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60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七十頁第一行: (一)證信序   【法會聖眾第一】 1.標列五成就 (1) 信成就: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如是我聞」   從這起我們正式講到本經的經文,四十八品這是第一品,『法會聖眾』,第一品。科 題,「丙一、標列五成就」,分五段,六種成就,這裡是五段。第一段,「丁一、信成就 。這一個字是個關鍵的字,信字,確實我們能不能成就第一個關鍵就這個字,這個字要 沒有了,一切都不能成就,全是假的。正如湯恩比博士所說的,我們傳統文化被科學障礙 了,科學第一個字不是信,是疑,恰恰相反。這是科學精神,就是科學所說的一切,一定 有真實的東西拿出來給我看,拿不出來這就是假的,沒有足夠的證據。釋迦牟尼佛有沒有 這個人?三皇五帝有沒有這個人?只是一種傳說,傳說就可疑,信心就生不起來。科學是 物質文明,崇尚物質文明一定要犧牲精神文明,這是一樁得不償失的大事。湯恩比最後的 結論是希望精神文明要恢復,物質文明我們也不能不要,如何能夠兩全其美?換句話說, 精神文明對於古聖先賢、對於宗教不能用懷疑的態度,用懷疑的態度,完全都被抹殺了。 尤其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教育裡頭講求其義自見,如果沒有真誠的信心,是決定不能得定 ,不能開悟。真正能開悟能得定,他對於所學的一定是有堅決的信心,沒有絲毫懷疑,才 能做得到。如果性情多疑,打破砂鍋問到底,他所學的有限,有侷限。侷限就是他信到什 麼程度,到什麼程度他不能相信了,以後那個功德利益他就沒分。所以佛經,任何經典打 開,第一句「如是我聞」,信成就,「如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如是我聞」,這個地方講如是,信成就。「諸經皆置此四字於 經首」,一切經,展開經卷第一句一定是如是我聞四個字。這四個字從哪裡來的?「蓋遵 世尊之遺教」,這是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世尊將般涅槃」,將要,般涅槃是入,我 們一般講入寂,寂滅,佛要離開我們,不再住我們這個世間,這就是滅度的時候。「阿難 悲不能勝」,阿難只證得初果,定跟慧都還不到位,所以釋迦牟尼佛將離開人世,他非常 悲痛。當時,阿泥樓陀就告訴他,「徒悲何益」,你這麼傷心有什麼用處?佛教化這一個 階段圓滿了,圓滿他當然要走。這個時候你應該向前去向佛請教,向佛請教要問四樁事情其中之一,一切經開端怎麼寫法(s:黃老居士經解原文 http://new.jingzong.org/PDF/WZ02-037-06.pdf   阿難問這四樁事情,《教乘法數》裡頭有,參考資料裡頭也有。第一個問題,佛在世 我們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了我們以什麼人做老師?這第一樁事情。佛的開示是以戒為師, 只要遵守佛所制定的戒律,跟佛在世一樣。後人也有說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如果這兩種 不能忍受,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也入不了佛門,這句問得很重要。第二個問題,問的是佛 在世大家依佛,跟佛住在一起,佛不在世了我們依誰去住?佛告訴大家依四念處。四念處 :第一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四念處上,就等 於跟佛住在一起一樣,四念處是智慧。第三個問題,不守清規,擾亂大眾,這些比丘怎麼 處理?佛在世的時候由佛來處置他們,佛制戒律約束他們,現在師父不在,佛不在了,我 們怎麼辦?佛教他默擯,默擯就是不要去理他,隨他去,不要去理他。最後一個問題,將 來結集經藏,第一句怎麼寫法?佛就教他,如是我聞。這是遵守佛的遺教,就問他這四樁 事情。   其中最後一個就是「一切經首,當置何字」,一切經一開端用什麼字眼?「佛即答曰 :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等六事」,就六種成就。「其中我字,即阿難」,阿難是 結集經藏複講的人。所以佛門培養弘法利生的法師,都是從複講訓練出來的。