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112集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九面第一行: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缽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   這是「下化」的第一小段。接著把底下一段也念下去:   【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 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前面一段是「酬因感果」,說明菩薩修行的成就,而實際上就是教導我們應當怎樣去 生活,怎樣與別人相處,怎樣去工作,才能夠成就殊勝的功德利益,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 的。今天這一段講到「下化」。「下化」的意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 如果我們要問:菩薩生活在世間,他的目的何在?我們可以用四個字就解答出來:「上求 下化」。這四個字,我們要好好的把它記住,這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純正無妄。   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同修提示過,我們生活在世間,生生世世永遠不間斷的在學習 ,學習不是一世。中國古大德講一世,「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一世的。佛法講三 世,講過去,講現在,講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歲月當中,我們從來 沒有間斷過學習,這個學習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其實,在儒家典籍裡也有這個 意思,沒有佛法講得這麼圓滿。儒家《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 於至善。」也把他的人生的意義跟目標說出來了。「明明德」就是上求,「親民」就是下 化,上求下化都要做到最圓滿,那就是「至善」。所以,儒家有許多東西講的都是綱領, 這個綱領純正沒有錯誤。佛法裡面講得具體,講得微細,把這些理事、性相、因果都給我 們具體說出來了。我們怎樣親民?就是幫助一切眾生。   這一科經文裡面第一個小段,「妙香普薰」『身口常出無量妙香』,我們要怎樣學 習?我們看到經文上這些話,如果著相,那就錯了。是不是真的去找這些好香來薰香?那 就錯了。此地所講的「香」是說德行,就是講的「明德」。大乘佛法具體而言,就像本經 一開端「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感得果報就不可思議,所以這是「性德之香」,取的 是這個意思。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所以我們身上的氣味都很難聞。真正修學與性德相應 ,身上確確實實有一種奇妙的香。   前天香港有一位老居士,送了一片「虛雲老和尚傳記」,現在正在中國拍攝連續劇, 有二十集,好像還沒有拍完成。送給我看的這一片,大概是介紹的,這一片我看過了。這 裡面介紹虛雲老和尚一年剃一次頭,所以說我們看到老和尚照相相片上,有的照片是帶著 頭髮的,頭髮都很長,鬍鬚也很長,有些照片剃得很乾淨。剃得很乾淨的,那是他過年時 候照的。他一年剃一次頭,鬍鬚都剃一次,一年剃一次。一年洗一次澡,一年洗一次衣服 。他的衣服平常不洗的,一年洗一次,生活簡單。往年我在香港講經,有些同修告訴我, 老和尚身上確實有一股清香。衣服一年洗一次,領子都是油垢,好厚,聞聞有清香。不像 我們一般凡夫,三天不洗,那個裡頭就很難聞,氣味就不一樣。所以這香是真的不是假的 。   如果我們的心,所以天天要學習,天天要修行,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真誠心」 ,真誠心香,虛偽的心就不香,那個氣味就不好聞,「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 」,我們天天在這兒練功,如果心地果然與這五句相應,身上的香氣就跟經上所說的相應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這是修行真正的功夫!所以一個人有沒有修行,有沒有道心, 有沒有道行,一接觸就知道了,哪裡需要多說!