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乘無量壽經細講-第181集   諸位同學,今天我們接著再看「上輩往生」這一段經文: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 彼國。】   這一段經文為我們顯示得很清楚、很明白。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對於這段經文非常重視 ,講的也很多。前面我們講到「發菩提心」,使我們想到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他 老人家說,這個話是五祖忍大師說的「世人生死事大」。這句話是六道輪迴裡面事實真相 ,覺悟的人明白,這一生當中他努力去做的是怎麼樣了生死脫輪迴,這叫大事因緣,這叫 英雄事業。什麼叫英雄?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這叫英雄。所以寺院庵堂我們供奉本 師釋迦牟尼佛的殿,稱為大雄寶殿。大雄就是大英雄,佛能夠斷煩惱,佛能夠了生死,佛 能夠超越十法界,這個普通人做不到,他能做到,稱之為大英雄。他回過頭來說跟隨他的 大眾,《壇經》上講,跟他學道的五百多人,經常在道場做義工的,短時期參學的,那個 不算,常隨眾五百多人。跟他們講,你們這些人只知道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 若迷,福不能救。這是事實,福報再大救不了。   古大德給我們舉的例子,大梵天的福報、摩醯首羅天的福報、人間帝王的福報,救不 了生死輪迴。實在說,天上人間無量生中修的福報,享福的時候大概一生就享盡了,福享 盡了業障現前,哪有不墮落的道理?這些事情就擺在我們眼前,不能不覺悟。所以『發菩 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人便是上上根人;下下根人發菩提心,立刻 就轉變成上上根人人的根性哪有一定,它不是定法,凡夫一念覺悟就圓成佛道。你要問 為什麼?覺性是本有的,大經裡面佛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本來是佛,你現 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原因就是迷失自性,所以才產生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起來, 就把一真法界扭曲了,真的叫無中生有,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途,這就是古大 德常講的「自作自受」,不是別人給你的,你自己必須知道承擔。   我們這次正好講到這段經文,『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就是出家。這個經上講的 上品上生第一個條件是出家,棄欲出家。有同修送一份資料給我看,這份資料是廬江實際 禪寺一位老法師,沒出家之前他是大學教授,以後看破紅塵出家了,一直都是在修念佛法 門。從《印光大師文鈔》裡面,節錄出幾段印祖常常講出家這樁事情,很值得我們做警惕 的。所以他前面有一段話說,「印光大師教誨摘錄」,摘錄者說「摘錄大師法語,目的在 於引導我們出家眾提高警覺,自我反省,努力修持,提高境界」。正是《弟子規》上所講 的「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他節錄有六段,第一段印祖說「至於出家為僧,乃如來為住持法道,與流通法道而設 。這是諸佛如來度眾出家用意、目的之所在,我們出家用意目的跟佛相不相應,這個就 要自己認真去反省。「若其立向上志,發大菩提,研究佛法,徹悟自性,宏三學而偏贊淨 土」。這個三學就是戒定慧。為什麼要偏讚淨土?末法時期,除淨土這個法門之外,一生 成就不容易,很困難,所以對於戒定慧三學要普遍的去讚揚,這才能夠遍應無量不同根性 的眾生。淨土法門是最契此時此處之機,我們今天講此處就是講的娑婆世界,我們再講得 清楚明白一點,最契合現在地球上眾生的根性。