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184集   諸位同學,請看「三輩往生第二十四」,看上品往生這一段。   古大德給我們說得很多,對我們初學都很有利益,所以我們不妨多看看、多學習。今 天接著看解釋裡面的「發心有異」,這是我們現前的普遍現象。這個現象不但現在有,古 往今來九法界裡面發心的,確實不一樣,所以往生的狀況也不一樣,生到極樂世界的品位 當然也不一樣。這就是說一真法界裡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等級,從這些註釋當中我們就明 白、就了解。大別來說有兩大類,發心有異它有兩類。第一類「初者,行者於因地中,具 發以下之三種心」。具是具足,發了下面講的三種心。第一「須識有無」,要須識達有無 ,從本以來自性清淨,這是前面講過的。這個地方是講「與了達從本以來,自性清淨,自 性本淨」。自性本善,中國古聖先賢所說,儒家繼承了他們的教誨,所以說「人之初,性 本善」。這自性本淨、自性本善,這是要肯定的,一定要肯定的,從這個地方建立自信心 。   宇宙之間世出世間法千變萬化,總不出自性清淨心,如果具足自性清淨心,所現的境 界是一真、是華藏、是極樂。十法界依正莊嚴,即是極樂淨土。這話不是我說的,中峰禪 師講的,他說「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我們在人間講此方是人道,在畜生道講此方 是畜生道,在餓鬼道講此方是餓鬼道,就地獄道講此方就是地獄道。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 西方淨土,這個話說起來我們就不懂了,既然此方就是淨土,我們念佛何必還要求生淨土 ?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這個說法是理,從理體上來講,一點都不錯。西方跟此方同一個 法性,同一個自性清淨,哪有兩樣?兩樣的出現是在迷悟。悟的人看十法界依正莊嚴同一 清淨自性,迷的人看,完全不一樣,淨穢差別懸殊,西方是淨土,此地是穢土,地獄染污 污穢到極處。殊不知這種差別就是世尊在大經上講的「唯識所變」唯識怎麼個變法也不 能夠把本體都變了,本體是什麼?自性清淨、自性平等、自性本覺,這是在十法界裡頭永 遠不變的。所以《起信論》上說「本覺本有」,不變的,「不覺本無」,凡是會變的都不 是真的,不變才是真的,這個道理要懂。   所以發心不能不明理,我的發心有理論依據,這叫正信;我的發心自性做依據,那是 真信。我這個發心是以意識來做依據,我們今天講認識,這個認識是意識的分別執著,那 這是假信,這信心不可靠,至少要正信。「識達有無,實為悟心之玄關」。這就是說佛法 重在開悟。中國自古以來教學也是重在開悟,從前私塾的先生對學生的觀察,哪個學生有 悟性,悟性很高,一說他就明白;有的學生沒有悟性,你跟他講他能記住,他不知道裡頭 什麼意思,他也沒辦法落實到生活上;換句話說,他得不到受用。痴迷(愚痴迷惑)怎麼 樣對治?教他要真正明瞭什麼是有、什麼是無。   佛教人有善巧方便,真的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並不是真實,但是從方便可以 契入真實。好比我們走路,你看現在有很多路標,指路的。路標並不是那個地方,但是路 標指引著你可以到達那個地方,這個路標就是方便,目的地就是真實。所以路標不是目的 地,它可以引導你到達目的地。可是確實有不少人,古今中外都不例外,把路標當作目的 地,這就錯了。要怎樣才能到達目的地?必須把路標捨掉,知道它不是目的地。所以你要 能把它捨掉、能把它放下,你向前面去走就會到達目的地,這叫識達有無。識是認識,達 是通達。光識有無不行,要達。   現在識有無的人不少,達有無的人鳳毛麟角,識有無不開悟。自私自利沒有,自性清 淨心裡頭沒有自私自利,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貪瞋痴慢,你就曉得自私自利、貪瞋痴慢、 是非人我本來無。你真正能夠通達,通達的樣子是什麼?放下了,事情雖然有,就擺在面 前,礙不礙事?不礙事,決定不放在心上,心是清淨,心是平等的,心是靈明覺知;如果 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諸位要曉得,你放在心上是放在妄心上,真心呢?真心 不會受。放在妄心上真心就不見了,實在真心到哪裡去?真心就變成妄心。不放在心上, 真心就顯露,妄心沒有了。妄心沒有了,顯露出來的就是真心。   真心有,給諸位說,戒定慧有,法身般若解脫有,這不是假的。本來無一物有,本來 有一物無。這個物,總的來說,就是現在人講的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在佛法用一個「物 」來代表。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都沒有,自性清淨心,清淨當然平等,清淨當然覺悟,所 以覺正淨是一而三、三而一。覺悟了,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控制的念頭(我還想控制他這 個念頭)沒有了,覺悟的人,也就是痴迷放下了。有痴迷那個現象就是有控制,我們現在 講什麼事都想管,想管就是控制,那個心是什麼心?痴迷心。想佔有,佔有是貪心,染污 ;對立,對立是屬於瞋恚,這個東西是什麼東西?貪瞋痴。   痴迷、貪欲、瞋恚,這個東西自性裡頭沒有,自性裡面顯露出來是什麼?自自然然的 戒定慧。所以貪瞋痴反面就是戒定慧,貪的反面是戒,瞋的反面是定,痴的反面是慧。你 就曉得戒定慧本來有,貪瞋痴本來無,本來無哪有斷不掉的道理?本來有的哪有不現前的 道理?