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70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八十七頁,第七行:   「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此即位後之普賢,是為如來之化現也。」前面我們 學到這個地方。現在接著看下面,「至於《會疏》云:體遍法界,故曰普。位鄰極聖,故 曰賢。是為位中普賢,乃等覺菩薩也」。大乘經裡頭稱普賢菩薩多半都是說位中普賢,華 嚴會上文殊、普賢都是位中人,也就是等覺菩薩。「《會疏》又云:能導御一切」,導是 教導、引導,帶路的人,御是駕馭,也就是導御兩個字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教授、教師,是 這樣的一種身分,能夠導御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裡面包括四十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 、十迴向、十地,他們接受等覺菩薩的教化,下面三乘菩薩、緣覺、聲聞,再下面六道眾 生。這是說菩薩幫助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發十大願王」,像《華嚴經》上所說的,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菩薩具體的表法,真的做出來給我們 看。五十三參第一參是吉祥雲比丘,他代表初住菩薩,圓教初住。普賢菩薩化身為五十三 位善知識,統統是普賢菩薩化身。四十一個位次我們清清楚楚的看到,十住、十行、十迴 向、十地、等覺,發十大願王,從禮敬諸佛到普皆迴向。「願西方往生」,這一句比什麼 都重要,如何叫大家一生當中證得究竟圓滿,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到,十位法身大士接受普賢菩薩的教導,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特翼讚彌陀」,翼是羽 翼,他跟文殊菩薩兩個人,也是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十方信願往生的菩薩們,往生到極樂世 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故於此經是為上首」,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普賢菩 薩在座,是菩薩眾裡面的上首。   「又《探玄記》」,《六十華嚴》的註解,賢首國師作的,他的解釋,「德周法界曰 普」,無量無邊的功德周遍法界,這是普的意思。「賢是最妙善義」,像中國老祖宗在《 大學》裡面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最妙善就是止 於至善。至善是什麼?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才叫至善。祖師大德為我們稱的妙善, 最妙善。「謂菩提心所起願行」,發願,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標準了,要什麼樣的標準去 發願?要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本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就是菩提心。通常經論裡 面告訴我們,菩提心的體是真誠心,菩提心的用是深心、大悲心,深心是自受用,真心對 自己叫深心,對大眾叫大慈大悲。我們為了學習方便起見,把發菩提心寫了十個字,「真 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真誠心是菩提心的本體,菩提心的作用對自己就是清淨 平等覺,菩提心一發你的心就清淨、就平等,覺而不迷,對待一切眾生決定是大慈大悲, 他受用,清淨平等覺是自受用,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分別,覺就不迷。菩提心一發, 自自然然下一聯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最後歸到淨土。這是菩提心所 起的願,願是十大願,行是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所以講「身 口意」,你看「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跟《大學》裡頭所說的止於至善是一 個境界。「備具眾德」,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在其中,「故以為名」,名是菩薩的德號,普 賢菩薩。   「普賢、文殊乃釋迦如來之二脅士,侍佛左右」。我們中國大乘賢首宗,也就是華嚴 宗,所供養的佛像,當中是毘盧遮那,毘盧遮那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的左手是文殊菩 薩,右手一邊是普賢菩薩,這叫脅士,是釋迦如來的兩位助手,真正得力的助手。