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   我們凡夫今天修學環境不好,外面的誘惑力量很強大,所以古大德建道場,幫助初學 ,道場都建在深山裡面,人跡罕至,遠離都市。不但遠離都市,連村莊都遠離,找這樣的 清淨環境來修行。時間都是很長,幾年、幾十年不下山的,他成就了,他心定了,智慧德 相現前了。度化眾生是緣分,緣分沒有到不要強求,強求總是煩惱。不但度不了眾生,給 眾生添了很多麻煩,給眾生帶來很多災難,那叫度眾生嗎?   佛法是師道,古時候中國跟印度許多理念都相同,尊師重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 」。只有法身菩薩例外,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你要曉得那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人! 法身菩薩有能力,在紅塵裡面一絲毫他都不受影響,他有這個能力,這才行。但是今天科 學技術進步了,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東西弘法利生,跟大眾不接觸,在攝影棚裡面講經,用 衛星、用網際網路傳出去,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螢光幕上來學習,影像音聲都能傳出去。 所以可以弘法利生,不受外面環境影響。所以道場還是要建立在深山裡面好!   中國古來祖師建的道場,我想你們到中國去旅遊,都去參觀過。現在怎麼樣?公路修 上去了,有很多地方聽說還有纜車,從前是怕人上山,現在是唯恐大家不上山,這個事情 就難了。所以古道場歷史悠久,可以說那是文化遺產,開放做為觀光旅遊我也贊成。我好 像是在八六年還是八八年,第一次到中國,跟樸老見面的時候,我就跟他談過這個問題, 中國大陸這些道場開放做觀光旅遊,替國家收外匯,好事情!   真正修行的道場、教學道場重建,決定不能在從前地方,為什麼?那個地方已經出名 了,決定不能修行,不清淨了,另外找地方。找地方建道場不要多,我那時候跟樸老建議 ,中國只要建十個道場,一個宗派建一個道場,現在交通方便。道場也不要稱什麼寺、什 麼庵、什麼堂,不要搞這些了,那是古時候的名詞,我們現代人要用現代的名詞,現代修 行的道場用「學會」,教學的道場用「學院」。這個學會是夏蓮居老居士提出來的,這麼 多年來我們來推動,現在也相當普遍了。   可是真正想成就,我想來想去還是印光法師的教誨有道理,道場建小道場,不要建富 麗堂皇,勞民傷財,小茅蓬最好!人家看得也不起眼,自己也沒有留戀,不會起貪心,容 易放下。住眾不要超過二十個人,決定不化緣,二十個人的生活容易,有幾個得力的護法 ,他們的問題解決了,不需要化緣。不做法會,不做經懺佛事,不收徒弟,不傳戒,甚至 於經都不要講。每天功課就像一般佛七一樣,常年佛七,各個有成就,他心是定的,印祖 講得很有道理。   人少,一般人也瞧不起你,也不會把你放在眼睛裡頭,不會找你麻煩,心安定了。現 在這個社會走向民主,民主政治這大家都著重在選票,如果你這個道場大,信徒有幾千人 、幾萬人,這些政客常常就要來找你麻煩,為什麼?請你支持,投他一票。如果你這裡只 有二十個人,他睬都不睬你,你太少了。早年我在台北,有一次(那是國民黨的時代), 台北市黨部有個很高的身分的人到我們道場,也是台北市競選市長,他們到處在拉關係、 拉票,到我們景美圖書館來拜訪,問我:你們信徒有多少人?我說不到三百人。以後再不 來了,你說我多省事。我就這麼小地方,每天講經,你們看看我這兒能坐幾個人?人多了 ,今天請你開會,明天應酬,不得了!那就苦死了。   所以你這道場是二十個人的時候,沒有人理你,問都不問你。印祖教的這一招高明極 了,在這個時代裡頭是可以能夠避免一切的干擾影響,讓我們自己修行人心安理得。道場 不能搞得太大,人不能搞得太多,那是自找麻煩。東晉遠公大師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 他還有一百二十三個人。現在印光大師教我們把一百去掉,只留二十個人,我愈想愈有道 理,在這個時代真的是高明,我們有志同道合有二十個人,自己蓋幾個簡簡單單的小茅蓬 ,自己共修,真好,真有利益。   現在如果真的聽經,聽經目的在哪裡?目的是在斷疑生信。你對念佛法門有疑惑,對 西方極樂世界不了解,那要聽,為什麼?跟你講解說明,真正是沒有疑惑了,信心堅定了 ,不必再聽經了,那聽經是打閒岔,所以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你看看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 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裡面什麼都不夾雜才叫淨念, 夾雜著經教,你的淨念就破壞了,不夾雜!