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179集   諸位同學,請掀開經本,《無量壽經.三輩往生第二十四》。我們從經文看起,從上 輩。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 彼國。】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裡頭有三個小段,上一次我們講到黃老居士的註解,引用本經 第七品,就是「必成正覺品」的偈頌。這個偈頌很重要,凡是重要的,我們多念幾遍、多 講幾遍,準有好處。要知道,我們今天所做的是學佛,不是搞佛學,佛學跟學佛總要記住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情。學佛要像一尊佛,佛是什麼?佛是覺者,學佛就是學一個覺悟的 人,明白人,這個意思要懂,決定沒有迷信,迷信那是不學佛,為什麼?他不覺;覺了就 不迷,迷了就不覺。我們是個迷惑顛倒的人,現在我們想學一個覺悟的人,覺悟的人就叫 做佛。「佛」這個字是印度話,印度人稱佛陀,意思就是覺悟的人,覺者。這些道理都要 懂。   這首偈子前面我們也已經說過,但是沒講完。「令彼諸群生」,群生就是一切眾生, 「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 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這幾句偈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他的方法,怎麼去? 你看他的方法非常善巧,他說我取個名字,我的名字叫無量壽,無量壽是中國翻譯的,印 度話就是「阿彌陀佛」。他取這個名號,叫人常常念這個名號。這個名號是什麼?這個名 號是我們自己的性德,這個名號是我們的真心。   梵語「阿」翻成中國意思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所以這個意思是無量覺 。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你都能夠覺而不迷,這就叫阿彌陀。這 個意思,這個世界上其他宗教裡面對於神的讚歎,說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實際 上,阿彌陀佛裡頭含著這個意思。你覺就能,你不覺才不能,無量覺那就是無所不知!無 所不知自然就是無所不能。宗教裡面對神的讚美,在佛法裡面對我們自性的顯示。阿彌陀 佛是誰?阿彌陀佛是自己,不是別人,不是外面的。所以這個名號好,叫你天天念,把你 自性阿彌陀佛念出來。   自性阿彌陀佛在哪裡?本來就是,現在也沒有變更,問題在哪裡?是你迷了自己,你 不承認自己,這就沒法子。所以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就這麼一句話,我 們現在可憐是不認識自己。如果我將來還有那麼長的時間的話,我是預定我們的《華嚴經 》再五年,頂多七年,不超過七年,《華嚴經》圓滿。圓滿之後,我想把淨土五經一論講 一遍,再有時間,我一定會把《大佛頂首楞嚴經》跟大家講一遍。那個經好!把這些事實 真相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們有這麼多年薰修的底子,來接受《首楞嚴經》, 我相信縱然不能大徹大悟,大悟的人應該有一些,聽了之後積小悟成大悟;換句話說,你 能夠肯定自己,認識自己,還不能夠完全把境界轉過來,轉過來你就叫佛陀,你就成佛了 。所以轉不過來,你能夠認知,能夠肯定,這就相當可觀,接近明心見性的邊緣,那是大 徹大悟,所以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現在的人,會念的人很多,到處都有人天天在念「阿彌陀佛」,但是怎麼樣?他念的 是西方極樂世界那個阿彌陀佛,他不是自性阿彌陀佛。西方世界的阿彌陀佛是自性阿彌陀 佛的化身,這個道理知道的人不多。你們常常做中峰禪師《三時繫念》的法事,中峰大師 在《繫念》開示裡面講得很清楚,此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此心;心外無佛,佛 外無心。那個心很難懂,可是他把那個心講得也很清楚,心有肉團心、有緣慮心、有靈知 。真心是什麼?真心是靈知,靈明覺知,《楞嚴經》上所講的見聞覺知,這真心。它不 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所以你要是真正明白,真正體會到,就像宗門大徹大悟的人常講的「頭頭是道,左右 逢源」,「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你只要找到了,只要回過頭了,你的智 慧、德能、相好圓滿具足,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這是真的。我們一生能不能做 到?大心凡夫就有可能。所以說來說去,心量一定要拓開,與任何人、任何事物不要計較 ,這一計較怎麼樣?跟別人那種利害得失叫雞毛蒜皮,對自己的損失是太大太大,為什麼 ?障礙這一生不能見性,不能成佛;你要能夠見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土上上品往 生。   