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節錄 淨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   【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 「結使」是煩惱的代名詞,「一切結使」就是佛法裡常講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 明煩惱,全都包括在這一句當中。煩惱怎樣斷除?止觀的方法能夠斷除。所以止是定,把 心安住在一處,就是止。安住在哪一處?這個沒有一定。在佛法裡面各個法門不相同,但 是「安住一處」這個原理原則是貫通的、是不變的,佛在經上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也是這個意思。   我們「制心一處」,把心止在哪裡?止在名號上,要把心止於阿彌陀佛,心果然止在 這裡不動,煩惱自然就斷掉了,自自然然煩惱就不起現行,心裡頭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淨念相繼」。念阿彌陀佛是「淨念」,一句一句接著就是「相繼」,不中斷;如果斷掉了 ,妄念、雜念又生了,又起來了。這是所有修行法門裡面最殊勝的一個方法,只要把心安 在「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上,煩惱不斷,自然慢慢就斷了,這法子妙!   一定要知道,這個「知道」就是「觀」的意思,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假的,沒有一樣 是真的。佛在《金剛經》最後四句偈,那是般若會上的總結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 影」,我們要多念念、多想想,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夢、幻、泡、影。存在的時間非 常短暫,「如露亦如電」,很短暫,如果我們把虛幻短暫的這些法放在心上,錯了。為什 麼?你放在心上,到最後還是一場空。這是佛祖常常教導我們,「帶不去的」;世間,你 的財產帶不去,你所愛好的人物帶不去,連你的親情都帶不去。 古德有說,如果就所修方便門來講,「止」屬於空門,屬於真如門,因為它是離一切 相的;而「觀」則屬於有門,屬於生滅門,它是對於一切有為法而發殊勝的理解。也就是 說,觀是智慧,智慧能夠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佛在大經裡面教導我們「離一切相,即一 切法」離一切相是止,即一切法是觀。如果就修行次序上來講,應當是止在前,止是定 ,為什麼?止能夠伏煩惱,先把煩惱伏住,但是斷不掉。斷煩惱要觀,先修止後修觀,觀 能斷煩惱,為什麼?把煩惱的真相看清楚了,這才能轉煩惱為菩提;煩惱究竟是什麼,你 搞不清楚,所以它才障礙你。但是功夫到了純熟的時候,跟初學不一樣。初學有這個次第 ,有先後,有順序;到純熟的時候那就不然,止裡頭有觀,觀裡頭有止,所以止觀不二。   同學們剛才來問我:「一門深入要深入到什麼程度?」在大乘佛法裡面無論哪一個法 門,你修學要想成就,你一定要懂得這個方法、祕訣,一門深入。諸位要曉得,一門深入 是止,止的什麼?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你就止了。我的功夫用在一門上,這一門裡面就 有觀,放下萬緣是止,所以一門深入是止觀雙運。你一門深入,怎樣才能夠契入境界?就 是說,你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修學?至誠感通;至誠是因,感通是果。換句話說,必須用 真誠的心一門深入,你才能夠開悟,才能夠證果,感通就是指開悟、證果。 誠敬從什麼地方看?從十善業道上看;果然斷十惡、行十善,你才是至誠。如果說是 「我修行用至誠心了,我心裡頭殺、盜、淫的念頭沒斷,處事待人接物還有妄語、還有兩 舌」,你一絲毫的誠意都沒有。至誠從哪裡看?十善業看;你真修十善,真的斷十惡,這 是你的至誠心發現了。功夫淺深,那就看你斷惡修善的成績。果然在一切人事物裡面,以 十善為標準,十惡念決定不生。靜止的時候,我們用止觀,止的時候一念不生,觀的時候 萬善相隨,起心動念純善對人、對事、對物,這個時候距離感通就不遠了。   我們現在要問:為什麼我們修學這麼困難?我們也很想通達,為什麼通達不了?一般 說法是業障障住了,你有業障。這個問題我過去請教過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告訴我是業障 ,一定要把業障消除,普賢十願裡頭「懺除業障」,業障懺除就通了。什麼是業障?業障 可太多了,說不盡。見思煩惱是業障,塵沙煩惱是業障,無明煩惱是業障,哪能說得盡? 但是業障有根,我們要把那個根找到,從根本修就快速了。中國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都 常常教人「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也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還有根本, 根本的根本是什麼?自私自利。所以,要不能把自私自利放下,頭一個關口就不能突破。 自私自利在《金剛經》上就是講「我相」、「我執」,後半部講的「我見」。   我們同修們,無論在家、出家,每一個人善根都很深厚,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就 是這一關沒突破,所以依然是生死凡夫。然後我們細心想想,我們生生世世被什麼害了? 被「自私自利」這個妄想執著害了。怎樣破除這一關?我、我所,必須要捨得乾乾淨淨, 這就講放下。從前章嘉大師教導我,先從「我所」下手。「我所」是「我所有的」,身外 之物,先從這裡放。常常想到佛教導我們「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將不去就是帶不 走的,帶不走的應當要放下。我的房子,我的房子帶不走,死了帶不走;我的財產,死了 也帶不走,一分錢也帶不走;我的地位也帶不走,我的名譽也帶不走,名聞利養沒有一樣 能帶走的;我的眷屬,我的兒女、我的子孫統統帶不走。帶不走要放下!放下不是不負責 任,一樣要負責任,認真負責教導他們,不放在心上;心地清淨,把親情轉變成真實智慧 ,把感情轉變成理智,這就對了,那就跟佛菩薩一樣。一定要突破,一定要看清楚、看明 白,這個心裡頭毫無牽掛,從這裡著手。然後進一步,「身」也帶不走。先斷我所,「我 所」捨掉,然後「我」也捨掉。我這個身帶不走,身不是我,身也是「我所」,也是「我 的身體」,不是我。常常這樣觀想,人就生智慧,這是觀。統統放下,「我」跟「我所」 統統放下,再也不執著,這樣才能夠入門。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03.67.221.240 (06/22 22:59)
a1014a:隨喜 06/23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