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 願生彼國。】)   緣,我們自己不能去攀緣,攀緣就錯了,隨緣就對了。這個事情真的是今天這個社會 非常迫切的需要。上一次好像是去年,大概也是衛塞節的時候,印度教,小印度那邊舉行 有一個宴會,我在宴會上遇到納丹總統,納丹總統對我這個情形了解一些,他鼓勵我,他 說:法師,這個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好好去做。所以什麼都是緣分。   現在我們在澳洲,澳洲我們的淨宗學院原來註冊的是宗教團體,這二、三年我們在澳 洲所做的、所表現的,澳洲政府,澳洲的一些大學、學術界肯定了我們的學院是學術、是 教育,他不看待我們是宗教,他看待我們是搞學術跟教育,所以這個非常難得。我們住在 山上,現在政府這些官員跟這些大學裡面的校長教授們常常上山來看我,來跟我們研究這 些問題。所以佛弟子要認真修行,你具足佛所講的戒定慧三學,雖然這個世間事情我們不 聞不問,但是一接觸,我們有戒定慧的能力幫他化解,幫助他解決。   今年這個緣是愈來愈膨脹,這個事情都是意想不到的。現在是聯合國來找我,不是我 找他,他來找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在澳洲的主席,我們曾經在開會的時候遇到,去年 我們在一起相處一個星期就很熟了,他是代表澳洲;希望我們能夠把和平的理念,化解衝 突、促進和平的構想跟方法得到聯合國的重視。他來找我希望我們聯名,就他跟我兩個聯 名向聯合國提出一份建議,希望聯合國能夠成立一個,這個名稱是我提的,「孔孟大乘教 育基金會」。   我們會提出這個名稱,這就是受了湯恩比的影響。這在七十年代,湯恩比博士曾經說 過「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他這個話幾乎現在 全世界人都知道。所以我們就用「孔孟大乘教育基金會」來籌募基金,來推動儒佛的教學 達到全世界,現在由聯合國來推動,這就好辦了,這個世界確實就有了一線光明。所以我 全心全力來幫助他,我說好事情。今年大概五月間,我還要到巴黎總部去做一次訪問,我 們澳洲主席他大概四月份,這個月份他就要去,去做這聯繫的工作,給我安排的應該在五 月、六月的樣子,希望這個事情能落實。   湯恩比說的話,沒錯!孔孟、大乘真的能救得了世界嗎?你找這些學者專家都跟你高 談闊論,孔子一定是談到是四書、五經、十三經;講到大乘,那一定是《般若經》、《華 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這些大經大論,有沒有用?絕對沒有用。他講的話有沒 有錯?講的話沒錯,我們對他的理解上有差別。他所講的這個東西,這像一棵大樹一樣, 那是花果;四書、五經、十三經是儒家的花果,這些大乘經論,這是佛法裡頭的花果。這 個東西拿出來不能化解衝突,也不能促進到和平。你要不相信,我們《華嚴經》講這麼多 年了,你們有沒有得受用?你們的衝突有沒有化解?什麼衝突?昨天我跟你講,你內心的 衝突,一樁事情來的時候是自利還是利他,不就衝突了嗎?你這個衝突有沒有化解?由此 可知,天天講大乘沒用處,化解不了衝突!   什麼東西能化解衝突?那個樹的根,根是活的。這花朵你採下來插在花瓶,死的,是 很好看,不管用。所以我們今天對聯合國、對全世界介紹,要介紹孔孟的根、大乘的根。 大乘的根是什麼?《十善業道》,真管用。孔孟的根是什麼?《弟子規》。所以我今天在 全世界許許多多重要會議上發言,我都是特別強調介紹這兩樣東西,《弟子規》跟《十善 業道》可以能化解衝突,可以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安定和平,肯定有效。我們也做了好多 次實驗,講《弟子規》,講完之後聽眾痛哭流涕,你們開會發表那麼多講演,有沒有一個 人流眼淚的?沒有,聽了無動於衷。真有感動的,真有懺悔的,當時跪在地下求懺悔,有 回頭的。   這個東西要天天講、要詳細講,不但要講還要做。所以這個課程是全世界男女老少各 行各業一起學,這個社會問題才能化解,不是一部分人學。一部分人學,那一部分人不學 ,沒用。你說這個地方教《弟子規》,《弟子規》能不能產生效果?我沒有看到效果出來 ,為什麼?教小朋友學,父母沒有學,教的老師也沒有學。別的老師我不知道,我曉得悟 忍師,我知道,悟忍師就沒有做到。老師都沒有做到,你怎麼能教學生?教的老師要做到 ,百分之百做到,父母要做到,小孩肯定會做,你才能把一個人教出來。所以這種講座一 定要有父母,要有老師、有小朋友一起學,才能收到效果。這是我們現在向聯合國建議的 ,希望大力來推動。   聯合國在全世界接受他們贊助的學校,小學中學有八千多所,希望利用這個學校開課 。這種課程,我們希望學校的老師、學生,家長一起來學習,可以先試辦,試辦有了效果 ,再向外推動。希望世界上每個地區我們都要去做,愈快愈好。這樣子災難不能說完全化 解,可以減緩,可以延後,這就是無量功德!從哪裡做起?從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做 起。