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維摩經》曰:「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肇公曰: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趣嬰兒。」你還等他請嗎?朋友真有困難,你知道 了,立刻伸出援手,幫助他解決問題。一個人在世間這一生,難得有一個真正知心的朋友 。人生在世,有一、二個知己,值得安慰,一生沒有空過。我們希望有這麼一個朋友,我 們要發心,給一切眾生做真友。這個緣也不是容易得到的,我這一生遇到了。中日戰爭的 時代,我們這些學生很可憐,那個時候我十五、六歲,我一家四個人住四個地方,都非常 遙遠。我十四歲就離開家,我弟弟更可憐,九歲離開家,就要自己照顧自己。所以我們在 學校念書,學校是國家辦的,是免費的,不但免費,還管吃管住,流亡學生。這裡面的同 學都是沒有家,有家也回不去,學校就是家,老師就是父母,同學就是兄弟姐妹,感情真 的深厚。同學有了困難,大家自動的幫助,很難得。戰後這段時間,是太平,不是盛世, 地球上局部的戰爭沒有停止過,大部分地區是安定的。年輕人沒有過過這個災難的苦日子 ,他不懂,不懂得親情的可貴;換句話說,他對父母、對親屬、對朋友那種真誠愛心生不 起來。我們看到經上「不請之友」,感觸很深。   下面《淨影疏》裡面說,第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他對於聖賢,這 個聖賢是佛菩薩、善知識,他不知道,他沒有向他們求教的這個念頭,這叫不請。「菩薩 強化為作因緣」,這個強是勉強,勉強來教化他,為作因緣,這就是機會,製造機會,名友安之」。為眾生製造機會也要有緣、有條件,沒有條件不能成功。現在我們有了機會 ,肯不肯幹?肯幹,你是菩薩再來;不肯幹,你是凡夫,不能怪你。緣就是我們居住的這 個小城圖文巴,圖文巴的居民各行各業,包括政府、宗教,大家有個共同的願望,我們努 力把圖文巴建造成一個世界上多元文化和諧城市。這個共識不容易,到哪裡去找?找不到 。大家有這麼一個念頭了,我們如何能把它促成,變成事實?這就要作不請之友。從哪裡 做起?學佛的人知道,也有很多還不知道。那我要問你,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美好?我們 這個世界為什麼這麼混亂?經上有句話我們要牢牢的記住,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就 這句話,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沒有停止過。中國古人懂得,所以「學記」裡頭有句話說,「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全國的群眾,什麼最重要?教學最重要。人 是教得好的,人性本善。   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沒有別的,而且是義務的教學,不收學費。來學的學生 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來,佛菩薩就教你。所以,佛法是多元文 化的教學,佛菩薩是義務工作者,多元文化的義務工作者,名聞利養邊都不沾。給你講真 的,沒有一句假話,只要你肯學,你一定得利益,這個利益不是地位、不是財富,是破迷 開悟,後面真實的利益是離苦得樂。佛教導我們離究竟苦,究竟苦是什麼?六道輪迴,沒 有離開六道輪迴不究竟;得究竟樂,究竟樂是極樂世界。怎麼去?叫無上的妙法,就是一 句佛號,信願持名,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的。真正相信,沒有絲毫懷疑,真正求往生,六道 輪迴太苦了,我受夠了,我不想再幹了。希望這一生當中像海賢和尚一樣,自己有把握, 自己真正相信自己念佛,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往生,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第一個,沒有能 力感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來作不請之友,那就是你有這個條件,條件不成熟,找一個 機緣把你信願帶起來。   第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這個樂是愛好,他不喜歡、他不想,「不 知求聖,名為不請。菩薩隨機而為強化,名友安之」。這兩類眾生的情況不一樣,第一類 跟佛的緣很淺薄,不深,所以他對於佛沒有概念,這第一類的。第二類的是過去生中學過 佛,阿賴耶識有種子,但是這個種子不強,沒有力量。這一條我們看到的人多,每一個學 佛的人都是這第二類所說的。你能不能遇到佛法?能遇到,你看我們連淨宗都遇到了。淨 宗裡最難得的,夏蓮居的會集本,真難得!我們上一代很多人不知道,哪裡曉得有這個本 子?