前面跟諸位說過,善導大師的話要記住,「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我們今天遇 的緣殊勝,無比的殊勝。我感激老師、我感激護法,我這種感激在這個世間很難找到第二 個像我這樣的,什麼原因?我契入了,我明白了,從內心深處生出來的感恩一般人?一 般人連心都沒有找到,什麼叫心不知道,多半人都把緣慮當作真心。緣慮是什麼?分別心 執著心,把這個東西當作心,這不是的,為什麼?那個心是有生滅的。執著有生滅,分別 有生滅,妄想有生滅,離開這個,那就是真心!只要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真心就現前。真 心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中觀論》上講的八不。這個境界裡你才 真正得大自在,真實智慧就現前。   所以這個偈頌末後兩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這兩句是果德,你所證得的 果報跟諸佛沒有兩樣。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的,黃老居士說得很好,「可見憂惱凡夫 ,一登彼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圓滿具足」,他說得很好,他說得沒錯,你說這 種殊勝的利益你到哪去找去!別說你一生找不到,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你都沒有找到。這 一生當中,緣生,遇緣不同,你遇到這樣殊勝的因緣,這個事情就在眼前。可是你的眼睛 要放光才行,為什麼?你才能照見;如果你眼睛不放光,在你面前不認識,當面錯過,你 說這多可惜。   聽經聽幾十年,你還沒有聽懂,什麼原因?你煩惱習氣沒放下。所以說來說去,還是 諸佛菩薩那個老的教學方法,戒定慧三學不能躐等。古時候教學嚴格,成就的人多,大成 就的人少,小成就的人很多;現在大成就沒有了,小成就也很少了。科學技術是突飛猛進 ,可是倫理道德、戒定慧三學是大幅度的衰退,不是三學衰退,是我們自己學習衰退了。 這個事實真相總要清楚、總要明瞭。我們應該如何來補救?那就是我們要補習戒定,沒有 戒定決定不能開慧,你聽講只能聽個皮毛,只聽到的是言說,言說裡面含的意義你沒有聽 到,你沒有領會,所以你得不到受用,你得不到法喜。   戒最重要,對我們現階段,戒最重要。戒是什麼?弟子規是戒,十善業是戒,高的就 不要談了,這是根本的根本,你有沒有?如果你要是有十善業、有弟子規,你就很少犯過 失,處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工作,你會很愉快、很快樂,很少過失。我們今天生活不快 樂,工作很辛苦,待人接物都是滿腔的怨氣,這是什麼?迷!如果落實弟子規,這個現象 全部都改善了。然後你聽經你能聽得懂,你沒有這個東西你聽不懂,你就是跟著我三十年 、四十年,你還是聽不懂。你能夠持戒,你能夠依教奉行,那我講的東西你就會懂。一定 要真幹!   要放下,放下煩惱習氣,放下一切不善;不善的念頭、不善的思惟、不善的言論、不 善的造作,統統放下。十善的反面是十惡,不善,弟子規的反面統統放下,那麼弟子規、 十善業道不難修。弟子規、十善業是我們的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不是學來的,本 來就是這樣的。現在變了質,完全不一樣,迷了,迷失了真心,迷失了本性,所以才造作 一切不善。由於一切不善,變現出三途惡道。   外頭境界是隨著念頭在轉變,所以佛在大經裡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頭想 的自私自利,想的名聞利養,想的是貪瞋痴慢,那這個一真法界變成什麼?變成餓鬼、畜 生、地獄幾個人念念當中想的是弟子規?想的是十善業?給諸位說,你念念這個思想行 為跟弟子規相應、跟十善業相應,你就決定不墮三惡道,你在哪裡?你在人天兩道,你才 真正是個人,你來生不失人身,來生可能比這一生過得更好、更有福報;如果你的思想言 行跟它相違背,你就不是人!我說的話很不好聽,但是真話,為什麼?你來生不在人道, 在三惡道。這個話絕對不是罵人,說的是事實真相。   從人道的基礎上才建立菩薩道、佛道;菩薩道是大乘,佛道是一乘。《法華經》上講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就說的這個意思,一乘法,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像我 們這樣的人,這樣的凡夫,罪業深重,能不能契入一乘境界?答案是肯定的,能,就是善 導大師講的「總在遇緣不同」。緣你要認識,這就是你的善根福德,你要認識它。你把它 抓住,福德,認識是善根;你抓住,不把這個機會放棄,這是福德。所以《彌陀經》上常 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是多善根、多福德、多 因緣,這三個條件。   我這一生當中有這麼一點成就,諸位同學要問我,我可以告訴你,我往生有把握,不 是沒有把握,要沒有把握,那我這五十五年就白幹了。為什麼有把握?五十五年沒有休息 ,天天在幹,天天改過,天天自新。改過是個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是一定要認真,一定要 感恩一切眾生、一切環境,它幫助我。