諸位要知道,菩提心是我們的真心,每個人都有,只是你被五欲六塵煩惱蓋覆住了。 自私自利的心、貪瞋痴慢的心是什麼?是變了質的菩提心,它就是菩提心,變質了,它現 在長霉了,發酵了,變質了。我們怎樣幫助他恢復正常,這個最重要,這要靠教育。   所以現在我常常講這中國的教育,在全世界講教育,中國第一,中國教育有五千年的 歷史。你就曉得他們中國的教育,它的智慧、它的經驗是多麼豐富,不可以忽略,這個應 當要尊重。它這麼長的歷史,這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最近,我看到新加坡,好像上個 月十五號,報紙上刊的有一篇文章,是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的一番談話,裡面就講到這個中 國的問題,他認識正確,太難得了,絕不亞於湯恩比。這一邊的同學把報紙寄到澳洲給我 看,非常難得!他說得非常中肯、非常客觀,尊重中國的歷史傳統。   中國把教育看得第一重要,中國古聖先賢教人什麼?所教的就是倫理道德,五倫十義 ,就教這個,教了五千年。一直到民國初年才忽略了,逐漸逐漸大家把這個事情淡忘了, 所以今天遭這麼樣的困難。現在趕緊要回頭,還要把中國老東西找出來,那個東西是寶, 可以拯救社會。倫理的教育,從「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就是這五個綱領。這五個綱領如果諸位懂得能做到、能落實,這個世間絕對沒有衝突 。衝突還需要化解嗎?不需要,沒有衝突!這我們不能不重視。   你講化解衝突用什麼方法?倫理道德,自然的調整。我們要知道菩提心裡頭沒有衝突 ,衝突是什麼?衝突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生起,妄想分別執著,佛教我們一定要斷掉,儒 家也是這個說法。這個說法也是幾千年前,絕對不是跟佛學的,但是跟佛經講的完全一樣 。你看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跟佛講的沒有兩樣。所以《弟子規》 跟《十善業道經》異曲同工,效果是完全相同的。《十善業道經》,經不長,但是這意思 很深很深。你看那麼小小的一本,我講過一遍,講了好像是八十個小時,講得很詳細。後 面這是講到佛法,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那一部分我們現在介紹給聯合國把它刪除,只留前 面的一半。前面專門講十善業道,跟《弟子規》可以配合,《十善業道》是綱,《弟子規 》是目、細說。   所以我們今天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弟子規》學起。你要問為什麼從《弟子規》學起 ?昨天我跟諸位報告過,我們淨宗的同學修學指導綱領就是「淨業三福」,我就是依這個 三條來學的。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條裡 面就落實在這兩個教材上,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十善落實在《十善業道》。 我用這兩門功課落實淨業三福頭一條,頭一條沒有就沒有第二條。所以必須在這裡紮根。   我要求我們淨宗學院同學兩年完成,一定要做到;要不做到,再兩年。如果一生做不 到,你一生就不能升級,你就永遠停留在這個地方,一定要百分之百做到,就好像蓋大樓 一樣,這是地基、基礎。你基礎不穩固,怎麼能往上蓋?這個道理並不難懂。所以我們淨 宗學院雖然是講九年,兩年基礎教育,三年是本科教育,四年是研究教育。如果這兩年達 不到我們的標準,那我們上面就不能辦,永遠停留在基礎教育,你再往上辦沒有意思,學 不到東西,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我們今天要好好紮根,要從根本上來學習,發菩提心是根,要懂得修清淨心,怎 樣保護自己的清淨心,自己要懂得保護。現在這個世間誘惑的力量太強了,這報紙、雜誌 、廣播都是誘惑,一定要知道怎樣迴避,不受它的誘惑。另外就是人與人之間,人與人之 間閒話是非,張家長李家短,這統統都是染污,都不是清淨。所以古大德真正教修行人, 教你什麼?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你為什麼不念佛去說閒話?多言必失,這是古聖先 賢的教誨,言語要少。凡是說出來的話要利益對方,要利益社會。如果對人對事沒有利益 的,你又何必去說?這說話造口業!口業是三業裡頭最容易造的,不知不覺,果報不堪設 想。江逸子居士畫的「地獄變相圖」,我們居士林也應該要有一張,這一比一的,我看我 們這裡差不多地方可以能夠展覽、展示。他這一幅畫有六十米長。地獄變相圖多看看,我 們起心動念不可以不謹慎,不可以不收斂。   再其次「平等心」。大乘經教裡,世尊為我們說十法界的因行,十法界是果報,果必 有因。因緣無量,哪能說得清楚?