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前面所說的發心非常重要,正是世尊在經教裡面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菩提心就能夠生畢竟常樂的處所。這就是說明發心的重要。為什麼一 定要發心,這就說出來了。也許有同學們說,我們也曾經看到老太婆、老阿公不認識字, 什麼也不懂,就是這一句佛號念到底,他往生了,往生的瑞相非常希有,真的去了;有站 著往生的,有坐著往生的,看不出他發菩提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得好,把這個 問題給我們解答了,「真信切願」就是無上大菩提心。這四個字可不是簡單能做得到的。 真信裡面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才叫真信;我相信,我裡面還夾雜著自私自利、還夾雜著 名利放不下,這個真信破壞了。切願就是一個願,決定沒有第二個願;我把往生極樂世界 看作第一願,我還有第二願、第三願、第四願,把你切願破壞掉了,比不上老太婆!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常講,唯上智與下愚能成就。上智,佛門當中常講的上上根人,一 聞千悟,他就真的明白了,一絲毫疑慮都沒有;下愚之人,你不要看他什麼都不曉得,他 老實,這個太可貴了。他跟上智雖然一個是明瞭、一個是不明瞭,不明瞭他怎麼樣?在行 持上跟上智沒有兩樣,不懷疑。師父教他念佛,師父不會騙我,他能信,信得過;教他不 夾雜,他真的什麼都不想,只有一個願望,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願望,這就叫無上菩提 心,蕅益大師說的。   蕅益大師是什麼樣的人我們不知道,他的身分沒有暴露。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 ,善導大師(二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永明是淨宗六祖。蕅益大師身分沒有暴露,但是 印光大師的身分暴露了,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印光法師對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那個讚 歎是讚歎到頂峰,「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我們 聽了大勢至菩薩對他的讚歎,他是什麼人?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肯定是觀世音菩薩再 來的,不是普通人。他說的話我們要相信,真信切願,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到極樂世界就 開悟、就明白了。   所以我們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最難度的一群,上不上,下不下。說老實話,世尊四 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為我們當中這一群人。上智下愚太容易度了,真正是善根福德因緣具 足,我們不能夠輕視,不能夠小看,往往我們一生努力修學,成就不如他。他沒有知識, 沒有念書,對待人謙恭有禮,我們念了一點書,自以為了不起,貢高我慢;人家的思想、 言行舉止是善行,我們的思想、言行舉止是惡行,怎麼能跟他相比?還瞧不起他。   前面給諸位說過,真正修道的人,不要求別人對自己恭敬、對自己供養,這與性德相 應;但是我們自己對別人要不要恭敬、要不要供養?普賢菩薩十願,針對菩薩說的,第一 條「禮敬諸佛」,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講得很多,「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 得二分利益」,真誠恭敬,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所以同一個教室聽一個老師上課, 同學們得的利益各個不相同,什麼原因?對老師恭敬心不一樣,對學習的課程那個敬意不 一樣,叫敬業!所以得的利益就不相同。印祖這個話說得好,我們要想得十分利益,我們 對老師一定十分恭敬,我們對於學習的課程一定十分尊重,你就得到十分利益。你只有一 分的恭敬尊重,你只能得一分,你得不到二分。老師教學生沒有差別,一樣的講,一樣的 教,可是學生所得的利益各個不相等,這裡頭不是老師有偏心,自己一定要懂。老師沒有 偏心,是你自己學習的心態不相同,不能怪老師。   上面講三種障礙菩提心的,不能不放下,三種隨順菩提心的,不能不認真學習。黃老 居士在這段總結,他說「以上所論違菩提門與隨順菩提門,正顯發心違順之異。凡已發菩 提心修習淨業者,應常體究」,體是體會,究是研究,「切莫自違菩提門,違失本願,自 障往生也」。你不能往生不能怪人,自己障礙自己,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發菩提心我們 就介紹到此地。再看下面經文: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這一句是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發菩提心是第十九願。所以有人說「本願念佛」,這 從日本傳來的,可是最初日本的祖師是從中國學去的。本願不是只第十八願,只依十八願 ,其他的都不要了,能不能往生?靠不住!中峰禪師在繫念佛事裡頭講得很明白,講到信 願行,願是四十八願,願願都要具足,你才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這才能往生。我講《無 量壽經》、講《彌陀經》也講了很多遍,剋實而論,任何一願都具足一切願,這才是圓融 的;四十八願任何一願都具足其他的四十七願,一願都不能少,少一願它這一願就不圓滿 了。第十八願肯定是具足其他的四十七願。而往生最重要的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發菩提心是十九願,『一向專念』是十八願。那你就曉得要以這兩願為主,其餘四十六願 為助。正助、主伴圓融具足,這叫淨業。   我們看註解裡面,他先舉《彌陀要解》一段經文,我們把它念一念。「《彌陀要解》 云: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蕅益大師的開示 非常重要。