見色、聞聲、嗅香,就能知道你修行有些 什麼功夫,你是真功夫還是假功夫,哪裡能騙得了人!由此可知,這一樁事情是沒有辦法 作弊的,沒有辦法做假的,一定要真幹!   『栴檀』,我們通常講檀香,在此地是個比喻,佛經裡面稱為「牛頭栴檀」,這個香 我們沒有見過,只是在佛經裡看過這麼一個名詞。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所謂「依報隨著正 報轉」,眾生有福,這些奇異的珍寶就出現;眾生要是沒有福報,這些東西都隱沒,都不 見了。「栴檀」是寶香,佛陀那個時代有,我們好像在書籍裡頭記載,唐朝時候還有,大 概就很稀少了。我記得有書上曾經記載過,印度這些高僧到中國來,帶著有四兩栴檀,他 帶到中國來是做為禮物送給皇帝。當時朝廷裡面送給皇帝的禮物,最少都要有一斤,所以 幾兩送給皇帝是很不恭敬的,宮廷裡頭拒絕,沒有收他的。這個法師就在宮廷之外,把這 香燃一點,燃了一丸,大概是撮成丸的,燃一丸。整個長安城,長安城是當時的首都,都 聞到這個香味,於是皇帝才把這個香接受了。這是在中國有這麼一個記載。   在佛經裡面講,栴檀燃一丸,香氣可以四十里範圍當中都能聞得到,這個香可以治病 ,經書裡頭有記載,黃老居士註解的本子裡頭有引用到。《慧苑音義》說,古印度的栴檀 有兩種,一種是赤色的,一種是白色的。白色栴檀能夠治熱病,就是燃這個香氣能夠治熱 病,紅色的可以治風腫。所以這個香氣,能夠幫助人除這些風邪而帶來安樂。性德的妙香 ,決定不是栴檀能夠比擬的,但是實在找不到東西比,用栴檀來做比喻;性德妙香遠遠超 過栴檀。   『優缽羅華』,「優缽羅」是梵語,翻成中國是「青蓮花」。我們在《彌陀經》裡面 讀的西方極樂世界四色蓮花,也是讀到優缽羅。佛在經上常常提到,蓮花也表香淨,都是 取這個意思。菩薩身口常出妙香,這個香當然就是經論裡常講的「五分法身香」。「五分 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科,後後勝於前前;有前面不一定有後面 ,有後面的一定具足前面。譬如說,有戒香未必有定香,有定香一定有戒香;有定香未必 有慧香,有慧香決定具足戒定。   佛法的教學,無論是大乘、小乘,無論是顯教、密教,宗門、教下,學的是什麼?諸 位一定要清楚,戒、定、慧三學,這是佛法教化一切眾生的內容,佛家教學的內容。總的 來說,戒學就是現在人講的守法、守規矩,這一條是基礎。應該在什麼時候教?古代是從 嬰孩時代教起,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到他長大成人再教他一些規矩,難 了,他已經養成習慣,要教他改,那不是一個容易事情,所以良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 。由此可知,童年的教育是多麼重要,儒佛都重視童蒙的教學。   古時候出家人一出家,所謂是「五年學戒」,出家前五年學規矩,要學習出家人的生 活方式,養成菩薩生活的習慣,學的是這些。五年以後,還要看你的成績,再決定你可不 可以學教、可不可以參禪,這都是說明重視基礎的教學。而現代出家人把這一種教學的方 式忽略了,我們這一代都沒有接受過這種教學。佛法是師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世範」這兩個字我們自己本身沒有做到,怎麼能夠教化眾生?這一樁事情,我們自己要 深深的感到慚愧,要懺悔我們自己業障太重,福報太薄,誰叫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道、法 衰微到極處,善知識可遇不可求,我們到什麼地方去學習?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   時代永遠不住的在變遷,古時候的這種生活方式距離我們現在愈來愈遙遠。如果說把 現在人恢復到古時候那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都知道,這是決定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心裡很 清楚、很明白,古時候那一種生活方式對於修道人來講,是有利的、是有幫助的,現代人 這種生活方式對修道人來講,是有障礙的。我們處在這個環境當中,我們怎麼辦?如果隨 波逐流,隨順現在大眾這種生活方式,我們決定是流轉在輪迴當中出不去。如果要想在這 一生當中成就,只有自己下定決心向古人學習。現代人不守法,我要守法,我不能跟他們 一樣,他們走的是輪迴路,我們希望是走出輪迴,那決定要走佛菩薩的老路,他們走的路 決定沒有錯誤,我們循著他的足跡,肯定可以走出輪迴;戒學是第一個,我們不能不懂。 (s:前陣子聽過定弘法師講老和尚讓他去學戒的心得,我覺得很棒,可惜沒文字檔。 