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169集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九面經文第三行看起,我們將這一小段念一念: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 彼國。】   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這一段裡面有三個小段。科判裡面諸位能看得很清楚,這是別 說三輩的因果,就是種什麼樣的因才得什麼樣的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個道理我們 一定要懂。世出世間法總離不開因果的原理、原則,無論是世法還是佛法都離不開因果。 本經,世尊為我們概略的介紹,將往生的人分為三大類,先說上輩。   上輩,你看他的『捨家棄欲,而作沙門』。自古以來許多大德們都在討論,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上輩往生就是上三品,我們凡夫到底有沒有分?古時候講法,這個古時候 是從唐朝善導大師,從他說起。也就是說善導大師以前,古大德講上三品往生是菩薩不是 凡夫,凡夫沒分。而且說得好像很有那麼回事情一樣,說上上品是四地到七地菩薩,這就 高,說上中品是初地到四地;換句話說,中品中生以下才是凡夫所生的,這是隋唐以前這 些大德們他們的說法。要照這樣說,阿彌陀佛無上的大願,西方淨土無比的微妙,持名這 個法門是易行道,往生無比殊勝,那這些話都變成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凡夫只能夠下 三輩往生。   這個事情爭論了很久,總是有好幾百年都在爭論,一直到善導大師出來。善導,有傳 說(這應當是可靠的)他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善導的話那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這 我們應當沒有懷疑。至於說善導是彌陀化身再來的,日本人有這個傳說,我到日本去訪問 的時候,他們也這樣告訴我。他們很肯定善導是阿彌陀佛,智者是釋迦牟尼佛,日本人對 這兩位大師非常崇敬。在中國,對善導好像不太熟悉,日本善導大師的像到處都有,石雕 的,寺廟裡祖堂裡面供奉。所以我們到日本祖庭裡面去看到這些祖師大德的像,我們不能 不慚愧,中國人比不上日本人!日本人對祖師非常崇拜,許許多多的寺廟用善導大師的名 字,叫善導寺,所以你一看到這個寺廟叫善導寺,一定是修淨土的。善導大師是我們淨土 宗第二代的祖師,初祖是慧遠,二祖就是善導。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所以天台也傳到日 本,日本的天台也很興旺。我們看到祖師的繪像、雕塑的像,在日本是看到最多的。   善導大師引經據典否定了古人的說法,你看《四帖疏》,也就是《觀無量壽佛經》的 疏鈔,善導大師作的,這裡面講到「看此觀經定善」,這是《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以及三輩上下經文的義趣,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 這個話講得好!我們確確實實,五濁惡世的凡夫就是指我們現在。我們現在修這個法門, 將來往生品位高下,實實在在講是你遇緣不一樣;你遇到的緣殊勝,可能你就是上三輩往 生,遇到的緣不好,可能是下輩往生。這話怎麼說?善導講的,「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 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後面經文還有,「以惡業故,臨終藉善, 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 ,為害茲甚」。這幾句話講得好!因為古時候這些大德說下輩是你剛剛開始學大乘的這些 凡夫,你看看中輩、上輩都是菩薩。善導大師講這種見解誤了自己也誤了別人。這話說得 好。但是這些話我們還得要多說幾句,要不然不太好懂。   總而言之,這一段話的意思,釋迦牟尼佛示現入般涅槃之後,這就是佛不在世間了, 這世間眾生苦!沒有依靠,唯一在這一生決定可靠,依這個法門決定可靠、決定能成就。 這話也是善導大師說的,「萬修萬人去」。大師還有一句名言,我們把它刻在石頭上,他 說「諸佛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一句話了不起!諸佛是講三世諸佛應化在九 法界,這就出現在世間,應化在九法界,為什麼?唯說淨土往生的法門。換句話說,一切 諸佛示現在世間,這個世間是講九法界,只有一個願望,希望一切眾生念佛往生淨土,一 生圓成佛道,這是一切諸佛的本願。所以四土三輩九品凡夫有分,不是給聖人說的,不是 給菩薩說的,就是給我們凡夫說的。   所以他老人家講「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個話是真的。