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 講到苦的根源是身,「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佛在一切經論裡頭,第一個教學目的就是這個,教我們認識自己,身不是我。不是我 是什麼?是我所,就像這衣服一樣,我所有的,它不是我,衣服穿壞了、穿髒了,很容易 的脫掉,換一件新的。所以覺悟的人,人到死的時候,知道什麼?這個機器用壞、用老了 ,不太管用了,捨掉換一個新的,所以捨身受身就像脫舊衣服換新衣服一樣,一點痛苦都 沒有。唯有執著身是自己,他才有生苦,他才有老苦、有病苦、有死苦,生老病死他不能 避免;覺悟的人,沒有生老病死苦,我們要很細心去思惟、去觀察,才能把這個事實真相 搞清楚。駕馭這個身的人,那才是自己。就好像現在人開車,那個汽車就好像是我們的身 ,那不是自己,自己是什麼?在裡頭開車的那個人是自己,車開壞了,可以報廢,再去換 一個新車,開車的人不會跟那個車一樣壞掉。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我」不生不滅,永恆 存在。   身有生滅,「我」沒有生滅,在佛法裡面不把它說為我,為什麼?怕別人一提到我, 就執著身,所以換一個名稱,佛家稱它作神識,我們中國人稱它作靈魂,西方人稱它作心 靈,名稱不一樣,都是一樁事情。這個不生不滅,不會跟著身體生滅。這個東西有沒有形 相?它沒有形相,它不是物質,所以它沒有形相。它是什麼樣子?樣子可以體會,佛在經 上告訴我們,在眼曰見,這就是它的樣子,我們的神識或者說是靈魂,在眼它能見,在耳 它能聽,在鼻它能嗅,在舌它能嘗,我們這個身體見聞覺知的作用,從這個作用上你就能 體會到。在楞嚴會上,波斯匿王向釋迦牟尼佛請教這個問題,佛舉了一個比喻,教他自己 去測驗。波斯匿王他的都城距離恆河不遠,佛舉這個例子。佛說:「大王,你第一次見到 恆河是什麼時候?」他說是三歲,他母親帶他經過恆河,他看到這條恆河。然後佛就問他 :「你現在多大年歲?」他說:「我現在六十二歲。」波斯匿王跟釋迦牟尼佛同年,六十 二歲。佛說:「你六十二歲再去看恆河,跟你三歲看恆河,你見的能量是不是一樣?」「 是一樣」。然後佛就問他:「你自己想一想,你十三歲的時候比三歲的時候怎麼樣?」他 說:「那老很多了,二十三歲比十三歲那就又老一些」,十年十年。佛說:「你今天六十 二歲,你想一想你在五十二歲的時候,情形怎麼樣?」「那衰老多了」。佛就告訴他:身 一年一年在衰老,它有變化,「你見恆河那個見,你這六十二年沒有變化」。沒有變化是 永遠存在的,會變化的是有生滅的,沒有變化是不生不滅的。波斯匿王從這裡恍然大悟, 他才知道他自己有一個「真我」,不生不滅,他很歡喜,知道什麼叫做生死,身生死,靈 性不生死。細心從這個地方去測驗,你就能夠明白。   也許有人問:我年輕的時候眼力很好,很小的東西我能看見,現在老了不行,要戴老 花眼鏡?戴老花眼鏡看得還是很清楚,證明你見的能力沒有變,你這個眼睛工具出了毛病 ,不是你的能力「見」出了毛病;能力如果出了毛病,戴上老花眼鏡還是看不見,那就是 你「見」出了毛病;戴上老花眼鏡還是一樣看見,這個見沒有問題、沒有出毛病,眼根出 了毛病。耳,我這個聞性也很好,現在年老了,耳聾了,聽不見了,耳根出了毛病,用個 助聽器也聽見了,證明你的能力沒有改變。這個身體是機器,機器用老了,到處有故障, 毛病出在這裡,不是出在自己的本能,我們從這些地方要細心體會。   我們每一個人跟佛菩薩一樣,自己確確實實不生不滅,我們今天變成這個樣子,沒有 諸佛菩薩那麼大的智慧、那麼大的能力,原因是什麼?是我們自己迷失了自己,換句話說 ,不認識自己。諸佛菩薩慈悲教化,沒有別的,是教化我們認識自己而已,你什麼時候把 你自己認識清楚、搞明白了,佛的教化就圓滿了,就如此而已。所以《華嚴經》上才說,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無量壽經》上說的:「一切皆成佛」!一切的意思包括非 常之廣,這些地方我們不能不細心去體會。不能研究,愈研究就愈出差錯,只能體究、參 。不能研究,為什麼?