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降,僅存五種。)   以上,連現存者,總共八個朝代十二次翻譯。「《甄解》云」,《甄解》日本淨宗祖 師的註解,「凡於諸經中,傳譯之盛,無如今經」。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經,十二次翻譯 的大概只有《無量壽經》。有多次翻譯的,像《金剛經》六次,但是是同一個經本,內容 大同小異,跟我們這個經不一樣。我們這個經差別非常大,特別顯著的是願文,這是絕對 不應該翻錯的。你看,有兩種二十四願,有兩種四十八願,還有一種《宋譯》的,《宋譯 》的三十六願。就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差誤,任何翻經的人都不可以這樣,哪有這麼大差別 ,這肯定是梵文原本不同。那就說明世尊當年宣說多次宣說,不是一次。特別看到,就是 帶說的,說《華嚴》的時候說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裡面說了,在 說其他經部裡頭常常提到淨土,勸大家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種事情很多很多,古人統計 ,應該有兩百多種經論裡頭有這樣的經文。無如今經,傳翻譯之盛,無如今經。「斯乃以 出世正意,利益無邊」,這是真的。《會疏》裡頭說:「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 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這兩個註解都是日本古大德著作,兩個人對於這 個看法完全相同。   最後這一段說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且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是留下來的,「沒」是失傳的,「詳略不同,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 差異。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筴」,就是梵文本,「至少有三種,必是所據之 原梵本不同」,才有這樣的差異,「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這是我們節錄念老註解 裡頭重要的文句,在一般場合介紹本經。   下面是念老註解的原文,我們看他的原文。「存世五種,差異較著」,著是顯著,非 常明顯。「不似《阿彌陀經》之兩譯與《金剛經》之六譯」。《阿彌陀經》,鳩摩羅什翻 譯過,姚秦時候。唐朝時候玄奘大師從印度取經回來,帶的有梵本的《阿彌陀經》,他也 把它翻出來了。所以《彌陀經》有兩種不同的本子,但是內容大同小異,能夠看得出來羅 什的譯本跟玄奘譯本是同一個梵本。《大藏經》裡頭現在《金剛經》有六種翻譯,「其文 之詳略雖稍有異,而內容實是相同」。《金剛經》六種的譯本,原本大概是一種,六個不 同的人翻譯,當然文字不完全相同,裡頭說的意思完全一樣,證明他們使用的是一個梵文 本。   回頭再看《無量壽經》,「今經」就是《無量壽經》,五種翻譯本「不但文字詳略差 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下面舉最明顯的例子,「例如彌陀因地大願」,漢譯、 吳譯這兩種本子是二十四願,宋譯的是三十六願,魏譯的,康僧鎧,跟唐譯的《大寶積經 .如來會》,這兩種譯本是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譯亦復不同,可見出入之巨」。 這就出入太大了,不像是同一個原本。「現世流傳,魏譯較廣」。現在流通的,就是五種 原譯本流通的,康僧鎧的本子最多,大家喜歡看他的本子。「《甄解》指出,以漢吳兩譯 ,對校魏本,粗舉大者,計有八異」,最明顯的八種很大的差異。「如與唐本對檢,略有 七異。今不詳錄」,這就沒有寫在此地。「至於宋譯,與諸譯差異更大」,它的願文只有 三十六。   下面這就大家來研究這樁事情,「諸譯何以不同?」留下來這五種原譯本,為什麼不 一樣?清朝沈善登居士《報恩論》裡頭有段話說,「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 端」,第一個,「譯手巧拙不同」,翻譯的人程度不一樣。第二,「梵本傳寫不同」,古 時候經都是手寫的,手寫的,有的手寫漏掉了,這個很有可能。還有梵本是穿線,很容易 斷,斷掉之後那個貝葉失掉了,丟掉幾片,這也常有的現象。第三種,「本師前後多次宣 說不同」,釋迦牟尼佛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處所、不同的聽眾,看到眾生裡頭有這類根 機,就是說他能信、他能願,真正能信、真正發願求生,佛是決定要把這個法門告訴他。 為什麼?這個緣分太難得了,這是當生成佛的佛法,跟其他的經不一樣,其他經你學了未 必一生能成就,這部經一生決定成就。