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節錄 淨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   【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 「止觀」的意思深廣無際,經典上說,「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大乘經裡 頭我們常常看到「寂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由此可知,止跟觀是一樁事情。「 照而常寂」,觀即是止;「寂而常照」,止就是觀。由此可知,止觀是修行功夫裡面的一 體兩面。過去僧肇大師說過:「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在十善業道上來說 ,緣就是十善業,我們念念不離十善業,這是止,儒家所謂「止於至善」。   執持名號,最低限度你要落實在十善業道,斷十惡業、修十善業,念佛才會產生作用 ;若不能斷惡修善,這個佛號白念了,古大德所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這話是真的不 是假的。為什麼有人念佛有效果,有人念佛念一輩子還是隨業流轉?這個關鍵在會跟不會 。會,實在講很簡單,也不難;處事待人接物完全用十善,認真去修十善,決定要斷十惡 ,我們這一句名號肯定往生,你就成功了。   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記住一個大原則、大前提,如理如法。理,「法性寂然」,「 法性常照」,這兩句話就是說明我們的自性。法性是我們的自性,具足圓滿的智慧;常照 是智慧,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常照。既然是本定,《楞嚴經》裡面講的「首楞嚴大定」, 這是性定不是修來的,你自性裡頭本來就是這樣的,這是真理。自性本定,現在為什麼不 定?現在不是自性作主。誰做了主宰?無明做了主。我們講「妄心作主」,妄心是什麼? 無明,無明就是糊塗,不了解事實真相;分別心作主,執著作主。妄想、分別、執著是煩 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妄想是無明煩惱,煩惱作主。可是佛在經上教導 我們,煩惱是虛妄的,煩惱不是真的,法性裡頭沒有煩惱。   佛看一切眾生,看一切眾生的本性,所以佛對一切眾生尊敬。為什麼?眾生的本性跟 佛的本性無二無別。《華嚴》、《圓覺》裡,佛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現在是不是 佛?在佛眼睛裡看是佛,確實是佛,一點都不假。從哪裡看?從你六根根性,六根根性是 真的。你現在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六識把你變成這個樣子。識是假的,性是真的;真 的永恆不變,永遠不滅。「不生不滅」,《中觀論》裡面講的「八不」都是形容真性,「 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是真性,一切眾生個個具足,是我們今天要修的。 『止莊嚴』,「莊嚴」就是修得很好,修得很如法;止一切惡,這是消極,積極的是 修一切善,止惡修善,這才能把一切煩惱斷盡『結使』是煩惱的另一個名稱。所以人要 不能夠止惡向善,這個人前途是一片黑暗。   而善惡的標準,都以這一部經做準則。「止惡」,一定止十惡,修十善。本經末後所 引用的,概括了全部的佛法。全部佛法都是以「十善」為基礎,換句話說,都是以「斷惡 修善」為基礎;世間的人天福報也是以這個為基礎,然後才知道這一樁事情的重要性。止」就是講放下。在我們凡夫位上,我常講「放下自私自利」,這是總說,要覺悟!就我 們凡夫現前煩惱裡面最嚴重的,一個是財,一個是色,這兩樣東西不放下,不但道業沒有 成就,世間的福報你也沒有辦法累積,「積功累德」你做不到。所以你要問:我們從哪裡 做起?底下這一條,「方便莊嚴故」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也就是下手之處,一定要從 財、色,這是最嚴重的,要從這下手。出家人有的時候他對於財色比較淡薄一點,好名, 那也是重大的障礙,他要名、要頭銜,人家怎麼尊重他,這都是嚴重的煩惱習氣。 我們懂得止,我們也懂得觀;觀是看破,止是放下。尤其我們生在這個亂世,一定要 像祖師那樣高度的警覺,常常想到死到臨頭,我們隨時隨地都會死。你想想看,死了以後 ,這個世間哪一樣東西能帶去?凡是帶不去的,充其量有一個妥善的安排,傳到下一代, 代代往下傳。不能有絲毫貪心,有一絲毫貪心你就錯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能如實知』,「如實」是真的知道了,『諸法自性』就是諸法實相,全部都落實在 斷惡修善。十惡不斷不行!十善不修不能成就。我們自己修行,教化眾生,從哪裡開始? 從十善業道開始。不但是印祖常說,虛雲老和尚也常說。我過去講不少經,一開端都引用 虛老和尚的話,「深信因果,斷惡修善」。宗門教下、顯教密教的祖師大德,都是這樣教 導我們。所以深信因果,斷惡修善,是世出世間修學的根本,我們不在這上下功夫,無論 你怎麼用功精進,最後都落空。 -- 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 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 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 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50.68
a1014a:隨喜 07/02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