一句佛號念到底,他才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念 佛三昧現前,你就得受用了。   這個念佛三昧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它也有功夫的淺深,到相當功夫的時 候智慧就開了。只要真正死心塌地一門深入,那個時候智慧開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通達 了,那是真正的博士。現在世間的博士他不博,他只知道研究哪一門,只知道那一門,隔 行如隔山。智慧開了之後,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能力也有了,福報也現前了,這 個時候你有智慧,你有能力觀機。換句話說,在這個世間應該做些什麼,自己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怎麼做法?對佛教做出真實的貢獻,正法久住,利益眾生!自己有智慧、有能 力選擇,知道怎麼做法。   所以真修實證,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課題。每個人緣分不一樣,但是會用功的人, 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好的增上緣,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若能轉物,則 同如來」。你要能把境界轉過來,這是真正修學的功夫。無論是順境逆境,都能轉變對我 修行有幫助的境界;無論是善緣惡緣,也能夠把它轉過來,成為自己的增上緣。你能學到 這一種能力,你就無往而不利了,你在菩提道上就沒有什麼大障礙了,你一定會有成就。   這個地方講的「十力無畏」,「十力」是如來果地上所有的十種能力。第一種能力, 「是處非處智力」,處就是道理,我們一般人講的道理。知道宇宙之間萬事萬法是什麼道 理成就的,怎樣是合乎道理,怎樣是違背道理,你有這樣的能力。對一切眾生來講,知道 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作善業得善果,造惡業得惡報,因果一定相應;不可能說是造不善 業得善報,造善業得不善報,沒有這個道理。   但是我們一般初學,或者是社會上不學佛的一些人們,他們對於佛家講的因緣果報他 不相信,他說:某人作惡,你看又做大官,又發大財;某人一生行善,窮途潦倒。他看了 不相信,哪有因果報應?殊不知佛法因果的事跟理都很深!因果通三世,這個人現在的果 報是他前生修的,不是他這一生。我們世間人只看到這一生,沒有看到前生,也沒有看到 他來生,所以就不相信。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前世修的善多,這是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 ,聰明智慧是法布施,財富是財布施,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人家前生修得多,這一生當 中果報現前,是這麼個道理。   這果報我們看得很清楚,有人確實發大財,但是他並沒有什麼智慧,你跟他接近,他 並沒什麼,他的財源?命好!無論幹什麼他都財源滾滾而來,命好!這個命就是前世的業 因,這一世得的果報。我們也看到很有智慧的人,他沒有財富,一生生活過得很清苦、很 艱難,真有智慧。我們就曉得了,這個人前生法布施多,財布施沒修,得這樣的果報。健 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所以這一生的果報是前世修的。   佛法裡頭也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想知道你前世修的是什麼因,你 這一生所享受的就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通三世!我們這一生起心動念 、所作所為,這是修的因,這個我們自己很清楚,來生我們得什麼果報,那就很明瞭了, 沒有一點疑惑了。   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今生即使修的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修得很多,千萬不 要去想來生福報,想來生福報你就出不了三界了,你還要搞六道輪迴。