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要用現在的話來說,最好的方法,最適合的方法 ,最圓滿的方法,就叫做方便,這是講修行。我們想修行證果,作佛、作菩薩,最殊勝、 最好的方法無過於念佛,為什麼?你要是真正懂得一個原理你就明白了,原理是什麼?我 們常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那個心天天想佛,你不作佛你作什麼?心想事成,想什 麼那個境界就會現前,你為什麼不想佛?這是根本的因由,一切法從心想生,心現識變, 你跟這個總的原理原則完全相應。   為什麼世間人常講人死就作鬼去了,明明有六道,他為什麼不說人死了就上天,為什 麼一定說人死了就變成鬼?說的人這麼多,我們細心想想這個話也不無道理,為什麼?做 人的時候他作鬼的那個因最多,就是想,想作鬼的那個業因最多。作鬼的業因是什麼?貪 ,貪心是餓鬼道,念念放不下貪心,真的他就作鬼去了。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十善 是天道,他天天想十善,行十善,這個人來生一定到天道去了,看他想什麼。那我們看看 現在的人想什麼?貪瞋痴佔多數!哪個人不貪,哪個人不瞋,哪個人不愚痴?所以冷靜觀 察你就看出芸芸眾生罪苦的因緣果報,清清楚楚擺在面前。壽命很短,短命的有二十、三 十就走了,長命的七十、八十,能活一百歲的很希有,不多。縱然活一百歲,那個光陰對 他來講也是一彈指,太短促了。往後的時間長,我們有沒有想到?   我年輕時候學佛,老師常常提醒我們,聰明人要有前後眼,就是能夠看得出前因後果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想到來世的果報。來世最殊勝的,這是諸佛如來介紹給 我們的,西方彌陀淨土無比的殊勝,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什麼叫真的?壽命長遠。佛與大 眾(十方世界所有往生的這些大眾)個個都是無量光、無量壽,你說這個世界多麼美好。 尤其難得的,誰想去誰都能去;不像一般諸佛剎土,你想去,你不具備那個條件你去不了 。那個條件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才能去得了,難!   極樂世界的方便是帶業往生,你妄想分別執著雖然不能斷,你只要把它控制住,它不 起作用就行了,控制比斷容易太多了。前面古德講得很好,你也不能把它看成太容易,看 成太容易你就錯了。這是跟八萬四千法門來做比較,淨土容易,八萬四千法門要斷煩惱, 這個法門是伏煩惱,是這麼一回事。你的煩惱伏得住伏不住?伏不住就去不了,伏住了, 穩穩當當往生。這點我們就得注意了,怎樣能伏住?你要不肯放下就伏不住,必須把它放 下。我常常講這十六個字,自私自利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要放下,貪瞋痴 慢要放下。你只要放下這十六個字,凡聖同居土往生你決定有分,不能不曉得。   下面蕅益大師說的,求其至直捷。至是到頂頭了,直截了當,這當中一絲毫委曲相都 沒有,好像走路,直路,沒有拐彎的,捷徑。至直捷,最直捷的,最圓頓的,圓是圓滿, 頓是頓超,沒有階級。其他法門,你看看《華嚴》,大乘圓教,初信、二信、三信、四信 有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有階級,好像上樓一樣,走樓梯一層一層往上爬。頓 是什麼?頓是沒有階級,像現在我們坐電梯。五十層樓,你要走樓梯,慢慢爬,爬很久, 電梯一踏上,立刻就到了。   最圓最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這就是你想成佛,成佛有最快的方法、有最直捷 的方法、有最圓滿頓超的方法,那就是念佛法門,生到極樂世界一生成就。我們生到極樂 世界是一生不是兩生,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生到極樂世界可不是死了去的,死了就去不 了,活著去的,為什麼?阿彌陀佛來接引你的時候你沒有斷氣,你活著的!你看到阿彌陀 佛來接引你,你還會給照顧你的人說我看到佛來接引我了,你跟他走了,身體不要了。你 想想看,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這個往生是肯定的,他自己講得那麼清楚,臨終頭腦 清楚,言語清楚,佛來接引我,我跟佛走了。   臨命終時最怕迷惑,頭腦不清楚,人事不省,這個麻煩就大!助念、超度盡人事而已 ,古人的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天命是他自己。我們能幫忙的盡量幫他忙,他能不能 得受用那是他自己的事情。這都是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曉得。為什麼沒有去得了?就是 前面講的,最重要的是念頭,信不真,念不切,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還有牽掛,這就去 不了,心不清淨。古大德講得好「心淨則佛土淨」,我念佛現在念佛求什麼?求清淨心, 這個重要。我念佛的目標是求清淨心,清淨心得到了,迴向生淨土,這才有把握。我生淨 土的條件具足,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蕅益大師這句話說得好。   又說,我們接著看,這都是蕅益大師講的「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 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這就講到念佛法門。你已經選擇這個法門,選擇之後要怎 麼念法你要懂得。念佛法門也很多,你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五十三參」,德雲比丘 就講了二十一個念佛法門。一切念佛法門當中,你要求最簡單、最容易、最穩當的,那就 是信願專持名號。這一句裡頭關鍵的字就是那個「專」字,你要不專這就不行,你要專那 其他的都要放下。信要專,願要專,行要專,你可不能夾雜。   你今天為什麼不專?說老實話,信願都沒有。怎麼說信願沒有?你在這個地方念佛求 往生,有個人告訴你,你出去一下,一個鐘點可以賺一百萬美金,馬上就去了。一個鐘點 沒有關係,我馬上去賺錢,你哪有真的信心?真的信心要是現前了,大梵天王來告訴你, 我現在讓位給你,你來做大梵天王,你都拒絕,不要,那才叫專心。不容易!