所以遇到根熟眾生,佛一定會說。縱然一、二個人 得利益,大眾都聽了,都種善根了,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就是多次宣說。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每次說的不盡相同。「而亦隨 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這個推理很正確,符合邏輯,正確的推理 ,一定是世尊多次宣說。   「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阿難結集,「梵本不一」,每一次宣講的做 一次結集。「譯者」,翻譯的人所據版本不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於是譯文自然差異 。這是我們,特別在《金剛經》六種翻譯裡面很明顯的能看得出來,它是同一個底本, 梵文的原本同一個,六個不同的人翻,翻的文字不一樣,但意思大同小異。   「沈氏」,沈善登居士,「復明梵本易誤之因」,說明梵本容易差誤,什麼原因,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經文 的意思不能連貫下去,當中斷掉了,這什麼原因?貝葉經可能丟了一頁,當中有一頁不見 了。那個時候的貝葉經,大概是一片上寫四行,貝多羅的樹葉,不是在紙上寫的,我們在 故宮博物院能看到,看到貝葉經。一部經用個布包起來的,兩面打洞用細線穿起來,那個 斷掉之後,一散開就很難把它兜起來,所以有這個問題在。「又《四十二章》藏本,與石 刻趙文敏寫本」,就是趙孟頫寫本,「及藏外」,《大藏經》沒收的,「流通各本,章節 前後多寡各各不同」,這是我們很容易看到的,《四十二章經》最初翻譯的,「而與《法 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 多,而得失異同亦多」。因為都是手抄本,我借你的本子來抄,可能漏掉幾個字,可能寫 錯幾個字,這都很難講的,而且很普通的事情。何況在那個時候,經本全是手抄的,宋朝 以後才有木刻本出現,宋朝以前全是手抄的。「又曰」,這也是沈居士的話,「《甄解》 云:以審諸譯」,審是審查,《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 存沒詳略不同耳。可見《甄解》與沈氏意同」,對這個問題看法,他們的意見是一樣的, 有相同的看法。「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就是很多差異地方。   「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日本這些法師都是在隋唐時代在中國留學的,他們大 多數是善導大師的學生。回國之後,把淨土宗帶回去了,所以現在日本的淨土宗派別很多 。他說,「異譯文句,與今經」,他們現在所採用的經就是魏譯本,康僧鎧的本子,跟這 個本子來對照,「稍差異者不少」。這什麼緣故?「思夫」,思夫就是想想,我們想到, 「多異本」,異是不同的版本,每個人抄的都不一樣。有些人抄的時候,不知不覺加了幾 個字進去,有時候漏掉幾個字,這都是很常見的。我們抄過書,把我們所抄的抄完了之後 ,再去跟原本對照一下,裡面就有差錯,有多了幾個字,有少了幾個字,所以這都很平常 的事情。「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這也有想到的,也有可能或者不 是釋迦牟尼佛同時所說的。「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 此大悲之極處也。」這個意思講得好!   為什麼?這部經、這個法門是釋迦牟尼佛本懷,懷是希望,佛希望什麼?佛希望眾生 一生圓滿成佛。就像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不希望他拖很長時間,愈早愈好。這部經可以叫 你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不但成就,是圓滿的成就,太稀有、太難得了。佛遇到眾生,不說 這個經說什麼經?不說這個經說別的經,是那些眾生跟那個經有緣,是這個緣故。過去生 中他曾經學過,現在再講這個他一聽歡喜,他聽得懂,很熟悉,這是佛應機說法。說淨土 他不相信,難信之法,那不相信就不說了,你喜歡的我就給你說。八萬四千法門是這麼回 事,我們不能不知道,這不是如來的本懷,如來的本懷就是這部經。   阿彌陀佛看到如來本懷的經出現了,會有這麼多人懷疑,會有這麼多人來反對,怎麼 辦?所以說海賢修得好,什麼叫修得好?他老實,別人相信他,他來給大家做證明,大家 沒話說。所以用他來表法,用他來作證轉,三轉法輪他來做證明。證明會集本是真經,大 家不懷疑了;證明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解是沒有錯誤的,是可以信受的;再證明依照這個本 子、依照這個註解修行,沒有走錯路,信願持名,必定往生。這是如來本懷,我們要知道 。   