要不是律航法師帶了幾本,他從山東到台灣,帶了幾本送給李老師,李老師當時就交 瑞成書局翻印流通,台灣才有人知道。但是數量太少了,我知道台中印過兩次,一次是原 版照相印的,字大,另外一次重新排版印的,字很小。印過兩次,也不過就是二、三千冊 而已,所以流通不廣,很多人沒見過。李老師往生之後,緣成熟了,很多同學來找我,希 望流通這個本子,來找我講這個本子。我們第一次、好像第二次在美國、加拿大講的,第 三次在台灣講的,前後講了十次。   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更晚,我好像是一九八四年,我在美國遇到的,那時候沒有見面 ,跟念老通電話。他把他手上這一套,僅有一套,帶到美國去的,這一套送給我了,我展 開來一看無量歡喜。我打電話問他:你有沒有版權?他問我:你說這個話什麼意思?我說 如果你有版權,我尊重你,我不能翻印;如果你沒有版權,我把它送到台灣,印一萬冊流 通。他聽了很歡喜,沒有版權。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封面給他題字,我們的緣從這結下 來了。他住的時間不長,只有一個月就回去了。我也沒有多久,我就到北京去看他,到他 家裡面去拜訪他,我們見了面非常歡喜。在海外講這個經的只我一個,在國內講這個經的 只有他一個,我們兩個遇到了,非常難得。這個註解李老師沒看到,很可惜,老師往生了 ,如果老師還在,我一定會請李老師給他寫一篇序文。   這都是無比殊勝的緣分,我們能遇到,我們才萬緣放下,遇到這麼好的本子。佛門所 有經論會集這是第一善本,為什麼?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經文,沒有改動 一個字,忠於會集。其他的會集很多,宏琳法師舉了很多例子,但是都有幾個字改動了, 這是佛門大德所不允許的,這個會集本避免這些過失。老居士會集花三年時間,又經過七 年的時間做十次的修訂,成為善本。這本子裡頭你找一個缺陷你找不到,它沒有缺陷,它 沒有過失。所以我能夠肯定,世尊往後末法九千年,九千年真正能得度的只有這部經。我 這才萬緣放下,「法尚應捨」,《金剛經》上的話,「何況非法」,統統放下,一句佛號 念到底。   我提倡的,一句佛號、一部經、一部註解,其他的不要了。那戒律很重要,對,沒錯 ,三聚淨戒就在這一句佛號裡頭,圓圓滿滿,你持戒的人還有過失,還有缺陷沒做到的, 這一句阿彌陀佛統攝了,簡單扼要。海賢老和尚功夫不可思議,他確確實實證得理一心不 亂,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惠能大師所證得的明心見性,理一心明心見性。靠什麼?一句佛 號,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海賢老和尚,這資料裡頭講的,嚴持戒律,就一句佛號, 心裡頭一句佛號,除佛號之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叫嚴持菩薩有智慧、有善巧方便 接引眾生,根機好的要幫助他、成就他,根機不好的要帶領他,幫助他紮根。這一生不能 成就,來生後世遇到這個法門他會繼續修學;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一定有機會成就 ,只是時間早晚不同。這都是慈悲到極處!   下面這一科,「護佛種性」。護法,護法首先要護自己,自己都沒有護好,你是不可 能護佛的。護好自己就得認真修戒定慧,一定是因戒得定,諸位一定要曉得,你持戒,戒的目的是什麼?得清淨心,清淨心就是定;得平等心,平等心是大定,菩薩的定,清淨 心是聲聞、緣覺的定。如果持戒不能得定,那持戒造罪業,為什麼?分別、執著,看到不 持戒的人毀謗、批評、責備。你教訓那個人,那個人是不是肯接受?如果不肯接受,他翻 過來,算了,我不學了。你把這個人這一生學佛的緣分斷掉了,這叫斷人法身慧命,這個 罪過是無間地獄。   真正持戒人,像海賢老和尚,沒有一個人不尊敬,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 他尊敬。眾生為什麼變這樣?他迷失了自性。他將來肯定會恢復自性,只是成佛有早晚, 有人現在成佛,有人來生成佛,有人無量劫以後成佛,他終歸要成佛的。你怎麼可以輕慢 他?你怎麼可以斥責他?他不像持戒的人,持戒的人柔和。釋迦牟尼佛持戒,諸佛菩薩都 持戒,祖師大德也持戒,沒有一個犯戒的。起一個不善的念頭就犯戒了,起一個善的念頭 也犯戒了,為什麼?真心裡頭沒有念頭,那是《梵網經.心地戒品》,這是戒律最高的, 身心清淨。心是什麼?心是清淨平等覺,覺就是見性,見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看 經文: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上面這一句,『受』是接受,『持』是保持,『如來甚深法藏』,「此有二解」,有 兩種解釋。第一種,「《淨影疏》曰: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闇障既除, 明現己心」,這就是明心,「故曰受持」。這個解釋高,以明心見性為受持甚深法藏,明 心見性在淨土宗是理一心不亂。