禁不起誘惑 ,稍稍一點小名小利心就動了,這怎麼能成就?所以,這個成就是成佛的事業,永脫輪迴 ,這個事業成功,將來普度眾生,世出世間沒有比這個更偉大的事業。所以幹這個事業的 人,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彌陀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一般人半信半疑,那個願若有若無,這一點都不希奇,很正常,為什麼?他是六道 眾生,起心動念是輪迴心。今天要把輪迴心轉變成念佛心,輪迴心轉變成大菩提心,這談 何容易,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這是大事,這不是小事。   又云「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 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蕅益大師的開示增長了我們的信心。早年我在美國 達拉斯的時候,有一位同學曾經問過我:法師,如果在三藏經典裡面只許你學一部經,你 學哪一部?我就告訴他,如果只准我學一部經,我一定是選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這 是我的本願;如果要我講經,一生當中我就講這一部經,我不會換第二部。而是我沒有自 己的道場,沒有自己的常住,一生流浪,一生做的都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別人請講什 麼我就講什麼,所以這一生當中也講了幾十部經。   《華嚴經》不是我想講的,韓館長在臨往生之前的幾天懇切的啟請,希望我把這部經 講圓滿,留一套錄相帶給後人做參考。我答應了她,她啟請的。早年我曾經講過沒講完, 講了一半,《八十華嚴》講一半,《四十》講到三分之一。以後讀夏老居士的會集本,我 就不想再講《華嚴》,為什麼?《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講這個多好;《阿彌陀 經》就是小本《華嚴》。所以若不是她啟請,這個緣就沒有了。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眾生的根性不如古時候,現代人需要的是要簡單、要時間短、要 容易學習;換句話說,《彌陀要解》最適合於現在這個時代,很契機。但是《無量壽經》 、《彌陀經》要講得好,真的,要有《華嚴》的基礎,為什麼?《華嚴》是大本,通達大 本,講解小本,你說那多自在!真的是圓融無礙。這就說明大本不能不學,充實自己;小 本再自己發揮,利益一切眾生,那就是無比的圓滿殊勝。   這一段講得好,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什麼萬德?自性本來具足的性德,萬是比喻性 德深廣無際,不是數量能夠說得出來,也不是比喻能形容得出來,說萬德是不得已,你自 己要細心去體會,這是性德。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名字,這四個字都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 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所以用中國話來講它的意思「無量覺」,也就是 無所不知,無所不覺,這是什麼?自性。所以中峰禪師講得好,阿彌陀佛就是我心,我心 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心是真心,可不是妄心。   真心是什麼?真心是無量覺,佛也有智的意思,無量智。中國佛法把佛字翻過來,這 個字是新造的字,中國過去沒有這個字,只有沒有人字邊這個「弗」字,音相同,佛是人 ,加一個人字邊。翻譯的時候造了不少新字,這是翻譯佛經的時候造的字。解釋這佛有三 智、有三覺,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是佛,佛的三智;三覺是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這諸位都熟知的。所以這個名號只能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解釋,在中國文字 裡頭找不到,與這個意思完全相應的找不到,所以才用這種方法。   一切智知宇宙萬物的本體,道種智是知宇宙萬物的現相,一切種智是知體相是圓融的 ,體相是一不是二就如同金跟器的關係一樣,金是體,器是現相,現相跟本體是決定不 能離開的,是一不是二,這種智慧才叫做圓滿,三智、三覺。我們平常講圓滿的智慧,究 竟的覺悟,這是佛,阿彌陀就是這個意思,是自己本性,本性上有圓滿的智慧,究竟的覺 。所以念阿彌陀佛這個佛號是把自性彌陀念出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意思 就深了,這個境界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的境界。我們要認知,怎麼有迷信?   「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我們自性裡面圓滿的智慧、究竟的覺悟迷了,現在我們把 智慧變成煩惱,把覺悟變成迷惑,這事麻不麻煩?這樣就墮落了,把自性所現的一真法界 變成了六道輪迴,變成了三途惡報。這樁事情諸位細心看看江本勝那個水實驗,你能夠領 悟到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你真正覺悟到,你就曉得怎麼回頭,斷惡修善這就回頭了就把「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全找回來了,三途六道十法界那個夢就醒過來了。今天時 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每一句話、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我們自身習氣和修為的展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13.70
Lunakaoru:隨喜讚嘆 01/07 22:19
onesadman:隨喜讚嘆 01/08 19:25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6/17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