搞六道輪迴享福, 享福往往就把修福疏忽了,所以你福報享完之後,這惡業就現前了,這個佛家講三世怨就 這個意思。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忘了修福,享福造業!不要說別的,飲食殺生 這個業就不得了,有錢的人天天吃這些動物,窮人想吃沒得吃,所以有錢有勢的人造罪業 容易。福享完了,他的罪報現前了,所以下一世墮三途!這個叫三世怨,這樣的人太多太 多了。所以佛教我們要知道求生淨土,這才真的叫一了百了,這才是真正的聰明智慧,真 實的福報,求生淨土,不求人天福報。   第二種叫「業智力」,業是造業,就是知道一切眾生三世因果的能力。所以佛教化眾 生方便,講到契機,佛對於每個人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你將來的狀況他都曉得。現在我 們聽到這些話能夠接受,為什麼?法身菩薩他明心見性,見性之後,空間沒有了,時間沒 有了(這裡就講時間沒有了),能夠看到你過去世,能夠看到你未來世,所以教人契機。 你過去世也曾經修行,你修的什麼法門,這一世接著再修就很容易。所以佛教人,我們看 到經典上記載的,有些人聽佛一次經就開悟了,甚至於就證果了,什麼原因?佛知道他的 根性,知道他生生世世所修學的,容易契機。 (s:《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說到世尊請富樓那尊者往維摩詰居士所問疾,富樓那尊 者辭曰:「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結果維摩詰居士對他說: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於是「時維 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瞬間新比丘就「豁然還得本心」「不復退轉 了。所以富樓那尊者回世尊:「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這一章真的很好玩,大家面對維摩詰居士都「不任」。XDDDD 不過這也告訴我 們「隔陰之迷」真的很恐怖,還是求生淨土才是真正保險之道。)   第三個是「定智力」,所以這個十力都是智慧,換句話說,智慧起的作用佛知道所 有的禪定解脫三昧。實在說,「定」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哪有那麼多?修 定的方法不一樣就多了,但統統都是得這個境界。所以得定沒有兩樣,修定的方法不同, 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只要是佛法沒有不修禪定的。禪定是佛法修學的總樞紐、總 的關鍵。我們念佛是用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在修禪定,這個一定要知道。怎麼知道是修禪 定?《彌陀經》上講得清清楚楚,一心不亂!你們想,一心不亂是不是禪定?在淨土宗裡 面,方法大分為「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我們今天選擇的持名念 佛,都是修念佛三昧,都是在修定。   然後你就曉得,佛法裡常講八萬四千法門,那就是八萬種不同的方法門徑,修什麼? 全修的禪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戒律幫助我們得定禪定還是手段,還不是目的,目的是開智慧。所以真實智慧是從禪定裡面得來的,不是 你聽得多、學得多,不是的。真正智慧是從禪定,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從外頭來 的。我們本有的智慧怎麼會失掉了?就是因為我們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心動了。 這個妄想分別執著就像波浪一樣,把這個心照的能力喪失掉了,這個照就是智慧。所以寂 而常照!寂是不動,你的心不動了,它就起照的作用,照就是般若智慧現前。   佛這個經上又常說法門無量,不止八萬四千,你曉得無量無邊的方法門徑統統修禪定 。所以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跟我們講經說法,說了這麼多,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如 來,對法界無量無邊世界眾生說法,總不出戒定慧三學。所以戒定慧是諸佛如來教學的總 的綱領、總的原則,決定不能夠違背的,我們要想成就你一定要遵守;先從戒律上下手, 然後你的心才能夠定下來。   