所以處處異說,異說是說的不一樣,但是勸你往生念佛是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無 量壽經》各種版本差別這麼大,所以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釋迦牟尼佛大悲心到極 處,希望眾生一生得度。不管怎麼個說法,裡面最主要的就是叫你信、發願求生、執持名 ,這是最重要的,這個決定沒有錯誤。   「以上諸德」,上面所說的這些大德,中國的、外國的,「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 之法,實有所據」。很多人有這個看法,釋迦牟尼佛在世,勸人修淨土絕對不是一次,常 常勸人學淨土。所以阿難的結集,在不同場合不同的說法,他全部都把它集成經藏,提供 後人做參考。這個裡頭還含著一個密義,這個密義是什麼?這個地方揭穿了,佛陀大悲極 處,看出佛陀度眾生的心切,處處宣說。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一句是主軸,千變萬變 都不離這一句話。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把它約為四個字,「信願持名」,這就是淨 宗無上法門,這就是淨宗圓滿成就。下面他舉例,「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 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足證佛說《寶積經》時,亦宣說本經」。佛講《大寶 積經》也勸人念佛求生淨土,把西方極樂世界做詳細的介紹,這就有例子,證明說《寶積 經》時說了這部經。   「沈氏又云: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這是說康僧鎧的譯本 ,為什麼自古以來,中國、外國講《無量壽經》的都採取這個本子。就是這個本子翻得好 ,文字翻得好,在這五種本子比較,你一看就曉得,無論是講理、講事都講得很圓滿,圓 足就是圓滿的意思,所以大家都用這個本子。「唐譯差與相近,蓋同一梵本」。《大寶積 經》裡面所說的,跟康僧鎧的可能是一個原本,為什麼?裡面的義理大同小異,這就說明 是一個本子。「宋譯亦甚明暢」,最後這個本子,「而辭句前後大異」,差別太大了,這 是另一個本子,不一樣。漢譯、吳譯二譯,文辭比較拙澀,不好讀,「而義有相補備者, 則又一梵本」。這是古人的看法。所以,「沈氏雖未能直從古梵筴取證,但今若細究存世 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筴至少有三種,故知沈氏之說可信」。沈居士在佛門也是知名的學 者,他這個說法可以相信。   「至於他師有認為五譯祗是同本異譯,各本差異,祗因譯者意樂不同,實未能服人」 。這個說法一般人不服,說得太牽強。「例如本經小本秦唐兩譯,羅什大師因秦人尚簡, 乃攝十方佛為六方佛,此誠譯者應機之妙。文簡應機,而經義無失。」這舉個例子,《彌 陀經》,玄奘大師翻譯的這個本子,跟羅什大師的本子是同一個底本。但是羅什大師用意 譯,你看十方佛,中國人喜歡簡單,不喜歡麻煩,他只說六方,東南西北上下。玄奘大師 的本子直譯的,除六方之外,還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十方。這個是文字不相同, 但是意思是圓滿的,六方就是十方,十方就是六方,所以這是應機之妙,經義不失。「是 始為譯者之意樂與善巧」。這是對於中國人愛好了解,對於中國文化他深入了,他了解, 才能翻得出來。意譯最好的,前面是安世高,後面是鳩摩羅什,安世高是漢朝,鳩摩羅什 是六朝時代姚秦。「至於本經諸譯之差別,大異於是」,跟前面所舉的例子不一樣,且義 理之深廣也不相同,「故不應是譯人意樂不同」,不應該這樣看法。   「例如彌陀大願」,這舉個最明顯的例子,「乃淨宗之緣起,與本經之綱宗,而十念 必生之願,正是彌陀大願之髓」,精髓。這個願見於魏唐兩譯,而漢吳兩譯之願文當中沒 有,這個不應該沒有的。「若謂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與漢吳兩譯之廿四願,祗是譯筆開 合之不同,則實難自圓其說。世間焉有如是大膽之譯人,敢率自意,妄刪大願之心髓」。 把第十八願十念必生給刪掉了,這個翻譯,古人說,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 這樣翻譯是墮無間地獄。這麼重要的經文怎麼可以把它漏掉?這是決定講不通的,念老在 此地給我們把這個問題講透了。「故知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換句話說, 決定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多次宣說。佛宣說是因人而異,佛是應機說法,一定是讓聽者生歡 喜心,讓聽者生信發願,求生淨土。根性不同,佛說法不同,譬如《論語》裡頭孔子講孝 ,學生來問他什麼是孝,孔子答覆每個人講的不一樣。這就是什麼?