所以真正徹悟之後,自性本具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統統現前。釋迦牟 尼佛慈悲,跟我們講極樂世界、講華藏世界,那就是性德圓滿的顯現。   我們今天迷失了自性,性德完全變成了煩惱,變成了惡業、惡報。我們今天受的,現 前所感受到的,實在講,每個人所受的絕對不會有兩個人相同。不但沒有兩個人相同,就 是你自己去年受的跟今年不一樣,昨天受的跟今天受的不一樣,早晨受的跟晚上受的又不 一樣。再跟你說說,念念都不一樣。為什麼?妄心念念不相同,妄心是個動的,它不是靜 的。諸位要曉得,真心是靜的,妄心是動的。你細心去觀察,觀察一個池塘,你看那個水 起波浪,風吹著池塘的水起波浪,波浪有沒有一秒鐘的時間相同?一秒鐘有前後,前半秒 跟後半秒沒相同的。   外面境界是隨著念頭轉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一切法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 想生,所以一秒鐘的前念跟後念不一樣,那個外頭境界相它怎麼會相同?不要說你一生一 世不會有一個念頭相同,生生世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也不可能有一個念頭相同。自己本身來求,不可得,求於外面一切眾生那更不可得。這是個基本的概念,你要清楚, 你要明瞭,基礎概念。為什麼?我們覺悟之所依就依靠這個。本有的,自性本有的,我們 決定不懷疑,決定不動搖;本無的,決定可以放下,不應該再放在心上。也就是說不應該 再去執著它,不應該再去分別它,不應該在這些地方起心動念,這就對了,那你就跟諸佛 如來沒有兩樣。   認識跟通達是兩樁事情。我們這次在印尼訪問,瓦希德長老就講過這個話,講現在的 宗教徒,他講他們伊斯蘭教,認識宗教的人多,信仰宗教的人多,通達太少了。說得有道 理,跟佛門祖師大德講的沒有兩樣。通達為什麼不容易,你的障礙沒去掉。障礙是什麼? 貪瞋痴慢疑,障礙!煩惱障、所知障,這兩大類的障礙障住你不能通達。去掉障礙,通達 就不難了。像我們在《壇經》上看到的惠能大師,那不是一聞千悟,千太少了,一聞徹悟 ,一切悟了。我們細細讀《壇經》,仔細觀察,一點都不錯,徹悟,為什麼?人家沒有障 礙,沒有煩惱障、沒有所知障。   註解裡面也註得好,講「無」這個字講得很多,諸位自己可以細看,我在這個地方跟 大家講得也不少,一通一切就通。這裡頭有幾句話說得好,我把它念一遍,他舉《大涅槃 經》上一段話,「大涅槃經云: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 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推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這 就像一棵樹,根本沒有,它哪來的枝葉?「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 ,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這一段文好!這就是非常具體說明有無。所以黃老居 士講,這就是「世尊最後慈悲微切之垂示,亦即永明大師願於無量劫,剝皮為紙,析骨為 筆,用血為墨以書此文,用報慈恩者也」。這段是說「知無」。永明延壽大師是西方極樂 世界阿彌陀佛再來的,在我們這個世間所示現的,我們講的應化身。   無明是什麼?「無明本無」,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實在說起來是非常微細,微細到 你沒有辦法覺察到,這是真的。現在科學家用精密的儀器、高深的數學去推斷、去觀察, 可以說得到一點消息。這點消息來之不易,非常可貴。這個消息是什麼?剎那生滅,整個 宇宙的現象剎那生滅。生滅時間的快速無法想像,所以說這個境界叫不可思議。也就是說 你沒有辦法去想,更沒有法子說出,你才起一個念頭,那個念頭不知道多少念頭相續相, 讓你六根接觸以為是真的。佛在《仁王經》上講,一彈指六十剎那,這一彈指,一彈指的 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這個生滅相續不斷。就 像我們看電影放映機裡頭放的那個膠卷一樣,它是繼續不斷的。鏡頭打開,畫面照在銀幕 上,立刻關起來,再打開第二個,又關上再打開第三個,一秒鐘二十四張。就是叫你看這 個像看圖畫一樣,連環圖畫,一秒鐘叫你看二十四張,你以為是真的了。   像《仁王經》上這個例子,那一秒鐘多少?一秒鐘彈指彈四次,我可以彈四次一秒鐘 ,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剛剛好兩個十萬八千,一秒鐘叫你看兩個十萬張的畫片,你就把它 當真,你不知道它是假的。其實這種說法我在《華嚴經》裡面跟諸位同學報告過,這是佛 的方便說,不是真實。真實是什麼?真實比這個速度還快,絕對不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 秒,不是的,而是多少?億萬分之一秒,這才是真相這個真相裡面告訴你,有跟無都沒 ,你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你說無,它有現相,你說有,它現相消滅了。   實在是難得,近代的科學家發現了,發現什麼?物質是無中生有,雖然有,剎那就沒 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這一切物質現象,是物質生滅的相續相,就像看電影銀幕的影像一 樣。它比銀幕的影像,說實在話,那個速度要再加一萬倍都不止,所以我們沒有法子覺察 它是假的。佛跟這些菩薩們能夠看出這是假的,這不是簡單事情,他用什麼方法看見事實 真相?