http://ppt.cc/7Ht- 2013-05-07 定弘法師 戒律很重要!)   戒學從哪裡下手?世尊在《十善業道經》裡面教導我們,「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 惡道苦」,這一句話分量很重,我們要牢牢的記住。「一切諸惡道」,不但是把三惡道都 包括在其中,三善道也不例外。不但三善道這裡頭有苦,再跟諸位說,四聖法界也有苦; 四聖法界跟一真法界去比,四聖法界是惡道,我們要懂得。菩薩用什麼方法能離一切諸惡 道苦?佛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而且特別囑咐「不容毫分不 善間雜」,這個話就是《大學》裡頭講的「止於至善」。《大學》裡頭四個字,《十善業 道經》裡頭說了這麼多,說得我們能聽得懂;「止於至善」這一句話我們聽到很含糊、不 清楚,佛在經上講得清楚。   善法的標準是什麼?「十善業道」,從這個地方下手。要很認真努力,真的去幹,真 的去學習。「不殺生」,連小動物,蚊蟲螞蟻,都不可以殺。蚊子來咬你一口,你怎麼可 以忍心一巴掌把牠打死?尤其是我們學佛的人,天天在說布施供養,蚊子來叮的時候,你 為什麼不布施?你為什麼不供養牠?你真的是學佛,蚊子來叮你,很高興、很歡喜:「我 在修布施,修供養」。所以,這一條學到了,你內心裡損害一切眾生這個心斷掉了,這叫 「從根本修」,從念頭上斷掉了。   想想世尊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捨身餵虎,割肉餵鷹。蚊子來叮一下,這算什麼!我們 要常常想到佛陀在修菩薩道的那個狀況,我們要學習。所以睡覺的時候,防止蚊蟲、小蟲 來騷擾,這個念頭都沒有了。以前沒有學佛、不懂事的時候是要防範,現在懂得了,不防 範。以前防範的時候,還常常被咬到;現在不防範,牠不來咬了。這是溝通了,我們對牠 好,牠也對我們好。牠去咬什麼人?咬常常欺負牠的人,對牠不好的人。我們對牠好,牠 對我們也好,這些小動物統統都有靈性。所以我們要用真誠心相待,要用慈悲心相待,要 用平等心相待,持戒要從這個地方做起。   頭一條,殺生是第一惡。常常起心動念想害人,這是我們性德最嚴重的障礙。修行, 為什麼不能明心見性?自性本具智慧德能,為什麼不能現前?都被這些障礙住了。我們的 目的是要明心見性,儒家講的「明明德」;「明明德」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見 性成佛」。目的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你就應當把見性的障礙排除,決定要持戒,決定要 修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不偷盜」這一條我也說了很多,決定沒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我 們還有一念要想佔一點便宜的這個念頭,這是盜心;雖然你沒有偷盜的行為,你的盜心沒 有斷。「不淫欲」,這是六道眾生裡頭最難的;最難,要斷!佛在經上說得很好,他說: 「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個「愛」是男女的情愛。為什麼會在六道搞輪迴?第一個因素 就是「淫欲」,《楞嚴經》上講的,淫欲不斷,輪迴就不能出去。輪迴苦,太苦了!尤其 是三惡道。我們希不希望在這一生超越輪迴?如果想在這一生超越輪迴,這是輪迴的障礙 ,不斷就不能超越。換句話說,不斷也得要斷,非斷不可!人一定要覺悟,生死輪迴不要 再去搞了。這是身三類的惡,惡改過來就是善。   口有四種過失。「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 言巧語欺騙眾生;「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別人聽到很難受;口有四種過失。念頭 裡面有「貪、瞋、痴」三種過失,永遠捨離這個過失就是善業。所以佛教給我們,「不殺 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我們要 真幹!   人不修十善,你就沒有辦法持戒。十善是基礎,十善是持戒的基礎,是戒學的前方便 。正如同六度裡面,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不能忍辱,決定不能夠得禪定。不能修十善, 你就決定不能持戒;不能持戒,你就決定不能得定;不能得定,你決定不能開智慧。這個 道理我們要多想想,一定要懂得,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這一樁事情,絕對不是佛對我們 這樣苛刻的要求,不是的,佛對我們絲毫要求都沒有。說是佛制定這麼多戒律來限制我們 ,那你完全想錯了。