善緣順境,我隨順著學,不起貪戀,起貪戀就糟了 、就墮落了;逆境惡緣,人事也不好,環境也不好,不起瞋恚,絕對不怨天不尤人。知道 什麼?我自己造的惡因不善,感來的這是果報,要不要承受?要受,你現在不受將來還要 受,如其將來受,不如現在受。歡歡喜喜接受,業障就消掉了,業障一消掉智慧就增長, 福德就現前。   香港有個老和尚,去年過世的,煜明老法師,跟我也是老朋友,他好像小我兩歲的樣 子,去年過世。他算命看相、看風水,他懂得這些東西。他到我們漢口道來看我,他說: 淨空法師,你走老運!實在講,我哪有老運?我這個命他也算過了,四十五歲就死,還有 什麼老運。不斷的在改!自己最重要的是認錯,自己有錯不承認,這是最糟糕的,那這個 人很難回頭,認錯。認錯你才能夠改正錯誤,才會有進步。換句話說,往後一年比一年幸 福,一年比一年有智慧,你說這個生活多快樂。快樂的人就不容易生病,就不容易衰老; 不快樂的人很容易生病,很容易衰老。   中國諺語所謂是「憂能使人老」,人有憂慮,老化很快。這樁事情,諸位只要稍微留 意一點你會發現,人在有正常工作的時候,每天忙著他的工作,他把那個老忘掉了,勤奮 在工作。到退休之後,沒有事情做了,退休想到老了,他就想老,我老了;老人怎麼樣? 老人常常會生病,他擔心生病,擔心生病就是想病,於是病就來了;病了之後就怕死,怕 死是想死,他就很快就死了。你看我們很多同學、朋友,到退休之後,兩年沒有見面,一 見面好像他一下衰老十幾二十年,變化那麼大。他看到我很羨慕,他說怎麼你一年比一年 年輕,很羨慕,他不懂這個道理。我們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要 明白這個道理,你為什麼不想佛?你一天到晚在胡思亂想幹什麼?   所以讀經,讀經幫助我們什麼?幫助我們想佛,佛在哪裡?佛在經典裡面,我們大家 在一起天天在一塊研究討論佛法是想佛,這個想是正確的,正念、正思惟,他怎麼會不快 樂?除了想佛、想菩薩之外,都叫做邪念、邪思惟。雖然你想天、想神也算是正念、正思 惟,它不究竟,不徹底。這都是說遇緣不同。緣具足了,成就與否在善根,善根很重要。 第一個講世間法的善根,不貪、不瞋、不痴,世間法的善根,包括整個六道。於一切法, 包括我自己這個身體,決定沒有貪愛,無貪、無瞋、無痴。菩薩還要有一個善根,菩薩只 有一個善根「精進」,六波羅蜜裡頭的精進波羅蜜。精是純而不雜,這叫精,進是絕無退 轉,菩薩唯一善根。   世出世間總的來講,善根只有四個,無貪、無瞋、無痴、精進。你只要把這四個抓到 ,你就永遠往前進,就不會往後退,世出世間的善法你都成就了。很多人曉得也會講,講 得頭頭是道,他對於世間法怎麼樣?還是有貪心,那就沒有法子;只要世間法裡頭有貪心 有貪瞋痴在裡面,出世間的善根就沒有了,精進沒分。我們雖然常常提到「一門深入, 長時薰修」,他做不到,縱然做到了,他那個不是善根,為什麼?他夾雜著有貪瞋痴在裡 頭,把他那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都破壞了,所以他不開悟,雖然很用功,天天樣子 是勇猛精進,不開悟,依舊是迷惑顛倒。這就是經教裡頭常講的不解如來真實義,我們希 望的是「願解如來真實義」,結果怎麼樣?不解如來真實義,那你就不能夠契入如來的境 界,就這麼回事情!總要清楚、總要明瞭,這就對了。   所以末後這兩句話說得好。下面這個偈頌就更有意思了,小科裡頭我們標的是「悲益 正念」,大悲心利益正念「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這 是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花開見佛,身心清淨,智慧勇猛,大悲無量,自覺覺他,成 就菩提」。我們把下面的話也念下去,「是皆阿彌陀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 ,明了、堅固、究竟願故。故能令長夜憂惱之凡夫,智慧清淨,身心如佛。由是可見此土 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輩往生,得無生忍,又何足異」,我們就看到此地。黃老居士這 幾句話說得非常正確、非常的真實。現在我要告訴同學的,我們在沒有往生之前就得到佛 力的加持,你這才能夠相信、才能夠肯定往生極樂之後的加持。現在我們沒有往生能得到 十分加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就相信得到一百分的加持。   我們今天的學習,能夠放下煩惱習氣,能夠如理如法的精進,哪一樣不是得佛力加持 ?最明顯的佛力加持,從外緣來講,那就是生活安定,物質生活需求不操一點心,這不是 佛力加持是什麼?我初學佛的時候,那時候沒出家,章嘉大師告訴我,只要真誠發心,依 教奉行,放下萬緣,他說你的一生自然佛菩薩照顧,不用自己操一點心。我相信老師的話 ,這是我一生成就跟別人不一樣的,別人對老師的話未必相信,我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老 人怎麼會騙我?沒有理由騙我!   我跟章嘉大師那個時候,他六十五歲,我二十六歲,他大我三十九歲,祖父輩的人, 對我們年輕人真的像看孫子一樣看待,怎麼會騙我?百分之百依教奉行,雖然是達不到百 分之百,總是想提升,所以一生當中我就沒有求過人,餓死、凍死活該,自己前世沒修, 沒福!