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鑑於行善好像比較容易計算,斷惡改過比較難具體,所以我試著找來一些 關於斷惡改過具體實行的方式,大家一起來努力吧!^^ 首先要清楚一件事,這是我前幾天聽經時看到的,我覺得非常非常有道理: == 淨空法師:   經【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諸位同修在這個地方,必須細心去體認學佛不容易,學佛有成就更不容易,原因在哪 裡?因為佛法建立在人天福德的基礎上。我們今天講受三皈,三皈是建在前面孝親尊師、 慈心、十善,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你這些沒有,三皈縱然給你受了,假的不是真的, 你所受的是形式、樣子!真正三皈有沒有?沒有。為什麼沒有?你沒有基礎。我給你一杯 甘露,你用手捧著不行,你拿不到,你一定要拿個杯子來盛。前面這個人天福報就是盛甘 露的杯子,所以你沒有,沒有你就得不到。這是許許多多的人不明瞭而疏忽掉。所以雖然 發心學佛,學了多少年都沒有成就,依舊是茫然,原因在哪裡?都在這幾句上。 == 《觀無量壽佛經》講淨業三福,第一福就是人天福: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那麼具體如何孝養父母?如何奉事師長?如何做到十善業的十個不? 他必須有標準。第一福是淨業三福的基礎,那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就是「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的基礎。同理,「孝養父母」就是「奉事師長」的基礎。 所以第一個起點在「孝養父母」。孝養父母怎麼具體落實? 並不是我們自己二百五的覺得自己孝就是孝,他必須有一個公認的標準, 這個標準就是《弟子規》。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就是非常清楚的標準。連父母的吩咐、呼喚,都不能放下「我」,立刻去幫忙, 還想禮敬哪尊佛? 連父母的「教」、「責」,我們都不能放下自己的想法,在心裡不敬不順不從, 還想恆順哪個眾生? 說老實話,後面兩句我學得很辛苦而且做得很差。這是知識份子最大的難關。 有很深的我的想法放不下來,放下來了去順承、敬聽不回嘴,但心裡又沒辦法 做到完全歡喜奉行。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舜的故事: 「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厎豫。」 所以我也常常在這之中反省、思考,尤其您的父母是您很深的對境的時候, 無論他是太愛你、太愛他自己或對您有許許多多想法要求。 我們怎麼樣轉念,從中升起歡喜、禮敬、恆順、奉行。 並且保持不嗔不怒不煩不對立。從表面的「身、口」到最重要的「意」。 像這樣子一句一句去做,這就是非常具體的斷惡修善。 這就是為什麼淨空法師如此提倡《弟子規》的原因。 回到本篇,要成就我們「裝甘露水的杯子」,就要把弟子規落實, 所以有一個弟子規的功過格可以用來記錄: http://www.amtb.tw/pdf/EB59-07-10.pdf 這是一週的,後面還附十善業。 http://www.amtb.tw/pdf/ch32-07-01.pdf 這是一個月的,後面的注值得看。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實行起來的時候,也不是我們照字面很膚淺的想法, 所以我建議大家到網路上看蔡禮旭老師講的弟子規。 http://youtu.be/EwL2qZz_glw
大家放心,蔡老師講得非常深入又幽默,連我媽都非常愛看。:) 老法師說過蔡老師的弟子規之所以能講得這麼好,是因為他都做到了。 所以這就是蔡老師的實踐心得分享了。XD 這是第一個部分。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52.17
mikelin7747:推 蔡老師的細講弟子規 03/07 19:12
onesadman:隨喜讚嘆 03/07 20:22
a1014a:隨喜 03/07 21:00
skyblue19:蔡老師他真的很幽默 他還有如何做一個如法的好人可搜尋 03/08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