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節錄 淨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復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 這是口業裡頭第四類。口業是無量無邊,佛教導我們,把它歸納為四大類。這四大類 非常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透徹的理解,要認真努力去修學。在十善業道裡頭,佛給我們 排列的順序是:身三、口四、意三,按照身口意來說的。但是在《無量壽經》裡面諸位都 念到,佛教導我們修十善業,他是把口業擺在第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口 業」就是總說這個四段: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善護口業。「善護口業」的果德,就 是「不譏他過」,這個「他」不完全指人,它是把人事物都包含在其中,它的範圍非常非 常之大。這裡頭的深義,我們一定要細心去參究。   所以學佛從哪裡下手?從「善護口業」下手,其次再「善護身業」、「善護意業」; 這是中下根性的人循序漸進,這是漸教。如果是頓教的話,它就不是這個順序。頓教第一 個是「善護意業」,這個就頓了。意清淨了,身口哪有不清淨的?所以頓教是從意業下手 ,漸教是從口業下手,這是佛教化眾生的方法,我們要能體會。我們體會得,也就懂得怎 樣去幫助別人。 什麼叫「綺語」?這是從比喻上說的。「綺」,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綾羅綢緞這一類 的,非常華麗,人見人愛。由此可知,綺語就是花言巧語,大眾很喜歡聽,可是內容不善 如果我們用現前社會的一些比喻,大家就了解。電影每一個人都喜歡看,電視每一個人 都喜歡看,歌舞、音樂、繪畫,今天講的文藝,綺語是包括整個的文藝。哪個不愛?但是 這裡面的內容不善,內容教人貪瞋痴慢,教人殺盜淫妄,內容跟十善完全是相背的,表達 ,用現在的話來說,高度的文藝。這還得了?   諸位在《大藏經》裡面,看到《歸元鏡》這本書。這本書我們現在把它翻印出來,印 了好幾次。是劇本,用崑曲的方法來表演,用平劇的方法來表演。但是今天崑劇跟平劇, 一般人也看不懂了。這個文化水平確實降低了,我們要從中國古籍來看,確實是一代不如 一代。現在大家看的是電視連續劇,平劇看不懂了。但是古人這個作法,給我們一個很大 的啟示:佛法宣揚方面,應當要走向舞臺,要去表演。表演的內容,佛法實在講,太豐富 了,所有經典都能夠把它寫成故事。   綺語不是不好,人人愛聽,人人歡喜。內容!孔老夫子很慈悲,刪《詩書》。「刪」 是什麼?誤導眾生的地方,他把它刪除。刪的標準,《論語》裡頭說得好:「思無邪。」 我們所讀的《詩三百》,這是古時候的詩篇、詩歌、歌謠,三百篇,孔老夫子把它蒐集起 來,審查鑒定:「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也就是佛在這部經上告訴我們的,「不容毫 分不善間雜」,那就好了。如果我們能夠編出現代的連續電視廣播劇,遵守孔老夫子指導 的原則「思無邪」,孔老夫子用三個字,《十善業道經》裡面文字多,「不容毫分不善間 雜」,它說了這麼多,夫子只說三個字,這樣才能夠教化眾生。 【何等為三?一、定為智人所愛。】   哪是『智人』?諸佛菩薩是智人,真正善知識是智人;這些人現前在我們世間不多, 他方世界多。諸位念《無量壽經》,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智人,沒有住真實慧,決定不 能往生。西方世界的人數,沒有人能夠計算。我們每天在這讀《華嚴》,你看看華藏世界 ,那是智人,皆是法身大士。他們所愛!從他們所愛,我們就曉得了,換句話說,諸佛護 念,龍天善神保佑,我們能夠得到。日常生活當中,你的心是平和的,你的心是安定的, 你明理,理得心安,這是第一樁好事。經文裡的詞句非常肯定,你得到這三種決定,一絲 毫猶疑都沒有。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與別人交談,你的言詞決定是智慧的真實語。智慧的語言不是學來的,到哪裡去學? 智慧的語言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佛教人要求明心見性,修淨土的人也不例外。決定 要求明心見性。心性是一切眾生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這個東西不是修來的,是你自性 本來具足的。現在我們為什麼心不明、性不見?佛告訴我們,這是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 佛講的次數講多了,我們聽了幾十年,漸漸省悟過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了,我們對於世 出世間法都不執著了,這第一個障礙破了,在佛法裡面講,你就證阿羅漢果。   我們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在一生當中,可以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怎麼 知道?《華嚴經》上善財給我們做了示範,善財童子一生圓證佛果。《法華經》上龍女也 給我們做了示範,可以證得的。為什麼不能證得?你不肯把煩惱放棄,關鍵問題在此。只 要你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成就了。你的智慧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當然,面 對一切眾生『如實答問』。這哪裡是學來的?別人所問,你所答的,你無需要去讀經、去 研教。翻開佛經,你答的跟佛所講的一樣,佛也是這麼答覆的。   所以經典做什麼用處?在這個時候,經典的作用是給我們做證明的。智慧是不是真開 了?真開了智慧,你所有一切言行跟經上所講,決定是相同的。如果跟經典上講的還不一 樣,自己要反省。要明瞭自己煩惱沒有放下,智慧不開,答覆別人問題,多半是從自己成 見上來答覆的,是自己的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用這個答覆。這不能解決問題, 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把問題是愈搞愈亂,愈搞愈混淆。由此可知,言語多麼重要。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威』與『德』都說的是智慧言行。智慧言行依於道德,這是真正的威德,人天敬仰 ,諸佛護念,這是『最勝』,沒有比這個殊勝的。不一定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你看 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生前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平民,沒有做過大官,貧窮不富有。他一生 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於道德,不違背道德。千年萬世提到孔老夫子,哪一個不肅然起 敬?這是「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我們應當學。   釋迦牟尼佛雖然有地位、有財富,他放棄了,他樂意過貧賤的生活,乞食來維持生命 。乞食,在中國人講的是乞丐,他過這個生活。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於道德,不違 背道德,教化遍及全世界。三千年之後,你看看對釋迦牟尼佛敬仰的人有多少?這兩位聖 者年齡都不很高,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候七十九歲,我們中國人稱他「住世八十年」,中 國人算虛歲。孔老夫子走的時候,也是七十幾歲。都不到八十歲。在這個世間歲月不長, 能有如是的成就,憑什麼?我們在這裡多想想。我們是願意作釋迦牟尼佛、作孔子,還是 願意在這個世間作達官貴人?仔細想想,選擇自己前途正確的道路。這個純正的道路,諸 佛護念、龍天擁護!這是三種決定。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是將你自己所修學的功德,不自己享受。迴向是什麼?完全讓社會大眾、一切眾生去 享受。 【後成佛時】   你能夠這樣做,將自己所修積的功德福德,統統給一切眾生分享。到你將來證得圓滿 佛果的時候, 【即得如來諸所授記】   『諸所授記』就是太多太多的授記了。這些授記,都在大乘經教裡頭;大乘經教裡諸 佛所有的授記,你統統都得到了。 【皆不唐捐】   『唐捐』是喪失的意思,這是古人的術語。你都不會缺失,樣樣都具足。所以何樂而 不為之? -- 阿彌陀佛!~ 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大慈大悲沒有了! 我們的過失在哪裡?謙虛不夠,恭敬不夠,四攝法不夠!(慚愧懺悔!>"<) by 淨空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50.160
wendycandy:隨喜讚嘆 03/27 19:48
a1014a:隨喜 03/27 19:58
Lunakaoru:隨喜讚嘆 03/27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