文殊、 普賢這兩位菩薩,文殊代表解,表智慧,普賢代表行。華嚴會上文殊排名第二,普賢排名 第一,這個排名先後有關係,就是這一個法門、這一個宗派,是重在解還是重在行。如果 文殊擺在第一,重在解門;普賢擺在第一,它重在行門。我們一看就曉得,華嚴重在行門 。我們淨土宗也是重在行門,淨土宗阿彌陀佛的兩位脅士是觀音、勢至,觀音排名第一, 大勢至排名第二,觀音菩薩代表行門,大勢至菩薩代表解門、代表智慧,跟華嚴表法的義 趣相同,都是重在行。普賢行,十大願全包括了。淨土行,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幫助阿 彌陀佛,以三十二應,三十二種應身,普遍示現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接引眾生 往生淨土。所以他們站在佛的左右兩邊,「乃釋尊會中上首」,釋迦牟尼佛法會裡面的上 首,在華嚴會上他也是上首。「普賢菩薩為一切諸佛之長子」。《華嚴經》上說的,文殊 為庶男,庶男是老二,老大,大哥是普賢,文殊是老二。表法的意思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 。   「《四十華嚴經四十頌》曰」,底下的四十是第四十卷,也就是《四十華嚴.普賢菩 薩行願品》,全經有四十卷,最後一卷偈頌裡頭有這兩句,「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 普賢尊」,有這兩句話,所以說可見普賢正是如來長子。這個地方說,「如來法身之所流 現,化作等覺大士,襄讚釋尊,演唱聖教」。經中告訴我們,文殊、普賢都是如來法身變 現出來的,法身之所流現完全是講自性,能大師告訴我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 裡頭包括諸佛菩薩在十法界現身教學,都包括在其中,一法不漏,這是自性流現的。化作 ,這是變化,做為應身、應化身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協助釋迦牟尼佛演唱聖教,唱是講經 說法,演是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的一舉 一動是身教,把釋迦牟尼佛從早到晚他的生活狀況,記錄下來就變成戒律。學戒律就是學 釋迦牟尼佛的生活。釋迦牟尼佛處事待人接物,那樣的智慧,那樣的威儀,這屬於律。是行門;教,教是解門,著重在解。行門裡頭有兩種:一種從言教,這裡頭包含著華嚴賢 首宗、天台法華宗、三論宗,還有法相唯識、律宗、淨土宗,都包括在教裡面;除了教之 外,還有一個叫教外別傳,禪宗。總的來說叫三學,戒學,禪宗代表定學,教下就是屬於 教學。這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統統都包含盡了。古大德告訴我們,世尊一代 時教,行門裡頭是律宗,最後終極的目標是在淨土。連《華嚴》,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 極樂,這是最明顯的表示,門門都歸淨土,歸淨土才究竟圓滿。   這個法門確實是難信之法,我自己親身經歷。我學佛入門,是從佛經哲學入門的,方 東美教授教我的。老師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 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這麼樣入門的。所以早年,我年輕的時候 ,懺雲法師勸我修淨土,我沒接受;李老師勸我修淨土,很多次,我也沒接受。什麼原因 ?對於淨土沒有認識,沒有人把淨土講清楚、講明白,很難接受。怎麼會接受?我講《楞 嚴》、講《法華》、講《華嚴》,看到文殊、普賢,年輕人學佛,菩薩當中最羨慕的、最 敬仰的就是文殊、普賢,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德行,這是我們非常尊敬的。就在《四 十華嚴.普賢行願品》,第三十九卷經文裡頭看到,文殊、普賢怎麼成就的?信願持名,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成就的。看到這段經文寒毛直豎,原來我們心目當中最 仰慕的這兩位大菩薩,往生極樂世界才成就的。於是再不敢輕視淨土,認真去學習淨土, 終於把淨土搞清楚、搞明白。   我學佛那個時候,黃念祖老居士註解沒出來,如果這個註解要出來了,那對我幫助很 大,他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不能說古人古註沒有講清楚、沒有講明白,不敢這樣說法。 古註真講清楚、講明白,我們看不懂,它的文字太深了。現在我們看古註看懂了,年輕的 時候看不懂,所以很難接受這個法門。到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之後,才把以前想學的經教 全部放下,《華嚴》、《法華》、《楞嚴》統統放下,一心專學《無量壽經》。在《無量 壽經》之前,我講過《彌陀經疏鈔》,講過蕅益大師的《要解》。《疏鈔》完全用《華嚴 》十玄門來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以後遇到黃念祖老居士,在當時弘 揚這部經的,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我在海外,就一個人,黃念老在國內也是他一個人 ,我們碰到了,無比的歡喜。