的。輪寶是他的 交通工具,他乘這個輪寶,能夠在一晝夜之間,就能夠巡迴太陽系。所以我們想到飛碟是 輪,這是他的交通工具,他乘這個交通工具巡察他所管轄的範圍,能在一晝夜的時候,他 就統統都看到。應該是這麼回事情,釋迦牟尼佛講的輪寶,大概就是講的飛碟。   這四種王都有這種交通工具,確實,如果在這個地球上要沒有一個快速的飛行工具的 話,如何能夠統轄這個星球?必須也能夠在二十四小時,能夠飛行整個星球,你所管轄這 個範圍。要是銀輪王,統轄兩、三個星球以上,這個交通工具我們現代的科技還做不到。 現在我們這個科技能夠飛行到月球,還不能飛行到其他的行星,還有相當的難度。如果飛 碟是真的,我們相信飛碟大概是金輪聖王的輪寶,銀輪聖王的輪寶,他們到這個地方來視 察,來看看這邊的環境,這很有可能,所以這是稱之為「轉輪聖帝」。因此我們曉得,凡 是乘坐飛行工具的,我們今天講「外星人」,乘坐飛行工具到我們這個地球上來訪問的, 都是屬於人道,不是屬於天道。為什麼?天道哪有這麼麻煩!還要搞什麼工具!天道有神 通,不需要這些飛行工具。   『六欲天主』,這是欲界天。欲界天最下面是四王天,四王天上面是忉利天,佛在經 上講,這兩種天叫「地居天」,它還依大地居住。我們要問,佛說他們居在須彌山,須彌 山在哪裡?須彌山絕對不是在這個地球。黃念祖老居士說得很好,他在《大經解》後面有 一篇文章,專門來探討這一樁事情。須彌山不在地球上,而地球跟太陽系是圍繞著須彌山 轉的。從這個說法,我們中國古時候天文學家講的黃道,今天我們知道,地球是圍繞著銀 河系轉,須彌山是不是在銀河系的中心?這個現在科學還沒有辦法探討到這個境界。黃老 居士他的看法,須彌山應當是銀河系的中心,應該有一個很大的星球,四王天跟忉利天他 們應該住在那個地方。過去有一些人說須彌山是我們地球上最高的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 山的山頂就是忉利天之所在,須彌山的當中就是四王天之所在。現在我們探險家、登山家 ,不斷登到最高峰,也沒有看到四大天王,也沒有看到忉利天主。但是天跟人是不同維次 空間,我們就很難講了。   我們這個地球確確實實是凡聖同居土,我們凡人見不到聖人,聖人也不跟我們凡人接 觸。最明顯的例子,法照法師,唐朝時候人,朝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的道場,大聖竹林寺 ,這個歷史上有很詳細的記載。悟達國師在四川參訪迦諾迦尊者,阿羅漢的道場,《慈悲 三昧水懺》裡面說得很明白。不同維次的空間,不是有特殊的緣分見不到,不能說沒有, 也不能一定說有。大乘經論上告訴我們:「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這個話說得是有道理 的,這個話裡頭有很深的義理,我們決定不可以把這些話稱之為釋迦牟尼佛模稜兩可的話 ,那就錯了,你就不解如來真實義。是要我們真正用功,契入這個境界才知道。   另外像餓鬼道、地獄道,跟我們都是不同維次空間的。我們這個地球上有,確實有餓 鬼道,也確實有地獄道,中國典籍裡面記載得很多。近代西方人也通過許許多多科學的實 驗,證實有鬼道、有地獄道的存在,我們看過不少西方的報導。這是說什麼?說不同維次 空間。至於佛在經上講的二十八層天,欲界六層,色界一共有十八天,分成為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四禪非常特殊,如果我們細細去觀察,三禪可以稱為三層,而四禪至少也 有三層,可能還會更多。四禪普通的天有三層,另外有一個外道天,無想天,這是跟一般 不相同的。除這個之外,還有五不還天,這個決定是不同維次的空間,可能是五個不同維 次的空間。由此可知,天道也很複雜。這是講到欲界的六層天。   『乃至梵王』梵王是色界天,這就把欲界、色界統統都包括了。無色界此地不說了 ,為什麼?他沒有形相,所以一般就不講了,我們用現代的話說,只有靈;一般人講心靈 ,只有靈存在,他沒有身體。色界天有身體,他沒有五欲,財色名食睡這個沒有。如果還 有財色名食睡的念頭,縱然很淡薄,那都是沒有離開欲,沒有離開五欲。色界天沒有這個 概念了,也沒有這些行為,稱之為色界。無色界連身體都不要了,這是我們講的三界裡面 真正高級的凡夫,福報大。   所以,欲要是不斷,你就生不到色界。由此可知,財色名食睡五欲,五大類的欲望, 這個欲望要是貪著,你決定出不了欲界,你就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修成大福報,最高 也只能做到欲界的天王,享這個大福報,色界沒有分。色界要怎麼樣?這五種欲斷掉。斷 ,不是從行為上斷,是從心裡上斷,心極清淨,沒有這五種染污。這五種都是染污,有這 五種,心就不清淨,這個離開了,心才得清淨。清淨心,我們把這個水平降到最低,「天 心」,色界天的人心。   由此可知,這些東西不是好東西。我們在這個人間需不需要?需要;事上需要,心上 不能要,《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上隨緣,這個沒有妨礙,心裡頭 不能著,心裡頭有絲毫貪著,就成了妨礙,我們要懂這個道理。特別是諸佛菩薩的示現, 示現不一定示現出家,《華嚴經》上好,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的 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從他們行業上看,他們五欲六塵享受很自在、很圓滿, 心裡頭絲毫沒有執著,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菩薩示現的,為我們證明「理事 無礙,事事無礙」。由此可知,我們的障礙到底出在哪裡?出在妄想、分別、執著,我們 生生世世修學佛法不能成就,就被這個害了。原因找到了,要把原因消除。   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到底用什麼態度才正確?佛教導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這兩句話意思就是告訴我們,隨緣而不攀緣就正確了「隨緣」是恆順眾生。什麼叫 「攀緣」?心裡面起分別、執著就是攀緣,特別是執著為什麼你會生分別、執著?你不 曉得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怎麼會有障礙?「一切有 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他沒有障礙,執著就成障礙。