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人聽了以上的道理,感覺很為難。就問說:“這佛法,一下子說‘空’,一下子又說‘ 有’,到底‘空’和‘有’在生活中是要如何運用呢?”   關於“空”和“有”的運用,祖師教我們一個原則,就是對待眾生要由“有”來體會對待自身要由“空”來體會。下面我們先用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來體會這“空”和“有” 的運用原則。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又有一個翻譯叫作“觀自在菩薩”。“觀自在”就 是他對自己是“照見五蘊皆空”,用智慧看清楚自己身和心原來都是空的,既然是空就沒 有痛苦啦。所以《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但是他對眾生是“觀世 音”,眾生有什麼苦難,他就循聲去救苦救難,由空變現出無限的功能。所以觀世音菩薩 對待眾生是用“有”來行出慈悲。假如眾生遇到大火災,很困苦,菩薩可不會在旁邊很自 在地說風涼話——說:“反正萬法皆空,那火是空,人也是空,火燒人燒光光也是空,管 他去,我自在就好了。”若是這樣就變成偏一邊的空,這樣的空既沒有慈悲又沒有功能, 可以說只有取到“惡”的作用,所以也叫作“惡取空”,也就是取到“惡”的一面的空。 如果執著這種空,因果是很壞的,好像墜入空的萬丈絕谷。因此請大家特別注意,這空的 道理不可以錯用。若是用錯了,執著偏一邊的空,結果呢會比執著有假相、有因果還更壞 。其實真正深入的空,是了解可以由空很巧妙地變出種種假相、善巧方便來產生無限的功 能度眾生,叫做“真空妙有”。   就好像電,雖然不可捉摸,但是它通入電鍋可以煮飯,通入錄音機可以錄音,通入電 燈泡可以放光。觀世音菩薩的功能就好比這樣,眾生有什麼需要,他就現什麼影像,但是 他本身是“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很自在。這就是有菩提心的智慧,又有慈悲和救度眾生 的願力。我們說菩提心,就是這三者的結合,缺一不可。單偏空的一邊就沒有慈悲,單偏 有的一邊就沒有智慧,這都不是菩提心。平常與人相處要由“有”來體會,要知道本體雖 然是空,但眾生還沒有覺悟,所以都認假作真,就覺得真有生老病死,真有痛苦。因此我 們要學習將心比心去體諒眾生,既然大家都執著有身體,就和我們一樣也有種種感受,有 種種思想、心情。身體的感受、思想心情雖然都是幻化的,但是眾生猶如夢中不知夢,所 以都會執著、會痛苦。對眾生來講,種種痛苦都很真實啊,所以我們要好好體諒,善用因 果的道理幫助他離苦得樂。這就是慈悲。以慈悲心念佛才會和阿彌陀佛的慈悲光相應。 另一方面,對自己要用空的智慧來超越痛苦。仔細觀察自己,由小時候到老,每一剎 那都在變化,哪一個才是“我”呢?身心變化根本是空,只是假相的連續而已,所以不必 要太在意。為了假相去起惡心、造惡業,又受苦報,不是太冤枉了嗎?我們要覺悟“空” 的真理,不但不要被假相迷惑,整天忙著追流行,反過來要善用假相修行,覺悟真相,才 是智慧。這樣念佛就會和阿彌陀佛的智慧光相應。 如果我們用反了,對自己反而執著“有”的這邊,每天都感覺身體哪裡不舒服啊,執 著要吃什麼才好,要穿什麼才漂亮,執著這身體太累了、太冷太熱啊,越執著就越痛苦, 而且又執著自己的心是愛怎樣、又不愛怎樣,很在乎別人對我有沒有尊重、有沒有傷害。 像這樣把焦點放在自我,一直執著自己有身心種種變化,就如做夢做得很累,不知道它實 在是空的,這樣就苦得很冤枉,這就是沒有智慧、沒有覺悟啊!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3953644.A.A12.html
skyblue19: 隨喜讚歎 感恩分享 06/11 08:24
cutekid: 大推(Y) 06/11 11:19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06/11 11:21
dakudai: 阿彌陀佛! 06/11 14:18
column: 阿彌陀佛 06/11 15:01
conichiwa: 阿彌陀佛 06/12 00:44
mindykuo: 阿彌陀佛 06/12 01:04
j45xu3: 阿彌陀佛 06/12 11:15
gltow: 阿彌陀佛 06/12 22:32
fannykuo: 南無阿彌陀佛 06/13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