你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頭,那是愈搞愈遠。這個東西要離妄想分 別執著,我們今天講直覺,我們的智慧能力才能夠恢復,一定要用直覺。   我們今天錯在哪裡?錯在妄念太多,不用直覺,他用分別、用執著,愈用愈錯。愈用 這些東西,我們的靈性愈被埋沒掉了,愈學愈愚痴!我們自己同學當中出家人那裡也有, 我看不學佛的時候,他還挺聰明的;學佛之後,愈學愈笨,愈學愈愚痴,什麼原因?我知 道,妄想太多了,用妄想去學佛,用執著去學佛,那就愈學愈笨。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愈 學愈聰明,愈學愈有智慧。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自己的毛病在哪裡,要把毛病認真克 服掉。我們的毛病在貪心,一定要把貪斷掉;我們的毛病在愚痴,一定要把痴放下;毛病 在瞋恚,毛病在嫉妒,知道了就認真放下。一般凡人心量太小是毛病,你本來的心量是跟 虛空法界一樣大。佛經裡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是我們本來的心量;現在為 什麼兩個人相處都不能相容,心量為什麼變得這麼小?總不外乎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你 才搞得這個樣子,搞得這麼可憐。所以學佛、做學問,第一個拓開心量,要能夠包容。我 常常勸勉同學們念《了凡四訓》,你才真正了解業因果報理論與事實,勸同學們讀《感應 篇》,你才知道善惡的標準,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斷惡修善、轉迷為悟。   「壞苦」這是講樂的果報變壞。人過去生中修福,這一生他的果報就殊勝。有人在 世間受苦,有人在世間享福,絕對不是老天爺不公平,老天爺不問事的。生到這個世間來 享樂的,過去生中修福;生到這個世間來受苦的,過去生中沒修福。種善因必定得善果, 造惡業是肯定得惡報。那也有人問,這個人不是好人,心術不正,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 是坑別人、害別人,他自己還挺享福的,官也做得很大,財也發得很多,這是什麼回事情 ?告訴你,他享的福是他前生修的,他這一生作惡,把他前生的福報已經打了對折,他如 果不作惡,他的果報比他這一生還要殊勝。因為他心術不正,以為欺騙別人自己可以得利 益,這是決定錯誤的觀念。你偷別人東西、搶別人東西、騙別人東西,你所得到手的,還 是你命裡頭所有的;命裡頭沒有,你去偷,他會偷得到,你偷不到,你還沒有偷到,就被 警察抓去了,為什麼?命裡沒有。然後你才知道,古人講得沒錯:「君子樂得作君子,小 人冤枉作小人」,幹這些惡事,冤枉幹的,他不懂得這個道理;他懂得這個道理,他就享 他的太平清福,不要去害人,能多幫助人,福中再修福,那他的福報生生世世享不盡。   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種種享受,一定要欺負別人,一定要去騙別人,自己才 能得到享受,殊不知他的福報打了對折還不止,可能只剩下兩成三成;這個福報享盡,惡 業現前,果報在三途、在地獄,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了解事實真相,那我們一定要遵守佛 陀的教誨,佛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什麼是善法?利益別人,不必想利益自己; 「思惟善法」,思想善;「觀察善法」,行為善。我們的心善、思想善、行為善,福報無 窮,無有止境,這才真正叫上善之人,那你念佛求生淨土,肯定往生,你具備極樂世界的 條件。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具足這個條件,我有把握,我肯定得生。所 以一定要斷惡,一定要修善。   壞苦是到你樂享盡了,苦就來了。