你遇的什麼緣?當然佛 法裡頭常講四緣生法,四緣生法有三個是你自己要具備的。「親因緣」,親因緣是過去生 中你跟淨宗法門結的緣。我們諸位在座的同學,這個你們都有。如果你們過去生中沒有跟 阿彌陀佛結緣,你就不會到這兒來。所以你會到這邊來,你聽了很歡喜,說明你過去生中 生生世世修淨土。為什麼修淨土沒有往生?另外有緣。那是另外有差別的緣,所以你的緣 不具足,就是說它要有許多條件,你只有這個條件,其他條件缺了。這就叫做善根,佛經 裡面講的善根,善根深厚!這是第一個緣。   第二個是「所緣緣」,這就問題大了,你雖然過去生中有修淨土的善根,可是你這一 生當中不想修這個法門,那你的所緣緣就沒有了。這一生當中你貪愛這個世間名聞利養、 五欲六塵享受,把學佛這個事情疏忽了,你這一條緣就缺了第三個叫「無間緣」,無間 緣是這個緣不能間斷,你常常間斷,這是為什麼過去生生世世不能成就的原因,這很重要 !   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遇緣,遇什麼緣?不是這三種緣,是第四種,叫「增上緣」。增 上緣是外緣,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這是緣。有許許多多人這一生當中,學佛沒有遇到 淨土,他修別的法門。今天中午,香港凌孜會長打電話告訴我。大概是在青海、西藏那邊 有個五明佛學院,有一位活佛,在中國很有名氣,許許多多人皈依,他周圍的弟子有五千 多人跟他學密,聽說這兩天往生了,念佛往生的,他這個做法就度許許多多人念佛。活佛 ,你看一生到最後念阿彌陀佛往生,所以許許多多的從前念佛人,以後跟他去學密,現在 看他這個樣子又回頭了,又回頭來念阿彌陀佛。這都不是普通人,菩薩來示現給你作增上 。   所以我們遇到淨土法門,這個緣就很殊勝。遇到淨土法門,你未必遇到這部《無量壽 經》,這部《無量壽經》在淨土法門裡面,無上的法寶!你遇到了,也遇到這個經了。遇 到這個經,天天念,不懂也是枉然,你得要遇到有好的善知識給你詳細講解。你對這個經 ,你讀得很熟,這個經裡面的義趣你都能夠明瞭、都能通達,這個緣殊勝!你在這個地方 建立信心、建立願心,引發你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善根,跟現在這個緣一結合,你這一生 肯定得生,所以這個緣就太重要了。   佛法非常重視緣,你看看,佛不說因生,佛說緣生,這是大小乘教裡頭常常講的,一 切法緣生,他不講因。因是過去造的,沒有法子控制,緣是這一生當中自己可以控制,這 不能不知道的。我們初學佛的時候,緣殊勝,遇到好老師,老師教導我們的,我們永遠記 在心裡,依教奉行。老師沒有欺騙我們,所以我們能夠獲得成就。如果親近一個善知識( 這個好老師),你對他半信半疑,你對他的教誨不能完全接受,那你的成就就有差別。如 果完全不能接受,那你跟這個老師就毫無成績可言。所以佛法是師道!我們不能夠尊師重 道,無論你怎麼樣勤奮修學,你都不能成就,這裡面的道理很深很廣。   這三品,我們在這經文裡面就會學習到。善導大師講下品三人是惡凡夫。惡凡夫是什 麼?造作惡業。那我們想想,我們現在造的惡業就很多,我們要承認,不能不承認!雖然 造作惡業,學佛之後能夠改過自新、能夠斷惡修善,這就難能可貴。但是這不是善導大師 的意思,善導大師的意思是一生作惡,臨終才後悔,這是下三品。像我們現在年歲還可以 ,至少還要活個幾十年,那我們有幾十年的功夫,三年五載、十年八年的功夫,我們肯定 能把自己提升到中品、上品。那個下三品大概是這個人病很重,快要走了,在還沒有走之 前幾天才聞到佛法,他的時間很短,這是下三品。   所以他說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即使一生造作惡業,臨終遇到善知識給他開示,他 真正懺悔了,真正悔過,一心念佛求生,阿彌陀佛並不捨棄他。彌陀大慈大悲,只要你真 肯回頭,還是來接引你。這個樣子,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他才發心,這是講下三品。善導大 師在註解裡頭引用許許多多的經教,證明他所說的話都有根據,不是自己猜測的。所以他 老人家跟我們講的結論,極樂世界三輩九品都是為五濁惡世凡夫往生的蓮位,這是給我們 很大的安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我們在世間遇緣真的不同,你遇到佛法,遇到是大 乘、小乘有差異,自己根性有利鈍,就是過去生中宿世修學根不相同!如果我們是大根大 器的凡夫,接受這個法門能信能解,又能夠依教奉行,這個經上說,這種圓頓大根性的人 在這個世間修行一天,那個功德比一般人修行多少年還要超越。所以一生功德圓滿,確確 實實可以達到上品上生的地位。這是我們在沒有讀這一段經文之前,想起善導大師有這樣 的開示,使我們堅定信心,這個法門我們大家統統都有分。   現在就本經來說,確確實實這三輩往生是為我們凡夫說的,聖人那是附帶說的,聲聞 、緣覺、權教菩薩。經上講必成正覺,這是我們這個經四十八品,第七品裡面講的「令彼 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這幾句偈子,前面四句說明彌陀大願之由, 普令一切眾生圓成佛道。   那我們要問,這一切眾生能成得了佛嗎?