念佛人的功夫,首先得到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麼境 界?一切時一切處,我們講二六時中,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一個雜念都 沒有,這叫功夫成一片。他為什麼不是一心?一心是斷煩惱,他煩惱沒斷,煩惱習氣在, 這一句佛號有力量,把煩惱習氣控制住了。像石頭壓草,這時候真有力量,它把煩惱壓住 ,不起作用,沒斷,這叫成片。這個境界在天台六即佛裡面叫「觀行即佛」。六即佛是理 即佛,從理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從理上講的;從事上講,我們現在是迷惑顛倒,迷 失自性,變成凡夫。凡夫有能力用一種方法讓自己的煩惱不起作用,五種見惑沒斷,五種 思惑也沒斷,就是見思煩惱沒斷,但是伏住了,這也很難得。有這個功夫就決定得生淨土 ,念佛念到這種層次的人,阿彌陀佛都會來現身。有人看到佛,有人看到極樂世界,這是 感,你的清淨心快現前了。佛慈悲,見佛、見極樂世界,你的信心增長,你不會再懷疑, 真有,不是假有。   念到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是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斷了,這個境界等於阿羅漢 ,阿羅漢斷見思煩惱。所以這個階層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 土裡頭是阿羅漢、辟支佛、三乘菩薩,這個三乘是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他們生方便 土。再向上提升,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不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 斷了,無明煩惱也破一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生實報莊嚴土。   諸位要記住,統統都是一句佛號,不需要用任何法門來幫助,就這一句佛號念到底。 海賢大師為我們表這個法,告訴我們,祖祖相傳這個法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實驗成功了 。那他是什麼境界?我們細心看他的光碟,顯示出來給我們看,他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 也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是這個境界。他跟阿彌陀佛往來很親切,很多次,不是三、 五次。你看他臨走之前告訴幾個同修,這幾天阿彌陀佛又來找我,告訴我,就在這幾天我 就要走了。臨終這幾天就見了很多次,至少三次。學佛九十二年,他這樣的稟性太難得了 ,這個人的稟性老實、聽話、真幹,他念佛的態度真誠、清淨、恭敬。具足這種條件,沒 有一個不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一定很高。   讓我們回頭想一想,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鍋漏匠也是不認識字,一生沒有念過 一部經,沒有聽過一堂經,諦老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告訴他一直念下去。他很 乖,很聽話,念了三年,你看看,站著往生,還站了三天,等諦老和尚替他辦後事。站著 往生不稀奇,往生之後還站三天,沒有過。這個決定不是假的,鍋漏匠給我們表演。鍋漏 匠的境界我們判斷,最低的境界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感應佛來接引他,佛來告訴他的 信息,你的壽命還有多長,到壽命到的時候佛來接引。有一等聰明人,見到佛就跟佛要求 ,我還有那些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走。佛很慈悲,都帶走了。所以我們在《高僧傳 》看到、在《淨土聖賢錄》看到,許許多多念佛人都是三年走了,我相信這裡面大部分都 是還有壽命不要了,提前到極樂世界去了。   海賢和尚我相信跟鍋漏匠比絕不遜色,他三年能不能往生?肯定能往生。為什麼不去 ?阿彌陀佛要他表法,他有任務。所以我也不相信他壽命那麼長,一般壽命我們估計應該 是七、八十歲,他能夠活到一百一十二歲,為什麼?最後的任務就是表僧讚僧這個法。可 能就是阿彌陀佛給他說,什麼時候你遇到這本書,表法圓滿,你就可以到極樂世界來了, 佛來接引。所以他表這個法三天就走了,走得那麼自在。臨走的這一天,他是晚上走的, 白天還工作了一天,在菜園裡拔草、澆水、整地,幹了一整天,晚上往生了。這一天他為 什麼不休息休息?為什麼還那麼樣的認真,幹一天活?