所以佛為我們說的無量因緣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選 擇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佛給我們說。佛法界的因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心,平等心是真心 ,純真無妄,平等心。這個東西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學,我跟人平不平等?總是覺得我比 別人高,他不如我,那你就不平等了。為什麼不平等?因為有我,我就不平等。法相宗裡 面所說的,「我」是末那、我執,執著這個身是我,相宗裡面講四大煩惱常相隨。你還能 平等得了嗎?你還能清淨得了嗎?不平等就不清淨。清淨跟平等有連帶關係,像一湖水一 樣,水在平等的時候,平等沒有風浪的時候,它就清淨的,從上面可以看到底;它要起了 大風大浪,它不平等了,它裡面就有泥沙帶著,就不清淨了。所以平等很重要。   我們供佛,諸位要知道,供佛最重要的是供水。你沒有香沒關係,沒有燈也沒有關係 ,最重要是供一杯水。水代表什麼?清淨平等,叫你看到這個水,我的心要像水一樣清淨 ,要像水一樣平等。它是表法的,不是佛喝的,佛不要!是讓我們天天看到之後就想到清 淨心、平等心,是代表這個意思的。怎樣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能夠用平等心來看 待,沒有分別就平等,沒有執著就清淨;有執著就不清淨,有分別就不平等。   由此可知,三大煩惱,你能夠修清淨平等,前面兩種煩惱斷了。執著是見思煩惱,分 別是塵沙煩惱,妄想是無明煩惱,無明煩惱不容易斷。先破塵沙、見思,見思破了就出六 道,六道就不見;塵沙破了,這四聖法界就沒有,往上去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華藏世界、 極樂世界。極樂跟華藏都屬於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裡面,你就曉得這個心多重要。我們 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有執著、還有分別,自己就要警覺,這不行,這樣念佛不能往生。分別 、執著全斷不容易,總要一年比一年減少,一年比一年淡薄,這樣才能帶業往生,這就是 功夫真正得力,一年比一年少。去年人家毀謗我,我會生氣,今年人家毀謗我,不會生氣 了,進步了;去年人家欺負我,我還想報復他,今年沒有了,這念頭沒有了,進步了。年 年有進步,煩惱要年年輕,智慧要年年長。   所以諸位同學要曉得單靠念佛不能往生,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沒有發菩提 心,只有後頭這一向專念,一向專念不能往生。你一定是要這完整的一句,這一定要「發 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沒有一向專念,也不能往生,那是善心,那是做一些好 事,當然大概果報都在天上,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有菩提心沒有一向專念,大概 都是天道。如果說沒有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最多最多也不過是欲界天,色界天沒 分。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   如果一向專念裡面還夾雜著名聞利養,還夾雜著自私自利,你就是一天念二十萬聲佛 號,還是墮三途。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是乾隆時代慈雲灌頂法師說的。你們看看灌頂法師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那裡面就有。我是在學生時代讀到這《疏鈔》,我感到 很驚訝,因為他講念佛一百種不同的果報,第一句就是念佛墮阿鼻地獄。我就很疑惑,念 佛是好事情,怎麼會墮阿鼻地獄?我就拿著這個本子去問李老師,李老師一看,他說:這 個大問題!他說:我不跟你一個人說,我講經的時候跟大家說。我們以後才曉得,一百條 最後一條是上上品往生,看你用的是什麼心。你拿著佛法欺騙眾生,圖自己的名聞利養, 墮阿鼻地獄,這個我們不能不曉得。念佛是好事情,一定要看他用的是什麼心,他的用意 何在?他用的是什麼手段,他的目的又何在?這裡頭有邪有正。所以清淨平等心就在日常 生活當中去鍊,去鍛鍊。   第三個就是「正覺心」,就是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所以這部經好,非常非常 圓滿,真的是顯密宗教圓融的一部大經。經文分量不多,教義是無比的圓滿,所以古人把 這個看作叫中本《華嚴》,這很有道理。換句話說,這裡面跟《華嚴經》無二無別,只是 《華嚴經》的分量大,這個地方分量小。中本《華嚴》,那還有小本,小本是什麼?