我們學佛也不少年,經論也讀了不少,佛的 這些話我能相信,為什麼?《華嚴經》上說,《華嚴》、《圓覺》都講「一切眾生本來成 佛」,這是真的,一點不假。為什麼你會變成這個樣子?你的本性是佛,你現在把本性忘 掉了,你現在是煩惱習氣當家,習性當家。你能夠把煩惱習氣放下,你就是佛!你要是懂 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是上上根人,你念佛將來往生是上輩往生,這就是 遇緣不同。有人一生學佛,沒有看到這樣的經教,沒有聽人這個說法,所以自己不知道。 緣太複雜,實在講也很不容易遇到,所以遇到要珍惜。   聽經比什麼都重要,菩薩都不能不聽經,諸位在家同修也一樣。要是受了菩薩戒,菩 薩戒裡面就有明文規定,四十里之內有法師講經,你要不去聽經就犯戒了。這個經我很熟 ,我都會講,聽他幹什麼?還是要去聽,不聽就犯戒。你會背會講,為什麼還要聽?做影 響眾。講經的道場人眾很多,道場莊嚴,你是來莊嚴道場的,而且給初學的人看,某人法 師講經講得那麼好,他都在聽,大概這個法師講得不錯,你對這個法師生起信心,所以他 是來做影響眾的,那個影響眾也增強聽眾的信心,功德很大。   我們早年初學講經的時候,講得實在不怎麼好,可是我們老師來聽。這個老師不是李 炳南,周邦道,是抗戰期間我念中學的時候他是我的校長。我在台北講經,他那個時候住 在台北,每一場都到,他坐在前面,不但聽經,他還記筆記,他在筆記本上寫筆記,給人 看的!這是大德居士,是佛學家。好多這些學者,老居士,老法師。老法師很客氣,像南 亭法師是老法師,廣欽法師都聽我講過經,這些老法師很有趣味,他們聽經坐在最後一排 ,我上座了,他才進場,我一下座他就走了。為什麼?諸位想想看,我們是後學,老法師 他一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拜他,他不讓我拜,所以他後到早退,很妙!這都是對於年輕 初學非常愛護。居士我們不必要拜,他就可以早早來,可以跟我們一起學習,這都是緣。   而且老師常常教導我們,學佛,特別是學講經,講經要結法緣。不結法緣,將來你成 了佛,你講經聽眾很少,沒人聽你的。所以老師早年就教導我們,我們學講經的人到人家 道場,這是規矩,上大殿一定要禮佛三拜。我們這個三拜,跟你們普通三拜不一樣。我們 第一拜求願與道場有緣,將來我能夠來講經,與道場有緣;第二拜與常住有緣,與寺廟裡 面住持當家這些執事跟他們結緣;第三拜跟這個道場所有信徒結緣。你這三拜拜得很虔誠 ,將來到這個道場來講經,法緣殊勝!這是老師教的。所以我們講經的這些法師到任何地 方,無論是僧俗道場,我們的禮拜都許下這個願。法師講經,除非不得已,或者很重要的 事情,或者是生病,否則的話,一定要來聽經,你不來聽經;聽經是與道場結法緣、與法 師結緣、與聽眾結緣,總在遇緣不同。你要是沒有緣,你不喜歡聽別人講經,誰願意聽你 講經?報應如此。   諸位都知道我的法緣非常殊勝,殊勝在哪裡?都是老師教的,歡喜跟眾生結緣。任何 人講經,只要我有空,我一定會去聽,我不會缺一堂,為什麼?你的法緣才殊勝。所以我 們這邊講經的這些同學,無論在家出家,你要懂這個道理,這是業因果報,不是來生來世 、多生多劫,這一生當中你就會遇到。老人所說的話祖祖相傳,不會錯的,我們相信,我 們自己依教奉行,果報果然現前。   剛才我們念的這四句偈,當中這一首,這是阿彌陀佛自己發願的,「我若成正覺」。 他現在成佛了,在極樂世界成佛了,他的佛號叫無量壽,阿彌陀就是無量壽。「眾生聞此 號,俱來我剎中」。聞這個名號,這個名號是什麼意思不能不知道。古大德常常講「名號 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也聽得耳熟,可是這一句話多少年都有疑問,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為什麼不可思議?到底是怎樣的不可思議?總有個疑問在這個地方。一直到讀到《無量壽 經》之後,這才明瞭,而且是虧了梅光羲老居士在這一個經本前面有很長的序文,我們細 細讀這一篇序文,這才恍然大悟。   他告訴我們,隋唐時代,那是我們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中國佛教有十個宗派都是那 個時候建立的,隋末唐初建立的。祖師大德輩出,佛教裡面的人才太多了,真正都是傑出 的人才,這裡頭有許多是佛菩薩再來的。這些都是示現,緣太勝了。這些大德們常常在一 塊討論,世尊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他說得這麼多,哪一部經最重要 ?哪一部經最圓滿?就在討論這些問題。於是這些祖師大德們公認,都推《大方廣佛華嚴 經》,所以稱之為佛教的根本法輪,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佛學概論。《華嚴經》是 佛學概論,經典的概論,這裡頭說得非常圓滿,其他所有一切經都是《華嚴經》某一部分 的詳細說明,所以《華嚴》才是最圓滿的、最完整的。   《華嚴》之所以到究竟圓滿,到底是依什麼?是依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你們想想這個味道。