以後保持經常的聯繫,每一年我至少會有三次到北京去看他 ,在北京住一個星期。這是當代真正的大德,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對我幫助很多。   他寫這部註解的時候,我跟他認識,初稿剛剛完成,先用油印印出來,不是流通,老 人非常謙虛,向十方一切大德請教。我遇到他是在美國,他到美國去帶了一套就送給我了 。當時我們心裡常想,這麼好的法門,無比殊勝的,一生成就的法門,沒有一個好的註解 。看到黃念老這個,我們心裡常常想的,終於想到了。我向他老人家請教,你有沒有版權 ?他問我,你說這個話什麼意思?有版權我尊重你,如果沒有版權我就翻印,我說我可以 拿到台灣把它出版。他告訴我沒有,完全沒有版權,歡迎翻印流通。所以我把他這一本帶 到台灣來,印成精裝本一冊,他原本四冊。初版就印一萬本,在海外就流通,這是初稿, 用初稿印的。以後他又改了很多次,又補充了一些。第一次版子在台灣出版的時候,那個 時候是原稿,剛剛出籠的。我們可以拿著以前老本子跟現在的註解對比,你就看到老人多 次修改,希望這個註解能做到盡善盡美。稀有難得!   這個註解李老師沒有看到過,我跟念公見面的時候,李老師已經往生了,他沒見到。 他所看到的是夏蓮老的會集本,曾經在台中法華寺講過一遍,自己做的眉註。這個本子老 師給我了。所以我今天學習的本子是有承傳的,李老師傳給我的。我要是把它放下學別的 本子,就會有人告我背師叛道,那這個罪名就成立了。所以我曾經說過,這個世間沒有一 個人學習這個本子,我還是要學習。為什麼?老師交給我的,我相信老師不會欺騙我,我 相信老師愛護我。老師親手交的,我們就要一直學下去。他這個本子為什麼沒有交給別人 ,他交給我?我能夠一直學下去,老實、聽話、真幹。我們學了這麼多年,遇到的障礙、 困難是史無前例,真不容易。非常難得,國內有一個年輕的法師支持我、鼓勵我,宏琳法 師,用了十年的時間寫成一本《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我跟他不熟,聽說見過一次 面,但是沒有留意,他很年輕。晚年,遇到海賢老和尚最後表法,為這樁事情作證。我們 感謝老法師,感謝阿彌陀佛,感謝世尊的加持,我們的信心堅定,再不會動搖。海賢老和 尚二十歲出家,師父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這一句佛號念了九 十二年。最後拿著一本《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的這本書照相,為我們表法,告訴我 們經是真經,註解是正確的註解,沒有錯誤,依照這個經註修行,方向是正確的,沒有錯 誤。所以我們感恩,這都叫演唱聖教。   海賢老和尚有演沒有唱,表演給我們看,把《無量壽經》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 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完全做到了,身教。言教,人未必會相信,他統統做出來了,還有 什麼話說。所以他這一片光碟,我看完之後告訴大家,這是《大乘無量壽經》的總結,要 把這一片光碟當作《無量壽經》一樣看待,《無量壽經》是講解,它是落實。我勸大家, 真正想修淨土,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最好的修學方法,光碟 每天看三遍,念佛號一萬聲。對初學大概需要五個小時,一天修行五個小時,一年不間斷 ,你往生淨土沒問題了。有許許多多同學真幹了,有人來告訴我,他已經聽過一、二百遍 ,很難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中之難。雖然難,只要真正相信,真正發願,肯 念佛,比什麼都容易。真正這是易行道,難信易行,只要你真正相信,決定成就,沒有一 個不成就。   我們再往下面看,「若據密教」,密宗,「普賢即是密教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即 是金剛手菩薩摩訶薩」。下面念老引經據典告訴我們,《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祕密陀羅尼經 》裡面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密宗說的。「又金剛智」,金剛智是 密宗的大德,《五祕薩訣》裡面說,「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亦名一切如 來長子,亦名大阿闍黎」。這個一切如來長子,《華嚴經》上說的;亦名大阿闍黎,密宗 裡頭稱的。「本經《德遵普賢第二品》中,復有為教菩薩作阿闍黎之文」。你看,普賢有 個名字叫大阿闍黎。阿闍黎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軌範師,這個老師他的言行是我們 的模範,我們應當要跟他學。   「今此經中,普賢大士列最上首」,說什麼意思?「正顯密淨不二」。我們修這個法 門的,要不要再去學密?不需要。為什麼?密在《無量壽》裡頭,密在阿彌陀佛名號裡頭 ,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句咒語,無上的密咒。