可是現在,現在這個時代不一樣了,師道沒有了。世間沒有老師了,為什麼沒有老師 ?沒有學生了,所以老師就沒有了。我也常常跟大家說,我還碰到,大概我是最後的一個 學生,我以後沒有了。做學生的條件,對於老師百分之百的服從。現在能找到一個學生, 對老師的話能百分之百的服從嗎?對老師沒有懷疑嗎?對老師有疑惑,對老師的話不能完 全做到,他不是學生,師道沒有了,實在是難!   我在早年,拜李炳南老居士為老師,跟他學教,那個時候我沒出家,在家居士的身分 拜他做老師。他給我開了三個條件,第一個聽講經,只可以聽他一個人的,除他一個人之 外,任何法師、居士大德講經一律不准聽,能不能做到?第二個看文字,不管看佛經、看 世間所有一切文字,沒有經過他同意一律不准看。第三個條件是,那個時候過去我曾經跟 過方東美先生學哲學,跟過章嘉大師學佛三年,他說那個我不承認,一律作廢,你要拜我 做老師,一切從今天起,從頭來起。你要能接受才行,你不接受這師生關係就沒有了。   所以這樣的苛刻的條件,現在沒有人肯接受了,所以學生沒有了,老師也就沒有了。 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師承,我很幸運還沾到一點邊緣,我跟李老師十年!十年那就是完全 聽他一個人的。他負責任指導你,他要把你路指錯了,他負因果責任,所以很不是容易事 情。   學生為什麼遇到好老師也學不成功?主要的原因,對老師懷疑,對老師的教誨陽奉陰 違,不能落實,所以你不能成就。如果真的能夠不懷疑,能夠依教奉行,那就是印光大師 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個誠敬也就是說,老師教導你的 ,你到底能做到幾成?你能夠圓滿做到,你就圓滿成就;你做到一成,你就是一成的成就 ;做到兩成,兩成的成就,就這麼個道理。佛法能不能興旺,個人能不能開悟,能不能證 果,都在自己不在別人!老師只能教你方法,只能提供他修學的經過給你做參考,真正契 入完全靠自己。   儒跟佛都講一個「誠」字,真誠!只有真誠你才能契入,不能夾雜一絲毫虛偽。所以 這麼多年來,我們總結大乘教學裡頭,把它總結為總的修學綱領,我們寫了二十個字。好 像這上面兩邊,這二十個字寫在這上面,「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要用 這個心,不能再用虛假了;這十個字反過來就是輪迴心,輪迴心學佛也是造輪迴業,決定 出不了三界。所以這邊講的是存心,這一邊講的是對事,「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 佛」。   依照這個綱領來修行,就是說把我們的錯誤,我們虛偽的心是錯誤的,修正過來真誠 ;染污的心是錯誤的,修正過來為清淨;貢高我慢的心是錯誤的,修正過來是平等;迷惑 顛倒是錯誤的,修正過來就是正覺;自私自利是錯誤的,修正過來是慈悲。簡單明瞭!最 近這兩、三年來,我嫌這個字太多了,二十個,現在把二十個濃縮成四個字「純淨純善」我們的心要純淨,我們的行為要純善,用這個做目標就更簡單了。純淨純善是如來性德 圓滿的現前,要遠離一切不淨不善,心地要清淨,行為要善良。   這十力第四個是「根智力」,根就是根性,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根性從哪裡來的? 也是無始劫以來,與你修學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這個根性當然講的是習性,不是本性, 本性大家相同的,決定沒有兩樣,習性!習性是受了染污。佛知道,那教學就方便了,麼樣的根性用什麼方法來教導第五種「欲智力」,這個欲是講的愛好。世人,就是你的 嗜好各人不相同,所以佛教人有善巧方便,知道你喜歡什麼,教你這些方法都是你喜歡的 ,喜歡就容易修了,不喜歡的修學就很困難。   第六種叫「界智力」,這個界是講對於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相同,佛能知道,每個人 的境界他都曉得,而且境界常常在變更;真正用功努力修學的,境界年年不一樣,這是教 學。確實一個真正好的老師不容易遇到,他雖然沒有佛那麼高明,他教學的經驗豐富,往 往他觀察人,所謂是八九不離十。他教的方法善巧,讓學的人能生歡喜心,能生信心,學 業、道業能隨著時日增長,收到很好的效果成績。   第七個是「至處智力」,至處是講的果,你修什麼樣的因,你一定會得什麼樣的果報 。譬如你修五戒、修十善,那就肯定你來生得人天福報。你要是念佛,對於淨宗、對於阿 彌陀佛,你真的相信,你沒有疑惑,你真的想去,那就肯定你一定得生極樂世界。