應機說法。孔子一生 提倡仁,「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怎麼個講,什麼意思?學生問他,他的答覆也不一 樣。這就是大乘教裡面所說的,無有定法可說。   中國古時候的教學,老師教學生是一對一,完全契機,所以學生有成就。現在的教學 ,古時候教學是縱的,像竹子一樣一根一根的,能出人頭地。現在教學是一刀切,橫的, 一班幾十個人,程度是一樣的,就一刀切了。一刀切什麼?那個苗子能出頭的糟蹋掉了。 所以想想中國從前東西它真有道理。私塾學生,一個老師教二、三十個學生,這裡頭有悟 性很高的,我們講反應很快,人很聰明,這種反應快、悟性高能成就聖賢,要幫助他提升 ,成聖成賢;遲鈍的、笨拙的,不能舉一反三的,這個人就不教了,知道什麼?他提不上 來的。只教他認字、讀書、寫作,將來他可以學手藝、學經商、學務農、學工業,可以養 家活口,他走這個路子,不是各各人都能成聖成賢的。所以老師高明,學生當中哪幾個看 中了,要好好教,這人有出息,將來可以出人頭地。個別教學,頂多程度差不多的,兩個 人,不可能有三個以上的。兩個人,從前坐方桌,老師坐當中,一邊一個。中國古時候的 教學符合人性,性是根性,容易成就。真有好學生老師是真教,老師沒有嫉妒心,青出於 藍而勝於藍,老師可高興了,學生出人頭地,超越自己。自己一生是秀才,學生中了狀元 ,他老師最開心。   我們再看後面這一段,「又如《吳譯》廿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之勝願」,《 吳譯》的本子。「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沒有這兩句,國無女人、蓮花化 ,沒有這兩句。「若謂原本是一,諸譯只是開合不同,則請問《吳譯》此二願從何而來 ?何以廿四願中有之,四十八願之本竟然無之?可見諸譯所據之原筴不一。」這是很明顯 的證據,就是他們用的原譯的底本不一樣,都是《無量壽經》,底本不一樣。證明這麼多 的底本,阿難結集時候,都是照佛在什麼地點講經,在什麼處所對哪些人講經,不一樣, 佛說法也不一樣。所以一定是不同的原本。   「從上之例,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這個狀況古人就有,佛經從印度傳到中國 ,早期翻譯的時候就有這個情形出現。這個譯經大師怎麼樣?把幾種經合在一起,就等於 說會集,合在一起,有用原經題,有用會一個經題,另外用一個經題。像我們這個本子, 經題是會集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是宋譯本,「清淨平等覺經」是漢譯本,你看兩 個經題合上,把裡面重複的去掉。連經題都是原譯本的經題,這個會得好。很多會集本把 題目改了,像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叫《大阿彌陀經》,他把經題改了,經題上沒有「大阿 彌陀經」,他稱「大阿彌陀經」。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是以從宋至今,王龍舒、 彭二林、魏默深與先師夏蓮居諸居士」,這些人統統都是在家的,都不是出家的,「先後 均曾校會本經」。校是彭際清,節校,王龍舒、魏源(魏默深)、夏蓮居這是會集。 (二)四種會校之本   有四種,會校的本子有四種。第一種,「《大阿彌陀經》,宋國學進士」,這個國學 進士,他的學位,像現在的博士學位,這是最高的學位,「龍舒王日休」,龍舒就是現在 安徽舒城。舒城、桐城,我們那個小縣叫廬江,這三個小城距離很近,明清桐城派的根據 地,桐城派就從這個地方發揚光大的。王居士他校輯。第二個,「《無量壽經》,清菩薩 戒弟子彭際清節校」第三個,「《摩訶阿彌陀經》,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第四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民國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 。這是會校本有四種,我們今天所選擇的就是最後這一個,夏蓮居的會集本。為什麼要選 這個本子?後面黃念祖老居士有詳細說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 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大慈大悲沒有了! 我們的過失在哪裡?謙虛不夠,恭敬不夠,四攝法不夠!(慚愧懺悔!>"<) by 淨空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8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7522110.A.189.html
dakudai:阿彌陀佛! 08/09 17:44
s8402019: 阿彌陀佛 08/10 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