怎麼個讚法?廣學三藏,歸心淨土就對了 ,三藏十二分教我學不學?學,我修哪個法門?修淨土,這就叫宏三學而偏讚淨土,就這 個意思。用三藏來接引眾生,用淨土來成就自己、成就眾生。所以「即一生而脫苦輪」, 這個苦是三界,輪是輪迴,三界六道輪迴我們這一生就能脫離。   「此亦唯恐不多」,這真話,「多多則益善也」。那當然愈多愈好,自己總要懂得起 帶頭的作用。佛為什麼要建立這樣一個形式,我們知道為了住持佛法,為了流通佛法,不 能沒有一個機構。這個機構就是講的寺院庵堂,它是住持佛法的道場,流通佛法的處所, 你曉得這個意義多麼重大。但是道場是要人維持,沒有人這個場不能行道,也不能弘道。 弘道在人,人真的覺悟了,發大心,來為一切苦難眾生做這樁好事,這就對了。   下面接著說,「若或稍有信心,無大志向」,這個話不難懂,對佛法稍有信心,沒有 大志向,「欲藉為僧之名,遊手好閒,賴佛偷生,名為佛子,實是髡民」。這就錯了,這 就是我們常講,破壞了佛教的形象。破壞佛教形象怎麼對得起諸佛菩薩、怎麼對得起歷代 祖師、怎麼對得起一切苦難眾生,我們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諸位知道,五逆罪裡面有一 條叫「出佛身血」,我們如果說打著佛的招牌,靠這些善男信女的供養來生活,遊手好閒 ,不真正辦道,古德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們享 受多少人的供養,將來一一要去還債!   你以為這個供養是白吃的?我們今天是靠佛的福報,佛的福報靠得住嗎?真正靠佛的 福報,那我們就不要還債了,佛承擔;佛沒有法子,各人因果各人負責,佛沒有辦法替你 背因果,你說這個事情麻不麻煩,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提高警覺。那要怎麼辦?真幹 。沒法子真幹,也有同修告訴我,某個法師他想還俗,來問我好不好?我說很好,真正幹 不了趕快還俗,還俗之後好好的學佛,供養三寶,贖罪!你出家這段期間當中你造了很多 的業,你要懺悔,你要想辦法補救。   下面說「即令不造惡業,已是法之敗種,國之廢人,倘或破戒造業,貽辱佛教。縱令 生逃國法,決定死墮地獄,於法於己,兩無所益。」這話是真話不是假話,句句是實話。 你出了家,你對於佛法什麼都不懂,在佛門裡面混日子,即使你沒有造惡業,你已經破壞 佛教的形象,所以大師說「法之敗種,國之廢人」,你對於國家、對於社會毫無貢獻。佛 家常講上報四重恩,報父母恩、報老師恩(佛是老師)、報國家恩、報眾生恩。我們不能 夠認真修行,拿什麼報恩?換句話說,怎麼對得起父母,怎麼對得起祖宗,怎麼對得起老 師,怎麼對得起國家社會,怎麼對得起這一切眾生。有沒有常常想到這個問題?如果你真 正想到,我相信你一定勇猛精進,你一定認真懺悔,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拿這個上報四 恩,下濟三苦。   底下說倘或,這是個不確定的,如果你破戒、你造業。造業的範圍太大太大!你的所 作所為就是給佛門帶來羞辱,讓一切大眾瞧不起你。瞧不起你就是瞧不起佛教,瞧不起十 方三世一切諸佛,瞧不起佛陀對一切眾生的教化,這個罪還得了!阿鼻地獄永不翻身。所 以縱令生逃國法,國家對宗教尊重,你犯了佛的重戒,你沒有犯國法,國家不制裁你,決 定死墮地獄。決定,全程肯定一點懷疑都沒有。出家不容易!所以於法於自己,對佛法、 對自己沒有絲毫利益。「如是則一尚不可,何況眾多」,一樁錯誤都不能犯,何況你犯了 很多的錯。   「古人謂」,這是很多同學都知道的,「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乃真語 實語」,這是讚揚出家人。一個人發心出家,不是一個元帥能做得到的,不是宰相能做得 到的。這是一個國家兩個領導人,一個是文,一個是武,文是相,武是將,做不到。換句 話說,你發心出家,做出家的事業,這個事業在宰相、在統帥之上,這是什麼意思?你能 教化眾生,你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事情宰相做不到,大將軍也做不到。 