這個複講的 方式開源就是阿難,阿難結集經藏,是複講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一切經。阿難的記憶力 是所有同學當中第一,好像現在的錄音機,一遍聽過永遠不會忘記,記憶力之好找不到第 二個人。所以結集經藏就請阿難升座,把佛所說的經統統說出來。五百阿羅漢作證,這是 他的聽眾,聽眾是五百阿羅漢,沒有一個人反對,個個人都贊成,這才通過,寫下來成為 經典。如果有一個阿羅漢提出,說阿難,這一句我沒聽說,好像不是這個說法,這一句就 刪掉,可以刪,不可以增加,增加是阿難自己意思,不可以。這樣的嚴謹,目的是留傳後 世,讓大眾對佛經產生信心,所以它叫信成就。「表如是法門乃我阿難所聞於釋尊者也。 此正可破當時之疑」。因為阿難結集經藏的時候,大眾生起三種疑惑。第一個,「疑佛重 生」,阿難升座,得佛力的加持,相貌非常圓滿,大眾一看,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再來了, 這是第一個疑問。第二個疑問,「阿難成佛」。第三個疑,沒有上面,是不是「他方佛來 」。阿難一宣布:「如是我聞」,這些疑慮就沒有了。   「或疑曰」,這是後人懷疑者,「佛成道廿年,阿難方出家」。阿難是佛成道那一天 出生的。又過了十年,佛才命他為侍者。換句話說,佛講經已經講了三十年,他才當侍者 。「如此」,則三十年前佛所說的那些經典,阿難怎麼可以說如是我聞?這個裡頭古人有 三種解釋,一種是「輾轉聞」,阿難聽這些大阿羅漢、這些師兄們,聽他們說的。第二是 「佛重說」。這是阿難做佛的侍者提出來的條件,過去沒有聽的經,希望佛能夠重複給他 講一遍,佛同意了。第三個「阿難自通」,這個我們能理解,那就是其義自見。「一切眾 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要你修到清淨平等覺,自然就通了。阿難是大權示現,也不是 普通人。所以這三種說法,都能夠解除疑惑。   這下面,三個略加解釋。第一個,「輾轉聞」,《報恩經》裡頭說,這都是有經典做 依據的,不是隨便講的。「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子說」,諸天子是護法神 ,從他那個地方聽來的。第二,「佛重說」,也是《報恩經》講的,「阿難因佛命為侍者 ,乃求三願。其中第三乃所未聞經,請佛重說,佛許之」,這一條應該沒有問題。第三, 「阿難自通:《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這是一種定功,這個定功叫法 性覺自在,「所未聞經,自能憶持」,有這個能力。所以結集經藏,五百阿羅漢對阿難都 有信心,認為只有他出來複講,記錄下來成為經典,留傳後世。   所以以後佛門裡面講經教學的大德,都用這個方法培訓出來。怎麼訓練?並沒有正式 開班教學,佛講經,這些人全是聽眾,聽眾裡面有兩種能力的,可以選為傳教的法師。一種,記憶力強,聽一遍他不會忘記;第二個,理解力強,他一聽懂得裡面的意義,就是 他所體會的經義比別人深、比別人廣。有這兩種能力,可以選為講經弘法的人才,這個就 是所謂聽眾當中根性利的。在中國普通一般教學,私塾教學,老師他所教的學生年齡不相 等,有五、六歲的小朋友,有十七、八歲的大孩子。這些人在一起,二、三十個人,具有 這兩種能力,就是記憶力好、理解力好,不是多數,少數幾個人,這幾個人老師要特別培 養他,他有這個能力。中下根性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麼好的記憶,沒有這麼好的理解力 ,怎麼教他?就教他背書,學習文字,將來在日常生活當中,他能用得上就夠了。他將來 的生活,所謂士農工商,士這一條他不能走,他要學工、學商、學務農,他會從事這些行 業去了。   所謂仕途是指現在公務人員,或者更說得清楚一點,就是政府各個階層的領導。古時 候最高的宰相,大臣,大臣就是各部的部長,正副部長這是大臣,下面省、縣這些地方領 導,這讀書人的行業,他們要幫助帝王治理國家。這是讀書人,要經過國家考試,縣考秀 才,考取秀才之後,國家就給你一份,現在的話叫工資,你一生的生活國家照顧你。在那 個時候不是用金錢,是用糧食,你們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考中秀才之後,國家每年 給他的糧食,大概九十多石。九十多石的糧食,他決定吃不完,十斗是一石,十升是一斗 ,所以那個用不完,用不完他可以賣掉,做其他的用途。也就是說,你基本的生活有保障 ,你可以安心讀書,參加政府的考試,縣考秀才,省考舉人,國家那皇上親自做主考官, 考進士。