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省庵大師教我們對照這八項來檢討菩提心,使發心能正確、真實、廣大又圓滿。將所 有歪斜的、假的、小的、偏差的心念都改掉,菩提心才會真正大圓滿。這樣的菩提心就是 一切善中之王。我們現在是初發心的凡夫,不過佛性是人人本具、永遠不會遺失的。只不 過一時迷惑、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而已。譬如一個人睡到動彈不得,迷迷糊糊沒有什麼功 能、只會做夢。但一旦醒過來,所有的功能又都可以恢復。凡夫與佛,就是夢人和醒人的 差別。又如一顆小綠豆,如果沒有泡水的因緣就不會發芽,一旦有緣發芽了,就有無限的 生長力。無上菩提也是由凡夫一念發心來的,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發心。日常生活如果肯 發心喚醒自己的佛性,每一個人都可以恢復本來清醒的佛面,證到無上菩提。說實在,提並不是另外得到的,只是恢復本來的功能而已。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教我們:深信和發願往生西方就是無上菩提。這是怎麼說 呢?因為真正的“信”,不但要信“佛”還要信“自”,信自己本來就有和佛完全一樣的 本性,信一切虛空世界都在我的一念心當中。當然,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縱然我昏迷 糊塗,但如果一念心回轉,決定可以生到自心中本來就具有的極樂世界。又要堅信:西方 的菩薩,都是信、願、念佛,而往生的。所以我們信願念佛,當然也會往生。不但如此, 還要確信“萬法唯心造”的真理。就猶如全部的夢境,其實都是自己的心,所有的佛、菩 薩、眾生和世界,也完全是自己。就像屋子裡有許多盞燈,每一盞燈的光明都可以互相輝 映、重疊交涉卻不相妨礙。我的心就像燈光,可以廣大而遍滿一切處,佛的心也是,一切 眾生的心也是。能有這樣的信心就是“深信”,以這種深信來發出往生的大願。怎樣才是 真正的大願呢?了解這個五濁惡世並不是外面的境界,而是我自己黑暗、不好的心念電波 所感應的影像,我真的願意捨棄種種不好的心念、妄念。而極樂世界是我清淨的心顯現出 來的快樂世界,也是我的心念電波頻道和阿彌陀佛一樣時所感應的世界,我真的願意生活 在那兒。而且,心中的垃圾壞念頭,我都願意捨掉;心中的清淨美德,我都欣然開發展現 。娑婆與極樂的選擇,就在自心的一念“願”之間。有這種信願,一定有老實念佛的行動 。這輩子就會往生成佛,乘願再來度眾生,才能真正最快圓滿菩提願。否則,老實檢討一 下自己的身口意,常常都是不知不覺中就走錯方向、違反菩提門。如果不靠這一念念“阿 彌陀佛”的光帶領我們回頭,回到本性故鄉,像我們這樣老是在黑暗中亂闖,可以說永遠 達不到目的地。行不到、夢不醒,菩提就變成一句口號而已。所以必須有往生西方的信願 ,才是這一生可以實現的無上菩提。我們以信願念出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發無上菩提的心 。這是蕅益大師很重要的開示。   《大智度論》又提到五種程度的菩提。也就是:一“發心”,二“伏心”,三“明心 ”,四“出到”,五“無上”。蓮池大師把這五種層次的菩提配合持名念佛來講。第一, 發心菩提。就是凡夫在生死中發起大菩提心。而持名念佛,就是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覺。第 二是伏心菩提。也就是降服內心的煩惱。我們持名念佛的心,如果提起來,自然伏滅煩惱 ,就是伏心菩提。第三是明心菩提。真正明白了悟實相的真理。而持名持到證一心,即此 一心就明了自心的實相。第四是出到菩提。“出”是出離三界,“到”是到達的到,到哪 裡呢?到一切智。持名可以得一二三忍,很快的超越生死,就到一切智。第五是無上菩提 。這是佛的圓滿覺悟。而持名念佛往生西方,就保證直到成佛,永不退轉,也就是直達無 上菩提。由完全恢復清淨的本性,而生出無限的功德妙用。 -- 月映萬川,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只要我們的心至誠清淨,阿彌陀佛就會應現。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248.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6718616.A.E96.html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07/13 00:32
dakudai: 阿彌陀佛! 07/13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