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示現在世間永遠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確 實對我們沒有絲毫要求,佛菩薩只是把這些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來。   我們在這個世間,為什麼會墮落成現在這個樣子?這個樣子是果報,「果必有因」, 佛把這個原因跟我們說出來了;事一定有理,果必有因,把這些事理因果的真相跟我們說 出。所以十善是佛制定的嗎?不是的,自性本具;迷了就變成十惡,覺悟了就是十善,我 們不能不覺悟。然後感的果報就像這個經裡頭所說的,「身口常出妙香」,這是修善持戒 自然的感應,持戒修善自自然然就是這個樣子,沒有加一點點意思在裡頭。佛經裡頭說: 「常以戒香,為身瓔珞。」這些比喻就是,瓔珞,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瓔珞?不需要,而 以性德做為莊嚴身相的裝飾,這個意思多好。這些話說明,我們在這一節經文應該怎樣去 修學。   底下這一句意思非常的圓滿,『其香普熏無量世界』。怎麼個薰法?在修因上來說, 這是說明我們的修因影響所及,就是「普熏無量世界」。這話是真的嗎?答案是肯定的。 特別是在《華嚴經》裡面我們體會到,佛菩薩他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一周遍虛空 法界。我們是凡夫,凡夫也起心動念,但是那個念頭是邪念、惡念,我們的言語行為也是 惡業。我們的惡念、惡習、惡業,給諸位講,也是周遍虛空法界。我們自己不知道,如果 知道了,你想想看,這個事情多麼可怕!佛菩薩是常以妙香普熏無量世界,我們今天用什 麼東西薰世界?想想就明白了。我們應不應該?不應該,應當要學佛菩薩,恢復我們自己 的性德。性德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無量寶香,我們為什麼不去做? 不是做不到,而是迷得太重,關鍵就在「迷而不覺」。   佛法中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一句話許多同修都耳熟,這個話是真的。 正因為這一句話是真實的,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就跟諸佛菩薩起感應道交的作用,無論在什 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你要跟諸佛菩薩溝通都可以。怎麼樣溝通?心裡頭一念不生。 為什麼心裡頭要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沒有界限,暢通無礙;起一念分別,就有障礙,阻住 了,就不通,道理在此地。所以畫符、念咒、誦經、祈禱,要用真誠心,誠就通,真誠就 通了。從這一樁事情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確確實實跟虛空法界一切眾 生息息相關,確實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應當要學佛菩薩,用真心對待一切大眾,不能 用妄心,用妄心是對不起一切大眾,要用真心;真心那是妙香普薰,我們用妄心那是穢氣 沖天,這是對不起大眾,用現在話說,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就這麼一樁事情。所以末後 這一句,是把這個影響擴大了,橫的擴大到虛空法界,豎的擴大到過去、未來,「橫遍十 方,豎窮三際」。 == 南無阿彌陀佛。 --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每一句話、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我們自身習氣和修為的展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21.69
mark183:阿彌陀佛 08/09 13:05
Anor:隨喜讚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淨空老法師! 08/10 22:56
congency:隨喜讚嘆,南無阿彌陀佛! 08/11 10:32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10/14 07:54
whatflower:南無阿彌陀佛 04/27 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