一般拿到舉人、進士,大概都是各級政府的領導,像現在縣市長、廳長、局長這 一類的,為國家服務。各人的機緣不一樣,福分不相同,福分薄的,中秀才再不能往上去 了,多半都做公務人員,官吏。官是主管官,領導;吏是幫助他辦事的,像現在科長、科 員這一類的,這一類的職務就這些人去辦,這些人是多數人。   所以人類根性不齊與過去世有關係。但是讀書的人多,想為國家服務的人多,為什麼 ?這個行業輕鬆,不是勞力的。農工商要勞力,很辛苦,都能夠致富,都有前途。所以中 國人叫富貴,貴是有地位,富是擁有財富,農工商裡面都有富,讀書人裡頭有貴,地位愈 高,國家給你待遇愈豐厚。我們看范仲淹《義田記》裡面所寫的,他做到宰相,也就是現 在所謂的總理,那個俸祿是最高的。他把他一個人的俸祿養三百多人家,親戚朋友、有苦 難的人,他統統照顧。自己一生過清淡的生活,節省下來幫助苦難的人。印光大師在《文 鈔》裡常常對他讚歎,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大成就的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就是范仲淹,真 正是讀書人,真正是有愛心的人,愛自己的家、愛鄰里鄉黨、愛社會大眾、愛國家、愛民 族。而且真的有行動,不是口說的,所以人積德,家裡子孫好。他做到宰相,他五個兒子 ,裡面兩個兒子也做到宰相,一個做御史大夫,還有做總督的。兩個兒子做到宰相,一個 做到御史大夫,那是國家監察最高的官位,還有一個兒子做總督的。這是從因果報應當中 去看,范仲淹一生,行誼、起心動念與倫理道德不相違背,後人世世代代都好,一直到現 在。他們范家的後人來香港看過我,還帶了他的家譜送給我,這是有大成就的。小成就的 ,袁了凡,都是值得人尊敬,值得人敬佩的。了凡先生的後裔,袁家跟我也有聯繫,也把 家譜送來給我看。我們看了非常感動,世世代代的子孫不忘記祖宗的教誨,這個教化的力 量影響多麼深、多麼廣大!   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是真的不是假的,中國人古時候無論是哪個階層,沒 有不懂教育的,沒有不重視教育的。世界上四個文明古國,那三個都消失了,中國為什麼 存在?就是中國人懂得教育,中國人重視教育,中國人真正在教育下了功夫,所以世世代 代昌盛。我們這一代苦,是我們的先人疏忽了,也不過就是五、六代。清朝末年之後,大 家看到外國的機器、科學技術,被這些東西迷惑了,認為這個東西稀奇,中國沒有。中國 積弱的原因大概就是祖宗教錯了,這就產生懷疑,這一懷疑,受今天這些苦難。對中國歷 史的認知、文化的認知,外國湯恩比博士,中國孫中山先生。非常可惜中山先生過世太早 ,他要多活十年,中國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我們在他《三民主義》講演裡面看到一段文 字,民族主義第四講中山先生說,外國比我們中國強的,就是機器的製造跟科學技術。除 了這兩樣東西之外,其他任何方面的都比不上中國,無論是學術、醫療、工藝,比不上中 國。所以他說中國人學西方的,只要學機器的製造跟科學技術就足夠了,其他的我們中國 有,都比他們完善,不能夠一昧盲目的學習。非常可惜,孫先生之後沒有人說了,一味盲 從,把中國老祖宗幾千年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我們把它丟掉了。認為老祖宗都是 封建、都是迷信、都是欺騙老百姓的,求鞏固政權的,這對古人是莫大的侮辱。   古代帝王當中有這些人,極少數,那是什麼人?亡國之君,就是你們所說的。在中國 歷史上看到,每個朝代都有盛世,太平盛世,封建迷信達不到這個境界。像中國每個朝代 太平盛世,在外國歷史上找不到。外國是有強盛的,但是那確實是專制,確實是沒有把老 百姓當人看待。中國沒有,中國自古以來,孟子都說「民為貴,君為輕」,這種民主的思 想在中國幾千年。做上了皇帝,他也不能不愛民,他也不能不體恤人民、照顧人民,讓人 民都能得到安居樂業,都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人民才擁護帝王。帝王愛民,真正為人 民服務,所以才能享國幾百年,傳十幾、二三十世,這歷史上看到的。帝王不像話,自私 自利,奢侈腐化,不理朝政,不為人民著想,人民起義把他推翻。在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 ,末代皇帝迷在七情五欲上,國家就亡掉了,這在歷史上都能看見。   所以信這個字比什麼都重要,今天不但中國需要,全世界都需要,整個世界的社會亂 了。