蕅益大 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有真信,你有切願 ,你就決定得生;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深淺。所以得生與否是在信願,有信有願再努 力念佛,那是增高你的品位,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報,一點都不會差錯的。   第八種「宿命智力」,知道眾生生生世世的一切狀況,那佛這個能力大。經上常講阿 羅漢能知道一切眾生五百世,五百世以外他就沒有能力了。如來果地上是沒有限制的,沒 有極限的,沒有不知道的。你要是遇到佛,你生生世世無量劫前的事情他都知道。像這些 事情,現在西方這半個世紀裡頭,有不少人在研究前世今生,他們用最多、最普遍的方法 是用催眠。催眠也是一種定功,但是那是用外力加持的,在深度催眠之下,空間、時間突 破了,能夠說出前生的事情。   我們在美國這個報導裡面看到,只有一個人,他能夠說出好像八十幾世以前的事情, 推算年代是四千多年,八十多世之前的事情。這生生世世他都說出來了,就證明人確確實 實有前生,既然有前生,當然就有後世。來世,這個科學還沒有辦法測驗,能夠測驗你過 去世,一世一世的能讓你自己說出來,修行證果的人都有這個能力。這第八講宿命。第九 是天眼,「天眼智力」,能夠見到一切眾生,生生世世輪迴生死所有一切狀況,沒有不知 道的。不是說看你現在,還能看到你過去世,也能看到你未來世。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 界的人,幾乎都有這個能力。   最後一種「漏盡智力」,這是知道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的煩惱習氣斷盡 了,煩惱習氣斷盡就是如來果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帶 業往生,決定不要懷疑,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不帶業的,統統是帶業。就是文殊普 賢,這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的,他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帶不帶業?還帶業,他最後 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帶了一品生相無明去往生極樂世界。哪有不帶業的?不帶業只有一 個人,阿彌陀佛不帶業,除阿彌陀佛之外,只要是菩薩都帶業。換句話說,四土三輩九品 ,其實就是跟我們說明帶業多少。帶的業多,品位就低,帶的業少,品位就高,品位高下 是從這兒來的。   因此我們要想做到不帶業,那是不可能,決定做不到的,只希望我們帶的業能少一點 就好。在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在起心動念之處,要學什麼?學看破放下,放下業就少了 。要真正能看破,看破是學問,看破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了解,至少我們知道人生苦短,壽 命有限。我們熟悉的一些朋友、道友們,今天我遇到一位同修,從加拿大溫哥華來的,這 個地方,早年我每年都會到那裡去講經講一個月,以前那些聽眾、那些護法都不在了、都 走了,所以現在也沒人請我了。人命無常!所以想想這些人走了,他帶什麼去?一樣也沒 帶走!   我們要是看清楚這些事實真相,與其到那個時候逼著你,你不得不放下,為什麼現在 不早一點放下?何必到那個時候,被死神逼迫你,你不得不放下,現在痛痛快快放下多好 !放下就自在了。把你的欲望放下,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大概最難放下的是親情, 親情也要放下,不放下你不能往生。所以要有智慧、要看清楚,我到極樂世界我才真正能 照顧自己的親人,我有智慧、我有能力照顧到。現在你怎麼樣愛護他也沒用處,到生離死 別的時候,誰也沒有辦法照顧誰。所以你能放下,真正是圓滿了,放不下那是錯誤,放下 就少帶業了。好,現在時間到了。 == 南無阿彌陀佛。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18
cutekid:讀經報到 10/14 11:05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2/10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