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句彌陀名號裡 面包含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的德號,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你念這一句名號全都念了,不要 再念別的,全念到了。不但包含一切諸佛名號,還包含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經卷 ,統統在這一句佛號裡頭,所以這一句佛號包括所有的經教。在中國,大小乘過去總共十 個宗派,現在中國沒有小乘,大乘八個宗,南傳的是小乘,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之中 。普賢菩薩列在上首,代表什麼?密淨不二,淨土裡頭有密宗,有圓滿的密宗。「故先師 夏老云」,先師是夏老,已經往生了,他說,「淨土即是密教顯說」。說得好!往生到西 方極樂世界,就是密教裡頭所說的大成就,圓滿的成就。   下面說,「藏密紅教祖師蓮花生大士,即阿彌陀佛之化身佛,故紅教尊崇彌陀,勸生 極樂,遠盛於其它教派。密淨不二之旨,於本解中暫不詳論。」在這部註解裡頭沒有詳細 講解,詳細講解的好像夏蓮老有,黃念老也有,他們的著作很豐富。至於這部經,是專門 介紹淨土法門,專講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b)禪淨不二   下面,「庚二」,菩薩眾裡頭第二位上首。   【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這是梵文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此云」,我們中 國人稱為「妙首」,也稱為「妙吉祥」。妙是妙法、妙慧、妙行、妙德,都可以講得通。 妙首很好,一切妙裡頭擺在第一。「亦云妙德。是諸佛之師」,大家很多人知道,文殊是 七佛之師。「《放缽經》曰:今我得佛」,這釋迦牟尼佛說的,「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 。釋迦牟尼佛做過他的學生,學生示現成佛,老師示現做他的學生,就像舞台表演一樣, 學生唱個主角,老師跑龍套。這個在戲劇裡頭常有,很平常,老師來唱配角,唱主角的是 學生。文殊師利菩薩在諸佛會下,做配角的就太多太多了。佛佛道同,佛佛平等,這個道 理我們一定要懂、要知道,沒有這高那低的,沒有,佛法是平等法,到法身菩薩就入平等 的境界。「過去無央數諸佛」,就是我們講無量無邊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 亦是其威神力所致」。將來的,這是講過去,將來這些修行人,都會得到文殊師利菩薩的 照顧。「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父母照顧他。「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由此可知, 菩薩悲心不可思議,慈悲到極處,每一個發心學佛的人,特別是發心求淨土的人,他沒有 不照顧的。你求他,他照顧,你不求他,他也照顧,只要你真正如理如法的修行。   我們在近代看到《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記載的有一段話,老法師四十七歲的時候 ,發心朝五台山。不容易,三步一拜,從普陀拜到五台,足足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你想三 步一磕頭,一天能走多少路?三年拜到了。在路途當中兩次生病,都是在曠野,附近沒有 人家。病危的時候遇到一個乞丐,這個乞丐救了老和尚,照顧老和尚。老和尚問他什麼名 字。他說他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叫文吉。問他住在哪裡?他說他住在五台山, 他說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你要到五台山朝山,大家都知道。他就記在心裡頭。第二次生 病又遇到他,兩次照顧他一個多月。拜到五台山,打聽,問人知不知道有個文吉,沒有人 知道。最後到了五台山,見到許許多多出家同修,他把這樁事情告訴人,別人告訴他,文 吉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他才恍然大悟。兩次,在危難的時候菩薩現身,現身做個乞丐,讓 你一絲毫懷疑都沒有,荒山野嶺遇到乞丐,這是正常的。這個乞丐救了他,菩薩感應不可 思議。 == 南無阿彌陀佛。 -- 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2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0370710.A.AB1.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9/11 10:03
Chriswander: 阿彌陀佛 09/13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