禪定,愈是深的禪定你就看得愈深、就看得愈廣。   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到什麼樣的禪定你才看到物質的現相?這個物質現相就是佛經上 講的阿賴耶的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質,阿賴耶的三細相。這個講法 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到,科學家只發現到境界相是無中生有。轉相,我們今天講的精神,境 界相是物質,精神跟物質都是從業相變現出來的,業相是無明,簡單的說,動的相,業是 。諸位要曉得,自性不動,所以自性是清淨寂滅,動是無明。我們常講無始無明、生相 無明,生什麼相?生精神的現象、生物質的現象,精神跟物質不是對立的,同源,同一個 根生的,業相生的。   認識宇宙,認識萬事萬物,然後你才明瞭本是同根生,是一不是二。你真正認識、肯 定了,真誠的愛心、清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愛宇宙一切萬事萬物,這叫慈悲心現前, 大慈悲心現前。大慈悲心是自性裡頭本有的,我們迷失,不認識,所以才起分別、起執著 。真正明瞭之後,心開意解,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這叫得大自在、大解脫,然後才曉得 有無是一不是二。「無」是能現之體,「有」是所現之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性就是相, 相就是性。相這就有用了。所以宗門常說,這引用禪宗的話來講,「必須知有始得」。   自性,自性前面說得很多,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你找不到它,六根都緣不到 ;眼看不到,耳聽不到,鼻聞不到,身體接觸不到,你心裡也想不到,它到底在哪裡?它 能現相,相有,你要知道相就是性、性就是相好比以金作器,金在哪裡?器就是金,金 就是器,金跟器是一不是二,見到器就見到金。這個例子很簡單,容易懂,從這個比喻裡 面你去覺悟,實實在在講,古往今來從比喻裡頭開悟的人多。上上根人不需要比喻,略略 指示他就徹悟,上上根人,上根人、中上根人從比喻當中開悟的多,至於中下以下的就難 了。所以中下以下的必須先把他的層次向上提升,下根把他提升到中根,中根把他提升到 上根,這幫助他提升。用什麼方法?教學,教學是幫他提升。像念書一樣,從幼兒園提升 到小學,從小學提升到中學,中學提升到大學,那就有開悟的可能。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薰 修,佛門裡頭常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在這個過程當中,關鍵的是老師。學生要真正遇到明師,就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裡頭所說的,明師不容易,有修有證這才叫明師。明是光明的明,不是名氣很大的名。名 氣很大是福報,不見得有智慧;光明的明,他有智慧,有智慧也不一定有福報,這個要清 楚。福慧統統具足的難,那很不容易,所以我們要親近有修有證的。現在真的是不容易, 現在這個世界上找個證果的人到哪去找去?沒了,在這種情形之下逼得我們不得已而求其 次,其次的是什麼樣的老師?有學有修,那就不錯了。他有真修行,修行依據經典上所有 的教誨去修行,我們一般講持戒修定。真正依教奉行的就很難得,如果有行無解、有解無 行都不可靠。清涼大師講得好,「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這兩種老師 怎麼能親近?一個是邪知邪見,一個是無明,這難了。   所以今天找老師可不是容易事情。找不到老師,找古人,古人留下來的遺教是我們的 老師。我們認真努力依教奉行,真的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由 此可知,能不能成就還在自己。現在典籍非常豐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環境、外 緣非常重要,修行人先要求心定,修清淨心。所以古人修行、讀書為什麼要找一個幽靜的 環境,減少外面的干擾,特別是人事的干擾。人事的干擾比環境干擾要嚴重得多,這要善 於選擇,你才會有成就。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 南無阿彌陀佛。 讀到「自性不動」、「精神跟物質不是對立的,同源,同一個根生的,業相生的」時, 窗外隆隆聲響把人喚回,接著是女孩兒們歡快地高喊新年快樂, 然後才意識到跨年了。 新的一年, 願十方一切世界災禍減少,願十方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願自己在新的一年越來越有進步,煩惱越來越輕,智慧越來越長, 願所有學佛人認真努力,願淨空老法師慈悲常住,教化有情; 願十方一切眾生和自己,在新的一年都能認真念佛、學佛,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畢竟成佛。 南無阿彌陀佛。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03.73.85.32 (01/01 00:35)
mikelin7747:隨喜讚嘆 01/01 10:31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6/09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