如果沒有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就圓滿不了;換句話說,《 華嚴經》只度上上根人,中下根人沒分。後頭有導歸極樂,下下根都成了佛,這才真的究 竟圓滿。講導歸極樂,《無量壽經》就是極樂,也就是說《無量壽經》就是《華嚴經》的 總結,《華嚴經》最後趨向的目標。於是《無量壽經》地位太高了,比《華嚴》還要高, 《華嚴經》歸《無量壽》,《無量壽經》歸到哪裡?《無量壽經》歸四十八願。你看這四 十八品,最重要的一品是第六品,第六品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有四十八條,哪一條最重 要?古大德說第十八願,一念十念必定得生,那就是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名號功德 不可思議是這麼來的,你不能不知道。   由此可知,四十八願就是解釋名號的,這一部大經就是解釋四十八願的。《大方廣佛 華嚴經》,那就是《無量壽經》的註解,這一部《大藏經》是《華嚴經》的註解。你們這 樣子去觀察、去思惟,你才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整個佛法統統包含在裡面,一個都 不漏,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個眾生是九法界眾生,一個都不漏,所以名號功德實實在在不可思議,名號裡面所含的 義理深廣無盡!   末後兩句是講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這個成就是平等的,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 ,即使下下品往生也不例外,「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身 相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下下品往生也沒有兩樣,因為經上並沒有說中下品往生除外,它 沒有這個說法。沒有這個說法,那就是三輩九品統統是一樣,這不可思議,這才是真正說 明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西方極樂世界無比的功德莊嚴,句句都是實話,我們不能不知 道。   學佛先要明瞭,我們現在娑婆世界,我們在這個世間,「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輩 往生」,這我們就能相信了。所以現在問題就是大心,這個很重要。你不是大心能往生, 不是上輩,上輩要大心。正如同《華嚴經》一樣,你看《華嚴經》當機,清涼講十種機, 分作十種根性,真正當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真的不是普通人,都是明心見性的菩薩 ,我們講法身菩薩,那是《華嚴》的當機者。可是裡頭有一條叫大心凡夫,我們凡夫如果 心量大也行,也是《華嚴經》的當機者。這個心量大,大到什麼程度?怎麼樣才叫大心量 ?佛經上有兩句話「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沒有這麼大的心量不行,沒有這麼大的心 量不能學《華嚴》,無論怎麼學,你不能入華嚴境界;沒有這個大心量,你修淨土,你不 能夠上輩往生,上輩往生是大心凡夫。   這個大心也是緣,我們要把我們的心量拓開。我們沒有學佛,心量也很小,都是自私 自利,什麼事情總是頭一個想到自己。學佛之後,這才曉得我們想自己是錯誤的,會想到 別人,想到別人當然頭一個想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家親眷屬,這就心量比較大一點;再 大一點,能想到我們的同學朋友,想到我們鄰里鄉黨,我們居住這個地方,想到這個地方 。這還不夠大,所以再大,你能夠想到這一個省、這一個都市,再擴大你就想到我們的國 家,再擴大想我們的地球。所以我們現在常常因為跟很多不同的國家族群宗教往來,我們 就不講國家,不講地區,我們跟大家講我們都是地球人。你沒有離開地球,我們都是地球 人。所以起心動念,我們要想到為全球一切眾生福祉著想,這個心量就大很多,能不能往 生上品?不能,一個地球太小了。但是你能想到這個地球,中品上生靠得住。 == 南無阿彌陀佛。 -- 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 -- 拾得‧普賢菩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50.208
aidssm1234:我太晚發現了夏樹大的發心了!!! 重頭慢慢看 阿彌陀佛 12/01 22:19
summertrees:我要有新同學了嗎?! 好開心~~~~ XDDDDDD 12/02 22:20
AnpingTW:隨喜聽法。 12/07 22:48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4/14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