所以出家為什麼稱為天人師,不但人間帝王尊重你,天王都尊重!你能做得到,他做不到 。做不到的是什麼?你能斷煩惱,他不能斷煩惱;你能斷貪瞋痴,他斷不了貪瞋痴;你能 出三界,他出不了三界,所以將相不能為比。   「非抑將相,而揚僧伽也」。這句話應當要說決不是把將相壓下去,把出家人捧起來 ,不是這個意思,這是事實。「良以荷佛家業,續佛慧命,非破無明以復本性,宏法道以 利眾生者,不能也」,這一句將相做不到。荷是荷擔,就是你擔負起如來家業。如來的家 業是什麼?弘法利生。再說得清楚明白一點,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 就是佛的家業,佛家的事業。這個世間行業眾多,如來家的事業也是行業裡頭的一種,這 個行業比一切行業都難,比一切行業責任都重,你能夠發心擔負起這個家業,這了不起的 人,所以他是續佛慧命。   我們就想到,我們今天出家了,我們幹的是續佛慧命還是斷佛慧命?不說別的,講個 最簡單的,這是佛家雞毛蒜皮的小事的小事,十善業;你能把十善業統統做到,你是續佛 慧命,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十善業完全相反,你是滅佛慧命,你說這個問題多嚴重 。十善業都做不到,其他不要談了,這是最基本的東西。「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 殺,修十善業」,你這一條做到沒有?淨業三福這三條指導原則,是一切諸佛如來淨業正 因,沒有一尊佛不是從這個綱領成就的。佛把這個綱領傳授給我們,頭一個就是十善業道 ,十善業道做到才是真正孝順父母,才是真正的奉事師長。這只是一個善人而已,沒有破 迷開悟,但是這是基礎,連這個基礎都沒有,破迷開悟根本就不能談。   諸位好好讀《壇經》,《壇經》我過去講過三遍,這很早年前了,好像留著有錄音帶 。六祖雖然不識字,沒有念過書,沒有上過學,他懂得孝養父母,他懂得奉事師長,他完 全落實十善業。你看他在黃梅八個月間,處事待人接物謙虛卑下,沒有一個人他不尊重。 使我們想到普賢十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他統統做到了。 所以五祖把法傳給他,而不傳給神秀,他做到了,心地真的是清淨平等覺,就是本來無一 物,本來無一物就是清淨平等覺。諸位能不能把這個意思體會到?從這裡看,出家人承擔 了如來的事業,續佛慧命,要怎麼樣把這個事情做好?破無明,恢復本性,明心見性;然 後再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這才真正是一個擔負起如來家業、續佛慧命的人。這就說明世 間將相做不到的,出家人他做到了。   下面大師說「今之為僧者」,這講現在,就是現在這些出家人,「多皆鄙敗無賴之徒 ,求其悠悠泛泛,持齋念佛者,尚不多得,況能荷家業而續慧命乎」。這是印光大師非常 感嘆的一樁事情。現在的出家人多數都是這種狀況,說的都是事實。「今之佛法,一敗塗 地者,以清世祖不觀時機,仰遵佛制,革前朝之試僧,永免度牒,令其隨意出家,為之作 俑也」。這是說出家人的敗壞根源要追究到前清順治皇帝。清世祖是順治,他是一片好心 ,好心做了不好的事。前朝是明朝以前,佛教傳到中國是漢朝,代代出家人都是經過考試 ,國家考試,不是隨便能出家。你看看出家人這個事業你就曉得,所以他比考舉人、考進 士還難。舉人、進士這裡面將來就有將相在裡頭,而出家人這個事業超過將相,所以最後 的主考官是皇帝親自面試。你的道德、你的學問真正令帝王尊敬佩服,他才給度牒給你。 度牒就是證書,通過了,你拿到這個度牒才能出家;如果沒有度牒,你在哪裡出家,那個 寺廟給你剃度的法師都犯法,那要受到國家法律的制裁,很嚴格。   所以從前出家人身分非常之高,我們從中國歷史上看到,道場所在之處,地方的官員 對出家人沒有不尊敬的。同時出家人也變成他們的高級顧問,他在政治措施上遇到困難的 時候,往往都到寺院向出家人請教。出家人確實有能力幫助他解決問題,他怎麼會不尊敬 ?現在出家人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種德行、學問?