我們最近十幾年,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看清楚、看明白了,這個社會動亂的原因 是什麼?一個字就是信,信失掉了,普遍的失掉了,許多國家領導人失掉了,學者專家失 掉了,知識分子也失掉了。自信心失掉了,對於父母信心、對於師長信心失掉了,對傳統 、對民族、對古聖先賢、對宗教信心都沒有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要想化解所有衝突, 如何幫助人民建立信心。信心裡頭第一個要素就是自愛,現在人不自愛。唯有自愛才懂得 愛人,他為什麼不愛人,為什麼怨恨人?他不知道自愛,只知道自己物欲的享受。物欲享 受糟蹋自己的身體,錯了,自己完全不知道,人生的價值觀全都顛倒了。倫理道德那是古 人騙人的,那是專制、那是瞎話。現在人不騙人,你不騙人?這些都是起源科學的精神, 無論什麼人,科學精神四百多年了,你能不受它影響嗎?不知不覺的都受了影響,對什麼 都懷疑,真正難得找到一個不懷疑的。像海賢老和尚不懷疑,對什麼都沒有起過懷疑,其 實這個人善根深厚,你騙我、你坑我、你陷害我,對你都不懷疑。受不受害?可能眼前受 一點小害,不會有大傷害。為什麼?能原諒別人的人,能忍受侮辱的人有福,忍辱是消業 ,但是人不能忍,決定後福。現在騙人、坑人、害人,自己得一點小利,那個小利享受 不了多久就消失了。可是結下來的罪,遇到緣決定有報應,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學佛的人 不能不知道。   我們往下看,「『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種成就中之首位」。我們可以說,世出 世間一切成就法中的首位,第一個。中國人非常講究,你看五常裡頭它就是基礎,五常從 上面講的,仁義禮智信信德是基礎,有信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有禮貌,有禮貌才懂得正 義,有正義才有慈悲心,才能夠自愛愛人。所以信德是五常的基礎,五層大樓這是第一層 ,沒有信,仁義禮智全沒有了,你說多重要。過去祖師大德將五戒配五常,這是佛的根本 戒,以不殺生配仁,仁者愛人,不會害人,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 酒是智,不妄語是信修行從哪裡修起?從不妄語始,這是真的。能夠一生不欺騙別人, 不說假話,這個人是個有德行的人,這個人是一個善人,佛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 修行能證果,他們在世間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他有成就,為什麼?他有誠信,這信字重 要。「《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佛法廣大沒有邊際,把它比喻做大海 ,誰能夠入?有信的人能入,懷疑是決定不能入的,佛菩薩來教你都沒用處,你懷疑,你 不相信。這是今天這個時代,佛法、聖學承傳的困難在此地。   誰能夠承傳?具足誠信的人能承傳。誠信的人到哪裡去找?有沒有?有,有誠信的人 。這些誠信的人我相信都是再來人,諸佛菩薩、大聖大賢到這個世間來救苦救難,他們又 回到人道來。不管他有沒有學,但是這種人就是老實、就是聽話,聽話要信他才聽,沒有 信他不聽,有信他聽,不但聽,他真幹。所以今天傳聖賢之法、傳諸佛之法,要什麼人? 要老實、聽話、真幹。老實、聽話、真幹就是個信字,他有誠信。誠信是從真心裡面流出 來的;妄心裡面流出來的是虛偽、是妄語。我們看人要從這裡去看,知道哪些人會有成就 ,哪些人很難成就。 == 南無阿彌陀佛。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證嚴法師《靜思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2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8643420.A.B3E.html ※ 編輯: summertrees (203.73.85.120), 08/22/2014 02:12:31
dakudai: 阿彌陀佛! 08/22 10:00
s8402019: 阿彌陀佛 08/22 13:33
cutekid: 讀經報到(Y) 08/22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