小本 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所以《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跟《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一部經。講得簡單介紹《彌陀經》,再說詳細一點,《無量壽經》, 最詳細的是《華嚴經》。我在過去也曾經跟諸位做過報告,你要能把《無量壽經》講得好 、講得透,那你一定要讀《華嚴》。你沒有《華嚴》的基礎,這個經你決定不能夠把它講 得透徹。   所以《華嚴》是佛法裡面的根本法輪。一切經都脫不了《華嚴》的關係,但是要知道 一切經落實在十善業道,如果沒有十善業道,這一切經都落空了。就像中國古聖先賢教我 們,這五教是五個科目,就是五倫;學習的次序也有五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這是明理;理明了之後,要落實在生活上,所以後頭有個「篤行」。篤行就是落實,你 要不落實,你那個理是空的,空理!那有什麼用處?沒有用,後頭要篤行。大小乘教理那 就是講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後頭落實,落實在哪裡?落實在十善業道。諸位這一 點不可以不知道。沒有十善業道,所有佛法都懸空不得受用。   所以我們今天對全世界,因為大家都曉得這大乘佛法跟孔孟之道。我們把孔孟之道就 是用《弟子規》介紹,大乘佛法就是用《十善業道》介紹,篤行。唯有落實在生活,落實 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個學問是真實的,這實學,不說空話,我們真正得受用 。從這個地方建立基礎,無論你學世法、佛法,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成就。學世法,你是 聖賢君子;學佛法,你一定是佛菩薩、聲聞、緣覺,你決定會有成就。你要不從這根本上 結結實實奠定這個基礎,那你無論學什麼,到後來沒有一樣有成就,這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正覺,覺而不迷,這是這部經的經題。我們這個經題,「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 ,這是果,「清淨平等覺」是因,修因才能證果。大乘清淨莊嚴是講的華藏世界、極樂世 界,在密法裡頭是密嚴世界,果報,都是修清淨平等覺而證得。所以清淨平等覺是菩提心菩提心裡面的深心,自受用身。清淨平等覺是三寶,清淨是僧寶,僧這個意思,六根清 淨,一塵不染,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覺是佛寶。你看這經題裡頭具足三寶。清淨平 等覺也是三學,戒定慧三學,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覺是慧。你看看三寶、三學具足,這 個經上圓圓滿滿。所以你一看到經題就生歡喜心,圓滿具足。經題跟經文的關係,經題像 文章的題目一樣,經文是經題的內容。   落實在清淨平等覺是自受用,提升自己的境界,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後 面的慈悲就是《觀經》上講的「迴向發願心」,這是利益眾生的。我們成就了,要幫助一 切眾生,為什麼?自他是一體。這個道理大經上佛講得透徹。整個宇宙是一個法身,你看 看經上常講,諸位也聽得耳熟,「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那問你,你有沒有分?當 然有分,為什麼?你是未來佛!三世佛是講的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誰是未來佛?一 切眾生都是未來佛,共同一法身。佛菩薩的慈悲心就是從這個地方生起來的,所以叫「無 緣大慈,同體大悲」。一切眾生與我同體,共同一法身,同體,不是別人,是一法身;無 緣,沒有任何條件,沒有話好講的,眾生有苦難,你一定要幫助。   苦難裡面最嚴重的是他迷惑,所以救苦救難,最重要的是什麼?幫助他覺悟。幫助他 覺悟,那你就要教他,你不教他,你就不慈悲;你不教他,你就錯了,一定要教他。怎麼 個教他?你自己一定要做出樣子給人看。佛教導我們,佛做了圓圓滿滿的好樣子,我們跟 他學習就沒錯。祖師大德也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淨土宗最近一代祖師,印光大師 ,我們提起印祖,大家都非常景仰。我的老師是印祖的學生,老師非常謙虛,多少次給我 講,他說我們是同學,他叫我要學印祖,以印祖為師。印祖雖然不在了,《文鈔》在世, 依照《文鈔》修學就是印祖的學生。   印祖在近代確實有一些做法與別人不一樣,第一個他老人家一生不建道場,第二個收出家徒弟。這是給我們後人做個好樣子。為什麼不收出家徒弟?不忍心,因為你出家, 出家是代表正法住世,代表佛陀的形象。如果你不持戒,你不如法,你破壞佛教形象,這 個罪跟破和合僧罪是相同的,墮阿鼻地獄。