這個我們要知道。原因是什麼? 清世祖,過去這個考試制度太好,他是發慈悲心,出家是好事情,何必這麼嚴格,這樣限 制,使許多想出家的人沒有辦法出家,限制太嚴了,把這個制度廢棄,不要考試,隨便什 麼人都可以出家。在當時是不錯,所以確實康熙、乾隆、雍正這三朝,出家人裡面真的不 少人才,佛法盛極一時,真有好處;乾隆晚年,嘉慶之後,慢慢佛教就衰了。為之作俑就 是帶頭,他這個頭帶得不好,順治皇帝這個頭帶得不好,當時有利益,時間很短,可是長 遠的看,佛法就衰了。   所以大師在此地說,「夫隨意出家,於上士則有大益」。上士想出家,有的時候考試 不能通過,所以他有大利益,可是「於下士則大有損。倘世皆上士,則此法固於法道有益 。這個世間都是上乘人,當然這個法廢棄,於佛法的修學弘揚大有利益,「而上士如麟 角,下士如牛毛」,這是事實。「益暫」,這就是利益是暫時的,「得於當時,清初至乾 隆年間,善知識如林,故有益」,這是真的。「禍廣覃於後世」,後來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致今汙濫已極」,到了現在,「縱有知識」,這知識是講真善知識、大善知識,「欲 一整頓,無從措手,可不哀哉」。佛菩薩來拯救這個問題都拯救不了。所以,古大德建立 的制度,思考都非常周密,為什麼要那麼嚴格,不是沒有道理。制度一廢除,當時看到很 好,過個二百年、三百年之後你才曉得,禍患無窮。   大師又說「以後求出家者,第一要真發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以後就是印光大師他 老人家說話這個時代以後,包括我們。他老人家提出出家的條件,第一個要真正發自利利 他的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天姿」,過人是超過別人,這就是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德行 ,這才能夠剃度,剃是剃頭,落是落髮,「否則不可」。這是印祖為今後出家人提出的條 件,這兩個條件。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大師說「出家一事,今人多以為避懶偷安計,其下焉者,則無有生路,作偷生 計」。這種現象不能說沒有。第一種人為什麼要出家?不願意工作,工作很辛苦、很累, 出家生活安定,有現成的供養。說老實話,在中國內地,尤其鄉下,生活很苦,衣食住行 都成問題,出家有寺院可以安居,生活不要憂慮,真的有這個。還有一種,在社會上沒有 工作能力,沒有謀生的技能,這出家了。出家有得吃,有吃有穿、有地方住,是為這個目 的出家。而不是像印光大師前面講的這兩個條件,第一個是真正發心自利利他,大菩提心 ,第二個是真正有德行、有學問、有智慧,能夠承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有這種能力, 有這種志向,不是到佛門裡面來討一碗飯吃。   「故今之出家者,多皆無賴之徒,致法道掃地而盡,皆此輩出家者為之敗壞而致然也 ,老法師說出這個話非常痛心。在中國古聖先賢教誨,五千年來所倡導的「修身為本, 教學為先」。出家人的生活勇猛精進,哪能懈怠?懈怠你怎麼能開悟,你怎麼能明心見性 ?所以出家人至少是具備四善根,世間法裡佛講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能成就世間 一切善法,出家人還要加一個精進。精是不夾雜,進是不退轉,他就會有成就;如果懈怠 懶散,這在佛門造的罪就重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 南無阿彌陀佛。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85.171
Lunakaoru:隨喜讚嘆 12/26 03:01
newnewer:南無阿彌陀佛。 12/26 19:21
j45xu3:南無阿彌陀佛 05/27 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