向別人去乞求,這是很難為情的一樁事情,我一生就是凍死、餓死,我不會問人家 伸手要一分錢,這是我的個性,全是求佛,佛力加持。我自己不做一絲毫勉強的事情,為 什麼?苦!所以有人來問我,他說:法師,如果有人送一筆錢叫你蓋一個道場,這個錢只 能蓋一半,蓋不成功,你怎麼辦?我說:我不幹!我不要。我絕對不會說是欠一半,我到 外面去乞討,這個我做不到。我會捨得乾乾淨淨,決不能讓自己身心有負擔。   事情我會為大家做,緣成熟了就做,緣不成熟,決定不幹這個事情。年歲愈大,好像 緣慢慢愈來愈成熟,愈來愈多。有這個緣分,我替大家做好事,我自己沒做,替大家做好 事。許許多多人想修福,不知道怎麼個修法,我給他介紹,我幫助他修,這個行。所以現 前就得佛力加持。可是怎樣得佛力?你的心要同佛心,你的願要同佛願,佛的心就是菩提 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一切諸佛之心,我們是不是有這個心?真誠,決定 沒有虛妄。起虛妄的心對人,一妄一切妄,對諸佛菩薩也是個妄心,怎麼會有感應?不可 能。   你果然用的是真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不但跟諸佛菩薩感 應道交,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跟天地鬼神感應道交,自然的,沒有一絲毫勉強在裡頭, 自然的。願同佛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太多了,如果你沒有法子記住,你抓住 總綱領,總綱領是什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有這個願。度是什麼?幫 助,眾生無量無邊,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幫助他,不要等他來求。等他來求我們就錯了 ,我們大意疏忽了,沒有照顧到,他來,一看到他來立刻就要照顧。照顧裡頭最重要的, 幫助他覺悟,所以還是教學。   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天天教人,教他覺悟,了就離苦得樂。在中國你們看到慧可,這是禪宗二祖,他在沒有覺悟的時候他痛苦,心不 安,心不安就是有憂慮,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達摩祖師幫助他開悟。一悟之後他就明白 了,心裡憂慮就沒有了,憂慮、牽掛、妄想、執著全沒有了。達摩祖師把衣缽傳給他,他 就變成禪宗二祖。覺就安了,所以諸佛如來幫助一切眾生,這是第一樁大事,如果這個沒 有幫助,其他的幫助那都是假的,那都不是真實的。   《般若經》上講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得吃,你幫助他,送飲食給他 ;沒得穿,送衣服給他,你沒有幫助他覺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所搞的全是虛妄。什 麼是真實的?幫助他覺悟是真實的,幫助他往生是真實當中的真實。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 知道,這個道理太深太深!佛經講得清楚,祖師大德說得明白,你要多看、要多聽。看不 明白、聽不明白,問題在哪裡?業障太重!業障總而言之一句話,疑,貪瞋痴慢疑,聽了 怎麼樣?半信半疑,這就難了。所以真正修行人,要給這些人做出好樣子來給他看,他看 到了相信,他沒有看到,你講他不敢相信。 (s:願我大限到時,不貪戀不顛倒,往生自在,讓不信的人相信,讓半信的人全信,讓 已信的人堅固信心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所以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我們雖然沒有看到,經典上有記載, 《大藏經》裡面有《釋迦譜》、有《釋迦方誌》,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唐朝人寫的。 我們讀了之後,對世尊那種敬仰油然而生,你才能生得起恭敬心。再進一步,發願要學他 ,要跟他學習,這學佛!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在他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 。生活工作,他的工作是教學,待人接物你去看,那個細節是什麼?細節給諸位說,就是 弟子規、就是十善業。你看他日常言談舉止、待人接物,你拿《弟子規》去對照,所以的生活紀錄就是戒律,沒有一絲毫勉強,自自然然。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每一句話、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我們自身習氣和修為的展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13.86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5/21 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