不給你剃度就是不幫助你到阿鼻地獄去,好事 一樁,是這麼一個原因。你做得不如法,社會上他不是罵你,他把整個佛教連諸佛如來統 統都罵上,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這真叫大慈大悲。   印祖一生,這是李老師也跟他學習的,勸人皈依不勸人受戒,為什麼?受了戒他做不 到破戒的時候,你要是勸他,你要背因果責任。所以只勸人皈依不勸人受戒。受戒是什麼 ?是你自己發心,皈依是個結緣皈依。真正皈依之後,你開始學習,你能不能學得如法, 那是緣分的問題,正是善導大師所說的「總在遇緣不同」。所以對人一定要慈悲,慈悲就 是愛護,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很不是容易事情。祖師做出了榜樣,我們要跟著學習。   念佛是末法時期唯一得度的法門,印祖教給我們怎麼做法?在這個時代在一起共修的 人,他老人家主張最好不要超過二十個人,道場不要太大。太大,經營不容易,尤其是過 去中國這個地區,一般人民的生活環境都很貧困,沒有錢來供養。你道場大,你維持不容 易,你必須要攀緣,攀緣就錯了,你的心就不清淨。二十個人小道場容易維護,真正有成 就。這真正成就就是看你這個道場有幾個修行人真正往生,我們淨宗是以往生為成就,你 不能往生不算成就。這些祖師都做出好樣子來給我們看,我們要學習,要常常記在心裡。 你攀緣,你心就不清淨,你心就不平等;換句話說,你的菩提心沒有了,清淨平等覺是菩 提心,菩提心沒有了,你這一生往生的緣斷掉,你說這個多可惜! (s:唐道綽禪師《安樂集》:「是故《大集月藏經》(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時中,億 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 入路。」蕅益大師:「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印 光大師文鈔》:「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總而言之,我們縱然是為社會、為別人,有些很重要的事情我們要做,不能忘失菩提 心。如果做這些事情對我們的菩提心有損害,那我們就退回來,我們就不能做,這不是不 慈悲,這是什麼?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能力做不到,我一接觸這個社會就被污染了 ,我自己控制不住,那怎麼可以做?那不能做。必須像一般所講的八風吹不動,決定不受 外面境界誘惑,不受外面境界影響,你可以做。也就是說,你能夠常常保持清淨平等覺, 你不會失掉,行!那就沒有關係。那就是入《華嚴》清涼大師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 礙」的境界,這個行,這個時候你就有義務、有責任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你沒有這個能 力,還會受誘惑,心還會動搖,那你就不能做,要好好的學習,好好的提升自己的境界, 這就沒有錯處。叫發菩提心,清淨平等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慈悲心,佛經上講的是四種「愛緣慈悲,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法身 菩薩是無緣慈悲,權教菩薩是法緣慈悲,我們世間人的慈悲,好像一切都是能為眾生想, 為世界,為很多大家想,這是眾生緣慈悲;在一般人的是,與我有關係的我喜歡他,這是 我的親人、這是我的朋友,我對他有慈悲心,愛緣慈悲,沒有離開煩惱習氣。所以有這四 種,都要能辨別。那對於法緣、無緣,雖然我們現在還做不到,要學習,要知道,對佛菩 薩要敬仰。佛菩薩在哪裡?佛菩薩就在我們身邊,前後左右都是的,只是我們不認識。如 果你要把善財童子這五十三參學會了,你就曉得一切眾生皆是善友,一切眾生皆是佛菩薩 ,我們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這個心自自然然就生起。好,今天我們就講 到這一句「發菩提心」,明天我們再來說「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 南無阿彌陀佛。 --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每一句話、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我們自身習氣和修為的展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9.199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5/05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