這是做榜樣給我們看,所謂做一天 和尚撞一天鐘,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這個法,認真負責。這是什麼?這是敬,敬事、敬 物,對他的工作,我們常講敬業。他的業就是弘法利生,他的弘法是身教,不是言教,你 在他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裡頭細心去觀察,《無量壽經》無論是理、無論是事,他統 統做到了。   所以他那個碟,那是活的《無量壽經》,我稱它作是《無量壽經》的總結。我們看這 個光碟要跟讀誦《無量壽經》一樣,一樣的恭敬、一樣的真誠,看了很有受用,遍遍都有 受用。有同學看了幾百遍,告訴我永遠看不厭,為什麼?遍遍有悟處,看出門道出來了。 我們要學他一心稱念,決定沒有懷疑,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信願持名,往 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個心確實很不容易生出來,為什麼?煩惱習氣太重了。持戒,頭一個破見惑,證初 果,你見惑破不了,初果得不到;初果得不到,你還是六道生死凡夫,這個不能不知道。 所以末法九千年,包括我們現在,除了念佛求生淨土一門,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八萬四千 法門、無量法門門門都要斷惑證真。你能不能把身見放下?知道身不是我,不再想這個身 ,不再貪戀這個身,不再為這個身造罪業,為這個身。第二個邊見,邊見是什麼?對立, 二邊,有我就有人,人我是邊見;有真就有妄,真妄是邊見;有善就有惡,善惡是邊見; 有凡就有聖,凡聖是邊見。邊見斷了之後是什麼境界?肯定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自 性裡面的慈悲就生出來了。不容易!第三種成見,佛把它分成兩個,因上的成見叫戒取見 ,果上的成見叫見取見。成見是什麼?自以為是,不能跟別人合作,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 ,這成見。某人成見很深,只有人服從他,他不肯服從別人。最後一種邪見,所有一切錯 誤的看法,都屬於邪見。不容易,誰能斷得了?   這五種錯誤的見惑斷乾淨了,你的本能恢復兩種神通,天眼通出現了,天耳通出現了 。天眼通能夠叫你,至少你能看到欲界六層天,能看到十八層地獄,你有這個能力。初果 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我們自己想想,我這一生做不到。做不到,想離開六道輪迴 那只有找阿彌陀佛,除這一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法能幫助你出離六道輪迴。淨土的殊勝,千 經萬論,殊途同歸,《華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最 後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觀音菩薩專對娑婆世界,大勢至菩薩那 是專門對遍法界虛空界,他契一切眾生之機,觀音菩薩只契娑婆眾生之機,不一樣。   所以《淨影疏》裡說,「明」是明瞭,「修勝解如來藏性」,如來藏性就是理一心不 亂,就是明心見性。我們是不是把這個當作目標?這個目標要是達到,是理一心,生實報 莊嚴土,這位次高了,這是如來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現己心,故曰受持」,受持的 意思很深,這是以明心見性為受持甚深法藏。   下面第二,說得好,聞佛名號就是受持甚深法藏,《甄解》說的,「即聞持三世一切 如來法藏也,多聞歸一聞,一聞即是聞其名號」「是以聞佛名號,為受持甚深法藏也, 彌合淨宗」。這說得太好了,不是過來人說不出這個話來,說絕了。多聞歸一聞,多門歸 一門,八萬四千法門歸一門,持名念佛;無量法門歸一門,這一門專修淨土,求生西方這是什麼人?第一等智慧的人,他相信,他選擇這個,第一等大福報的人,念念不離彌陀 。像老和尚一樣,生活當中念佛,穿衣吃飯佛號不間斷,工作不礙念佛,待人接物,心裡 統統是這一句佛號,一句接一句,一生未嘗丟失。一切時、一切處沒有把這句佛號忘記, 沒有把這句佛號間斷,這是海賢老和尚,我們應當要向他學習。他的表法,阿彌陀佛慈悲 ,慈悲到極處,讓他做榜樣給我們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每一句話、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我們自身習氣和修為的展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15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8311721.A.080.html
t133qaz: 南無阿彌陀佛 12/12 00:00
a876352000: 南無阿彌陀佛 12/12 10:23
dakudai: 阿彌陀佛! 12/12 22:03