到壞的時候,苦才現前,這一類的苦,稱之為壞苦 。沒有壞的時候,你沒有感覺到它苦,壞的時候,感覺到苦了。譬如你駕車,你買的新車 駕駛很順利,你沒有覺得苦,這個車用了十年,用了二十年,到處都是毛病,開一段路, 毛病又出來了,你就感覺到很痛苦。你捨棄你的心愛,這痛苦來了,這一類屬於壞苦。   第三類屬於「行苦」,行苦實在講是念念遷流,稱之為苦,也是我們一般人常講的, 譬如比喻上說,青春不住這是苦。人都喜歡十七、八,不能夠永遠保持十七、八,他一定 要衰老,這保不住,這一類的苦叫做行苦。佛給我們講,娑婆世界的三界,也就是六道, 為什麼分三界?是這三種苦而分的。欲界眾生,天,一般人講個籠統的天,這不行,佛說 得詳細,天有二十八層,最下面這六層叫欲界天。欲界天,換句話說,有苦苦,有壞苦, 有行苦,我們都在欲界,這三種苦我們都受,我們天天都在受。可是你要到色界,給諸位 說,苦苦沒有了,為什麼?他把五欲斷掉了,我們講的財色名食睡,這個五種欲望,他這 五種欲望斷掉了,所以他沒有苦苦,但是他有壞苦,為什麼?他有身。諸位同修要知道, 色界天人雖有身,不需要飲食,什麼來維持他的壽命,來養他那個身體?經上講「禪悅為 食」,禪悅是兩樁事情。什麼是「禪」?在這裡我們方便說,大家比較容易懂,清淨平等 ,清淨平等心是禪;「悅」是什麼?我們講的法喜充滿。喜悅能養身?能!諺語也常講, 「人逢喜事精神爽」,你要遇到喜事,你很快樂,一身都是精神,喜悅養身。所以色界天 人喜悅,他那個喜悅不是從外面來的,從內心裡頭流出來的,所以叫悅。禪悅養身,不需 要外面的物質,所以飲食可以斷掉,睡眠可以斷掉,都是禪悅。但是他有壽命,壽命雖然 長,等到壽命到了,這個身體要壞了,宮殿也要壞了,他感覺到苦了,壞苦。他有壞苦, 他有行苦,他沒有苦苦。到二十八層天最高的四層,色界有十八層,再往上面去四層,色界天這個天上人很聰明,他身體不要,所以他沒有色,沒有色相,沒有宮殿,他沒有 壞苦。但是怎麼樣?他有行苦,他的壽命長,還是有終了的時候,還是有盡的時候,他不 是不生不滅,所以他還有行苦。三界,欲界三種苦都有,色界裡面有兩種,無色界有一種 ,所以佛說三界統苦,統統都有苦;「三界火宅」,《法華經》上講的比喻。   我們明白了,要學習,在佛法裡面稱為修行,那怎麼樣?盡量降低自己的欲望,降低 欲望就是降低自己的苦苦,這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財色名食睡,我們以這個做例子來說 。財,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不能缺少,要用什麼態度?夠用就可以,何必要貪多?對財物 決定不起貪心,只求夠用就行,有多餘的幫助別人,修福,修財布施,修財布施得財富果 報,這樣我們的財永遠不會缺乏。不必要自己累積,那是錯誤的,一定要懂得散財。色, 這個色是講男女之色,決定要控制,要懂得養精保元,你的身體才會健康、才會長壽,你 就減少病苦、減少老苦飲食只求溫飽,絕不貪求美食,決不能吃得過量。   好吃的人很多,好吃的人很可憐,你們看出來嗎?為什麼?他不懂得保養他的身體。 飲食吃下去之後,大家都知道它要消化,誰去消化它?腸、胃、肝藏,這是它們去工作, 去把這些東西消化;如果每天吃的數量太多,吃得太飽,它的工作量增加,它很可憐,它 在那裡叫苦,常常這樣搞,到最後它工作能力沒有了,就變成什麼?變成胃癌、腸癌、肝 癌,這病來了,它死了,那你別的器官跟著一起死。所以你曉得,暴飲暴食是慢性自殺, 我看到那個好吃的人,我一看,那在自殺,慢性自殺,他不懂!懂得飲食之道的,釋迦牟 尼佛教給我們一天吃一餐,為什麼?減輕它的工作量,減輕它的負荷量,他就壽命長久, 他健康,他不會有毛病。你活得年歲再大,年歲要大,不要老,這許哲居士講的,「我們 要高壽,但是我們不要老」,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她為什麼做到?她一天吃一餐,道理 就在此地。而且她每天只吃一點蔬菜、生菜,她通常都不煮的,她不吃油、不吃鹽、不吃 糖,所有佐料都不吃,她今年一百零二歲,每天還去照顧許許多多老人病人。