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123集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三十一面,最後一行看起「國界嚴淨第十一」  【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   這一句是總說,經文從這以下,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環境的美好,是那一邊居民 他們生活的環境,工作的環境,學習的環境。凡是有志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於這些經 文,當然很想要多知道一些,這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的。我們深深相信佛的能力,也 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六根的能力,跟我們凡夫畢竟不相同。我們凡夫能力很有限,所以遇到 有一些特異功能的人,我們就感到非常驚訝,非常好奇,也非常的羨慕。佛告訴我們,諸 佛如來,他們六根的能力,眼能夠見盡虛空、遍法界,這是空間,在時間上他能夠見過去 又能夠見未來;換句話說,時間空間的障礙,他都能夠突破。我們世間人常常讚歎的神通 廣大不可思議,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種能力是我們每個人本來都具足的,絕對不是他 專有的、他的專利,沒有!一切眾生各個具足。   《華嚴經》上說的,〈出現品〉裡面講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佛 給我們講經,每天講八個小時,講了四十九年,不疲不厭,永遠講不完,這是智慧;德相 ,德是能力,眼見的能力,耳聽的能力,鼻嗅的能力,眼耳鼻舌身他的能力都跟虛空法界 融成一片。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凡夫感官裡面,這是相當遙遠,而在佛菩薩他們境界裡面 如同目前,就跟在眼前一樣。德是講他的德能,他的能力;相是說相好。我們在此地聽釋 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在《華嚴經》裡面給我們介紹毘盧遮那如來的境界, 無比的殊勝,那我們要問這個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還是釋迦牟尼佛想像的?給諸位 說,不但是諸佛如來,菩薩想像都沒有了,為什麼?想像是妄想,那不是真的,我們凡夫 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所以見不到真實的境界。佛既然說,我們跟諸佛如來有同樣的智慧 ,同樣的能力,同樣的相好,為什麼我們今天落到這個樣子?我們眼的能力,隔一張紙就 看不過去,距離遠了,我們就看不清楚,還得用望遠鏡;縱然加上科學這些儀器,我們能 見度還是有限,這是什麼原因?佛為我們說出來了,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句話我們要記住。我們的智慧德相為什麼喪失掉?就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實在講 沒有喪失,把它障礙住了,雖有,不起作用。   我們從澳洲土著那個地方得到一些訊息,他們看到我們用手機電話,他覺得很好奇、 很驚訝,「你跟遠方的朋友交談,為什麼要用這個東西?」他們和自己遠方朋友交談,不 要用這個東西。他用什麼?心靈感應,心靈感應當中,不但可以交談,他坐在那裡閉著眼 睛一句話不說,他可能跟朋友聊天去了;不但聊天,而且對方那個地方的現象,他也看得 見,就好像我們電視一樣,你在那裡做些什麼,你身邊有什麼,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 明白白。不是用眼看,他用他的心眼不是肉眼,在我們佛法講天眼、慧眼、法眼,他不是 用肉眼。從這個地方證明,佛所講的話可信,澳洲土著何以有這個能力?他妄想分別執著 少,比我們少得太多,所以他有一部分能力還存在,當然這個能力不是很大,在他一生當 中,他足夠用了,至少跟遠方朋友交談不要用無線電。我們從這些地方證實,佛菩薩跟我 們介紹的,我們可以相信,不需要懷疑。 (s:《曠野的聲音》簡介:澳洲原住民的神祕心靈感應:他心通 http://ppt.cc/uR3B   國界這個名稱,佛是隨順我們凡夫說的,我們凡夫總是執著有一個界限,有一個國土 ,他有這個分別執著,佛就隨順你說,實際上決定沒有界限。為什麼沒有界限?所有一切 界限,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生出來的。大家可以細心想想,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這個國 家裡頭有界線嗎?你們說有,那個地圖上畫的顏色不一樣,是有,人畫的,那個地圖上沒 有界線;而且這個界線,就是以中國來說,中國這個國家很大,每一個朝代,疆域、界線 都不一樣,常常在改變,人為的,而事實上沒有界線。我們要了解,沒有界限是真的,已 畫了界限是假的,不是真的,界限一畫,真的就喪失掉了。所以世尊在此地隨順俗諦,跟 我們說國界,介紹阿彌陀佛居住的環境,清淨莊嚴。   經文一開端,『佛語阿難』,叫著阿難給他說,『彼極樂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居 住教學的處所,『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我們在前面第六品念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 願,第一願裡面「國無惡道」;許許多多諸佛國土,裡面都有六道、都有十法界,十法界 要跟一真法界來比,十法界是惡道;「國無惡道」就是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真 法界,沒有十法界,這個很不可思議。四十八願,第三十九願裡面「莊嚴無盡」,佛這些 話就是告訴我們,法藏菩薩四十八願莊嚴國土種種的願望都落實、都實現了,所以說「無 量功德,具足莊嚴」。   這裡面我們要想想它的道理在哪裡?為什麼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教化的 這個國土,就比不上極樂世界,原因在哪裡?我們不能不知道。娑婆世界是一個古老的國 ,不要講別的,佛給我們講的《三千佛名經》,過去千佛這是已經過去了;現在千佛, 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彌勒菩薩是第五尊,都在娑婆世界作佛。這個千佛過去了,未來還 有千佛,我們就知道,這一個處所是一個很古老的地區。這個地方的居民世世代代,我們 今天科學家考據的,地球的年齡,人類怎麼樣的起源,這是小巫,為什麼?科學家、考古 學家只見到這一段,這一段以前他沒有見到,這個世界經過成住壞空,科學的能力只能在 住劫,壞劫、空劫、成劫他沒有辦法。這個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個成住壞空,所以這個世界 居民習氣很深很深。諸佛如來在這裡教化,也無可奈何,《地藏經》上說的「閻浮提眾生 ,剛強難化」,這是我們認識娑婆世界的狀況。可是極樂世界不一樣,極樂是新造的。就 好像兩棟房子一樣,一棟房子是老屋,幾千年的老屋,裡面總免不了像螞蟻、蟑螂、老鼠 這些寄生東西很多,雖然天天去清除,清不盡,沒有辦法除根;西方極樂世界是新蓋的房 子,剛剛蓋好的,這些東西是統統沒有。我們從這個比喻當中,大致上能夠了解,兩個世 界為什麼不同。   阿彌陀佛建築極樂世界到今天才十劫,佛的壽命、極樂世界居民的壽命,個個都是無 量壽,無量壽跟十劫相比,十劫的時間太短了。我們現在發願,果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 ,將來在極樂世界都是老大哥的身分,來得早,這個世界成就十劫你就來了;不像我們這 個娑婆世界億萬劫的歷史。從這個地方,諸位細心去體會,兩個世界為什麼不一樣,絕對 不是說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能力不如阿彌陀佛,不是的!一個在老的國土裡面教化眾生, 一個是新興的,新建好的這個國土。尤其是難得,阿彌陀佛建立這個世界之後,那個世界 沒有原居民,不像我們這個老地區,原居民很多,他沒有。極樂世界那些人從哪裡來的? 都是十方諸佛世界移民過去的,他移民的條件很苛刻,把關很嚴,換句話說,你的煩惱習 氣決定不可以帶到極樂世界去;你帶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就被污染了,那個世界跟我 們這個世界有什麼差別?