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節錄 淨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以上是講十善業道落實在菩薩六波羅蜜之中,這是最後的一段「般若波羅蜜」。戒、 定、慧三學,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必須遵守的三個原則。是心之體,慧是心的觀照,戒是心的行為,所以稱之為三學,也稱之為三寶。慧是佛寶, 定是法寶,戒是僧寶,這是我們講佛法僧三寶,三寶具足叫行菩薩道,叫學佛。三者缺一 條都決定不能成就,古人講這三條譬如鼎之三足,少一個都會倒下去,就不能夠站立。所 以我們要學佛,這三條不能不重視。無量無邊的法門,諸位細細去想想,你要把它歸納, 最後歸納這三條,所以三學是菩薩行門的總綱領。   《十善業道經》是戒學,是戒學當中的大根大本。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都要與十善相應,這個人就學佛了;如果還是與十惡相應,那就跟佛法背道而馳 ,愈走愈遠。千萬不要以為小小戒可捨。這個思想在近代非常盛行,甚至於我們在受戒的 時候,我受戒的時候,戒壇裡面的法師、傳戒師也都說小小戒可捨,認為大戒我們要持, 不可以犯,小小戒就無所謂。今天佛教之衰,衰到這個樣子,什麼原因?「小小戒可捨」 ,壞在這裡。殊不知積小惡就成大惡,把小小善疏忽了。小小善而不肯為,小小惡又自己 不能夠禁止,所以雖然一生學佛,最後還免不了墮惡道,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一定 要清楚,一定要明瞭。 (s按:《地藏經》云:「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真正修行人他們的觀念跟我們恰恰相反,極小的善他肯做,極小的惡他很謹慎,他都 不犯,所以他能成就,這叫做真實智慧。世間人是小聰明壞大事。菩薩行門六個綱領,前 面五條都是著重在事上,這一條在理上,這一條要怎麼做法?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講得很清 楚,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慧。《般若經》上講的「三輪體空」,我們修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離一切相修一切法,這叫般若波羅蜜。所以般若跟前面五度不能離開,離 開前面五度,般若就落空,那般若只有理沒有事,落空了,必須有理有事才圓滿,不至於 偏在一邊。   世尊當年在世,我們都曾經聽說過,他老人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講般 若就用了二十二年。我們從歷史來看,就知道佛教化眾生的確以般若為中心,如果沒有般 若,前面的五條是善,布施到禪定都是善。你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你修前 面四條,你的果報在欲界天;如果你修禪定,你的果報在色界天跟無色界天,享天福,出 不了三界;如果有般若波羅蜜在裡面,就超越三界,不但超越三界,而且超越十法界,這 才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   大乘法是利益眾生第一,所以把慈悲擺在前面;小乘法是以自利為第一,所以把寂靜 擺在前面。中國接受的是大乘法,在慈悲裡修寂靜,這是自他兩利;寂靜是禪定,慈悲落 實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如果離開前面四門,慈悲就是一句空話慈悲要落實在日 常生活當中,意思前面都跟諸位報告過了。布施的心決定不能斷,布施是利益眾生,利益 苦難的眾生。   定跟慧可以互為體用,定是體,定起作用就是慧;慧是體,慧起作用就是定,定慧是 一不是二。看看妙住比丘所講的戒學,就太廣大了。他代表大乘,他講了十八種戒,就是 戒學的十八大類,頭一條就是大悲心。我們在戒條裡頭,沒有看到大悲心。第一條是大悲 ,「不捨大悲心戒」,所以菩薩念念要悲憫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什麼是苦 ?六道十法界是苦,如何幫助他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得樂是什麼?證得一真法界,那 個叫樂,離苦得樂的標準訂在這個地方。不是說你今天沒得吃,我們送一點東西救濟你, 讓你能吃飽,你就離苦得樂,這是小事,雞毛蒜皮。   真正的苦樂標準是怎麼樣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這叫大乘佛法。大小乘的 總目標也有不同,小乘的終極目標是脫離六道輪迴、離苦得樂;大乘的終極目標是脫離十 法界,這個不一樣。所以小乘證得阿羅漢果,他就認為那是圓滿了。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 ,菩薩不行,菩薩要脫離十法界,阿羅漢在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是十 法界。所以阿羅漢能做到定就行了,我們在《楞嚴經》上看,九次第定就超越六道,六道 最高的是第八定,我們講四禪八定,這個出不了三界,到第九次第定就超越了。可是定不 能超越十法界,一定要開慧,智慧開了之後,就能夠超越十法界。他的果報就講得很清楚 ,『能斷一切分別妄見』,妄見就是妄想,分別就是我們講的分別執著;慧開了之後,就 能夠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要怎樣幫助我們開慧?我們在現前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事物盡可能的不要去分別,不 要去執著,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就是妄想,不把它放在心上, 妄想就沒有了,心裡確確實實不去分別、不去執著,這個樣子容易開悟。佛家常講根性利 、根性鈍;根性利的就是不把這些放在心上,妄想分別執著很淡薄,這是根性利;分別執 著很重,根性很鈍,不容易開悟。所以祖師大德教我們「看破放下」,我們從這個地方培 養我們大乘圓頓的根性。我們從這部經上看,佛教導我們十善是行門的基礎,也就是戒行 的基礎,十善是屬於戒,落實在布施,落實在持戒,落實在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 個慧是般若。如何落實,他得什麼樣的利益。布施一條說得詳細,後面都是舉要言之,讓 我們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到這個地方,將落實在六波羅蜜這一段,簡單介紹過去了。看經典裡面,排列的方法 ,這是大乘,不是小乘。下面第二段講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以從這裡看,世尊是先教菩 薩,然後再教人天大眾,末後再勸小乘。你看他排列的形式,讓我們在這裡有深深的體會 ,看到佛是怎樣幫助眾生,在一生當中快速圓成佛道。 -- 月映萬川,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只要我們的心至誠清淨,阿彌陀佛就會應現。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85.29
a1014a:隨喜 04/17 21:44
ISOLA:南無阿彌陀佛。 04/17 23:22
jackyshih200:南無阿彌陀佛 04/18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