我們怎樣把妄想、分別、執著打 掉,這是真功夫。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執著沒有了,放下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分 別沒有了,十法界就沒有了,四聖法界是從分別裡面變現出來的;妄想沒有了,你就圓成 佛道,一真法界裡四十一個菩薩果位,《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差別沒有了, 那個差別是妄想裡面建立的。我們要明白這個總綱領、總原則,然後才知道從哪裡下手, 怎麼個修法。末後這一段說得好:   【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這是「多生成就」這一段「上供」諸佛,底下一段「下化」眾生。你看看此地,他 們這個善根,累積善根叫「積功累德」,永遠沒有中斷;作長者他不中斷,作居士也不中 斷,乃至作國王、轉輪聖王,作天王他還是不中斷,永遠在學習,永遠在提升,這個難得 !他何以能有這樣殊勝的機緣?佛在《金剛經》上跟我們說過,諸佛菩薩從無間斷的護念 一切眾生,特別是修行人。我們要問:諸佛菩薩從來沒有間斷護持一切眾生,為什麼現在 不護持我?   上一次我到馬來西亞,好像是在怡保,遇到一位小乘法師,他非常感嘆的來跟我說: 「佛說了,要度盡眾生他才成佛。他都沒有把我度成佛,他怎麼成佛了?」原因在哪裡? 不是佛不護念我,不是佛不照顧我,是我不聽話,過在我這邊,不在他那邊。他沒有過失 ,他常常給我們機會,我們的機會就在眼前,就在周邊。我們怎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還怪佛菩薩,你說這個罪過多大!   如果我們誠心誠意,真的想學,真的好學,你才知道這個機緣處處都是,真像古人所 講的「左右逢源」。所以,我們的病根在什麼?不肯好學,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隨順自己 的煩惱習氣。佛菩薩在不在我們周邊?在,在也無可奈何。所以我們也要學習這一段經文 ,『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我們要問,這個「諸佛所」,諸佛所在哪裡?佛 在經上告訴我們,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萬佛名經》、《三千佛名經》裡面 ,佛都給我們介紹了。當然,三世佛無量無邊,世尊也稱說不盡,只不過是舉幾個例子而 已;舉例而言,佛一說,就說了一萬二千多尊佛名。   可是諸位要知道,最重要的是未來佛。誰是未來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是不 是以對佛的這一份真誠恭敬心,對待一切眾生?我們對於現前情與無情,是不是尊重供養 經文精義在此,這是我們學習的處所。佛在經上說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是我們自己過去 父母、未來諸佛我們對於一切眾生不尊重,就是對佛不尊重;我們對於一切眾生吝嗇, 就是對佛不供養。我們知道尊重供養是大福,我們要想修福到哪裡去修?所以一定要懂得 尊重供養。   「未曾間斷」,這一句話重要,永遠不能夠間斷。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 子之所以能夠一生圓成佛道,他真正得力就這三句。「於諸佛所」,五十三位善知識,那 是五十三位諸佛,他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從早到晚所接觸的一切人事,就是諸佛所。從早 到晚你看到一切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那是諸佛,這裡面這些人,說實話,三世諸佛 具足。這其中有過去佛、有現在佛應化來的,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不是過去、現在諸佛 示現的,那統統都是未來佛我們怎麼會懂得?每天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那個人不高興, 天天跟諸佛吵架,天天跟諸佛鬧蹩扭,這怎麼行!哪一生哪一世你才能學成功?你要真正 想在這一生成就,沒有別的,所有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我們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平 等心,「尊重供養」「未曾間斷」,事上有間斷,心上沒有間斷。對於一切人事物,真 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個心永遠不間斷,我們這一生決定圓成佛道。   末後說『如是功德,說不能盡』。佛在此地給我們也只是舉例而言,我們要深深體會 佛說的義趣,要能體會得到,要能把它變成我們自己思想言行,我們這一生才有殊勝的成 就,才真正能夠消除業障,消除災難,也能像諸佛菩薩一樣,契入無礙的法界,這是真正 吉祥圓滿,「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修因。下面的經文,如何將自己 修積的功德,與一切大眾共享,這是底下講「下化」。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天跟諸佛吵架,天天跟諸佛鬧蹩扭,這怎麼行! -- 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 -- 拾得‧普賢菩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21.69
cutekid:讀經報到 08/08 12:44
Anor:隨喜讚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淨空老法師! 08/08 18:00
mark183:阿彌陀佛 08/08 18:27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10/10 22:56
whatflower:南無阿彌陀佛 04/02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