我們移民到那裡去有什麼意思?   人家把關很嚴,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到那個地方去?《彌陀經》上給我們講的,「不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那一邊的移民是經過選擇的,那一邊的居民,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我們發心要想移民到極樂世界去,你要先了解移民必須具備哪 些條件,這個不能不知道。三經都要看,看一部不行;看一部,還有一些條件這個經上沒 有講的,在那個經上講的。就說《彌陀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什麼是善根福德因緣? 《觀無量壽佛經》講得清楚,「福德」,《觀經》裡面講的三種淨業、淨業三福,《彌陀 經》上所講的福德就是淨業三福《彌陀經》上講的「善根」,就是大本《無量壽經》, 我們現在所讀的,這部裡面所講的理論,所講的這些道理,我們都明白,都把這些道理變 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這才是善根。《觀經》裡面淨業三福,我們統統落實了,那是福 德。什麼是「因緣」?本經我們現在還沒有讀到,「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兩品講 的確實是因緣。   我們統統都具足了,移民西方極樂世界,你才真正有把握。要記住那個世界上善才能 往生,那我們說這個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是上善嗎?是的,沒有錯,確實是上 善。何以知道他是上善?他要不是上善,不能往生。生平造的罪業再多,臨命終時一口氣 還沒有斷,至誠懺悔,業障就能消除,何況還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是真的,不 是假的。我們在大藏經《阿闍世王經》裡面看到,阿闍世王實在講也是給我們做一個榜樣 ,他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跟提婆達多勾結,五逆十惡他都做盡了。提婆達多墮阿 鼻地獄,他不錯,臨命終時聽到淨土法門,至誠懺悔,他往生了,不但往生,釋迦牟尼佛 告訴我們,他是上品中生。我們初學佛的時候,看到這樣的經文大惑不解,總以為造這麼 多罪業,懺悔往生,大概總是下下品往生,哪裡曉得他是上品中生!   於是我們這才體會到,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要看你是不是真心懺悔。因此我們這才 明瞭,往生一個是平素像我們修行修淨土的,一個是造作惡業,臨終懺悔往生的。我們對 於造作一切罪業的人不敢輕視,為什麼?假如他臨命終時懺悔往生,可能品位在我上面。 這是教導我們,對於惡人不可以輕慢,不可以輕視,中國諺語常說,「浪子回頭金不換」 。吃喝嫖賭、無惡不作的這樣的子弟,他一回頭,真正好人,好人當中的好人,阿闍世王 往生就是這樣的例子,不是普通好人能夠跟他相比的。我們對這樁事情要有認識、要有理 解,但是不可以抱僥倖的心理:提婆達多、阿闍世王無惡不作,我今天做一點壞事有什麼 關係,臨終懺悔也能往生!在理上講,講得通,沒錯,但是問題你能不能保得住你死的時 候頭腦清楚?   臨終懺悔往生要有三個條件,你敢不敢保證死的時候這三個條件具足,第一個條件神 智清楚,一絲毫不迷惑,有把握嗎?我們看看許多人還沒到死,年歲老了就得痴呆症,得 痴呆症就決定不能往生,你敢保證你老年不得痴呆症嗎?敢保證你走的那一剎那頭腦清楚 嗎?難!太難太難!第二個條件,在那個最緊要的時候,要遇到善知識提醒你,你想想你 能有這個機會嗎?真正對於淨土明白的人、通達的人、有堅定信願的人提醒你。第三個條 件,善知識一提醒,立刻就相信,決定沒有懷疑,就接受,就懺悔,真的悔過,這樣念佛 就能往生。這三個條件不容易,所以我們在現在就要放下萬緣,更要放下惡念,惡念惡行 徹底放下,決定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隨順佛菩薩的教誡,佛在經上教我們怎麼做,我 們就怎麼做。   淨業三福是我們修行的根本,淨業三福詳細的說明,就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十善業道經》,這兩部經是淨業三福的說明。