這麼大的年 歲了,還想辦一個老人院,幫助老人,但是政府不許可,因為什麼?她本身太老了,我們 人間看她太老了,實際上她的能力許可她,這是我們法律上沒有訂這麼一條,年歲大,如 果還有年輕人能力,照樣可以辦事,法律上沒有這一條。   我們最近在中國有不少同修看到,長安有一位老法師,今年一百四十一歲,我看他照 的這個照片,仙風道骨,精神飽滿,腰桿直挺的,沒有駝背,沒有彎,他那個照片照得比 虛雲老和尚還好,一百四十一歲,不老。你要想不老,一定要愛護你的器官,你要愛惜它 們、珍惜它們,不可以讓它們工作過量,要常常照顧。這裡面最重要是心地清淨,心清淨 了,你的能量需要就減少。我早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曾經有一次跟他老人家談到營養 的問題,我提出,因為我自己的觀察體會到,我說人的能量消耗,大概百分之九十五消耗 在妄念上,至於勞心勞力,充其量只消耗百分之五而已,老師聽我這個說法,他點頭,他 肯定:「對」!我怎麼看出來?我看他老人家,他的工作量是我們普通五個人以上,非常 忙碌,他一天吃一餐,像雞蛋那麼大的饅頭吃兩個,一點點東西,他能夠維持那麼大的工 作量。我跟他,我學他,我也學一天吃一餐,但是怎麼學,達不到他的標準;他的標準在 那個時候,每天他的生活費用是台灣錢兩塊錢,那個時候台灣錢跟美金兌換,四十塊兌一 塊美金,你想想看他一天兩塊錢,換句話說,一塊美金他可以過二十天,那麼大的工作量 。我跟他學吃一餐,我一天要吃三塊錢,那個小饅頭我要吃三個,兩個不行,要吃三個。 現在我能趕上他,他那個時候七十多歲,我現在七十五歲,差不多,我七十五歲跟他七十 五歲的時候,不輸他,不比他差。所以盡可能減少腸胃各種器官的工作量,這才真正懂得 養生之道。   財色名食睡的誘惑要無動於衷,決定不受誘惑,我們才能保持長壽年輕、不老不病只要能夠保持不老不病,到最後肯定不死,這個不死是沒有死苦,死的時候就像脫衣服一 樣,換新衣服,歡歡喜喜快快樂樂,懂得養生之道。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求自己有財富、有 聰明智慧、有健康長壽,在佛的經典裡面都有理論、都有方法,而且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 做、去學習,決定得到效果。許許多多修行人都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這不是假的,真實 不虛。至於行苦,縱然是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這是六道裡面,三善道壽 命最長的,可是時間到了,還要往下墮落,為什麼?他升不上去了,升不上去只有往下墮 落,這叫行苦,他不能夠永恆保持。這是佛將三界六道裡面眾生所受的一切苦,歸納為這 三大類,這是略略跟諸位報告過了。   在苦苦裡面,這是欲界眾生最嚴重的。第一個是「生苦」,生之苦我們每一個人都受 過,但是很健忘,都記不得了。而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形容的,我們投胎在母親肚子裡面 ,就像在地獄裡沒有兩樣。所以中國古人講求胎教,非常有道理,為什麼?愛護胎兒,飲 食起居都要留意,尤其是心情,喜怒哀樂影響小孩的心理,影響他將來的習性。他的習性 是善良還是粗暴,與母親懷孕時候情緒關係非常大,現在人哪有懂得的?佛在經上說,親喝一杯涼水,胎兒就像在寒冰地獄一樣,苦啊!喝一杯熱水,就像在拔熱地獄一樣,那 十個月很不好過,十個月當中度日如年。剛剛出生,接觸外面的空氣,皮膚接觸外面空氣 就像風刀解體一樣,非常痛苦!所以小孩一出生,第一個聲音是什麼?「苦啊!苦啊!」 苦一輩子!你們有沒有聽到過?真的是苦,唯有受到極大的痛苦,他才哭,他哭得那麼傷 心,太痛苦了。生之苦,如果不看佛經,很不容易體會得到。   第二個,有生必定就有老老為什麼會苦?因為你不懂得保養你的身體,你糟蹋了你 的身體,所以你就有老苦。懂得保養,這是一套學問,在中國古時候,儒釋道三家都懂得 ,都懂得養生之道,佛家尤其講得透徹。佛教雖然很古老,它也用標誌來表法,我們現在 稱為mark,佛教裡面有,佛教用什麼?用蓮花,用法輪、用輪,這兩種東西都能夠體驗到 養生的真諦。輪就是圓,圓有心,心是沒有形相,圓心是一個抽象的,但是它決定有,你 決定找不到,所以佛教給我們養心就要像圓心一樣,心要虛,心裡頭不能有東西,心要空 ,心虛、心空這個心就靈,就生智慧。我們一般世間人不懂得,把一些妄想雜念統統放在 心上,心的靈性死了,不懂得養心,你的智慧為什麼沒有了,原因就在此地。如果你永遠 保持你的心空虛,你的心自然就靈敏,你的心自然就生智慧。所以我們自己有智慧,自己 把它堵死了,妄念太多!分別太多!執著太多!你的心不靈養身,身要動,身是圓周, 身要動。現在怎麼樣?恰恰相反,身要很舒適、要很靜,心裡面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完全 顛倒,你怎麼能不生病?你怎麼能不短命?我們這個身體照中國古人的講法,中國的醫學 ,這個身體你要會保養,可以活兩百年;換句話說,你這個身體不能夠使用兩百年,都是 被你糟蹋掉了,你無知。所以我看到一百四十一歲的法師,我一點都不希奇,為什麼?這 身體可以使用兩百年;你要能夠活到兩百五十歲的時候,那很希奇,為什麼?超過了,那 是特別懂得保養,使用年限超過了,它還很管用,這是一等的功夫。我們的身體使用不到 兩百年,都是自己犯下的錯誤。要曉得養生之道!   「病苦」,古人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剛才講亂吃東西,以為那些東 西是山珍海味,不知道那些都是毒藥,沒有智慧,沒有能力,不能辨別善惡,哪些對自己 有利,哪些對自己有害,都不懂,所以多病。現在的病比過去增長不知道多少倍,病從哪 裡來的?都從飲食來的。佛經上形容娑婆世界的眾生「飲苦食毒」,我在年輕時候讀到這 些經文,還懷疑,釋迦牟尼佛說的話是不錯,但是太過分了一點,可是今天來看佛這句話 ,我同意,佛說得一點都不過分,完全正確。 (s:看看台灣這些年的相關新聞,誰還能懷疑?)   「死苦」死是貪生怕死,貪戀這個身體,帶來恐怖,帶來緊張,所以人死的時候全 身僵硬,為什麼會僵硬?嚇死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恐怖死的。你看看念佛人他們死的 時候,隔多少天全身柔軟,說明什麼?他走的時候沒有恐懼。過去我在台北,我們圖書館 韓館長往生,她是兩個星期才火化,才入歛火化,大斂的時候好像是一個星期,蓋棺材, 一個星期蓋棺材的時候,身上還是柔軟的,說明她走的時候很安詳,一絲毫恐怖都沒有。 所以人死了之後,全身僵硬是嚇死的,他恐怖。多數人是僵硬的,幾個人走的時候那麼安 詳、自在?死苦!   另外是「求不得」自己欲望很多,欲海難填,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求不得苦。 第七種「怨憎會苦」,冤家對頭不願意見面,偏偏常見面,偏偏常遇到,什麼原因?過去 生中造的業。「五陰熾盛」是現在還在造業,又在造因。所以覺悟的人、明白的人,他好 了,他懂得造善因,他懂得把這些不善的果報,在這一生當中全把它消除掉。善因善果, 改造自己的命運,不僅來生得福,現在就能得福;如果我們好好的改,晚年有福,晚年享 福是真正的福報。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 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大慈大悲沒有了! 我們的過失在哪裡?謙虛不夠,恭敬不夠,四攝法不夠!(慚愧懺悔!>"<) by 淨空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9.85
cutekid:讀經報到 09/01 13:59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11/28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