大乘經裡面,《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是詳細 說明淨業三福的。佛教導我們,要深入經藏,要深解義趣,淨業三福只有十一句話,十一 句話每一句話就是一個題目,詳細內容散在大小乘經論當中,我們要細心去研究,對於他 的教誨,我們才真正能夠體會到。怎樣孝養父母,怎樣才是奉事師長,怎樣培養慈悲心, 怎樣修十善業,不僅僅是形式,實質比什麼都重要。然後你才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 、工作當中,如何將佛陀的經論,這裡面所講的理論、境界、方法完全落實,完全能夠做 到,這才是佛弟子,這樣才能夠真正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現前必須要做的是做克己的功夫,孔老夫子說的,克服自己自私自利的習氣 ,克服自己名聞利養的習氣,非常重要!克服自己貪圖世間五欲六塵的習氣,克服自己內 心的貪瞋痴慢,我們要不認真做這種克己的功夫,怎麼能成就?「克己」,古人有問過, 從哪裡克起?從你自己毛病習氣最重的地方,先把它克服。如果你貪名,你就先從這裡下 手,你能夠把名分、能夠把地位讓給別人,你觀察確確實實有能力代替你的,即刻就要讓 位,絕不貪戀名位,你從這裡幹;貪財的,你應當把你的財物,拿去救濟一些苦難的眾生 ,他們需要,你幫助他,你得放下。你不肯落實,你的毛病習氣除不掉,你要真幹。   唐朝時候,龐蘊居士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他這個榜樣用意很深。他的家庭相當富有 ,他把他家裡的財物,全部裝在一個大船上,把船划到長江中心,船打個洞,整個沈下去 ,他什麼都不要了。別人看到這個情形就問他:你的財產既然都不要了,為什麼不拿去做 一些慈善救濟事業?他回答了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你們想想看這句話的味道,「 好事不如無事」。你要真想不通,還從剛才我那個比喻講,好事,用行動電話,好事;無 事,用心靈感應,你說哪個好?無事好,無事是真正在享福。要怎麼樣把好事跟無事集合 在一起,這是菩薩。跟諸位說,好事不如無事是阿羅漢、是辟支佛,不是菩薩;菩薩,好 事跟無事集合成一體,事上做好事,心裡無事,這是阿羅漢做不到的、辟支佛做不到的。 形相上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實際上心裡頭什麼事也沒有,所謂是 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超越了,真功夫,不是假的。世間人好事,喜歡事,喜歡權力, 喜歡地位,喜歡榮譽,這是世間人,比不上阿羅漢;阿羅漢比不上菩薩,菩薩在現相上跟 世間人沒有兩樣,心理上比阿羅漢還要清淨,我們要從這裡下功夫。   極樂世界,環境無比的莊嚴。環境的好壞是從人心變的,我們這個世界居民人心不善 ,有貪心,貪心所感的是水災,佛在《楞嚴經》上給我們講貪,譬如說好吃,給你講一些 好吃的東西,你聽了之後流口水,那說明貪是水,貪是欲水,所以貪心重就有水災水患; 瞋恚心是火災,人一發脾氣,臉就紅起來,全身都發熱,瞋心感應的是火災愚痴就是對 於一切人事物糊裡糊塗,是非善惡都辨別不清楚,愚痴!愚痴感應的是風災。這個世間水 火風三災,是貪瞋痴感應來的,如果這個地方居民貪瞋痴都斷掉,這個地方的水火風災都 沒有了。有人問我:「法師,地震是怎麼來的?」地震是從不平來的,心不平,心有高下 ,就有地震的災難。   佛給我們講的是真正科學的道理,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真理。現在 這些科學家只在物理上下功夫,不懂得心理,殊不知物理是從心理變現出來的,因此科學 家所用的這些方法來改變自然環境,永遠是行不通的,為什麼?他不曉得自然環境的根源 在哪裡,是從心想生,這些道理,大乘經教裡面講得就太多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貪瞋痴 慢都沒有,所以他們那個地方真的是風調雨順,什麼樣的災難都沒有,心地善良,心地真 誠,心地清淨、平等、慈悲。阿彌陀佛如是,他挑選的十方世界眾生,也就從這些地方來 挑選,符合這個標準的,歡迎你到極樂世界來,他來接引你、歡迎你。如果有一些小的習 氣毛病,沒有關係,這就講的是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起不起作用?不起作用,為什 麼不起作用?那個地方沒有緣。   譬如說,我們這個世間的人,他有貪心貪財,極樂世界需不需要貪財?不需要,為什 麼?你心裡想要什東西,東西就變在前面,隨心所欲;你不想要了,不想要就把它變成能 量,沒有了,這個多自在!我們今天要是想要一點東西,還要找地方給它貯藏,你說多麻 煩!所以西方極樂界人家住的房子裡頭乾乾淨淨的,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有他自己打坐的 那個椅子,他喜歡,他有,他要一張,來了客人怎麼樣?來了一個客人,再變一張,他變化所作」,來兩個客人變兩張,沒有客人,統統都沒有。他自己不在家裡,自己的那椅 子也沒有,你看看這個多好,多自在!隨心所欲,所以他什麼都不貪。我們這個世間人貪 圖的黃金七寶,極樂世界人看到這個,他不放在心上,黃金是舖馬路的,就像我們現在用 的柏油一樣,舖馬路的,你要那個東西幹什麼!七寶是你家裡房子建築材料,誰把家裡的 鋼筋水泥、地下的泥土,做一點東西戴在耳上、掛在身上,哪有這種道理的?所以他的資 源太豐富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要這個幹什麼?想穿什麼樣的衣服,念頭才一動, 衣服已經在身上了,不需要去買料子,也不需要去裁縫,非常合身;想吃什麼東西,念頭 才一動,那些餐具、喜歡吃的東西都擺在你面前,不想吃,完全就變化沒有了、空了。   這不是神話,我們的科學家懂得,理論上他們明瞭了,現在科技做不到。這就是科學 家講的能量跟質量的轉變,現在用個非常笨拙的方法,把這個質量變成能量,就是發明的 核武,核子彈是把質量變成能量。用什麼方法把能量變成質量?這就想不出方法。西方世 界人人都會變,所以各個都是一等一的大科學家,他不需要用機械、不需要用儀器,他用 心靈來變,可以把能量變成物質,能量盡虛空、遍法界,用不盡;不需要這個物質了,這 個物質馬上解放成為能量,沒有了。所以能與質的互相轉變,在我們今天科學裡面是一個 理論,知道它可能,但是現在想不出方法,沒有方法實現,西方極樂世界實現了。   所以我早年在美國講經,美國的科學家很多,我都勸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留學,因為 他們所學的科技是幼稚園的科技,跟西方世界不能比,科學家應當求生淨土,才真正達到 登峰造極的高科技。所以那個世界之美,佛在經典上也不過是略略的介紹一點,實實在在 講,說不盡!這一句是總說,下面再給我們舉例說明,我們看底下第二段:   【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   諸位想想,連名都沒有,哪來的事實?『眾苦』,我們這個世間的苦太多了。佛在經 上為了教學方便起見,把世間的苦惱歸納為三類,「苦苦」、「壞苦」、「行苦」這三大 類。這三大類下面都有一個苦,這個苦是名詞;上面,上面是個動詞。「苦苦」就是說我 們感受到有苦惱這一類的苦,這算是一類,這一類是什麼?八苦,就是解釋苦苦的,生、 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是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人能夠 避免掉的,六道輪迴之內的,沒有出六道的統統都有,這一類的苦就叫做苦苦。苦的根源 是身,不但佛說,中國老子也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身為苦本,你既有身,你怎 麼能不受苦?有身而不受苦,那是高明,不是普通人,是什麼樣的人?懂得駕馭這個身、 控制這個身、利用這個身的人,他不苦,他有身他不苦。我們不懂得,我們把這個身當作 自己,頭一個觀念就錯了,所以這個身帶給我們無量無邊的苦楚。幾個人能覺悟,身不是 ?能覺悟到這一點,他的苦至少可以離開百分之八十。 == 南無阿彌陀佛。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85.149
cutekid:讀經報到 08/31 11:11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11/26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